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农机
icon
搜索文档
首批江苏省新质生产力科技馆名单发布 溧水区4家入选
南京日报· 2025-09-15 08:32
新质生产力科技馆认定 - 江苏省首批新质生产力科技馆认定名单发布 全省共80家入选 涵盖新一代信息技术 人工智能 航空航天 新能源 新材料 高端装备 生物医药 量子科技等领域[1] - 溧水区共4家科技馆入选 包括南京长安汽车5G+智慧展厅 江苏生物医药产业科技馆 江苏农机博物馆 傅家边农业科技馆 入选数量位列全市各区之首[1] 南京长安汽车5G+智慧展厅 - 作为全省唯一入选的新能源整车生产科技馆 通过实物模型 图文展板和多媒体互动设备展示新能源汽车及智能制造最新成果[1] - 公司已连续举办两季"我要去长安探秘"实践活动 吸引大批青少年参与沉浸式体验[1] 江苏生物医药产业科技馆 - 依托江苏第二师范学院重点实验室建设 聚焦生物医药 生物制造 合成生物学等新产业方向[2] - 深度融合人工智能 现代分离技术 合成生物学等新技术 推动传统生物资源开发向高附加值产品升级[2] 农业主题科技馆 - 江苏农机博物馆展示从传统农具到现代农机发展历程 拥有上百件传统农耕用具和现代农机具 布局14个展区 运用动画音频视频等多种手段开展研学推广[2] - 傅家边农业科技馆以溧水"五莓(梅)"为主题 整合青梅草莓茶叶等特色农业资源 年接待游客超过260万人次[2] 科技馆功能定位 - 新质生产力科技馆集中展示江苏省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的新技术 新模式 新产业 新业态[1] - 科技馆成为展示科技创新成果的窗口 更是普及科学知识 提升公众科学素养的重要平台 未来将成为科普教育 技术交流和产业升级的重要推动力量[2]
发力低空新赛道 注入增长新动能
中国证券报· 2025-09-13 04:20
公司治理与战略调整 - 田刚强当选吉峰科技董事长 系实控人田刚印之弟 并任间接控股股东深圳联合飞机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1] - 控股股东变更为安徽澜石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合计持有19.65%表决权 间接控股股东为联合飞机[1] - 继续推进"一体两翼"发展战略 以高端特色制造为主体 农机流通业务为左翼 农机与三农产业链创新服务为右翼[1][2] 财务表现与业务基础 - 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7.08亿元、26.50亿元、27.09亿元及14.62亿元 收入规模保持稳定[2] - 扣非净利润波动明显 2022年811.64万元、2023年1295.37万元、2024年-2078.87万元、2025年上半年294.61万元[2] - 公司是中国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农机流通连锁企业 拥有130余家直营门店和2000余家乡镇经销加盟服务网点[2] 低空经济战略布局 - 成立全资子公司吉峰航空科技(四川)有限责任公司 投资5000万元作为低空产业投资运营平台[3] - 依托联合飞机在低空无人机业务领域优势 发展低空新质业务 形成第二增长曲线[3] - 吉峰航空业务将覆盖低空物流、巡检、应急、消防等应用场景 农业仅占很小部分[4] 协同发展与资产注入 - 联合飞机自主研发Q100农业无人机 集喷洒、播撒、运输、航测于一体[3] - 不排除将联合飞机旗下部分资产注入吉峰科技的可能[1] - 联合飞机2024年收入规模超过4亿元 2025年有望达10亿元 Q系列产品毛利率15%-20% T系列超30% R系列处于研发阶段[4] 行业发展趋势 - 农机产业结构加速转型 在政策与农业现代化需求推动下向高效、智能、绿色方向演进[3] - 低空经济赛道规模达10万亿级 核心环节包括造飞机、低空新基建和新质航司[4] - 空中运力成本是制约低空经济发展关键因素 联合飞机具备降低成本能力[4]
吉峰科技实控人之弟当选新董事长 拟投5000万设子公司切入低空经济
长江商报· 2025-09-08 07:24
公司战略转型 - 公司拟以自有资金5000万元成立全资子公司吉峰航空科技作为低空产业投资运营平台 助力低空经济业务长远发展[1][2] - 投资设立子公司旨在促进公司向新质生产力战略升级 依托联合飞机在无人机业务领域优势及公司渠道服务优势快速发展低空新质业务[2] - 通过发展低空新质业务丰富升级"一体两翼"战略内涵 打造新盈利增长点并形成第二增长曲线[2] 控股股东变更 - 2025年4月原控股股东特驱教育和五月花拓展将14.64%股份转让给安徽澜石 另将5.01%股份转让给盈沣一期基金[3] - 2025年7月股份转让完成过户登记 控股股东变更为安徽澜石 实际控制人由汪辉武变更为田刚印[3] - 安徽澜石间接控股股东为联合飞机 该公司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拥有无人机全产业链研发服务能力[1][4] 管理层调整 - 田刚强当选公司新任董事长 现年38岁 为实际控制人田刚印之弟 现任联合飞机副总裁[1][8] - 田刚强曾就读于斯图加特大学电气专业 具备专业技术背景[1][8]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27.09亿元同比增长2.24% 但净利润亏损3081.28万元 主因制造板块子公司受行业竞争加剧及玉米价格低迷影响[5][6]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4.62亿元同比下降0.45% 但净利润404.73万元实现同比增长177.01%[7] 业务运营动态 - 子公司成都吉峰聚农申请700万元综合授信额度 由汪辉武及担保公司提供连带责任担保[8] - 子公司吉峰农机(成都)申请1000万元综合授信额度 由公司及汪辉武提供连带责任保证担保[8] 行业发展趋势 - 行业分析认为公司进军低空经济是紧跟行业发展趋势的战略转型举措 借助股东产业优势与自身渠道服务长处有望打开新盈利空间[9]
【一拖股份(601038.SH)】短期经营承压,海外销售表现亮眼——2025年中报点评(黄帅斌/陈佳宁/庄晓波)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9-06 08:03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69.3亿元同比下降11.3% 归母净利润7.7亿元同比下降15.1% [4] - 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23.7亿元同比下降24.7% 归母净利润2.4亿元同比下降21.7% [4] - 综合毛利率16.0%同比提升0.8个百分点 净利率12.0%同比提升0.2个百分点 [5] 产品结构分析 - 农业机械营收62.8亿元同比下降11.5% 毛利率16.7% [6] - 动力机械营收6.5亿元同比下降8.9% 毛利率9.2% [6] 费用与成本控制 - 期间费用率同比提升1.1个百分点至6.3% [5]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8.2%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3.7% [5] 海外业务拓展 - 海外营收6.6亿元同比增长16.5% 营收占比提升至9.5% [7] - 拖拉机海外销售5445台同比增长29.4% 非洲与中东欧市场销量增幅超50% [7] - 柴油机外销4.1万台同比增长1.8% 形成五大海外销售区域网络 [7] 行业背景 - 行业大中型轮式拖拉机产量分别下降4.1%和6.9%至6.4万台和13.8万台 [5] - 传统农机产品整体需求持续走低 [5]
吉峰科技拟设立吉峰航空 作为公司低空产业投资运营平台
证券时报· 2025-09-05 02:40
公司战略布局 - 公司拟以自有资金5000万元成立全资子公司吉峰航空科技(四川)有限责任公司 作为低空产业投资运营平台 助力低空经济业务发展 [1] - 设立吉峰航空是为了促进公司向新质生产力战略升级 依托联合飞机在无人机业务领域的优势 结合公司渠道服务终端产品推广与项目运营优势 快速发展低空新质业务 [2] - 公司将不再局限于原有农机业务 积极探索发展新业务 打造新的盈利增长点 形成第二增长曲线 提升整体核心竞争力 [2][3] 股权结构变更 - 原控股股东特驱教育和五月花拓展与安徽澜石及汪辉武签署股份转让协议 五月花拓展将持有的14.64%上市公司股份转让给安徽澜石 [1] - 五月花拓展同时将持有的5.01%股份转让给盈沣一期 盈沣一期又将5.01%股份表决权不可撤销地委托给安徽澜石行使 [1] - 股份转让事项于2025年7月8日完成过户 过户股数占总股本19.65% 控股股东由特驱教育变更为安徽澜石 实际控制人由汪辉武变更为田刚印 [2] 控股股东背景 - 安徽澜石的间接控股股东为深圳联合飞机科技有限公司 是专业从事无人机等高端装备研发生产和服务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2] - 联合飞机拥有无人机全产业链研发服务能力 在低空经济无人机业务领域具有多年技术沉淀与资源储备 [2][3]
潍坊青州:积极开拓多元市场 培育外贸新优势
搜狐财经· 2025-09-04 00:43
今年以来,青州市外贸企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加强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塑造外贸发展新优势。 在山东海煜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在赶制一批发往中亚市场的管道项目订单。据企业负责人介绍,今年上半年企业外贸订单逆势上扬 , 产线处于满产满销的状态。 山东海煜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外贸经理苏翠翠:"今年的外贸订单相对于去年同比增长60%左右,今年主要是我们新开拓了几个市场,比如中亚市场,东盟 市场,包括国家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也给我们很大的帮助的。" 订单暴增、产能拉满,得益于多元化市场的强力布局。作为一家以外贸业务为主的企业,面对不断变化的海外市场,今年,公司积极调整战略方向,线上 线下相结合,加大海外市场开发力度,完善全球布局网络。 山东海煜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外贸经理苏翠翠:"我们目前做的是线上的平台推广,目前我们在中亚的吉尔吉斯斯坦以及非洲的坦桑尼亚、乌干达我们都有 建立售后中心,这样周边一些国家的市场可以近距离的直接派人过去进行现场的勘测,现场与客户的沟通交流,这样对于我们来说更能取得客户的信 任。" 山东骏玛道机械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杲明川:"国内市场主要是做200马力以上的重型拖拉机,随着 ...
吉峰科技二季度营收下滑期末存货增至8亿元 新任控股股东所持股权全部质押
证券时报网· 2025-09-02 16:05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4.62亿元,同比下降0.45% [1] - 净利润404.73万元,同比增长177.01% [1] - 扣非净利润294.61万元,同比增长144.11% [1] - 第二季度营收7.57亿元,同比下降8.88%,单季度亏损31.19万元 [4] 主营业务分析 - 农机流通板块营收13.2亿元,同比下降2.27%,毛利率减少0.97个百分点至9.63% [3] - 农机制造板块营收1.41亿元,同比增长20.53%,但毛利率同比减少6.11% [4] - 主营业务成本控制不足:农机流通营业成本降幅1.21%低于营收降幅,农机制造成本增幅33.75%高于营收增幅 [3][4] 存货状况 - 存货账面价值7.79亿元,占净资产143.87%,较上年末增加1.12亿元(增幅16.79%) [5] - 库存商品6.08亿元,存货跌价准备仅1143万元,计提比例约1.45% [5][6] - 同业对比:星光农机计提比例13.89%,一拖股份计提比例7.49% [6] 负债与资金压力 - 短期借款3.14亿元,较上年末激增47.65% [7] - 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总额5.81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6.58% [7] - 短期借款占总资产比重上升至14.71% [7] 股权与控制权变动 - 控股股东变更为安徽澜石,实控人变更为田刚印,合计控制19.65%表决权 [8][9] - 安徽澜斯在取得控股权后不足一个月将所持7235.68万股全部质押 [12] - 实控人田刚印持有的深圳联合飞机33.55%股权(对应275万元出资额)被法院冻结三年 [13] 行业环境与公司历史 - 农机行业需求饱和、竞争激烈,价格战和赊销压缩利润空间 [3] - 公司自2009年上市至2024年累计净利润亏损4.88亿元,扣非净利润累计亏损5.88亿元 [3] - 近十年年度净利润从未突破2000万元,累计亏损5.44亿元 [3]
中经评论:农机出口何以创新高
经济日报· 2025-09-02 08:07
行业出口表现 - 2024年上半年农业机械及零部件进出口总额99.8亿美元 同比增长21.5% 较去年同期提升22.09个百分点 [1] - 出口额93.05亿美元 同比增长26.5% 进口额6.8亿美元 大幅下降21% [1] - 出口市场主要集中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 对发达国家市场渗透率不足 [2] 产品结构特征 - 出口拖拉机产品中大马力占比较低 进口农机中大马力占比较高 [2] - 针对非洲高温多尘环境开发的中小型拖拉机改良产品 比欧美产品更具性价比优势 [1] - 关键核心技术及重要零部件自给率存在不足 部分经济作物面临无机可用问题 [2] 产业转型趋势 - 出口竞争模式从传统价格竞争转向价格竞争 技术驱动 市场细分并重阶段 [1] - 智能化成为最重要发展趋势 在无人驾驶 精准喷药等领域已有良好基础 [3] - 行业向"设备+服务+解决方案"转型 推动工程机械 汽车 电子信息领域助力智慧农机发展 [3] 政策环境影响 - 2023年受需求低迷影响 行业主营业务收入与效益出现滑坡 出口额下降 [2] - "优机优补""更新补贴""一大一小"等政策刺激国内市场升级换代 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 [2] - 发达国家持续提高排放标准和噪声指标等技术门槛 限制部分产品出口 [2] 产业链发展挑战 - 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5% 但烘干 仓储 加工等产后环节机械化率偏低 [2] - 农机用户对装备成本高度敏感 下游需求不足将影响企业资金压力与产品研发 [3] - 行业需注重实用适用性 让农户买得起用得好 避免片面追求高端化 [3]
农机出口何以创新高
经济日报· 2025-09-02 06:27
行业出口表现 - 上半年农业机械及零部件进出口总额99.8亿美元 同比增长21.5% 较去年同期提升22.09个百分点 [1] - 出口额93.05亿美元 同比增长26.5% 进口额6.8亿美元 大幅下降21% [1] - 出口市场主要集中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 对发达国家市场渗透率不足 [3] 产品结构特征 - 出口拖拉机产品中大马力机型占比低 进口农机中大马力产品占比高 [3] - 针对非洲高温多尘环境开发的中小型拖拉机改良产品 比欧美产品更具性价比优势 [2] - 烘干 仓储 加工等产后环节机械化率不高 经济作物面临无机可用 不够好用问题 [3] 技术发展态势 - 行业从单纯价格竞争转向价格竞争 技术驱动 市场细分并重阶段 [2] - 智能化成为最重要发展趋势 在无人驾驶 精准喷药等领域已有良好基础 [4] - 工程机械 汽车 电子信息等领域企业跨界进入智慧农机领域 [4] 政策环境影响 - 2021年起实施农机装备补短板行动 推动定制化农机开发能力提升 [2] - 2023年行业受需求低迷影响 主营业务收入和效益出现滑坡 [2] - "优机优补" "更新补贴"等政策刺激国内市场升级换代 增强国际竞争力 [2] 产业链挑战 - 国际物流成本高企影响利润空间 发达国家排放标准和噪声指标形成技术壁垒 [3] - 关键核心技术和重要零部件自给率不足 [3] - 农业属于低利润产业 用户对装备成本极其敏感 下游需求激发面临挑战 [3] 战略转型方向 - 从单纯设备出口向"设备+服务+解决方案"转型是国际化必由之路 [1][4] - 发展重点在于实用适用 让农户买得起用得好 不片面追求高大上 [3] - 智慧农机突破有望实现弯道超车 类似新能源汽车发展路径 [4]
机械行业周报:看好人形机器人、可控核聚变和农机
新浪财经· 2025-08-31 14:46
行情回顾 - SW机械设备指数上周上涨1.01% 在申万31个一级行业中排名第13 同期沪深300指数上涨2.71% [1] - 2025年至今SW机械设备指数上涨30.41% 在申万行业中排名第6 同期沪深300指数上涨14.28% [1] 英伟达Jetson Thor发布 - 英伟达发布专为物理AI和机器人设计的高性能计算平台Jetson Thor 被称为"机器人大脑" [2] - Jetson Thor可同时运行多个AI模型 支持大语言模型、视觉语言模型和视觉语言动作模型等生成式AI模型 [2] - 该平台为机器人实现多模态感知和决策能力奠定硬件基础 是英伟达机器人生态战略的系统性升级 [2] 核聚变领域投资动态 - 美国核聚变能源初创企业CFS获得8.63亿美元融资 投资方包括英伟达 [3] - CFS自成立以来累计融资约30亿美元 占全球聚变能源行业融资总额约1/3 [3] - CFS预计2027年实现关键技术里程碑 为商用聚变电厂开发铺平道路 [3] 农业机械数据表现 - 2025年7月大拖产量0.57万台同比-10.8% 中拖产量1.41万台同比+9.4% [3] - 5月以来大拖产量降幅逐月收窄 中拖同比增幅逐月扩大 显示行业底部回暖 [3] - 7月玉米进口量仅6万吨创7年新低 玉米现货价2364.71元/吨较241227低点上升11.8% [3] 细分行业景气状况 - 工程机械、铁路装备和燃气轮机行业呈现稳健向上或加速向上态势 [4] - 船舶行业下行趋缓 油服设备底部企稳 通用机械持续承压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