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资产出海

搜索文档
万达酒店及度假村宁奇峰:要做全球化而非只国际化的品牌
财经网· 2025-06-19 16:51
公司战略与全球化布局 - 公司通过轻资产输出品牌管理模式,成为中国酒店行业向海外输出豪华酒店品牌管理的先行者,成功打造多个地标级酒店项目,包括伊斯坦布尔万达文华酒店、万象拉萨翁万达文华酒店、曼谷宜喜兰万达锦华公寓和清迈万达文华度假酒店•北国之宫 [1] - 公司总裁宁奇峰提出"全球化扎根"理念,强调在海外市场真正扎根并服务于当地社会,而非简单的国际化 [3][6] - 海外项目目前在公司整体利润中占比不大,但作为品牌面向全球的窗口,对国际口碑的建立至关重要 [9] 轻资产转型与专业能力 - 公司轻资产转型始于2017年,通过整合酒店设计研究院、建设公司与管理公司,形成"一体化管理体系",实现20%的投资成本优化 [5] - 公司构建了"业主思维+专业管理能力"双引擎核心壁垒,包括品牌溢价能力、高效运营管理体系、1700万会员的万悦会体系以及数字化管理系统 [5] - 截至目前,公司在营酒店达220余家,待开业项目380余家 [5] 本地化运营策略 - 公司强调海外运营需深度理解并融入当地市场生态,根据国情、市场成熟度和客群需求灵活调整品牌标准和服务体系 [6][7] - 采用高效的人才本地化策略,如曼谷宜喜兰万达锦华公寓仅外派少数高级别管理人员,快速培养本地管理团队 [7] - 在服务细节上,公司提供中文服务人员、中文菜单以及符合中国客群习惯的早餐选择,如粥、面等 [9] 文化融合与资源协同 - 公司通过"文化轻叙事"方式实现品牌价值与本土生态的兼容,如曼谷宜喜兰万达锦华公寓的手写欢迎信印章和伊斯坦布尔以二十四节气为灵感的文化体验 [9] - 善用中国品牌优势,嫁接国内资源,如伊斯坦布尔万达文华酒店与四川航空达成机组协议酒店合作 [9] - 公司海外运营策略以"不复制国内模式、不强行输出元素、不追求短期业绩"为底层逻辑 [11]
零跑汽车香港开店 ,“轻资产”出海从欧洲扩张至亚太
经济观察网· 2025-06-13 23:05
中国电动汽车品牌在香港市场的扩张 - 零跑汽车在香港太古城中心开设首家体验中心门店,取代原保时捷门店位置,与奥迪、极氪等品牌形成竞争格局[2] - 香港市场虽小(年销量4-5万辆),但作为国际化窗口对品牌展示具有战略意义,零跑高管团队亲自出席开业仪式体现重视程度[2] - 2025年1-4月香港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68%(8,916辆上牌量),政策支持包括首次登记税豁免和低年牌费[3] - 零跑香港门店为其全球第1500家门店,计划年内再开一家,目前是中国新造车企业中全球门店最多的品牌[3] 零跑汽车的国际化战略 - 与Stellantis集团成立合资公司开拓国际市场,香港门店由国内团队负责,大中华区以外由零跑国际运营[4] - 利用香港右舵市场作为跳板,同步开发英国及东南亚市场产品,提高国际化投入产出比[4] - 全球1500家门店中约500家位于海外(主要在欧洲),2024年海外销量1万多辆,2025年目标5-8万辆[7] - 计划2026年上半年实现欧洲、东南亚本地化制造,马来西亚C10车型本地化生产将于2025年底启动[7] 销售业绩与市场定位 - 2025年1-5月累计出口销量1.72万辆居中国新造车企业第一,全年销售目标50-60万辆[8] - 在香港发布T03港版(11.50-12.50万港元)和C10港版(20.99-22.99万港元),保持高性价比定位[9] - 连续三个月取得中国新造车品牌销量第一,2025年一季度营收同比增187%至100.2亿元,毛利率14.9%[11] - 采用"1+N"全球门店布局模式(区域中心店+多种形式门店),覆盖中南美、中东、非洲、亚太等区域[8] 技术研发与战略合作 - 实现65%核心零部件自研自造,掌握八合一电驱、CTC电池底盘一体化等核心技术并对外供应[12] - 与一汽集团签署新能源乘用车联合开发及零部件合作协议,潜在资本合作正在探讨中[11] - 通过规模效应(50-60万辆)、成本控制、新品推出、内部增效和战略合作五大举措推动2025年盈亏平衡[13]
中国大股东反被踢出局,从倍耐力看中国企业出海的生存法则
搜狐财经· 2025-05-18 03:26
中国企业出海趋势与挑战 - 2025年多家中国企业计划出海,包括与海外企业合作及合资建厂 [1] - 中国化工集团2015年以71亿欧元收购倍耐力37%股份,但10年后因董事会投票(9票同意、5票反对、1票弃权)丧失控制权 [3] 控制权丧失的核心原因 - 意大利"黄金权利法案"限制中化集团访问轮胎传感器等敏感技术数据 [5] - 美国2027年禁令影响中国控制的汽车供应商,倍耐力引用IFRS 10条款认定中化失去"控制权"三要素(主导活动能力、可变回报获取、回报影响力) [5] 出海生存法则 法律合规 - 福建宏芯2016年6.7亿欧元收购德国爱思强因未通过美国CFIUS审查流产 [7] - 华灿光电2025年通过10轮预沟通、剥离敏感业务成功收购美新半导体 [7] 股权设计 - 吉利采用AB股架构(B类股10倍投票权)确保对沃尔沃战略控制 [9] - 技术控制权公式:V(否决权比例)×S(股权比例)≥51%可锁定关键决策,如华为"一票否决权"设计 [9] 技术合作红线 - 安徽聚乳酸企业因违约申请瑞士技术专利遭85万处罚及国际诉讼 [10] - 建议建立专利防火墙(双高管授权制)及数据隔离区(如苹果"云上贵州"模式) [10] 轻资产出海策略 - 零跑汽车与Stellantis合资:技术换渠道,快速进入欧洲9国市场 [12] - 海昌海洋公园品牌授权模式节省90%建园成本 [13] - TikTok/领英等社媒平台助力线上获客,香港贸发局报告显示中山灯具通过"商对易"获百万级订单 [14][16] 长期战略方向 - 短期需聚焦"合规+轻资产"规避政策风险 [16] - 长期依赖"技术共生+本土化"构建竞争壁垒 [16]
零跑 C10 欧洲开售,中国车企从引进来到走出去的加速转变
晚点LatePost· 2024-09-30 16:52
零跑与Stellantis合作出海 - 零跑与Stellantis成立合资公司零跑国际,Stellantis持股51%,首批200多辆C10和T03车型已发往欧洲,为9月上市做准备[3] - Stellantis将开放欧洲分销渠道,2024年底零跑在欧洲销售点位达200个,2026年扩至500个[3] - 合作内容包括研发、生产和销售,2024年四季度海外销量目标为6000-7000辆[3] - Stellantis投资零跑15亿欧元,双方于2023年底开始广泛合作[3] 零跑车型表现与财务数据 - C10国内3月上市后销量逐月增长,6月达2万辆,8月超3万辆,刷新公司记录[3][4]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收入同比增长52%至88亿元,毛利率由负转正[4] - C10国内起售价12.88万元,欧洲起售价3.64万欧元(约28.5万元),较竞品斯柯达Enyaq(4万欧元)和大众ID.4(4.4万欧元)有价格优势[5] - 欧洲版C10底盘由玛莎拉蒂团队联合调校,驾驶风格针对欧洲用户优化[5] 全球化产品战略 - C10是零跑首款全球化车型,基于LEAP 3.0技术架构,满足中欧五星安全标准[5] - 2024年10月巴黎车展将首发下一代全球车型B10(A级SUV),2025年上市,搭载LEAP 3.5技术架构[5][6] - B系列目标月销4万辆,B10瞄准10-15万元区间,2025年还将推出B01和B05车型[6] - 欧洲版C10配置与国内基本一致但针对性调整,调校经验将反哺国内车型通过OTA迭代[5] 轻资产出海模式 - 零跑采用轻资产模式,海外团队不超过50人,降低运营成本[7] - 借助Stellantis的140个物流中心和同店销售渠道,共享展示、销售、售后等服务[7] - 利用Stellantis现有工厂本地化生产,规避贸易壁垒,已进入13个欧洲国家市场[7] - 相比其他中国车企(如长城关闭欧洲总部、奇瑞推迟西班牙生产计划),零跑合作模式抗风险能力更强[7] 行业趋势与竞争格局 - 欧洲小型SUV受欢迎,8月销量前20车型中沃尔沃EX30、斯柯达Enyaq等表现突出[5] - 欧盟加征中国电动车关税(9%-35.3%),上汽名爵8月在欧销量下滑72%至2309辆[7] - 比亚迪选择匈牙利和土耳其建厂,吉利寻求欧洲生产基地应对关税[7] - 零跑开创"反向合资"模式:海外车企用市场换中国技术,区别于传统"市场换技术"路径[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