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代工

搜索文档
三星2nm,放手一搏
半导体芯闻· 2025-07-22 18:23
如果您希望可以时常见面,欢迎标星收藏哦~ 来源:内容来自 wccftech 。 台积电目前没有强大的竞争对手,因为它计划在今年晚些时候提高其 2nm 工艺的产量。但如果 有足够的时间,三星可能会凭借其自主研发的 2nm GAA 技术与其抗衡。这段旅程将是艰辛的, 但最新报告指出,这家韩国代工厂正在逐步改进其下一代光刻技术,预计在未来四年内,该节点 生产的芯片需求将非常巨大。 三星正在采取更加谨慎的做法,因为它仍在努力提高 2nm GAA 良率,但它有充足的时间来进行 改进和迭代。 鉴于三星计划推出其尖端工艺的多种变体,该公司推迟1.4纳米工艺 、专注于2纳米GAA的决定 是正确的。据《朝鲜日报》报道,这家代工巨头专注于两个领域,以便能够转型成为台积电的替 代者。爆料人@Jukanlosreve分享了更多细节,并提到三星内部预计2纳米GAA晶圆的需求将至 少持续三年。在此期间,这家芯片制造商还将重点关注散热和性能稳定性问题。 此前有报道称,三星已启动"精选与集中"战略,旨在专注于2nm GAA工艺,并将良率提升至 70%。这一数字比台积电的良率低20%至30%,但目前的结果优于管理层的保守预测。三星预计 将于2 ...
中国连续3个月减持美债,以旧换新带动消费2.9万亿 | 财经日日评
吴晓波频道· 2025-07-19 08:04
外资在华投资政策 - 七部门发布通知鼓励境外投资者在华再投资 落实税收支持政策 符合目录项目可享受进口设备支持 [1] - 外商投资企业以外汇利润再投资 外汇资金可境内划转 简化登记手续 [1] - 政策旨在应对外部挑战 优化营商环境 吸引长期资本扎根中国 减少外汇流出压力 [2] 以旧换新政策效果 - 上半年以旧换新带动销售额2.9万亿元 约4亿人次享受补贴 [3] - 限上单位家电零售额连续两位数增长 新能源车保有量较2020年增5.4倍 渗透率达50.2% [3] - 政策激活存量置换需求 但对增量需求拉动有限 下半年需配套政策组合拳 [4] 美债持仓动态 - 中国连续3个月减持美债 5月持仓降至7563亿美元 日本增持至11350亿美元保持第一 [5] - 2022年4月起中国美债持仓持续低于1万亿美元 总体呈减持趋势 [5] - 减持反映逐步减少美元依赖 为人民币国际化腾空间 [6] 央企上半年表现 - 央企上半年实现增加值5.2万亿元 利润总额1.4万亿元 [7] - 研发投入4139.8亿元 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万亿元 新兴产业投资保持高位 [7] - 改革深化提升任务完成率超80% 管理层级控制在4级以内 [7] 超豪华车消费税调整 - 起征点由130万元降至90万元 新能源车纳入征收范围 [9] - 受影响车型价格区间101.7万-146.9万元 成本将增加10% [9] - 政策增加税收来源 对消费影响可控 [10] 台积电二季度业绩 - 营收9337.9亿新台币同比增38.6% 净利润3983亿新台币同比增60.7% [11] - 7纳米及以下制程占比74% 3纳米和5纳米合计占60% [11] - AI芯片需求强劲拉动业绩 但面临美国关税不确定性 [12] 沃尔沃二季度亏损 - 经营亏损100亿瑞典克朗 为IPO后首次季度亏损 [13] - 收入降8%至935亿瑞典克朗 主因美国关税导致ES90车型销售暂停 [13] - 一次性费用114亿瑞典克朗 剔除后经营利润29亿克朗 [13] A股市场表现 - 沪指涨0.5%创年内收盘新高 创业板指冲高回落 [15] - 两市成交额1.57万亿元 稀土永磁和锂矿股活跃 [15] - 市场风险偏好提升 行情逻辑性增强 [16]
台积电再创新高,二季度利润大涨61%
半导体芯闻· 2025-07-17 18:32
台积电第二季度业绩表现 - 第二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61%,超出预期,主要受AI芯片需求强劲推动 [1] - 第二季度净营收达新台币9338亿元(约317亿美元),同比增长38.65%,超出预期新台币9312.4亿元 [4][6] - 净利润达新台币3982.7亿元,去年同期为新台币3778.6亿元 [6] 第三季度业绩展望 - 预计第三季度营收区间为318亿至330亿美元,同比增长38%,环比增长8%(以中值计算) [1] 技术优势与市场需求 - 7纳米或更小尺寸的先进芯片占本季度晶圆总收入的74% [7] - AI相关芯片需求是主要增长动力,尤其是7nm以下前沿节点 [7] - 分析师认为AI需求激增短期内可持续,因AI仍处于起步阶段并将持续扩展 [7] 股价表现与市场地位 - 公司股价在Robinhood平台上涨近6% [5] - 作为全球最大芯片代工制造商,为英伟达、苹果等客户生产先进AI处理器 [5] 潜在挑战 - 面临美国对台湾潜在高额关税威胁(32%关税已宣布) [7] - 新台币升值和全球宏观形势可能导致智能手机、PC客户订单减少 [8] - 美国出口管制限制与大陆业务及主要客户(如英伟达、AMD)合作,但近期贸易关系解冻允许部分产品向中国发货 [7]
硬气的台积电,才是半导体真 “脊梁骨”!
海豚投研· 2025-07-17 17:55
台积电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核心观点 - 公司本季度收入301亿美元,环比增长17.8%,超指引区间上限(284-292亿美元),主要受高性能计算需求增长和手机业务回暖带动[1] - 新台币升值对收入和毛利率产生影响,若按新台币口径收入环增11.3%,落在指引区间内[1] - 公司维持长期毛利率目标在53%以上,本季度毛利率58.6%位于指引区间(57-59%)[1] - 资本开支96.3亿美元,维持全年380-420亿美元目标,显示经营信心[3] - 第三季度收入指引318-330亿美元(环比增长5-10%),毛利率指引55.5-57.5%[3] 财务表现 - 晶圆出货量3718千片(等效12寸片),环比增长14.1%[1] - 单晶圆收入8088美元/片,环比增长3.2%[1] - 高性能计算(HPC)收入180亿美元,占比60%,是主要增长动力[2] - 中国大陆地区收入20亿美元以上,占比提升至9%,增速最明显[2] 技术进展与业务结构 - 7nm以下先进制程占比提升至74%,其中3nm占24%,5nm占36%[2] - 北美地区收入占比75%,涵盖英伟达、苹果、AMD等大客户[2] - 手机业务收入占比27%,物联网等业务有所回暖[2][4] - 2nm制程即将量产,将推动产品均价提升和收入结构进一步优化[2][6] 行业地位与未来展望 - 公司经营表现与ASML形成对比,显示半导体行业结构性差异[5] - 下半年业绩有望开启上升期,驱动因素包括: - GB300系列量产爬坡带动HPC业务增长[6] - 苹果新机备货需求,可能采用2nm制程[6] - AI芯片从5nm向3nm迁移趋势明确[6] - 公司在芯片代工领域保持绝对领先地位,是AI半导体市场的"定海神针"[8]
台积电,净利润暴增60%
第一财经· 2025-07-17 16:57
台积电业绩表现 - 公司第二季度净利润达3983亿新台币(约135.3亿美元),同比增长60.7%,创历史新高 [1][2] - 公司实现连续六个季度的利润增长 [1] - 第二季度营收同比增长38.6% [2] 市场地位与客户情况 - 公司当前美股市值约1.23万亿美元,跻身全球市值前十 [2] - 主要客户包括英伟达和苹果 [2] - 英伟达正在推动新一代Blackwell Ultra芯片批量出货 [2] - 英伟达AI芯片H20将很快获得美国对华出口许可,已收到大量订单 [2] 行业前景与增长动力 - IDC预测晶圆代工行业今年整体收入增长17%-18% [2] - 公司凭借市场领先地位,销售额可能增长近30% [2] - 英伟达H20恢复对华供应将推动公司订单增长 [2] - 英伟达下一代旗舰AI芯片研发投入将带动上游设备需求 [2] 供应链影响 - 公司订单量对上游设备制造商如ASML影响巨大 [3] - 公司是ASML最大客户,预计将订购N2制程所需设备 [3] - 台积电和中国芯片厂商需求好于预期,英特尔和三星需求不及预期 [3] 美国投资与政策风险 - 公司宣布将在美国投资1000亿美元 [4] - 承诺投资650亿美元在亚利桑那州建设三座工厂,其中两座已建成 [4] - 特朗普威胁若不在美生产芯片将对公司征收100%关税 [3]
AI需求强劲!台积电Q2净利润暴增近61%,创下历史新高
搜狐财经· 2025-07-17 14:53
业绩表现 - 公司第二季度净利润达3983亿元台币,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61%,超出市场预期的3764.2亿元台币 [1][2] - 第二季度营收9337.9亿新台币,同比增长38.6%,略超预期的9312.4亿新台币 [5] - 稀释每股收益为15.36元新台币 [7] - 毛利率58.6%,营业利润率49.6%,均超指引区间上限 [8] - 净资产收益率34.8%,较上季度提升2.8个百分点 [8] 业务结构 - 3nm制程营收占比24%,5nm占比36%,7nm占比14%,16/20nm和28nm各占7% [8] - 高性能计算业务营收占比达60%,环比增长14% [11] - 手机芯片业务占比27%,环比增长7% [11] - IoT芯片业务占比5%,环比增长14% [11] - 汽车芯片业务占比5%,环比持平 [11] - 7nm及以下先进制程占晶圆总收入的74% [14] 市场反应与行业影响 - 业绩公布后美股夜盘上涨2.9%至244.5美元 [3] - AI硬件板块有望因业绩超预期而进一步活跃 [5] - 公司预计第三季度销售额318-330亿美元,高于预期的317.2亿美元 [14] - 维持全年资本支出指引380-420亿美元 [14] 行业趋势 - AI相关芯片需求是业绩增长主要动力,特别是7nm以下高端制程 [14] - AI需求具有高度可持续性,因技术仍处起步阶段且持续扩展 [14] - 分析师指出新台币升值和智能手机/PC需求疲软可能构成下半年挑战 [14]
“纯代工”的格罗方德,为何盯上MIPS?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7-12 12:11
收购背景与战略定位 - GlobalFoundries宣布收购MIPS以增强为客户提供"即用型"计算IP的能力,而非转型为集成器件制造商(IDM)[2] - 公司明确保持纯代工厂定位,收购旨在通过现成IP模块简化客户系统设计流程,尤其帮助新入场或垂直整合企业[4] - 收购后将成为首家基于开源RISC-V架构提供处理器IP的代工厂商,差异化服务将覆盖自动化平台、嵌入式系统等高增长领域[6] 业务协同与市场影响 - MIPS的RISC-V处理器IP及软件工具将整合至GF现有产品线,缩短客户上市周期并提升技术开放性[2] - GF可能直接竞争安谋科技等IP供应商,但结合自身制造工艺与安全产能可形成独特优势[4] - 协同效应将聚焦边缘AI、车载、物联网及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满足实时计算与安全认证需求[6] 运营安排与客户保障 - MIPS保持独立运营,维持现有客户关系并继续推进当前项目,服务团队与产品供应不变[8] - GF强调不改变MIPS产品组合或合作模式,客户仍由原团队支持,确保业务连续性[9] - MIPS可继续与其他晶圆厂合作,体现GF开放战略[8][9]
美国芯片厂投产推迟、1.4nm延期 三星先进制程代工已遭台积电(TSM.US)全面碾压
智通财经· 2025-07-03 21:21
三星美国芯片工厂延期 - 三星位于美国的第二座先进制程芯片制造工厂投产时间从2024年推迟至2026年,主要原因是当地客户需求不足 [1] - 公司原计划向得克萨斯州投资逾370亿美元,并于2023年12月获得拜登政府47亿美元的补贴 [1] - 知情人士透露,泰勒工厂建设延迟的直接原因是缺乏大客户订单,即使现在引进设备也无法立即生产 [1] - 三星在得州奥斯汀已有工厂,因此不急于为新工厂安装芯片制造设备 [1] 三星与台积电的竞争格局 - 三星晶圆代工部门推迟1.4纳米半导体量产至2029年,比原计划晚两年,显示公司可能不再与台积电展开全面竞争 [2] - 三星晶圆代工部门2023年运营亏损2万亿韩元,2024年亏损翻倍至4万亿韩元,分析师预测2025年可能再亏损3万亿韩元 [2] - 台积电5月营收达3205亿新台币(约107亿美元),同比增长39.6%,分析师预计第二季度销售额增长39% [2] - 台积电亚利桑那州工厂已实现量产,并获得英伟达、AMD、亚马逊和谷歌等AI芯片大单 [2] - 台积电预计2024年AI芯片(包括AI GPU、AI ASIC和HBM产品)营收将倍增 [2] 三星晶圆代工业务挑战 - 三星晶圆代工部门面临良品率问题,此前因良率不稳定导致订单流失 [3] - 尽管近期良率有所提升,但美国对华高端芯片出口限制进一步影响其产能利用率,目前仍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3] - 三星韩国上市股票创9个月新高,高盛认为尽管二季度业绩可能不及预期,但基于12个月远期PBR评估,该股具备显著上行空间 [3] - 台积电美股ADR价格创历史新高,与英伟达并称为全球AI算力产业链中"最耀眼的双星" [3]
订单转向中芯国际,台湾联电要搞6nm?
观察者网· 2025-07-02 18:39
联华电子战略动向 - 公司正在评估进军6纳米尖端芯片生产的可行性,该领域目前由台积电、三星和英特尔主导 [1] - 探索潜在合作选项,包括扩大与英特尔在12纳米芯片生产方面的合作,并可能纳入6纳米技术 [1] - 首席财务官表示公司将依赖合作伙伴关系和协作以减轻财务负担,但未确认与英特尔的进一步合作 [2] - 公司考虑采用"轻资产"模式,寻求合作伙伴分担先进制程的资本支出 [7] 行业竞争格局 - 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晶圆代工市场份额:台积电(67.6%)、三星(7.7%)、中芯国际(6.0%)、联电(4.7%)、格芯(4.2%) [3][4] - 中芯国际已取代联华电子成为全球第三大芯片代工制造商 [2] - 中国大陆预计到2030年占据全球半导体晶圆代工产能的30%,2024年以21%份额位居第二 [5] 技术挑战与成本 - 建设6纳米生产线起步成本可能高达50亿美元,年产量约2万片晶圆 [7] - 开发6纳米芯片需尖端EUV光刻机,每台成本1.8亿美元,或使用DUV光刻机但会降低质量效率 [8] - 联华电子2024年资本支出仅18亿美元,远低于中芯国际的70亿美元 [7] 市场环境与客户压力 - 中国大陆推动芯片生产本地化,联华电子部分客户将订单转移至大陆代工厂 [7] - 成熟节点半导体需求反弹低于预期,加剧行业竞争 [7] - 分析师指出进军先进制程的最大挑战是确保足够客户承担新增产能 [8] 潜在合作与合并 - 公司曾与格芯探讨合并事宜以应对中国大陆传统芯片生产的竞争 [8] - 与英特尔合作可使联华电子快速获得美国的生产能力、供应链和劳动力资源 [1]
第一创业晨会纪要-20250630
第一创业· 2025-06-30 14:03
核心观点 - 对 5 月中国工业企业利润数据、华虹公司代工价格、小米 YU7 销售及 2025 年 1 - 5 月义乌出口等事件进行分析,涉及宏观经济、产业综合、先进制造和消费等领域 [4][7][9][12] 宏观经济组 - 1 - 5 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 27204.3 亿元,同比降 1.1%,5 月同比增长 - 9.1% [4] - 1 - 5 月制造业同比增 5.4%,5 月同比增长 - 4.0%;1 - 5 月营业收入利润率 5.0%,5 月末产成品库存同比 3.5%,资产负债率 57.7% [4] - 同比增速靠前行业有铁路、船舶等运输设备制造业等,靠后行业有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等 [4] 产业综合组 - 二季度华虹公司各特色工艺平台代工价格上涨,目标全年销售均价提升 10%以上,客户需求好,产能利用率超 100%,涨价实现概率高,看好国内代工产业链景气度提升 [7] - 美国 AI 芯片类公司股价创新高,国内高阶 HDI PCB、覆铜板和光通信类企业受益,覆铜板企业产品均价年初至今涨 20%左右,预计今年累计涨幅 40% - 50%,PCB 产品价值量或翻倍,看好国内 PCB 产业链景气度提升 [7] 先进制造组 - 小米 YU7 发布 3 分钟大定突破 20 万台,1 小时突破 28 万 9 千,同期月均稳定 2.8 万台左右,远超特斯拉 Model Y 部分月份销量 [9] - YU7 大火原因包括产品力强、定价策略和市场空窗、有金融属性、政策窗口倒逼 [9] - YU7 大火影响有重塑 SUV 市场竞争格局、续航标杆、竞品价格体系,加速新势力淘汰赛 [10] 消费组 - 2025 年 1 - 5 月义乌出口同比增 21.9%,对非洲、拉美、东盟进出口增速分别为 16.4%、34.1%、45.4% [12] - 6 月首批 389 个珠宝行业商位吸引超 4400 人报名,审核通过约 2000 户,义乌全球数贸中心项目完成度约 90%,六区计划 2025 年 10 月开业,预计带动租金量价齐升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