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副食品加工
搜索文档
锚定“武汉都市圈绿色发展重要增长极”目标 湖北咸宁以“五大行动”赋能高质量发展
人民日报· 2025-11-05 06:01
金秋时节,满城桂香沁人心脾,金黄稻浪绵延起伏,河湖碧波荡漾……咸宁大地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 悦。 立足新起点,湖北省咸宁市紧扣加快打造"武汉都市圈绿色发展重要增长极"目标定位,系统谋划,聚力 实施产业倍增、科技赋能、动力培育、能级提升、幸福咸宁"五大行动",交出了一份"稳中向好、进中 提质、后劲充足"的亮眼答卷:2025年前三季度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全部跻身全省前10位,创近4年来 最佳成绩,全市呈现经济稳定增长、社会安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干部干事创业的良好局面。 产业倍增筑根基 咸宁围绕产业倍增行动,明确"5+4"现代化工业体系、"3+7"农业产业体系和"3+3"优质高效服务业体系 建设路径,推动产业发展走深走实。 产创融合持续深化。咸宁(武汉)离岸科创园成为"桥头堡",入驻企业222家,已有91家企业来咸建立 基地;科创供应链平台聚合科创企业6412家,完成需求对接2042项,数量均居全省第二;2025年前三季 度完成技术合同成交额232亿元,较去年增长22%,位列全省第七。 动力培育激活力 咸宁纵深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大财政体系改革起势见效,全省首批鄂林碳票(咸宁)签发,实现了碳票 交易"从0到1"的实质 ...
受季节性影响?10月制造业PMI回落至49.0%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3 23:07
日前,国家统计局公布10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 数据显示,10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9.0%,比上月下降0.8个百分点,也中断了8月以来的上升趋 势。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每经记者)注意到,处于制造业上游的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以 及处于制造业中游的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等行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升至60.0%以上高位景气区 间。同时,农副食品加工、汽车、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等行业产需两端较为活跃。 制造业PMI为何下降?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在接受每经记者书面采访时表示,10月制造业PMI指数下行,存在一定季 节性因素。在过去10年中,10月该指数"7降2升1平",环比9月平均下降0.29个百分点。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中秋节落在10月,导致当月工作日进一步减少,也会对10月制造业PMI指数,特别 是其中的生产指数有更大影响。这是10月生产指数下降2.2个百分点至49.7%、4月以来首次进入收缩区 间的一个重要原因。 不过,剔除季节性因素和中秋节错期因素,10月制造业PMI指数仍然偏弱,主要是在内外部因素共振影 响下,当月制造业供需两端同步下行。其中,反映市场需求的新订单指数环 ...
受季节性影响? 10月制造业PMI回落至49.0%
搜狐财经· 2025-11-03 21:25
制造业PMI总体表现 - 10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9.0%,比上月下降0.8个百分点,中断了8月以来的上升趋势 [1] - 10月生产指数下降2.2个百分点至49.7%,为4月以来首次进入收缩区间 [2] - 制造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2.8%,持续位于扩张区间 [4] PMI下降原因分析 - 10月制造业PMI指数下行存在季节性因素,过去10年中10月该指数“7降2升1平”,环比9月平均下降0.29个百分点 [2] - 今年中秋节落在10月,导致当月工作日减少,对生产指数影响更大 [2] - 反映市场需求的新订单指数环比下降0.9个百分点至48.8%,“两新”政策对制造业市场需求的拉动效应减弱 [2] - 近期房地产市场延续调整对制造业市场需求有一定影响 [2] - 10月新出口订单指数下行1.9个百分点至45.9%,美国高关税对全球贸易和我国出口的冲击显现 [3] - 部分行业实施“反内卷”对产能释放形成约束,也是生产指数下行幅度偏大的原因 [3] 积极政策与行业亮点 - 9月末以来5000亿元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加快推进,截至10月底资金已全部投放完毕,直接带动基建投资提速 [4] - 10月进一步安排5000亿元地方政府债务结存限额,用于化解存量债务及扩大有效投资,年底前将加发5000亿元地方债 [4] -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等行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升至60.0%以上高位景气区间 [1][4] - 农副食品加工、汽车、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等行业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均位于52.0%及以上,产需两端较为活跃 [1][4] 特定行业发展前景 - 有色金属行业需求受数字化、绿色化要求提振,新能源领域(如光伏、电动汽车)以及电网投资对铜、铝等有色金属的消费拉动作用显著 [5] - “十四五”期间中国造船业承接的全球新船订单占比达64.2%,较“十三五”期间提高15.1个百分点,连续16年稳居世界第一 [6] - 政策层面持续聚焦新基建与绿色低碳发展方向,为铁路、船舶、航空航天等行业未来发展注入持续动力 [5][6]
10月PMI降至49.0%:制造业景气度放缓,新动能与服务业支撑经济韧性
华夏时报· 2025-11-01 10:32
制造业PMI总体表现 - 10月制造业PMI降至49.0%,较上月下降0.8个百分点,中断了8月以来的上升趋势 [2] - 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0.0%,较上月下降0.6个百分点,仍位于临界点,表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总体稳定 [2] 制造业供需分析 - 生产指数为49.7%,较上月大幅回落2.2个百分点,自4月以来首次进入收缩区间 [3] - 新订单指数为48.8%,环比下降0.9个百分点,市场需求有所回落 [3] - 新出口订单指数下行1.9个百分点至45.9%,外需压力显现 [4] 制造业内部结构分化 - 高技术制造业PMI为50.5%,装备制造业PMI为50.2%,继续位于扩张区间,新动能明显高于制造业总体水平 [5] - 消费品行业PMI为50.1%处于扩张区间,而高耗能行业PMI为47.3%,较上月有所回落,景气有所分化 [5] - 农副食品加工、汽车、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等行业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均位于52.0%及以上,产需活跃 [4] - 纺织服装服饰、化学纤维及橡胶塑料制品、非金属矿物制品等行业两个指数均低于临界点,行业供需偏弱 [4] 非制造业表现 - 10月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微升0.1个百分点至50.1%,重返扩张区间 [2][6] - 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2%,环比上升0.1个百分点 [7] - 在节日效应带动下,铁路运输、航空运输、住宿、文化体育娱乐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位于60.0%及以上高位景气区间 [6] - 受“双十一”促消费活动带动,邮政业商务活动指数升至70.0%以上,业务总量加快增长 [6] 建筑业与基建投资 - 10月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49.1%,较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主要受季节性因素影响 [7] - 土木工程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升至55%以上,业务活动预期指数较上月上升3.6个百分点,显示基础建设投资活动加速启动 [7] - 政策发力为基建投资提供支撑,包括5000亿元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和5000亿元地方政府债务结存限额的投放 [7] 企业预期与展望 - 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2.8%,持续位于扩张区间,多数制造业企业对市场发展预期保持乐观 [4] - 服务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保持56.1%的较高景气水平,企业对行业发展信心较强 [7]
10月制造业PMI为49.0%经济总体产出保持稳定
中国证券报· 2025-11-01 10:09
国家统计局10月31日发布数据显示,10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9.0%,比上月下降0.8个百分点;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1%,比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0.0%,比上月下降0.6 个百分点,我国经济总体产出保持总体稳定。 ● 本报记者 连润 值得一提的是,10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1%,比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升至扩张区间。 霍丽慧表示,10月份,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继续扩张,为50.2%,比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服务业景气 水平有所回升;从市场预期看,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6.1%,持续位于较高景气区间,表明服务业企业 对行业发展保持较强信心。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何辉表示,总体来看,非制造业继续趋稳运行,投资和消费相关活动均有 积极变化,企业预期有所升温。随着稳增长相关政策效能逐步释放,四季度内需动力将继续强化,为实 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提供坚实支撑。 对于制造业PMI有所回落,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首席统计师霍丽慧分析,10月份,受"十一"假期 前部分需求提前释放及国际环境更趋复杂等因素影响,制造业生产活动较上月放缓,PMI降至49.0%。 从分 ...
10月制造业PMI为49.0% 经济总体产出保持稳定
中国证券报· 2025-11-01 08:16
● 本报记者连润 国家统计局10月31日发布数据显示,10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9.0%,比上月下降0.8个百分点;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1%,比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0.0%,比上月下降0.6 个百分点,我国经济总体产出保持总体稳定。 对于制造业PMI有所回落,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首席统计师霍丽慧分析,10月份,受"十一"假期 前部分需求提前释放及国际环境更趋复杂等因素影响,制造业生产活动较上月放缓,PMI降至49.0%。 从分项指数看,供需两端有所放缓。10月份,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为49.7%和48.8%,比上月下 降2.2个和0.9个百分点,制造业企业生产和市场需求均有所回落。从行业看,农副食品加工、汽车、铁 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等行业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均位于52.0%及以上,产需两端较为活跃;纺织服装 服饰、化学纤维及橡胶塑料制品、非金属矿物制品等行业两个指数均低于临界点,行业供需偏弱。 大型企业产需指数持续高于临界点。10月份,大型企业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为50.9%和50.1%, 均连续6个月位于扩张区间,制造业大型企业产需持续释放。 三大重点行 ...
10月制造业PMI回落 有色金属、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行业发展信心大增 能否带动上下游?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1 01:24
10月制造业PMI总体表现 - 10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9.0%,比上月下降0.8个百分点,中断了8月以来的上升趋势 [1] - 10月制造业PMI指数下行存在季节性因素,过去十年中10月该指数“7降2升1平”,环比9月平均下降0.29个百分点 [2] - 剔除季节性因素和中秋节错期因素后,10月制造业PMI指数仍然偏弱,主要因内外部因素共振导致供需两端同步下行 [2] 制造业PMI下降的具体原因 - 反映市场需求的新订单指数环比下降0.9个百分点至48.8%,部分源于“两新”政策对制造业市场需求的拉动效应减弱 [2] - 10月新出口订单指数下行1.9个百分点至45.9%,显示美国高关税对全球贸易和出口的冲击显现 [2] - 10月生产指数大幅下降2.2个百分点至49.7%,为4月以来首次进入收缩区间,部分原因是一些行业实施“反内卷”对产能释放形成约束 [2] - 高耗能行业PMI为47.3%,比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景气水平有所回落 [3] 行业亮点与积极预期 - 10月份制造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2.8%,持续位于扩张区间,表明多数制造业企业对市场发展预期保持乐观 [4] -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等行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升至60.0%以上高位景气区间 [1][4] - 农副食品加工、汽车、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等行业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均位于52.0%及以上,产需两端较为活跃 [1][4] 有色金属行业信心增强的驱动因素 - 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进程中,数字化、绿色化要求不断提高,持续提振有色金属行业需求 [5] - 短期来看,新能源领域(如光伏、电动汽车)以及电网投资对铜、铝等有色金属的消费拉动作用显著 [6] - 长期而言,政策聚焦新基建与绿色低碳发展方向,如“适度超前建设新型基础设施”和“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提升了未来需求的确定性 [6]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行业信心增强的驱动因素 - “十四五”期间,中国造船业承接的全球新船订单占比达64.2%,较“十三五”期间提高15.1个百分点,连续16年稳居世界第一 [7] - 政策层面清晰布局,“十五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推动重点产业提质升级”,船舶业被列为重点之一 [7] - 航空航天被纳入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并新提出建设“航天强国”的目标,为行业未来发展注入持续动力 [7] 政策支持与资金投放 - 9月末以来5000亿元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加快推进,截至10月底资金已全部投放完毕,直接带动基建投资提速 [4] - 10月进一步安排5000亿元地方政府债务结存限额,用于化解存量债务及扩大有效投资,为地方政府稳增长提供增量财政资源 [4] 对上下游产业链的潜在影响 - 有色金属行业景气度提升,直接拉动了对铜、铝、锂、钴等矿产资源的需求,有助于激发矿业企业的投资与生产积极性 [8] -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制造业的持续发展,对高性能材料(如特种合金、复合材料)和先进零部件提出更高要求,为新材料与高端零部件制造行业带来新的增长空间 [8] - 有色金属作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光伏组件等产品的关键原材料,其稳定供应为新能源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持续扩张奠定基础 [8] -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产能提升与技术进步,将直接服务并带动铁路基建、港口建设、航空运输及相关物流行业发展 [8]
国内观察:2025年10月PMI:制造业受短期贸易摩擦扰动,建筑业预期指数明显走高
东海证券· 2025-10-31 20:14
制造业PMI表现 - 10月制造业PMI为49.0%,环比下降0.8个百分点,弱于近5年同期均值的下降0.4个百分点[1][2] - 生产指数回落至49.7%,环比下降2.2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回落至48.8%,环比下降0.9个百分点[2] - 新出口订单指数降至45.9%,环比下降1.9个百分点,主要受月内中美贸易摩擦升温影响[2] - 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为52.5%,出厂价格指数为47.5%,均环比下降0.7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回落[2] - 装备制造业PMI为50.2%,消费品行业PMI为50.1%,高耗能行业PMI为47.3%,均较上月回落[2] 非制造业PMI与建筑业预期 - 10月非制造业PMI为50.1%,环比上升0.1个百分点,表现强于近5年同期均值的下降0.7个百分点[1][2] - 服务业PMI为50.2%,环比上升0.1个百分点,铁路运输、航空运输等行业景气指数高于60.0%[2] - 建筑业PMI为49.1%,环比下降0.2个百分点,但强于近5年同期均值的下降1.2个百分点[2] - 建筑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升至56.0%,为今年1月以来新高[2][12] - 5000亿元政策性金融工具已投放完毕,支持总投资约7万亿元的项目,推动预期指数走高[2]
景气分化延续,动能有所减弱
德邦证券· 2025-10-31 20:03
制造业PMI表现 - 10月制造业PMI为49.0%,较上月下降0.8个百分点,低于荣枯线且弱于季节性[3] - 生产指数为49.7%,较上月下降2.2个百分点,生产扩张势头明显减弱[3] - 新订单指数为48.8%,较上月下降0.9个百分点,需求端回落压力加大[3] - 大型企业PMI为49.9%(下降1.1 pct),中型企业为48.7%(下降0.1 pct),小型企业为47.1%(下降1.1 pct),大中小企业经营压力均上升[3] - 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7.3%,较上月下降1.2个百分点,企业补库意愿不足[3] - 从业人员指数为48.3%,较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制造业用工需求进一步放缓[3] 非制造业PMI表现 - 10月非制造业PMI为50.1%,较上月微升0.1个百分点,保持温和扩张[3][4] - 建筑业PMI为49.1%,较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仍处于低位[4] - 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2%,较上月回升0.1个百分点,服务业活动有所复苏[4] - 非制造业新订单指数为46.0%,与上月持平,总体新订单仍偏弱[4] - 非制造业从业人员指数为45.2%,较上月回升0.2个百分点,但用工景气仍偏低[4]
国泰海通|宏观:PMI回落:主因外部扰动——2025年10月PMI数据点评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 2025-10-31 18:39
制造业PMI总体表现 - 2025年10月制造业PMI为49.0%,较上月下降0.8个百分点,低于过去几年同期水平,降幅强于季节性 [2] - 本月PMI回落与4月份有相似之处,但降幅不及4月,反映市场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增强,影响边际减弱 [2] - 新出口订单和生产指数明显回落,但降幅弱于4月 [1][2] 需求端分析 - 新订单指数的降幅与往年同期平均水平大体相当,表明在积极政策支持下内需暂稳 [2] - 农副食品加工、汽车、运输设备等行业产需活跃 [2] - 纺服、化纤及橡胶塑料制品、非金属矿物制品等行业产需指数低于临界点 [2] - 外部因素扰动导致外需下滑,拖累供给 [2] 价格指数表现 - 外部波动使得价格指数下降,当前价格处于低位运行 [2][3] - “反内卷”治理对价格有所支撑,但仅带动相关行业改善,仍需从需求端发力以提振价格预期 [2] 非制造业景气度 - 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2%,较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 [2] - 服务业景气度主要受国庆、中秋节日效应和“双十一”促销活动带动,与居民出行消费相关行业及邮政业商务活动指数位于高位区间 [3] - 保险、房地产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低于临界点 [3] - 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49.1%,较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降幅弱于季节性 [2][3] 政策支持与预期 - 政策端对基建项目支持边际提升,体现为5000亿元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完成投放,中央财政从地方政府债务结存限额中安排5000亿元部分用于项目建设,以及提前下达2026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 [3] - 10月建筑业新订单、预期指数回升,景气度修复或将加快 [3] - 预期管理成为宏观调控重点,关键在于提振通胀预期,形成“预期改善—消费与投资提升—经济回暖—预期进一步巩固”的良性循环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