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部件与设备

搜索文档
前三季度25家银行理财子公司调研上市公司超2100次
证券日报· 2025-10-11 00:06
银行理财子公司权益投资布局 - 在政策引导下,银行理财子公司今年加大权益市场研究力度,加码布局权益投资 [1] - 前三季度25家银行理财子公司调研A股上市公司达1762家,调研次数超过2100次 [1] - 调研主要集中在工业器械、电子元件、电气部件与设备、医疗保健设备、集成电路等科技属性强的领域 [1] 重点机构调研活动 - 宁银理财、招银理财、兴银理财调研活跃度居前,调研总次数分别为301次、288次、241次,调研上市公司数量分别为224家、222家、191家 [2] - 杭银理财、汇华理财、建信理财、工银理财调研上市公司数量均超过100家 [2] - 宁银理财积极参与A股IPO网下打新,工银理财参与三花智控港股IPO基石投资 [2] 调研标的偏好 - 前三季度理财子公司调研科创板及创业板上市公司数量分别为458家、426家,合计占调研总数的50.17% [3] - 宁银理财、招银理财、兴银理财调研科创板及创业板上市公司数量均超过100家 [3] - 重点关注新能源、通信、消费、医药等行业内科技含量高的上市公司,例如宁银理财关注中集车辆、瑞迈特、新天绿能,招银理财关注普蕊斯、东芯股份、中控技术,兴银理财关注汇川技术、伟思医疗、东芯股份 [3] 权益市场布局路径 - 理财子公司通过参与上市公司定增、IPO网下打新、港股基石投资、加大含权产品供给、布局指数化投资、增配科创债ETF等多元路径布局权益市场 [2] - 增强权益投研能力是长期课题,以应对理财产品收益率走低和满足客户需求 [4] - 依托银行对企业端的信贷数据和客户资源,优先调研和投资有信贷合作的优质企业,实现风险可控下的收益增长 [4] 战略方向与行业趋势 - 重点关注科技属性强的上市公司,反映对可持续、高增长优质资产的战略判断,也是响应国家支持科创产业政策的体现 [5] - 科技企业成长空间大,有助于优化理财产品收益结构和增强产品竞争力 [5] - 预计未来理财资金将增配权益资产,推动行业从固收为主向多元资产配置转型 [5]
2100次调研!外资机构最新动向!
证券时报· 2025-09-30 22:28
外资机构A股调研活跃度 - 今年下半年以来共有442家外资机构对A股公司进行了近2100次调研 [1] - 8月跨境资金净流入32亿美元,外资总体净买入境内股票和债券 [1][7] - Point72 Asset Management下半年合计对A股上市公司进行了70次调研,位居首位 [4] 外资调研行业与公司焦点 - 外资机构调研高度聚焦于机械、电子、电气、医疗等高端制造和科技创新领域 [1] - 电气部件与设备行业以451家次调研数据位列第一,工业机械、电子元件等细分行业调研次数均在200家次以上 [2] - 汇川技术下半年获得了419家机构32次调研,其中外资机构达188家 [2] - 埃斯顿下半年获得了176家机构13次调研,其中107家为外资机构 [2] - 华明装备下半年获得了225家机构27次调研,其中101家为外资机构 [2] 科技与高端制造领域具体进展 - 汇川技术正积极开发电机、驱动、执行器模组等人形机器人相关的零部件产品 [3] - 埃斯顿持续发展具身智能技术,加大在“人工智能+机器人”领域的研发投入,布局大模型、机器视觉、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 [3] - 奥比中光表示其Gemini系列双目结构光相机及Femto系列iToF相机可满足人形机器人在复杂应用场景的需求 [4] 主要参与机构及动向 - 高盛下半年对A股上市公司调研次数达63次,仅次于Point72 [5] - IGWT Investment下半年调研次数为52次 [6] - 美银证券、花旗环球、野村证券、摩根士丹利等知名外资机构下半年以来调研次数均在30次以上 [6] 外资对中国市场观点与资金流向 - 瑞银投资银行观察到国际投资者对中国股票的兴趣达到近年来的最高水平 [7] - 高盛维持对A股和H股的超配评级,建议逢低吸纳,并看好民企龙头、人工智能、反内卷及股东回报等投资主题 [8] - 截至9月19日当周,追踪中国香港和中国内地股票和债券的交易所交易产品资金流入规模最大 [7]
2100次调研!外资机构最新动向!
证券时报· 2025-09-30 22:23
外资机构调研A股市场概况 - 今年下半年以来A股市场表现活跃,外资机构频繁调研,截至9月29日共有442家外资机构对A股公司进行了近2100次调研 [1] - 外资机构调研方向高度集中于机械、电子、电气、医疗等高端制造和科技创新领域 [1] - 8月跨境资金净流入32亿美元,外资总体净买入境内股票和债券 [1] 科技与高端制造领域调研详情 - 电气部件与设备行业获外资机构调研451家次位列第一,工业机械、电子元件、医疗保健设备、电子设备和仪器、集成电路等行业调研次数均在200家次以上 [3] - 汇川技术下半年获得419家机构32次调研,其中外资机构188家,公司正积极开发人形机器人相关的电机、驱动、执行器模组等零部件产品 [3] - 埃斯顿下半年获得176家机构13次调研,其中外资机构107家,公司持续发展具身智能技术,加大在人工智能+机器人领域研发投入 [3] - 华明装备下半年获得225家机构27次调研,其中外资机构101家 [3] 重点外资机构调研活动 - Point72 Asset Management下半年对A股上市公司进行70次调研位居首位,调研公司包括奥比中光、威胜信息、山推股份等 [6] - 高盛下半年调研次数达63次,9月以来调研澜起科技、微导纳米、中控技术等公司 [7] - IGWT Investment下半年调研52次,9月以来调研中控技术、澜起科技、通宇通讯等公司 [8] - 美银证券、花旗环球、野村证券、摩根士丹利等知名外资机构下半年调研次数均在30次以上 [9] 外资资金配置动向 - 国家外汇管理局数据显示8月跨境资金净流入32亿美元,银行结售汇顺差146亿美元,外资总体净买入境内股票和债券 [12] - 瑞银投资银行表示国际投资者对中国股票兴趣达到近年最高水平,投资者关注行业从互联网和消费进一步扩大 [12] - 高盛维持对A股和H股的超配评级,建议逢低吸纳,看好民企龙头、人工智能、反内卷及股东回报等投资主题 [12] - 根据彭博汇编数据,截至9月19日当周,追踪中国香港和中国内地股票和债券的产品资金流入规模最大 [12]
机构最新调研路线图出炉 精智达受关注
第一财经· 2025-09-28 21:32
机构调研活动 - 本周共有324家上市公司接受机构调研 [1] - 精智达获得138家机构调研 成为最受关注公司 [1] - 恩华药业和信立泰均获得77家机构调研 [1] - 德赛西威获得67家机构调研 [1] - 冰轮环境获得4次机构调研 [1] - 沪电股份获得3次机构调研 [1] 行业关注度 - 机构持续聚焦工业机械板块 [1] - 电子元件行业受到机构重点关注 [1] - 电气部件与设备板块获得机构持续关注 [1]
券商本月调研紧盯上市公司“出海”进展
证券日报· 2025-09-21 23:40
券商调研活动概况 - 券商9月以来合计开展3845次调研 涉及644家上市公司 [1] - 中信证券和国泰海通均以175次调研位居首位 长江证券以135次紧随其后 [1] - 澜起科技接受54家券商调研 成为最受关注上市公司 炬光科技以40家位列第二 [1] 被调研公司行业分布 - 工业机械行业以76家上市公司成为最受青睐调研领域 [2] - 电子元件行业有42家公司接受调研 电气部件与设备及商品化工行业各有31家 [2] - 电子设备和仪器行业与汽车零配件与设备行业各有30家公司被调研 [2] 被调研公司股价表现 - 644只被调研个股中有288只月内股价上涨 占比44.7% [2] - 24只个股涨幅超过30% 其中沃尔德以76.94%涨幅居首 [2] - 苏大维格上涨57.1% 美利信 豪恩汽电 德明利涨幅均超49% [2] 调研关注重点领域 - 上市公司海外布局情况成为券商调研核心关注点 [3] - 炬光科技通过派驻管理团队提升瑞士和新加坡基地运营效率 [3] - 恺英网络上半年境外收入同比增长59.57% 计划通过IP价值赋能文化出海 [3] 中国企业出海趋势 - 中国企业出海方式从产品输出转向产能和服务输出 [3] - 更多企业通过战略并购在海外建立完善供应链和产业链 [3] - 国内优秀龙头企业有望通过出海成为全球龙头并获得估值溢价 [3]
超300家机构,盯上1家公司
中国证券报· 2025-09-21 17:33
机构调研概况 - 9月以来机构调研A股公司数量超1000家 其中十余家公司获上百家机构调研 [1] - 机器人概念龙头汇川技术获最多机构调研 数量达320家 [1][3] 重点调研公司分析 - 汇川技术获320家机构调研 包括157家外资机构、48家基金公司、22家保险公司及保险资管公司、22家证券公司 [3]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收205.09亿元 同比增长26.73% 净利润29.68亿元 同比增长40.15% [3] - 澜起科技获231家机构调研 区间股价下跌3.17% [5] - 晶盛机电获229家机构调研 区间股价上涨25.36% [5] - 炬光科技获192家机构调研 区间股价上涨36.81% [5] 行业分布特征 - 集成电路、电子元件、应用软件等"硬科技"领域上市公司获得机构密集调研 [2][6] - 调研热度较高的行业包括:电气部件与设备(汇川技术)、集成电路(澜起科技)、光伏设备(晶盛机电)、半导体材料与设备(炬光科技)、电子元件(深南电路、领益智造) [5] 公司战略布局 - 汇川技术正积极开发电机、驱动、执行器模组等人形机器人相关零部件产品 基于制造业场景提供解决方案 [3] - 领益智造2025年战略聚焦主业并向上游延伸 全面发力机器人、服务器、AI眼镜、低空经济等新增长曲线 [8] - 澜起科技将市值纳入高管年度绩效考核体系 通过分红与回购提高投资者回报 [7] 市场展望 - 科技赛道仍将是A股市场主线焦点 [6] - "十五五"时期将全力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科技行业上中下游齐发展有望推动经济新旧动能转换 [7]
“含权产品好卖了” 银行理财人感知股市回暖
中国证券报· 2025-09-18 05:23
含权理财产品市场趋势 - 含权理财产品市场吸引力提升 得益于权益市场走强和债市调整导致纯固收类产品收益率下滑 [1][2][3] - 城商行加大固收+理财产品发行力度 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不超过5% 主要通过公募基金实现 [1] - 股份行理财公司通过增发含权产品和混合类产品布局权益资产 权益仓位控制在5%以内以规避风险暴露 [4][5] 债市与股市行情影响 - 债市调整主要受市场情绪影响 但牛熊转换可能性较低 因机构面临优质资产荒且资金利率较低形成支撑 [2] - 华源证券认为短期债市受政策预期扰动和股债跷跷板效应影响 权益市场高位运行对债市形成压制 [2] - 理财公司通过降低久期和杠杆减小纯债产品净值波动 同时通过固收+产品平滑整体净值波动 [2] 投资者行为变化 - 投资者对含权理财产品接受度提高 风险认知强化和市场经验积累推动风险偏好回升 [4] - 资管新规落地后 投资者逐步摆脱绝对收益预期 为理财公司布局权益市场消除枷锁 [4] - 多家理财公司捕捉到用户画像显示含权产品需求增长 成为加大权益配置的动力源 [4] 理财公司战略调整 - 中银理财权益类资产占比稳步提升 重点发展固收+及偏债混合类产品 构建投研一体化管理体系 [5] - 华夏理财借助指数基金加大权益仓位 注重客户对投资策略的认可度 聚焦业绩比较基准达标率 [5] - 理财公司调整内部激励机制 加快投研团队建设 以服务实体经济和财富保值增值为目标 [1][5] 权益资产调研动态 - 7月以来23家理财公司合计调研上市公司577次 覆盖561家公司 宁银理财调研81次居首 [6] - 理财公司调研重点集中在电子元件、医疗保健设备、电气部件等行业 关注技术创新与海外布局 [7] - 对深南电路、奕东电子等电子企业调研聚焦产能规划 对澳华内镜等医疗企业关注研发成果 [7] 政策与市场驱动因素 - 理财公司调研力度加大受政策引导与投研需求双重驱动 重点关注科创企业业绩表现 [7][8] - 理财资金入市被政策鼓励 作为耐心资本服务实体经济 科创类上市公司成为关键投资标的 [8] - 理财公司被视为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力量 通过调研深化对科创企业差异化竞争优势的理解 [7][8]
摩根大通:中国“十五五”规划的潜在上行机会:反内卷与服务消费
摩根· 2025-09-17 22:59
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沪深300指数截至2026年底的表现 [1][5] 核心观点 - 反内卷和服务消费是"十五五"规划期间的关键投资主题 [1][3] - 反内卷措施可能推动行业周期性好转及沪深300指数2025年下半年和2026年整体每股收益目标实现 [1][3] - 服务消费领域有望受益于提高居民收入的目标 [1][3] - 居民资产配置向股市迁移支持未来12个月市盈率上升 [1][5] 反内卷主题分析 - 反内卷可能成为18-24个月行情 旨在让价格和投资回报率回到正常水平 [3] - 涉及行业包括汽车、电池、锂、光伏、水泥、化学制品、煤炭、钢铁、乳制品、生猪、白酒和物流 [1][7] - 按市值筛选主要个股 例如比亚迪自由流通市值33.4亿美元 宁德时代105.9亿美元 [7] - 反内卷措施执行得当可能通过股票升值带动居民财富增长 [3] 服务消费主题分析 - 中国服务消费占比约46% 类似美国1973年水平(49%) [5] - 中国人均收入2024年底为5,660美元 美国为74,505美元 [5] - 假设年复合增长率5% 五年后中国人均收入达7,655美元 服务消费比重预计51% [5] - 医疗保健支出占比9%(美国17%) 金融支出极低(美国8%) 文教娱乐支出10%(美国13%) [5] - 按市值筛选非金融股 自由流通市值超过10亿美元 3个月日均成交额超过2,000万美元 [5][8] 沪深300指数展望 - 未来12个月市盈率达14.4倍 较2016年以来中值高1.7个标准差 [5] - 2025年上半年每股收益同比增长率5.9% 全年一致预期增速14.1% [5] - 2026年每股收益一致预期323元 摩根大通预期315元(-2%) [33] - 反内卷措施和适度财政支持可能稳定未来12个月每股收益预期 [1][5] 个股筛选标准 - 反内卷主题个股筛选标准:按市值超过10亿美元 [7] - 服务消费非金融股筛选标准:自由流通市值超过10亿美元 3个月日均成交额超过2,000万美元 过去12个月每股收益为正 净资产收益率高于5% [5][8] - 金融服务股筛选标准:自由流通市值超过50亿美元 3个月日均成交额超过5,000万美元 过去12个月每股收益为正 净资产收益率高于8% [5][9]
美的分拆智慧物流业务赴港IPO,八马茶业再度递交上市申请
新浪财经· 2025-09-02 23:53
港交所上市活动概况 - 8月25日至8月31日期间港交所新增2家公司上市 分别为双登集团和佳鑫国际资源 [2][3] - 双登集团上市首日股价上涨31.29% 截至9月2日较发行价累计上涨20.06% 总市值达73亿港元 [3] - 佳鑫国际资源上市首日股价上涨177.84% 截至9月2日较发行价累计上涨197.62% 总市值达148亿港元 [3] 新股招股情况 - 当周有1家公司完成新股招股流程 为奥克斯电气 [4] - 奥克斯电气是全球专业化空调提供商 业务涵盖设计研发到销售服务全链条 [5] 通过上市聆讯企业 - 期间2家公司通过港交所聆讯 分别为劲方医药和禾赛科技 [5][6] - 劲方医药专注于肿瘤及自身免疫疾病新药研发 [6] - 禾赛科技是全球激光雷达解决方案领导者 产品应用于自动驾驶和机器人领域 [6] 上市申请概况 - 当周共23家公司递交上市申请 其中22家申请主板上市 1家申请GEM上市 [7] - 申请企业覆盖高端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半导体等多个前沿领域 [8][9][10][11][12][13][14][15][16] 重点申请企业分析 - 纳真科技:全球光通信解决方案供应商 2024年全球光模块收入排名第五 中国排名第三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0.43亿元、42.39亿元和50.87亿元 [17][18] - 国星宇航:中国民营商业航天公司排名第二 2022-2024年营业收入1.77亿元、5.08亿元和5.53亿元 [20] - 先导智能:全球最大锂电池智能装备供应商 市占率15.5% 2022-2024年营业收入138.36亿元、164.83亿元和117.73亿元 [25][26] - 奇瑞汽车:中国第二大自主品牌乘用车公司 2022-2024年营业收入926.18亿元、1632.05亿元和2698.97亿元 [61] - 飞骧科技:全球PA及PA集成收发模组收益排名第五 中国第一 2024年营业收入24.58亿元 [58] 行业分布特征 - 高端制造领域申请企业包括山推股份、先导智能、博铭维技术等 [12][25][47] - 生物医药领域包括劲方医药、应世生物、迈威生物等多家企业 [6][23][54] - 科技创新企业涵盖半导体、激光雷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领域 [15][34][58]
高股息和科技成长双管齐下 “哑铃策略”或仍适配当下行情
财富在线· 2025-08-25 13:20
市场表现与指数动态 - 上证指数收于3825.76点,创10年新高[1] - 市场震荡上行背景下,投资者担忧市场过热和行情可持续性[1] 险资动向与配置偏好 - 险资年内举牌次数近30次,创近四年新高[1] - 举标标的集中在银行、公用事业、能源等低估值高股息板块[1] - 险资加大对高科技板块调研布局,关注工业机械、电子元件、半导体、应用软件、电气部件与设备等领域[1] 投资策略与资产配置 - 哑铃型配置策略建议结合低波动高股息板块与高弹性科技成长领域[2] - 低利率环境和资产荒核心矛盾未扭转,增量资金对高股息低估值银行股配置需求持续[1] 指数产品与行业分布 - 中证红利低波动100指数采用股息率/过去一年波动率加权,样本所属中证二级行业权重不超过20%[2] - 行业分布涵盖23个申万一级行业,主要集中在银行、交通运输、煤炭等高股息领域[2] 基金产品与投资方向 - 汇安成长优选混合基金重点关注AI领域,布局人工智能相关算力、算法及应用端资产[3][4] - 汇安多策略混合基金投资微盘股和科技股交集领域,选择科技创新能力强、研发投入比例高的科技属性小微公司[3][4] - 汇安多因子混合基金利用量化投资宽度结合主动权益研究深度,适应市场风格与行业发展趋势[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