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信息产业
icon
搜索文档
2025年秋季宏观经济展望:“新秩序”的萌芽
国信证券· 2025-08-28 14:01
宏观信号与市场表现 - 2023年开始经济增速与股债走势出现背离,与国债利率走势年初背离,与股票市场走势二季度前后背离[12] - 移动互联革命后经济增长进入酝酿阶段,缺乏主导性增长逻辑,宏观指标失去弹性[20][25] - 2023年7月提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新科技产品产能加力跃升,新老动能交替在即[35][39][43] 经济结构与政策变化 - 名义与实际GDP增速罕见倒挂,政策对名义GDP增速关注度上升,需权衡通胀与汇率[27][31] - 居民收入增速下降最快的是财产性收入下降7.8个百分点,其次转移性收入下降3.9个百分点[75] - 居民收入占比持续偏低,收入分化加剧,扩内需本质是增强居民消费能力[79][81] 年内经济表现与预测 - 上半年经济增速5.3%,创4年来最好成绩,全年完成5%增长目标压力可控[116] - 下半年增长动能趋缓,Q3乐观情形保持4.8-5%,Q4放缓至4.5-4.7%[119] - 7月GDP增速显著下滑至4.3%附近,8月经济改善概率较大[125] 出口与消费动态 - 出口增速逐月回落,3月至7月分别为12.3%、8.1%、4.7%、5.8%、7.2%,实际出口规模稳定在3000亿美元中枢[128] - 上半年消费品以旧换新带动销售2.9万亿元,剔除后累计同比约-8.1%[138] - 消费贷款贴息等结构性政策有望使消费增速企稳回升[141] 投资与财政状况 - 二季度以来固投增速逐月回落,7月降为-5.2%,四大领域均进入负增长[144] - 财政空间充足,总量约束不是核心问题,关键在于能否花的出、花的好[150] - 基建投资与财政支出趋势背离,天气原因可能带来干扰[147] 货币政策与利率 - 降息空间受到显著制约,活期存款约占存款总量的一半,保息差使总量降息空间有限[155][157] - 资金利率中枢持续下行,7月中旬以来有所反弹,Q3双降概率低,Q4存在窗口[167][172] - 10年期国债中枢上移5个基点至1.70-1.75%,Q3震荡,Q4可博弈双降机会[184] 政策方向与市场影响 - 政策主动权在我,财政重于货币,方向大于规模[175][179] - 反内卷不简单等于行政式去产能,价格机制更为关键,4月1日印发完善价格治理机制意见[61] - 股票市场反内卷与新动能定价阶段性到位,走势与基本面联动有望加强[190]
北京“专精特新”专板开板两周年,AI等前沿领域企业占比近九成
新京报· 2025-08-27 15:02
2025年8月25日,记者从北京"专精特新"专板建设运营主体——北京股权交易中心(即北股交)获悉, 截至8月20日,北京"专精特新"专板企业数量达到809家,在板企业累计融资超220亿元,新一代信息技 术、软件和信息服务、人工智能(AI)、生物医药、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前沿领域专板企业占 比近九成。 在北京"专精特新"专板809家企业中,创新型中小企业160家,占比19.78%;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71 家,占比58.22%;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29家,占比15.95%。 从财务表现上看,2024年,北京"专精特新"专板中营业收入规模超过1亿元的企业有179家,占比 22.13%;近半数企业营收超3000万元。 从创新性上看,研发投入超2000万元的企业有195家,占比24.10%;研发投入超1000万元的企业有351 家,占比43.39%。 "专板企业总体呈现出'高研发'特点,近七成企业在研发上的投入超行业平均水平,符合专精特新企 业'特'与'新'的特质。"北股交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行业分布方面,北京"专精特新"专板企业行业分布遍布北京市高精尖产业类型,其中信息产业占比 42.03%,共34 ...
5.5%失业率领跌全美,加州白领寒冬,蓝领回暖,AI只留资深
36氪· 2025-08-25 20:46
加州失业率与就业市场状况 - 加州7月失业率升至5.5% 为全美最高水平 较全国平均失业率4.2%高出1.3个百分点 [2] - 失业率为去年12月以来最高点 当月净增1.5万个岗位 但仍有1.82万人积极寻找工作 [2] - 旧金山失业率升至4.4% 较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 [3] 行业就业表现分化 - 专业和商业服务业单月流失7100个岗位 同比减少5.39万个岗位 [5][9] - 科技密集的信息产业减少1000个岗位 同比减少1.24万个岗位 [5][9] - 制造业增加300个岗位 但同比减少3.25万个岗位 [5][9] - 私人教育和医疗服务行业新增2.31万个岗位 成为最大增长引擎 同比增加16.87万个岗位 [9] - 政府部门增加7200个岗位 同比增加5.94万个岗位 [9] 科技行业结构性调整 - 人工智能技术取代低层级岗位 企业以生产率提高为由削减人力 [3][6] - 初级程序员和中级开发岗位价值下降 资深开发岗位更受青睐 [7] - 远程办公与全球外包趋势加速 美国本土高薪开发者被东欧、印度和拉美低成本团队取代 [7] - 十年间软件工程人才供给过度扩张 计算机专业招生、编程训练营和移民潮共同推高工程师数量 [7] 白领与蓝领经济分化 - 科技企业疫情期间"过度扩招"正在反噬 白领岗位持续受到冲击 [3] - 制造业和物流业出现回暖迹象 蓝领经济逐渐恢复 [3] - 休闲酒店业减少4500个岗位 建筑业减少3300个岗位 [9] - 金融活动增加1300个岗位 但同比减少1.58万个岗位 [9] 就业市场结构性转变 - 资深技术岗位依然稀缺 而初级岗位几乎消失 [7] - AI创业公司招聘需求密集出现 机器学习与数据工程岗位供不应求 [10] - 企业倾向于雇佣资深工程师监管AI代理 而非雇佣大量新人 [7] - 零利率政策推动风险投资流向加密货币和元宇宙领域 这些赛道泡沫破裂导致人才过剩 [7]
36氪2025年度「国资、并购及产业投资机构」系列调研启动|新周期、新叙事
36氪· 2025-08-04 21:56
产业变革与投资趋势 - 世界正经历产业革命与资本力量共驱的深刻变革,中国产业全球化进入新叙事阶段,科研创新与技术突破逐步颠覆固有产业形态 [3] - 具身智能、人工智能、先进制造等代表未来全球核心竞争力的产业成为各国战略布局重点 [3] -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已至,国家、企业及投资机构通过技术落地、场景转化推动商业发展,形成政府、产业、资本三轮驱动 [3] 国资机构的主导作用 - 国资机构成为本轮产业投资的主要引领者,政策层面国家倡导"耐心资本"并发布多项文件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4] - 北京国管旗下政府投资引导基金通过市场化GP合作设立八大产业基金,聚焦机器人、人工智能、先进制造等领域 [4] - 中科创星获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及20余家国资机构支持,2025年7月完成26.17亿元硬科技基金募集,主投人工智能相关五大产业 [4] 调研框架与分类 - 36氪创投研究院新增"国资投资机构"和"产业并购投资机构"类目,通过问卷、访谈、数据核实等多维度评价标准筛选行业重要参与者 [4][5] - 调研名册涵盖国资投资、并购、产业投资、ESG、精品投行及有限合伙人等六大类,细分领域包括先进制造、半导体、航空航天、人工智能等20余个子类目 [7][8] 参与流程与时间节点 - 投资机构通过"36氪股权投资信息网站-在线调研系统"提交报名信息,审核后开通账号并更新交易数据 [10] - 调研期覆盖2022年1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奖项申报周期为2025年8月4日至8月18日 [10] - 精品投行及有限合伙人机构需通过邮件联系获取问卷,调研问卷将于10月国庆节后发放 [10] - 整体流程包括报名启动、走访调研、数据整理及排名公布(9月至11月) [12]
吉林省: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6823.28亿元,同比增长5.7%
证券时报网· 2025-07-24 08:51
吉林省2025年上半年经济表现 GDP总体增长 - 吉林省2025年上半年GDP达6823 28亿元 同比增长5 7% 增速较一季度提高0 2个百分点 [1] 农林牧渔业 - 农林牧渔业增加值374 79亿元 同比增长4 3% 高于全国0 4个百分点 [1] -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39 79亿元 同比增长4 3% 其中农业(种植业) 林业 畜牧业 渔业产值分别增长7 0% 10 2% 3 6% 9 6% [1] - 牛 羊出栏量分别增长6 6% 6 4% 牛肉 羊肉 禽蛋产量分别增长8 7% 6 4% 0 5% [1] 工业发展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 8% 高于全国1 4个百分点 增速较1-5月提高0 5个百分点 [1] - 八大重点产业均实现增长 信息产业 医药产业 电力生产行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1 5% 16 8% 10 3% [1] - 冶金建材 食品 石油化工 纺织 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8 6% 7 6% 5 1% 3 1% 2 6% [1] - 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9 5% 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10 9% 拉动工业增长1 9个百分点 [2] - 动车组产量330辆 同比增长22 7% 城市轨道车辆产量265辆 同比增长61 6% [2] 服务业 - 服务业(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 6% 增速较一季度提高1 2个百分点 占GDP比重63 8% [2] - 服务业对GDP增长贡献率较一季度提高11 3个百分点 拉动经济增长3 4个百分点 [2] - 信息传输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7 2%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增长13 0% [2]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9 7% 文化 体育和娱乐业增长3 9% [2] 固定资产投资 - 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1 0% 扣除房地产后增长6 1% [3] - 第二产业投资增长8 8% 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 9% [3] - 制造业投资增长2 1% 电力 热力 燃气及水生产供应业投资增长29 4% [3] - 亿元及以上项目投资增长8 8% 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增长26 1% 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 8个百分点 [3] 消费市场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17 23亿元 同比增长4 8% 其中限额以上零售额906 42亿元 增长5 5% [3] - 家具类 家电类 通讯器材类 文化办公用品类零售额分别增长140 7% 93 7% 82 2% 39 2% [3] - 汽车类零售额增长7 6% 其中新能源汽车增长18 8% [3] 辽宁省2025年上半年经济对比 - GDP达15707 9亿元 同比增长4 7% 第一 二 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4 3% 3 5% 5 3% [4]
中信国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公司部分账户被冻结情况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6-14 04:41
银行账户冻结情况 - 公司部分银行账户资金被冻结 原因系劳动纠纷 目前尚未收到法院相关法律文书或通知 [1] - 被冻结账户为公司本部账户 主要业务在子公司开展 主要资金往来通过其他银行办理 [2] 冻结资金规模及影响 - 公司及子公司被冻结银行账户25个 冻结资金余额323 30万元 [2] - 冻结金额占最近一期经审计货币资金的0 89% 占净资产0 23% [2] - 账户冻结不影响主要业务运营 不构成重大资金周转或经营影响 [2] 解决措施 - 公司正推进与相关方协商调解 并向法院申请解除账户冻结 [2] - 将采取各项措施维护公司及投资者权益 [2] 信息披露 - 公司指定信息披露媒体包括《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及巨潮资讯网 [3]
云南:做大做强铟、锗、铂为主的稀贵金属新材料产业
快讯· 2025-06-11 15:26
云南省专精特新企业倍增计划 - 围绕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重点领域,结合云南省优势推动企业开发新产品、衍生新产业、进军新领域、拓展新业态 [1] - 分拆或衍生出的新企业将被纳入培育名单 [1] 有色金属产业升级 - 重点推动以铝、铜为主的有色金属产业深度延链 [1] - 大力发展铝材、铜材及其下游终端产品 [1] 稀贵金属新材料产业 - 做大做强铟、锗、铂为主的稀贵金属新材料产业 [1] - 发展高纯铟、ITO靶材、磷化铟、卫星用太阳能电池、锗光学元器件、铂族金属功能材料及催化剂等 [1] 新能源电池产业链整合 - 垂直整合新能源电池产业链,推动"磷矿—磷酸—正极材料—电池"全产业链发展 [1] 外向型信息产业培育 - 以建设数字信息大通道为牵引,培育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外向型信息产业 [1]
两大千亿龙头,重组预案出炉!细节曝光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09 23:06
公司重组方案 - 海光信息拟以0.5525:1的换股比例吸收合并中科曙光 即每1股中科曙光股票换得0.5525股海光信息股票 [2] - 合并完成后海光信息将承继中科曙光全部资产、负债、业务及权利义务 中科曙光终止上市 [1] - 交易为《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修订后首单上市公司间吸收合并案例 [2] 战略协同价值 - 海光信息在国产架构CPU、DCU芯片设计领域优势与中科曙光高端计算、存储、云计算整机能力形成互补 [1] - 资源整合将提升产业链韧性 加速算力产业生态构建 增强与国际龙头竞争能力 [1] - 打造从芯片到软件到硬件的全产业链布局 符合国家自主可控战略方向 [2] 市场影响 - 计算机ETF(159998)近期持续资金净流入 中科曙光占该ETF净值比6.86% [3] - 行业分析师认为合并将推动国产芯片在政务、通信、金融等场景规模化应用 [3] - 恒泰证券指出此次合并标志中国算力产业链整合进入实质性阶段 [2]
突破、引领、赋能,从三个关键词看民营企业科技创新
人民日报· 2025-05-28 21:05
鸿蒙操作系统与国产技术突破 - 鸿蒙操作系统首次亮相电脑端 实现国产操作系统在个人电脑领域的重要突破[1] - 阿里巴巴通义千问模型Qwen3在全球大模型基准测试中创下开源模型性能多个新高[1] - 龙芯3C6000/D 2U双路服务器采用自主指令集 核心元器件国产化率100%[2] - 达梦数据新一代国产分布式数据库投入使用 部署节点突破200个 一季度营收净利双增长[2] 新能源汽车与智能驾驶技术 - 宁德时代发布钠新电池 零下40摄氏度环境下保持90%可用电量[3] - 华为研制全球首款全液冷兆瓦级超充 充电时间从1-2小时压缩至15分钟[3] - 前4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64.2万辆 同比增长52.6%[3] - 速腾聚创深耕激光雷达10多年 已与多家车企、机器人公司签署合作协议[2] 前沿科技与新兴产业 - 玻色量子展出1000量子比特相干光量子计算机 新药筛选效率提升至毫秒级[5] - 临一云川S1000型浮空风力发电系统在1000米高空发电功率超100千瓦 创世界纪录[6] - 微琪生物万吨级PHA生产线调试中 该生物材料为合成生物代表性成果[6] - 蓝箭航天液氧甲烷火箭发动机3-5天一台下线 填补国内多项技术空白[7] 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 - 普宙科技无人机基于百度飞桨平台 车流量识别准确率96% 烟火识别95%[7] - 千寻智能攻克柔性物体长程操作难题 成立1年即走到具身智能前沿[7] - 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产量同比分别增长26%、20%[7] 产学研合作与金融支持 - 视源股份与清华、浙大建立联合实验室 全球每3台电视有1台搭载"视源芯"[10] - 摩尔线程获金融机构数亿元贷款支持 保持"一年迭代一颗芯片"发展速度[11] - 合成生物研究设施向民企开放 森瑞斯生物借此缩短研发周期提升效率[8] 政策与市场环境 - 民营经济促进法施行 支持民企参与国家科技攻关项目[1][9]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由苏州亿创特牵头 攻关超高强钢等关键技术[10] - 金融资源加速投入民企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政策持续优化[11]
A股科技航母欲横空出世,传递了什么信号?
国际金融报· 2025-05-26 18:35
重大资产重组公告 - 中科曙光与海光信息同时发布公告 宣布筹划通过换股吸收合并方式重组 并配套募集资金 [1] - 海光信息拟向中科曙光全体A股股东发行股票完成吸收合并 交易需经双方董事会 股东大会及监管机构批准 [1][3] 合并后市场影响 - 合并后公司总市值将超4000亿元 海光信息当前市值3164亿元 中科曙光市值905 7亿元 [3] - 市场预期合并将打造A股"英伟达"级科技航母 刺激信创概念股普涨 中科信息20CM涨停 中邮科技 武汉凡谷等跟涨 [3] 企业业务协同性 - 中科曙光在高端计算 存储 云计算领域积累深厚 海光信息专注国产CPU DCU芯片设计 合并实现芯片-软件-系统全产业链整合 [3] - 双方均为信息产业头部企业 合并将汇聚上下游资源 强化龙头企业引领作用 [3] 政策与行业背景 - 此次为《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修订后首例跨板并购案例 科创板与主板企业合并符合"国九条"产业链整合导向 [4] - 美国技术封锁加剧背景下 中科曙光面临供应链风险 海光信息需应对英特尔 AMD竞争 合并增强技术协同与国产替代能力 [4] 潜在挑战 - 合并需通过反垄断审查 双方在服务器 芯片市场领先地位可能引发监管关注 [6] - 后续需解决组织整合 资源优化问题 以应对与国际巨头的长期竞争 [6] 市场情绪与行业趋势 - 科技自强成为国民共识 华为 中芯国际等技术突破持续提振市场信心 科技航母概念受投资者追捧 [5] - 合并反映外部压力与内部战略双重驱动 展现中国科技产业链整合决心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