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CVC(企业风险投资)
icon
搜索文档
芯联资本完成首期主基金12.5亿元募集 将聚焦硬科技领域投资
证券日报之声· 2025-11-14 22:41
本报讯 (记者吴文婧)11月12日,芯联私募基金管理(杭州)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芯联 资本")宣布其首只主基金完成12.5亿元规模的募集。该基金整体规模预计超15亿元,重点布局半导 体、人工智能、机器人、新能源等硬科技领域。 据悉,此次投资人包括基石出资人芯联集成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688469.SH),以及上海临港新片 区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国孚领航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苏州工业园区元禾鼎盛股权投资 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建发新兴基金、嘉兴嘉国叁号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南京银行股份 有限公司、无锡芯朋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688507.SH)、安徽富乐德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301297.SZ)、宁波江丰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300666.SZ),涵盖产业上市公司龙头、头部市场化 母基金、知名国资母基金、市场化政府出资平台及银行系金融机构等。 (编辑 乔川川) 芯联资本创始合伙人袁锋表示,该期基金的顺利募集,本质上是投资者对中国硬科技及战略性新兴产业 长期发展的信心体现。由于战略产业具有特殊性和周期性,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需求差异显著。芯联资 本作为专注产业投资、陪伴被投企业穿 ...
从“投技术”到“投组织”:耐心资本助力科技成果产业化落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6 20:26
活动背景与核心共识 - 市场化资本正快速向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创新源头聚集,深度参与科技成果从实验室到商品化的全链条赋能 [1] - 创业投资机构不仅是资金提供者,更是产业协作和增值服务的重要推动者,通过深度对接为科技创新产业化提供落地经验 [1] 市场化创投机构的投资逻辑 - 投资布局需顺应国运,沿着国家经济发展方向,在时代的浪潮中寻找投资机会,例如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到当前的人工智能和具身智能 [2] - 投资实践采用"产融结合"打法,提供资金支持、业务支撑、团队建设和IPO经验等全方位赋能,曾助力企业在资本市场寒冬中成功登陆科创板 [2] - 在"投早、投小"的共识基础上,也要学会"投大",即在大产业、大方向中进行布局 [3] - 企业风险投资(CVC)正进入高速发展期,要求股权投资机构具备类CVC式的细分领域研究能力和产业挖掘整合能力 [3] 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挑战与策略 - 投资机构最关注被投企业作为'组织'的可持续性,而非单纯的技术指标 [4] - 硬科技企业应进行从项目公司到产品平台的蜕变,善用国家项目完成高风险技术验证,但目标明确地切入能产生持续现金流的民用市场 [4] - 企业需将核心技术模块化为标准化产品或平台,用项目收入反哺产品开发,实现可复制、高毛利的商业模式,并重视财务健康与治理规范 [4][5] - 科学家背景的创业团队应关注造血能力、重视产业化前景评估,并寻找合适人选担任"技术翻译官"以加速商业化落地 [5] 资本与专业服务的赋能作用 - 投资人需有耐心陪伴企业共同成长,在帮助科学家构建经营管理团队、推动规模化量产、获取战略客户订单以及规划上市路径等关键环节提供实质性支持 [6] - 对被投企业的支持从投资交割前就开始,包括帮助建立关键渠道、获取订单、梳理财务/内控体系以及战略方向选择,帮助企业"扬长板、补短板" [6] - 农业科技领域亟待标杆性资本表现的样板项目,农业数据开放与融合未来将成为农业科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6] - 律师团队通过解决发明人入股、科研成果归属、股权稀释与激励等法律问题,为企业在融资和产业化过程中奠定稳健的治理基础 [7]
对话袁峰:躬身入局,做真正的CVC
36氪· 2025-10-02 16:01
公司核心业务与战略 - 芯联集成是中国头部新能源半导体科技企业,专注于功率、传感和传输应用领域的模拟芯片及模块封装代工,为新能源、工控、高端消费、AI领域提供一站式芯片系统代工方案 [1] - 公司通过分拆子公司芯联动力,汇聚了上汽、小米、小鹏、东风、宁德时代、博世、立讯、阳光、国家先进制造业基金等十余家产业方与"国家队"股东,构建强大的产业资本网络 [2] - 芯联动力在过去一年获得了超100亿元的订单,并锁定了未来四年至五年的碳化硅主驱需求,成为国内碳化硅领域的龙头企业 [2] - 公司未来十年目标是帮助补齐中国半导体"卡脖子"的短板,解决芯片产业"难而重要"的问题 [2] CVC(企业风险投资)模式与战略 - 真正的CVC不是简单地顺着产业链投资,而是要结合企业不同阶段的需求、市场环境、技术周期和企业战略进行投资布局 [4] - CVC的核心命题是如何与企业做好战略协同,实现双向赋能 [5] - 在新能源汽车萌芽期(市场渗透率仅4%),投资主轴是支持研发和布局未来所需的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供应链 [4] - 在当前阶段,投资逻辑是"补短板"(解决半导体卡脖子问题)和"锻长板"(利用中国新能源汽车全球领跑优势) [4][5] - CVC的核心优势在于对产业链的判断能力和对产业未来的先知洞察能力 [19] 产业协同与生态构建 - 芯联集成通过"资本+产业连接"模式,让车企不仅成为投资人,更成为研发合作伙伴 [6] - 实现"研发伙伴"的三层逻辑包括:资本作为深度合作纽带、以客户需求为核心的底层共识、研发端的深度绑定 [7] - 公司未来三至五年希望营造的生态分为三部分:供应链(共同迭代产品)、芯片设计公司(联合fabless提供整体解决方案)、新兴应用(拓展新市场) [13][14] - 生态的核心是组织产业链上下游协同解决问题、合力打造有竞争力系统,参考宁德时代的实践,形成"目标一致、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有机整体 [12] 行业现状与挑战 - 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157%,缺芯问题成为新能源汽车交付的行业痛点 [1] - 碳化硅近90%的应用场景集中在新能源汽车领域,2018年特斯拉率先采用碳化硅新型电控模块,推动整车实现更低能耗与更长续航 [6] - 汽车芯片目前国产化率还不到20%,离完全自主还有5倍提升空间 [15] - 中国半导体领域需要突破高端设备和零部件,如光刻机、离子注入机、检测设备等 [15] - 硬科技时代,芯片、新能源等领域难以仅靠PPT判断价值,需结合产业需求、企业技术、产品、团队、客户等多维度分析 [19] 投资策略与成功案例 - 袁锋在广汽资本期间主导投资地平线、中创新航、滴滴自动驾驶、速腾聚创、天岳先进等80多家国内知名"硬科技"企业,已有20多个项目成功上市 [1] - 芯联动力是CVC成功案例,由芯联集成自主孵化,约两年发展成为国内碳化硅领域率先在车上实现大规模量产的企业 [6] - 成功的产业连接案例:帮助一家做机器人灵巧手的公司用一颗芯片替代整块PCBA板,大幅提升竞争力,并为此打开新市场 [14] - 优秀的CVC投资人需具备产业认知、定位逻辑和价值共生三维度能力体系 [17]
估值超1500亿,“风投之城”合肥又将诞生一个超级IPO
AI研究所· 2025-07-17 17:31
核心观点 - 合肥芯片产业在7月迎来重要发展节点,长鑫存储启动IPO进程,芯碁微装拟在香港上市,合肥作为"中国最牛风投城市"再次成为行业焦点 [1][3] - 长鑫存储作为国产DRAM存储器龙头,打破了国外垄断,实现了中国大陆在DRAM领域的"从0到1"突破 [5][6][7] - 合肥芯片产业已形成完整生态,包括长鑫存储、芯碁微装、晶合集成等企业,并开始通过CVC模式推动产业创新 [16][17][18][20] - 合肥芯片产业的发展将利好本地人工智能企业如科大讯飞,形成科技产业生态的良性循环 [22][23] 长鑫存储发展历程 - 公司成立于2016年6月,由兆易创新创始人朱一明主导创立,合肥市政府承担大部分建设资金 [5] - 2019年9月实现DDR4规格DRAM芯片投产,2023年11月推出LPDDR5系列产品,2024年推出低成本DDR3/DDR4产品 [7][8] - 最新投前估值达1508亿元,跻身中国独角兽企业前十 [1] - 计划在2025年底或2026年初提交IPO申请,中金公司、中信建投担任保荐机构 [1] 长鑫存储融资情况 - 2018年启动天使轮融资,2020年完成156亿元A轮融资,大基金二期出资47.6亿元获得超14%股份 [11] - 2021-2022年完成B轮和C轮融资,阿里巴巴和腾讯首次以产业投资者身份入股 [11] - 2023年完成D轮融资,2024年完成108亿元战略融资,投后估值达1500亿元 [12] 合肥芯片产业生态 - 芯碁微装是国内直写光刻设备龙头,2021年科创板上市,2024年上半年营收7.18亿元同比增长37.05%,拟在香港上市 [17] - 晶合集成是全国第三大晶圆厂,2023年以400亿估值登陆科创板,创安徽最大IPO纪录,现成立CVC基金布局产业链 [18][20] - 合肥芯片产业已形成完整生态,被"合肥模式"孕育出的产业巨头正在成为一级市场关键力量 [16][21] 行业影响 - 2025年Q1全球DRAM市场规模同比增长42.5%至267.29亿美元,预计全年将突破1317.8亿美元 [15] - 长鑫存储处于通用型市场,面临向高端产品领域追赶的挑战 [16] - 合肥芯片产业发展将降低本地AI企业芯片采购成本,实现芯片与算法深度协同优化,利好科大讯飞等企业 [23]
CVC加速进场:电商巨头再砸10亿布局创投
FOFWEEKLY· 2025-05-16 18:01
行业趋势 - CVC逐渐成为股权投资行业的重要力量,在行业洗牌加剧的背景下,产业资本成为市场新主角[3][4] - 2025年一级市场呈现冰火两重天格局,头部机构资金储备能力强,腰部及以下机构面临募投退压力[4] - 消费领域产业资本依托资金属性与战略协同能力,成为市场配置重要力量[7] 唯品会投资布局 - 唯品会成立注册资本10.1亿元的珠海投资合伙企业,执行事务合伙人为其国际业务平台,可能延续"跨境+线下"战略[6][7] - 公司现金流充沛,2024年末持有现金及等价物263.5亿元,短期投资18.7亿元,资产负债率44.55%为近十年最低[8] - 作为LP已出资30只基金,累计规模近20亿元,投向信息技术、生产制造、企业服务等行业,合作GP包括红杉中国、高瓴创投等[10] - 被投企业涵盖君乐宝乳业、霸王茶姬等消费品牌,以及机器人、半导体、新材料等硬科技公司[11] CVC市场影响 - 2024年CVC参与的一级市场交易规模占比达37%,在半导体、新能源、AI等战略领域投资集中度超60%[14] - 产业资本在募资端成为GP重点募集对象,投资端方向明确,投后管理具备产业链资源优势,退出端有并购整合优势[14] - 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厦门推出全国首支上市公司CVC母基金,深圳明确鼓励链主企业开展CVC投资[15] 市场展望 - AI、机器人、低空经济等前沿科技赛道持续升温,吸引VC/PE和CVC加入投资阵营[11] - 新兴科技独角兽通过"融资+投资"双轮驱动实现战略、产业和财务多重目标[14] - 股权投资行业在政策暖风与技术变革驱动下呈现新热情,机构需保持"不下牌桌"的定力[16]
腾讯又出手做LP了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04-17 16:48
腾讯投资动态 - 腾讯通过深圳市腾讯产业投资基金有限公司认缴2亿元,持有上海杏泽川禾创业投资合伙企业约66.66%股份,成为最大出资方[2][3] - 杏泽川禾基金成立于2024年5月,总出资额约3亿元,专注于生命科学行业中早期和成长期企业投资,涵盖生物制药、医疗器械和医疗服务等领域[2][3] - 杏泽资本作为基金管理人,旗下管理6支人民币基金,管理资产总额近65亿元[3] 腾讯LP版图 - 腾讯对外投资基金次数达129次,涉及VC/PE行业头部机构、产业资本和母基金,单笔投资金额基本在1亿元以上[4] - 腾讯投资成立于2008年,已累计投资800余个项目,覆盖消费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等多个领域[5] - 腾讯投资作为腾讯集团核心战略部门,主导集团投资相关业务,重点关注全球范围内创新与未来可能性[5] CVC行业趋势 - CVC在股权投资行业作用日益重要,众多产业巨头加大私募股权领域布局[4][5] - CVC机构更注重战略布局和长期投资,能为被投企业提供业务协同和增值服务[6] - 预计到2025年,更多CVC将作为LP进入VC/PE行业,推动股权投资市场高质量发展[6] 产业基金特点 - 上市公司参与产业基金可优化资产结构、提升资金收益水平并分散投资风险[6] - 产业基金模式允许标的在体外培育,待成熟后再并入上市公司,避免拖累短期业绩[6] - 产业基金需要较大资金量,上市公司通常联合外部投资机构共同设立[6] 投资行业人才 - 数字化时代下,青年投资人在深科技、硬科技等专业赛道展现出精准投资眼光[8] - 青年投资人正与青年创业者共同推动行业变革[8] - 母基金研究中心将于2025年发布优秀青年投资人榜单,鼓励行业青年从业者[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