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发电
icon
搜索文档
宁夏68家企业纳入全国碳市场 为绿色转型注入强劲动力
中国新闻网· 2025-11-05 01:24
中新网银川11月4日电 (记者于晶)记者4日从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获悉,根据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 场(以下简称"全国碳市场")覆盖行业范围和温室气体种类要求,宁夏发布2026年度发电、钢铁、水泥、 铝冶炼行业重点排放单位名录,共有68家企业纳入其中。此举将进一步发挥市场机制在控制温室气体排 放中的作用,为宁夏绿色低碳转型注入新的强劲动力。 全国碳市场自2021年7月启动以来,其覆盖范围持续扩大,政策激励与约束作用日益凸显。此次宁夏纳 入管理的68家企业,行业分布广泛,其中发电行业46家、钢铁行业4家、水泥行业15家、铝冶炼行业3 家。按照全国碳市场扩围要求,宁夏本次新增了钢铁、水泥、铝冶炼三大行业的重点排放单位21家,预 计新增覆盖二氧化碳排放量约3100万吨,显著提升了碳市场在宁夏的覆盖广度与深度,推动了更多高耗 能行业参与碳排放管控。 回顾全国碳市场已完成的履约周期,宁夏企业表现亮眼,参与度与交易活跃度稳步提升。在首个履约周 期,宁夏共有35家重点企业被纳入配额管理,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约2.94亿吨,配额清缴完成率达到 98.12%;共有17家企业参与市场交易,累计成交量856.89万吨,成交额达3.43 ...
中国华电发布“华电智”大模型
中国电力报· 2025-11-04 17:41
在11月4日召开的2025年中国华电新型电力系统技术创新论坛上,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正式发布"华电 智"大模型。该模型构建了具有中国华电特色的"人工智能+"创新体系,为电力能源领域全产业链数智化 转型及新型电力系统构建提供了重要支撑。 据悉,"华电智"大模型应用成效显著,其中,在全球首创径流预测大模型,助力预测精度提升5%,乌 江流域水能利用提高率从近10年均值5.8%提升至10.8%,入选国务院国资委首批中央企业人工智能战略 性高价值场景;率先实现百万千瓦机组无断点自启停控制、宽负荷自动巡航技术指标行业领先,研制了 国内首套全栈可信智能分散控制系统,打造了首个发电领域全专业、多场景应用的技术监督模型。 近年来,中国华电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 决策部署,积极探索人工智能与能源产业融合的创新路径,加速人工智能高价值场景落地。针对发电行 业新能源出力波动性与间歇性,流域水电站群智慧调度运营,火电清洁降碳、安全可靠、高效调节、智 能运行发展等问题和需求,中国华电经过系统性的探索与实践,形成了华电特色的"1265N"人工智能创 新体系,打造了"华电智"大模型。 中国 ...
可持续发展实践获国际权威认可 中国电力MSCI ESG评级跃升至A级
智通财经· 2025-11-04 14:26
近日,全球最大指数公司明晟(MSCI)公布2025年度ESG评级结果。中国电力(02380)凭借其在清洁能源 转型、公司治理与社会责任等方面的卓越表现,实现ESG评级从BBB级到A级的跃升。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评级是中国发电类央企在该评级体系中获得的最高等级,并创下连续两年持续提升 的纪录,标志着中国电力的可持续发展实践已达到国际优秀水平,卓越的ESG管理能力与长期投资价值 获得充分肯定。 在环境方面,公司大力推进清洁能源项目建设,显著提升风电、光伏等新能源装机比重,以实际行动助 力国家碳减排目标。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公司持续关注员工权益与社区发展,通过如普安发电"映山 红.中电光明行"爱心助学等活动积极回馈社会,展现了央企的担当。同时,中国电力不断优化董事局结 构,强化合规管理与信息披露质量,为公司治理注入了更强韧性与透明度。 展望未来,中国电力表示将继续围绕国家"双碳"战略,加强低碳转型与创新引领,进一步深化ESG体系 建设,加强低碳转型与创新引领,致力于为推动能源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近年来,中国电力将ESG理念深度融入企业战略与日常运营,积极对标国际先进管理经验,构建了系统 化、专业化的ESG管理 ...
可持续发展实践获国际权威认可 中国电力(02380)MSCI ESG评级跃升至A级
智通财经网· 2025-11-04 14:21
智通财经APP获悉,近日,全球最大指数公司明晟(MSCI)公布2025年度ESG评级结果。中国电力(02380) 凭借其在清洁能源转型、公司治理与社会责任等方面的卓越表现,实现ESG评级从BBB级到A级的跃 升。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评级是中国发电类央企在该评级体系中获得的最高等级,并创下连续两年持续提升 的纪录,标志着中国电力的可持续发展实践已达到国际优秀水平,卓越的ESG管理能力与长期投资价值 获得充分肯定。 在环境方面,公司大力推进清洁能源项目建设,显著提升风电、光伏等新能源装机比重,以实际行动助 力国家碳减排目标。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公司持续关注员工权益与社区发展,通过如普安发电"映山 红·中电光明行"爱心助学等活动积极回馈社会,展现了央企的担当。同时,中国电力不断优化董事局结 构,强化合规管理与信息披露质量,为公司治理注入了更强韧性与透明度。 展望未来,中国电力表示将继续围绕国家"双碳"战略,加强低碳转型与创新引领,进一步深化ESG体系 建设,加强低碳转型与创新引领,致力于为推动能源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近年来,中国电力将ESG理念深度融入企业战略与日常运营,积极对标国际先进管理经验,构建了系统 ...
中国华电发布“华电智”大模型 将全面实施“人工智能+”行动
新浪科技· 2025-11-04 10:44
公司核心人工智能成果 - 公司发布“华电智”大模型,应用成效显著 [1] - 全球首创径流预测大模型,助力预测精度提升5% [1] - 乌江流域水能利用提高率从近10年均值5.8%提升至10.8% [1] - 率先实现百万千瓦机组无断点自启停控制,宽负荷自动巡航技术指标行业领先 [1] - 研制了国内首套全栈可信智能分散控制系统 [1] - 打造了首个发电领域全专业、多场景应用的技术监督模型 [1] 人工智能创新体系 - 公司形成“1265N”人工智能创新体系,打造“华电智”大模型 [1] - 该体系以华电智行业大模型为核心,形成AI供给与治理两大能力,夯实6类技术支柱,赋能5大业务领域,衍生300余个智能体 [2] - “华电智”大模型首创“纵横贯通”的体系,构建“行业—专业—场景”三层架构 [2] - 体系覆盖“发电、煤炭、产融、科工”全产业,贯穿“规划、建设、运行、维护、管理”全生命周期 [2] 未来发展规划 - “十五五”期间,公司将全面实施“人工智能+”行动 [2] - 推进人工智能在“沙戈荒”、水风光等高价值场景中的推广应用 [2] - 构建“AI+电力”协同创新生态,为能源数智化转型及数字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2]
山东滨州:沉睡资产正焕新
经济日报· 2025-11-01 10:21
资产盘活模式与成效 - 通过“府院联动”机制结合司法与行政资源,对亏损企业进行法治化、低成本破产处置,并确保环境责任不因破产而缺失[1] - 构建“资源整合、运营提升、分类处置、效益提升”四位一体创新体系,计划到2027年实现“沉睡资产”动态清零,当前资产焕新率已达24.2%[2] - 采用精细化运营实现持续“造血”,例如利用103亩闲置土地及5.31万平方米厂房打造产业园,预计年产值达8.5亿元[2] 具体项目转型案例 - 华能沾化热电公司经资源盘活与改造,从严重资不抵债转变为山东省最大风光同场电站,现一小时发电量相当于过去老厂区一天发电量[1] - 滨达实业集团创新“文化+民生+产业”路径,将原湿地修复技术中心改造为航天文化体验中心,预计年接待100万人次、年收入5000万元[3] - 将原北海宾馆改造为学校新增学位300个,并将国际社区邻里中心转型为农产品直播基地,预计带动农产品销售额突破2000万元[3] 资金投入与财务影响 - 协调华能山东公司投资近1亿元利用滩涂海面启动新能源发电项目[1] - 滨州水务发展集团引入中国建材集团并设立10亿元产业基金扶持初创企业[2] - 目前已完成资产焕新32.1亿元,带动市属国有企业资产总额和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5.89%和20.29%[3]
辽宁能源:10月30日召开董事会会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31 02:29
2025年1至6月份,辽宁能源的营业收入构成为:煤炭占比64.94%,发电占比35.06%。 每经头条(nbdtoutiao)——多地出现"负电价",既然卖电"不挣钱",为何电厂不愿停机? 每经AI快讯,辽宁能源(SH 600758,收盘价:4.27元)10月31日发布公告称,公司第十一届第二十一 次董事会会议于2025年10月30日以通讯表决方式召开。会议审议了《关于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的议 案》等文件。 (记者 贾运可) ...
专访张昕:地方碳市场应与全国市场互补,稳定碳价需调节供给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30 20:18
绿色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底色。《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提出,要积极稳妥推进和实现碳达峰。扩大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范围,加快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 易市场建设。 今年是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四周年。自2021年7月16日上线以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已覆盖电力 行业2200余家重点排放单位,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碳市场。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加 速扩围、碳价波动引发关注的背景下,如何优化市场设计、平衡地方试点与全国统一碳市场市场的关 系,成为关键议题。 围绕地方碳市场的定位、碳价波动成因等热点问题,近日,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 总经济师张昕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他表示,地方碳市场应创新发展,与全国碳市场互补,并 继续为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发挥试点作用。碳价波动对应交易活动潮汐现象,反映了全国碳排放权交 易的政策敏感性。张昕建议,应尽快推进丰富市场交易主体,并建立完善市场稳定调节机制,有效防范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出现系统性风险。 地方碳市场应从试点走向互补 《21世纪》: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已运行四年多,未来地方碳市场是否会通过化整为零,融入 ...
浙能电力前三季度营收净利双降,子公司中来股份亏损近4亿
中国经营报· 2025-10-30 08:07
2025年前三季度,中来股份实现营业收入38.98亿元,同比下降14.21%;净利润亏损3.98亿元,同比下 降31.06%。中经记者 张英英 吴可仲 北京报道 公开资料显示,浙能电力是浙江省内规模最大的发电企业,主要从事火电、气电、核电、热电联产、综 合能源等业务,管理及控股发电企业主要集中在浙江省内。2023年,公司取得中来股份控制权,后者主 营光伏辅材、高效电池及组件、光伏应用业务。 【浙能电力前三季度营收净利"双降" 子公司中来股份亏损近4亿元】10月29日,浙能电力 (600023.SH)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88.14亿元,同比减少11.29%; 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2.30亿元,同比减少6.96%。 对于业绩变化,浙能电力方面解释称,主要受售电单价较上年同期降低,以及合并报表内的中来股份 (300393.SZ)光伏产品对外销售收入下降等因素影响。 ...
全国碳交易市场价格出现波动?生态环境部:短暂波动属正常
南方都市报· 2025-10-29 18:05
二是带动低碳投资,加速绿色低碳技术的创新和推广。自全国碳市场启动以来,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都建立了 碳排放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将碳资产管理纳入日常的生活经营活动。有的企业通过低碳技术改造,生产流程的 优化实现了配额的扭亏为盈。碳市场的收益还能反哺技术创新和绿色低碳转型。全国碳市场扩围将会驱动更多的 企业通过有关技术创新、节能技改、提升管理效益等这些方式,减少碳排放,进而有效带动低碳、零碳、负碳技 术的开发和投资,为重点排放单位的绿色低碳转型提供技术和资金保障。 三是促进价值发现,提升绿色低碳转型的成本效益。据统计,通过碳排放权交易,在前两个履约周期发电行业的 总体减排成本降低约350亿元人民币,钢铁、水泥、铝冶炼三个行业纳入之后,行业的主体进一步多元,通过碳排 放权交易市场推动跨行业资源配置,有利于降低全社会的减排成本。 "我们也注意到,近期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价格出现了一定幅度的波动,"夏应显强调,碳价是通过交易行为 由市场自发形成的,主要受供需关系、市场预期、交易行为以及市场心理等多重因素影响,短暂的波动也是正常 的。 南都讯记者王玮发自北京近期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价格出现了一定幅度的波动。10月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