Workflow
设备国产化
icon
搜索文档
首套全国产化40兆帕离心式压缩机研发成功
中国化工报· 2025-07-23 20:00
核心观点 - 我国首台完全国产化的40兆帕高压大排量离心式注气压缩机在塔里木油田牙哈储气库落地,标志着储气库领域首次实现成套设备100%国产化,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1] - 该设备解决了牙哈储气库的关键配套难题,相比引进国外设备成本降低50%以上 [1] - 设备日处理量550万立方米,注气压力40兆帕,电机功率23兆瓦,大幅提升储气库注气效率 [1] 技术创新 - 首创"变频电机+齿轮箱+高低压缸同轴"的紧凑型驱动方案,显著减少占地面积并降低成本 [2] - 创新应用窄三元叶轮电火花加工技术,研制出适用于高压、高效、小流量工况的模型级叶轮 [2] - 开发轴心轨迹智能识别方法和先进防喘振控制技术,实现控制系统硬件与软件全面国产化 [2] 技术参数 - 注气压力达40兆帕,填补国内空白 [1] - 机械运转和性能试验主要指标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1] - 采用"蜂窝结构+反旋流密封"组合技术,有效解决高差压条件下的密封变形和气体激振问题 [2] 研发背景 - 40兆帕注气压力核心技术长期被国外厂商掌控,存在价格高昂、供货周期长等"卡脖子"问题 [1] - 塔里木油田联合沈阳鼓风机集团针对高压缸体设计、高压转子动力学与密封技术等展开联合攻关 [1] 项目进展 - 目前40兆帕高压离心式压缩机处于安装调试阶段 [2] - 预计10月份正式投入使用 [2]
我国在储气库领域首次实现成套设备100%国产化
核心观点 - 我国首台完全国产化的40兆帕高压大排量离心式注气压缩机正式投用,标志着储气库领域首次实现成套设备100%国产化,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1] - 该设备由塔里木油田联合沈阳鼓风机集团研发,攻克高压缸体设计、高压转子动力学与密封等关键技术,形成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部件及整机技术 [1] - 设备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填补国内空白,成本较国外设备降低50%以上 [1][2] 技术突破 - 首创"变频电机+齿轮箱+高低压缸同轴"紧凑型驱动方案,减少占地面积并降低投资成本 [2] - 应用窄三元叶轮电火花加工技术,研制出高压高效小流量工况的模型级叶轮 [2] - 优化高压缸转子结构,采用"蜂窝结构+反旋流密封"组合技术解决密封难题 [2] - 开发轴心轨迹智能识别方法和先进防喘振控制技术,实现控制系统硬件与软件全面国产化 [2] 应用与推广 - 设备已进入安装调试阶段,解决牙哈储气库关键配套难题 [2] - 技术可广泛应用于石油石化、冶金等行业,具有重要推广价值 [2]
我国研发成功首套40兆帕高压离心式压缩机
观察者网· 2025-07-14 09:29
核心观点 - 中国石油首台完全国产化的40兆帕高压大排量离心式注气压缩机在塔里木油田牙哈储气库落地,标志着我国在储气库领域首次实现成套设备100%国产化,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1] - 该设备将于10月份正式投入使用,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提供新的技术支撑 [1] - 牙哈储气库是国内首座深层在役凝析气藏储气库,分两期建设,一期工作气量24亿立方米,二期建成后将形成50亿立方米的战略工作气量 [2] - 自主研发的高压离心式压缩机组日处理天然气量550万立方米,注气压力40兆帕,电机功率23兆瓦,大幅提升储气库注气效率 [2] - 设备机械运转和性能试验主要指标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填补国内空白 [5] 技术突破 - 公司联合沈阳鼓风机集团攻克高压缸体设计、高压转子动力学与密封技术、高效通流模型等关键技术,形成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部件及整机成套技术 [5] - 首创"变频电机+齿轮箱+高低压缸同轴"的紧凑型驱动方案,减少占地面积,降低投资成本 [5] - 应用窄三元叶轮电火花加工技术,研制出适用于高压、高效、小流量工况的模型级叶轮 [5] - 优化高压缸转子结构,采用"蜂窝结构+反旋流密封"组合技术,解决密封难题 [5] 项目进展 - 设备正在安装调试,技术人员进行测试 [3] - 塔里木油田正对压缩机进行吊装作业 [5] 项目意义 - 解决40兆帕注气压力这一"行业珠峰"难题,打破国外厂商在价格高昂、供货周期长等方面的垄断 [2] - 一期工程承担南疆五地州的季节调峰和应急供气,二期将保障西气东输管网的调峰和战略应急供气 [2]
11万小时“超级长跑”:戈壁“钢铁心脏”守护西气东输
中国新闻网· 2025-05-22 09:29
天然气输送技术突破 - 新疆哈密戈壁深处使用三台国产CGT25-D型燃驱压缩机组输送中亚天然气至东部地区,累计运行11万小时创国内同类型机组最长运行纪录 [2] - 该机组是国内自主研发的首批30兆瓦级燃气轮机驱动压缩机组,单台功率相当于每小时发电3万度 [3] - 通过技术优化改造,机组故障停机从每年13次降至0次,润滑油消耗从每天200升降至与进口设备相当水平 [3][4] 设备运维管理 - 烟墩作业区组建8人专业维修团队,建立严格预防性维护制度,预防性维护时间超过日常工作时间的60% [5] - 团队累计攻克振动、超温等技术难点101项,开展升级优化71项,编写运行规程和检修标准实现设备自主维护 [5] - 机组每3000小时做一次小保养,6000小时做一次全面小修 [5] 技术成果应用 - 运维经验推广至发电厂建设等领域,西气东输一二三四线管道累计输送天然气9287亿立方米,惠及全国400多个城市、近5亿人口 [7] - 公司计划进一步推进油气管道关键装备国产化,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