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备制造业

搜索文档
中国经济顶压前行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1 20:46
从主要经济指标来看,三季度的工业、服务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投资等增速较上半年 均有所回落,出口增速与上半年持平。三季度经济增速较二季度回落0.4个百分点,主要在 于内需偏弱,受多重因素影响投资和消费增速走低,外需依然维持相当韧性。 从月度数据来看,9月以人民币计价的出口同比增长8.4%,增速较上月明显回升,进而带动 9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出现好转、服务业生产指数增速与上月持平。但是,9月当月 投资、消费增速仍在持续回落。 9月底以来,我国推出"两个5000亿"的稳增长政策,分别是5000亿元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和 5000亿元地方债结存限额,致力于扩大有效投资、加大地方化债力度、缓解地方财政收支 矛盾等,有助于推动投资增速的回升和有效需求的扩大。 前三季度经济增长5.2%,为全年5%左右的增长目标奠定良好基础。市场对四季度稳增长政 策进一步加码依然存在期待,包括进一步降准降息、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等。 高技术产业供需两旺 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较上半年增速回落0.2个百分点,工业生 产总体保持稳定。从月度趋势来看,9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较7、8月份有 所回升 ...
9月经济数据点评:经济分化加大,稳预期需加力
华创证券· 2025-10-21 17:50
经济分化表现 - 三季度实际GDP增速为4.8%,但名义GDP增速为3.7%,显示价格水平承压[5] - 前三季度工业增加值增速为6.2%,而社零、固投、出口合计需求增速仅为2.98%,供需增速差达3.2个百分点[5][14] - 前三季度出口增速为7.1%,内需(社零与固投合计)增速为1.92%,内外需增速差扩大至5.18个百分点[5][14] - 三季度居民消费内部分化明显,出行链与以旧换新链合计增速为8.6%,而食品衣着居住医疗等必选消费增速仅为0.3%[5][14] - 前三季度建安投资增速为-4.1%,但设备购置投资增速达14%,新旧经济投资增速差为18.1个百分点[5][15] 资本市场与政策预期 - 9月投资者“可见需求”(如限额以上社零、地产销售额等)增速为-1.4%,而“不可见需求”增速为5.7%,显示上市公司盈利可见度承压[6][23] - 为实现全年增长目标,四季度GDP增速需达到4.5%左右,政策需加力以稳定预期[4][32] - 1-9月二手房价格累计跌幅为3.93%,但房贷利率仅下降3个基点,远低于历史同期跌幅相近年份25个基点以上的调整幅度[8][36] - 政策需通过降低股市波动率来提升股债夏普比率差,从而增强股市配置价值[9][36] - 三季度全国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4.6%,较去年同期下降0.5个百分点,反映产能过剩压力[49]
经济分化加大,稳预期需加力——9月经济数据点评
一瑜中的· 2025-10-21 17:36
文 : 华创证券研究所副所长 、首席宏观分析师 张瑜(执业证号:S0360518090001) 联系人: 陆银波(15210860866) 2 、其次,从资本市场的"预期"能见度而言,投资者静态"可见需求"偏弱( 2024 年四季度,"可见需求"强 于"不可见",当下"可见需求"略弱),经济的领先指标(旧口径 M1 )修复面临高基数下的读数波折,叠加 贸易环境不稳定因素增加,盈利预期或清晰度略回落,有所摇摆。 3 、因而,基于增强经济增长动能(避免过于依赖某一个力量)、稳定投资者预期的角度,政策或需要加 力。近期已看到政策性金融工具与结存限额释放等增量资金部署,而另一个短期值得关注的方向就是—— 预期,近期《求是》杂志发表评论员文章《进一步稳定市场预期》。 核心观点 4 、稳预期,第一个层面,是偏长期,对经济转型彼岸的现代化、打赢未来人类科技主战场攻坚战的信心。 第二个层面,是实现中期物价回升的信心,在产能利用率偏低的背景下,实现物价回升需要先压低产能增 长速度,生产性投资需回落,当下制造业投资增速偏低,该前置条件已出现,已与过去三年有了不同的期 待。第三个层面,是基于短期目标实现的信心,在前三季度增长 5. ...
《2025年前三季度宏观政策“三策合一”研究报告》发布
中国经济网· 2025-10-21 15:36
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引下,我国研发投入持续增长,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一是研发投入强度不断提升。我 国研发投入强度已经从2012年的1.91%升高到2024年的2.68%。二是基础性研发投入占比不断提升。研 发投入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三部分,要想实现颠覆性创新和"卡脖子"技术的突破,加强 基础研究尤为关键。我国研发经费投入中的基础研究经费占比已经从2012—2014年的5%以下稳步提升 到2024年的6.91%。三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伴随着研发投入的持续增加,我国科技创新整体实力 从"量的积累"走向"质的突破",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从2012年的第34位升至2024年的第11位,成功进入创 新型国家行列。 《报告》建议,下一步,实施增长政策过程中要注意两点。第一,进一步提升基础性研发投入占比。第 二,根据宏观政策"三策合一"理论,需要加强稳定政策、结构政策与增长政策的协调配合,更好地应对 新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可能对就业和经济结构带来的影响,打消增长政策的后顾之忧,加快促进新质生 产力发展。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彦斌领衔团队完成的《2025年前三季度宏观政策"三策合一"研 究报告》(以下简称《报 ...
解读中国经济“三季报”背后发展图景 透过“稳”“升”“新”等关键字看答案
央视网· 2025-10-21 15:19
宏观经济总体表现 - 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1015036亿元 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2% 在主要经济体中位居世界前列[1][3] - 宏观经济的四大指标除经济增长外 就业和物价总体稳定 国际收支方面货物进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 9月末外汇储备保持在3.3万亿美元以上 连续22个月稳定在3.2万亿美元以上[3] - 中国经济底盘展现出强大的抗压能力和发展韧性[5] 工业与企业盈利 - 1—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由1—7月同比下降1.7%转为增长0.9% 扭转了自5月份以来累计利润持续下降的态势[5] - 原材料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是推动工业企业利润回升的重要力量 装备制造业作为技术密集型行业产销两旺[7] - 前三季度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 产业升级中民用钢质船舶和铁路机车产量均实现两位数增长[9][11] 创新驱动与新质生产力 - 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蓬勃兴起带来新的发展动能 截至今年6月生成式人工智能用户规模达5.15亿人呈现爆发式增长[7] - 人工智能技术在法律、金融、传统农业、制造业等领域深度融合 新的科技与应用场景结合促使其出现爆发式增长态势[9] - 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不断融合 新质生产力加速培育壮大[9] 消费市场表现 - 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5% 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2% 服务消费是消费升级的集中体现[13] - 当前消费者由原来更多的功能导向转变为“功能+情感”导向 消费不仅追求优质服务和多样产品 也注重情绪价值[15] - 消费模式的变化倒逼商家提供更多元化的服务[15]
经济运行保持平稳
经济日报· 2025-10-21 12:20
前三季度,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 策部署,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一、前三季度经济运行平稳,环比略有回升 前三季度,我国GDP为101503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8061 亿元,同比增长3.8%,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7%;第二产业增加值364020亿元,同比增长4.9%,对 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4.6%;第三产业增加值592955亿元,同比增长5.4%,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 60.7%。 三季度,我国GDP为354500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8%。 消费潜力不断释放。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53.5%,拉动GDP增长2.8个百分点。 投资发挥关键作用。前三季度,资本形成总额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17.5%,拉动GDP增长0.9个百分点。 净出口保持平稳增长。前三季度,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29.0%,拉动GDP增长1.5个百 分点。 四、市场活力持续释放,新动能不断积聚增强 数智经济支撑作用显著。1月份至8月份,规模以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 ...
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5.2% 为实现全年5%增长目标打下较好基础
金融时报· 2025-10-21 10:04
国家统计局10月2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初步核算,2025年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1015036亿 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2%。整体而言,前三季度经济运行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 成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2%,与上半年持平;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CPI)上涨0.6%,其中,9月份上涨1.0%,涨幅连续5个月扩大,反映了扩内需、促消费的政策成效。 从国际收支看,外贸展现强大韧性,货物进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增速逐季回升。 "整体来看,一是前三季度经济为全年实现目标打下了良好基础,三季度单季增速符合预期;二是工业 产能利用率环比有所好转,尤其几个关键行业产能状况有所改善;三是9月份工业生产环比回升幅度较 大,对经济数据起到了较强支撑作用。"广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郭磊表示。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表示,尽管外部环境复杂演变,经济发展面临不少压力,但我国经济"稳"的格 局、"进"的势头、"韧"的特性没有改变,保持稳中有进发展态势具有坚实支撑。"中国经济是一片大 海,而不是一个小池塘,能够经受住风吹浪打甚至狂风骤雨的考验。"他表示。 三季度GDP增速有所回落"稳中有进" ...
焦点访谈丨中国经济“三季报”:稳住基本盘 实现新突破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10-21 10:03
宏观经济总体表现 - 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101503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2% [1] - 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5.4%,二季度增长5.2%,三季度增长4.8% [1] - 经济增速在主要经济体中位居世界前列,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来源 [2] - 9月末外汇储备连续22个月稳定在3.2万亿美元以上,保持在3.3万亿美元 [2] 工业与企业效益 - 1—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由1—7月同比下降1.7%转为增长0.9%,扭转了累计利润持续下降的态势 [5] - 原材料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是推动工业企业利润回升的重要力量 [4] - 9月份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和消费品行业PMI分别为51.9%、51.6%和50.6%,均位于扩张区间 [7] - 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4.1%,连续三个月回升 [7] 创新驱动与新质生产力 - 前三季度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 [13] - 3D打印设备、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40.5%、29.8%、29.7% [13] - 8月服务器产量同比增长86.2%,作为数字经济重要基础设施 [14] - 生成式人工智能用户规模达5.15亿人,呈现爆发式增长 [10] - 民用钢质船舶和铁路机车产量前三季度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12] 投资与制造业升级 - 前三季度制造业投资增长4.0%,明显快于全部投资 [16] - 汽车制造业、船舶、交通运输设备等行业投资保持较快增长 [17] - 民营企业持续加大创新投入,积极布局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16] 消费市场与内需 - 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5% [17] - 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2%,增速明显快于商品零售 [19][21] - 汽车、家电家居、3C数码等产品在以旧换新政策推动下快速增长 [19] - 消费需求呈现品质化、个性化、体验化趋势,情绪消费潜力巨大 [25] 对外贸易与出口 - 前三季度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33.61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 [26] - 出口增长7.1%,对经济增长起到重要支撑作用 [26][28] - 出口工业机器人增长54.9%,高端装备增长22.4% [26] - “新三样”产品、铁道电力机车等绿色产品出口增速均达两位数 [26]
国家统计局:2025年前三季度规模以上锂离子电池制造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9.8%
国家统计局· 2025-10-21 09:53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0月20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就2025年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答记者问, 提到前三季度,规模以上锂离子电池制造、船舶及相关装置制造、电机制造等行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 29.8%、22.9%、17.1%,数控锻压设备、包装专用设备等更新类产品产量分别增长11.7%、26.0%,新能 源汽车、电动自行车、平板电脑等换新类产品产量分别增长29.7%、27.1%、9.5%。 前三季度,规模以上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量同比均实现两位数增长;新能源汽车、汽车用锂离子动力 电池、太阳能电池等新能源产品产量分别增长29.7%、46.9%、14.0%。 原文如下: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就2025年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答记者问 1.今年以来,面对复杂环境中国经济运行情况如何?请问如何评价前三季度的经济运行总体表现? 答: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历程很不平凡。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和内部困难较多的复杂局面,以习近平 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揽全局、科学决策,各地区各部门沉着应对、狠抓落实,全国上下同心同德、共 克时艰,我国经济发展顶住压力,取得了难能可贵的发展成绩,经济运行持续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 发展态势。 一 ...
全年GDP增长5%左右无虞,四季度政策还会发力吗?
搜狐财经· 2025-10-21 09:35
国家统计局周一发布数据显示,初步核算,2025年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长4.8%,增速较上季度回落0.4个百分点,但经济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没有 改变。 记者 王珍 今年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5.2%,比上年全年和上年同期分别加快0.2、0.4个百分点,高于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5%左右 的增长目标,为全年实现既定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分析人士表示,虽然近期投资、消费有所走弱,四季度出口增速亦大概率回落,但基于前三季度的表现,要实现全年5%左右的GDP增长目标,仅 需四季度GDP增速达到4.4%以上即可。因此,从短期看,政策可能更多是"托而不举",以加快落实已出台的政策为主,为明年开年布局。 总体看,当前"供强需弱"的格局未变,供给端增速远高于需求端。 从供给来看,工业生产总体加快。1-9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增长6.2%,增速较上年同期和上年全年均加快0.4个百分点,高于同期实 际GDP同比增速。其中,9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增速比8月加快1.3个百分点。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制图:智通财经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对智通财经表示,社零增速放缓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