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长三角G60科创走廊
icon
搜索文档
日前连开3场高规格产业大会 集群式发展赋能具身智能等先进制造业 长三角正批量复制“4小时产业圈”
解放日报· 2025-10-11 09:41
长三角产业协同与集群发展 - 国庆节前10天内在合肥、上海、杭州连续举办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第25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第四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三场高规格产业大会,显示产业正在“串珠成链”,将汽车行业“4小时产业圈”模式扩大至具身智能等先进制造业,合力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 [1] 制造业集群优势扩大 - 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汽车在三大展会中占据重要地位,长三角汽车产业链的“4小时产业圈”金字招牌正被复制到机器人行业 [2] - 2024年上半年长三角工业机器人出口额20.5亿元,占全国出口额一半,其中浙江、安徽产量增长近100%,上海手术机器人出口增长2.3倍,占全国出口量超过80% [2] - 新时达展示的具身智能产品是“4小时产业圈”产物,实现上海研发控制器、浙江伺服电机、江苏减速器、安徽壳体等关键部件长三角本地化采购 [2] - 机器人核心零部件、本地制造和系统集成等关键要素齐聚长三角,形成国内外企业良性竞争格局,上海高校与张江产业园联创模式加速技术从校园到工厂转化 [2] 产业链协同与“链主”引领 - 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从高速公路时代迈入高铁时代,覆盖九个城市,4小时公路行程缩短至2小时高铁,“4小时产业圈”有望压缩至2小时 [3] - G60科创走廊展示长三角人工智能产业图谱涵盖上百家企业,显示从算力算法、智能产品研发到智能应用的完整链条,库卡机器人、蚂蚁数科等上海企业担当“链主”角色 [3] - RT-Thread睿赛德作为国产嵌入式操作系统“隐形冠军”,全球累计装机设备超25亿台,强调需构建以自主操作系统为纽带的协同生态,推动IP、芯片、硬件、软件、应用全链条深度融合 [4] - 智元机器人启动首个专注具身智能产业链的创业加速计划,拟投入数十亿元孵化50多个高潜力早期项目,目标三年内打造千亿元级产业生态 [4] - “长三角具身智能产业联合体”成立,上海已初步构建涵盖上游核心零部件、中游本体制造、下游集成服务的完整产业链,在AI算法优化、机器人精准控制等关键技术实现创新突破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5] 跨区域合作与共赢生态 - Rokid AR眼镜重49克,集成多种功能,实现与上海支付宝合作的“看一下支付”全球首创功能,后续将拓展至更多生活支付场景,体现“上海研发+长三角制造”、“上海金融+长三角产业”合作模式 [6] - 长三角各城市产业特色鲜明,杭州、苏州AI算法和材料产业突出,芜湖机械制造有优势,合肥科创领域崭露头角,上海集聚效应明显且金融优势能为长三角产业提供支持 [7] - 2024年上半年上海先导产业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9.1%,其中人工智能增长12.3%、集成电路增长11.7%;江苏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4%,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2%,贡献率达73.5%;浙江数字贸易额4150亿元,增长13.2%;安徽信息服务业、专业技术服务业、研发与设计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55.9%、45.3%、94.8% [8] - 产业格局呈梯度发展,上海为技术策源地、苏浙皖承接转化,但研发、制造、应用区域协同链条仍需畅通,同质化竞争问题需重视,需从竞争主导转向合作共赢 [8]
“G60专窗”加速人事档案业务办理 苏州市累计协办事项549笔
苏州日报· 2025-08-16 08:19
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人才服务一体化进展 - 九城市人才公共服务通办专窗于2022年12月揭牌 累计受理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协同业务549笔 [1] - 档案业务协同范围覆盖转入/转出/材料归档/异地代审核等5类高频服务 实现九城通办 [1] - 服务范围扩展至上海崇明/嘉定 安徽阜阳 浙江温州等13个地区 申请人可就近办理G60专窗业务 [2] 苏州人才落户新政与档案服务创新 - 2024年1月施行人才落户新政 推动档案异地代审核和代调档服务纵向延伸至各板块 [2] - 申请人通过江苏省人社厅网上办事大厅选择"人才中心协调"模式 由苏州市人才服务中心联动异地机构办理代审代调 [2] - 跨省协同案例:湖州工作人员档案在苏州保管时 通过异地归档机制免去往返办理流程 [1]
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成立三大联盟 激活协同发展动能
中国新闻网· 2025-06-24 23:09
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联盟成立 - 长三角G60科创走廊重大科创平台联盟、企业出海服务联盟、低空经济协同创新联盟正式成立,覆盖9个市(区) [1][3] - 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包括上海市松江区,江苏省苏州市,浙江省嘉兴市、杭州市、金华市、湖州市,安徽省宣城市、芜湖市、合肥市 [1] 产业联盟体系成果 - 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已组建"1+7+N"产业联盟体系,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大飞机等产业取得显著成果 [3] 重大科创平台联盟 - 重大科创平台联盟汇聚9个市(区)近百家国家级、省级、市级各类重大科创平台 [3] - 旨在打破地域与体制壁垒,实现创新资源高效整合与共享流通,推动科研成果产业化 [3] 企业出海服务联盟 - 企业出海服务联盟汇聚170余家专业服务机构 [3] - 通过构建国际化合作平台、提供一站式出海服务、举办助企出海系列活动,服务企业参与全球产业分工 [3] 低空经济协同创新联盟 - 低空经济协同创新联盟汇聚300余家成员单位,涵盖低空制造产业链、基础设施、科研院所、应用场景及配套服务 [3] - 聚焦技术攻关、产业协同与场景应用,打造长三角低空经济产业集群 [3]
高端装备出口额达2611.6亿元 长三角共建先进制造业集群生态
中国经营报· 2025-05-28 23:21
长三角G60科创走廊高端装备产业 - 高端装备产业是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七大战新产业之一,推动先进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1] - 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覆盖9个市(区),总面积7.62万平方公里,包括上海松江、苏州、杭州、合肥等城市 [1] 长三角高端装备产业现状 - 2024年长三角高端装备出口额达2611.6亿元,占全国同类商品出口总量的56.7% [2] - 区域内已形成生物医药、集成电路、新材料、高端装备等先进制造业集群,技术研发与国际竞争力显著提升 [2] - 长三角地区以上海为龙头,苏浙皖协同发展,形成高端装备产业格局 [3] 政策与战略支持 - 《中国制造2025》将高端装备列为制造强国建设的重点 [3] - 《"十四五"规划》明确新一代高端装备为重要经济增长引擎 [3] - 长三角一体化战略通过G60科创走廊推动跨区域创新链整合,聚焦机器人、新能源装备、智能交通等领域 [3] 高端装备新质领袖榜单评选 - 毕马威中国联合G60科创走廊启动榜单评选,旨在发掘优秀科创企业并推动产业资源下沉 [2][3] - 榜单目标为绘制产业图谱、凝聚集群势能、吸引优质资源向长三角高端装备领域集聚 [3] - 高端装备制造业是国家综合竞争力的核心指标,当前中国在该领域自给率仍需提升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