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连接器
icon
搜索文档
得润电子:CPU Socket通过认证,业务规模扩大助力国产化替代
新浪财经· 2025-11-04 12:31
投资者提问: 尊敬的投资者,您好! CPU Socket 作为公司高速连接器领域的核心产品,已经通过Intel认证,并根据 市场和客户需求不断进行技术升级,持续拓展客户,业务规模不断扩大,同时具有良好的盈利水平,市 场竞争优势明显,为中高端连接器国产化替代进程贡献了自身的力量。相关具体业务情况请关注公司公 开披露信息,敬请广大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谢谢!查看更多董秘问答>> 免责声明:本信息由新浪财经从公开信息中摘录,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新浪财经不保证数据的准确 性,内容仅供参考。 董秘回答(得润电子SZ002055): 得润电子(维权)通过多年攻坚,不仅成为全球仅有的四家能量产CPU Socket 的连接器企业之一,更 是拿下国内唯一的英特尔认证的CPU socket的厂商资质,打破了国外连接器企业的CPU Socket技术封 锁,这个消息是不是属实?现在CPU Socket产品产能多少?营业收入多少?都供应给哪些企业? ...
瑞可达拟募资10亿加码主业 近6年研发费5.33亿夯实竞争力
长江商报· 2025-11-04 08:18
瑞可达成立于2006年,深耕连接器领域多年,是同时具备光、电、微波连接器产品研发和生产能力的企 业之一。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近年来,瑞可达不断拓展连接器产品在新能源、储能、轨道交通等领域的应用, 公司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同比增长46.04%至23.21亿元,归母净利润更是 同比激增119.89%至2.33亿元,盈利质量同步优化。 亮眼业绩背后,公司对研发投入持续加码。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瑞可达2020年—2025年 前三季度研发费用累计高达5.33亿元,逐年稳步增长的研发投入转化为丰硕成果——截至2025年6月30 日,公司及子公司累计拥有国内外专利384项。 拟募资10亿加速扩产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张璐 作为高压连接器领域的佼佼者,瑞可达(688800.SH)再添发展新动能。 11月2日,瑞可达发布公告称,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申请获证监会同意注册,拟募 资不超过10亿元加码高频高速连接、智慧能源连接等核心业务及补充流动资金。 长江商报记者了解到,瑞可达营收的大幅增长,主要归功于新能源汽车、储能、工业机器人、轨道交 通、工业控制、汽车自动 ...
终止创业板IPO后 华为/中兴通讯供应商盛凌电子再次启动IPO辅导
巨潮资讯· 2025-11-01 11:36
IPO进程 - 公司近日披露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辅导备案报告 正式重启IPO进程 [1] - 公司曾于2023年5月15日提交创业板上市申请 于2024年6月4日被终止审核 此次为调整策略后重新发起冲击 [3] 业务与产品 - 公司是专注于连接产品研发、生产与销售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核心产品包括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3] - 公司在通讯、工业控制和新能源等主流应用领域具有较高行业影响力与知名度 [3] - 公司正积极推动产品多元化应用 业务已延伸至医疗、轨道交通、安防等新兴领域 [3] 客户与市场地位 - 公司客户资源雄厚 包括华为、中兴通讯、诺基亚、新华三等主流通讯设备商 [3] - 客户涵盖工业控制领域龙头如汇川技术、泰科电子 以及新能源领域企业如阳光电源 [3] - 客户名单还包括跨行业知名厂商如3M、立讯精密、迈瑞医疗 [3] 股权结构 - 公司股权较为集中 控股股东深圳市盛凌实业有限公司直接持有公司59.82%的股份 [4]
意华股份Q3净利润2.70亿,传统业务稳舵,高速互联扬帆新蓝海
全景网· 2025-10-31 18:49
财务业绩表现 - 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9.62亿元,同比增长4.62%,归母净利润达2.70亿元,同比增长16.33% [1] - 第三季度单季表现尤为亮眼,营收19.17亿元,同比增长22.00%,归母净利润1.0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85.28% [1] - 公司展现出利润增速远超营收增速的优异表现,凸显盈利质量的实质改善与卓越运营效率 [5] 高速连接器与光电模组业务 - 公司是国内少数实现高速连接器及chip to io高速光电模组量产的企业之一,已攻克多项行业关键技术,形成完整自主知识产权体系 [2] - 公司生产的QSFP56 200G、QSFP-DD 400G、QSFP112 400G等系列高速连接器及光电模组已实现批量交付,广泛应用于华为、中兴等头部客户设备中 [2] - 公司积极参与国际行业标准制定,加入NGSFP MSA、QSFP-DD MSA、IPEC等多个产业联盟,巩固在高速连接器领域的先发优势 [2] - 公司透露超节点已成为大型AI算力基础设施建设的主导性产品形态,其生产的高速连接器和模组产品可用于超节点算力场景 [2] 太阳能支架业务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太阳能支架业务实现收入17.61亿元,同比下降8.85%,占总营收的57.83%,仍是公司重要的收入来源 [3] - 公司作为太阳能跟踪支架领域的重要参与者,核心客户覆盖NEXTracker等全球知名光伏企业 [3] - 为应对国际贸易环境变化,公司布局美国、泰国两大海外生产基地,就近响应海外客户交付需求,显著提升供应链韧性 [3] 技术研发与生产能力 - 公司模具精密度可达0.002mm,具备1模128穴精密注塑模具开发能力,大幅提升产品一致性和生产效率 [4] - 在研发方面,公司累计已获得发明专利95项,实用新型专利611项,并参与制定高速通讯领域国际行业标准 [4] 客户资源与市场拓展 - 公司在通讯连接器领域与华为、中兴、富士康等优质客户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4] - 在消费电子和汽车连接器领域,拥有正崴、伟创力、莫仕等国际国内知名客户,已融入到下游优质客户的供应链体系 [4] - 2025年上半年消费电子连接器收入达2.00亿元,同比增长29.22%,显示出强劲增长势头 [4] - 公司正以通讯连接器为核心,持续向消费电子、汽车电子等高增长赛道延伸,推进产品迭代与市场渗透 [4] 战略布局与行业前景 - 公司战略布局进入收获期,基本盘业务高速通讯连接器正乘着AI算力基础设施建设的东风,凭借与行业头部客户的深度绑定及领先量产能力,进入增长快车道 [5] - 在国产替代与智能化浪潮的双重驱动下,公司展现出在复杂经济环境中穿越周期的能力 [5] - 光伏行业需求与装机规模在“双碳”目标驱动下有望持续兑现,公司光伏支架业务有望重回增长轨道 [3]
意华股份(002897):公司点评:受益于AI算力需求高景气,公司连接器业务增长显著
国金证券· 2025-10-31 17:10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5]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表现强劲,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均实现显著同比增长,特别是单季度净利润增速高达85% [3] - 业绩增长主要受益于高速通讯连接器业务放量,核心客户在高速通信网络建设及AI算力需求方面的投入是主要驱动力 [4] - 公司通过绑定华为、中兴等头部优质客户,在超节点加速渗透的趋势下,市场份额稳固,长期增长前景看好 [4] - 公司控费能力提升,各项费用率同比下降,带动净利润水平持续增长 [4]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将保持增长,对应市盈率呈现下降趋势,估值具备吸引力 [5] 财务表现分析 - 2025年1-3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9.62亿元,同比增长4.62%,实现归母净利润2.70亿元,同比增长16.33% [3] - 3Q25单季度营业收入19.17亿元,同比增长22.0%,环比增长14.1%,归母净利润1.08亿元,同比增长85.28%,环比增长11.44% [3] - 3Q25毛利率为19.5%,同比微降0.45个百分点,环比微降0.08个百分点,主要受太阳能支架业务影响 [4] - 预计2025年全年营业收入为71.18亿元,归母净利润为4.02亿元,对应市盈率为23倍 [5] - 预计2026年营业收入87.20亿元,归母净利润4.45亿元,对应市盈率21倍 [5] - 预计2027年营业收入105.35亿元,归母净利润5.34亿元,对应市盈率17倍 [5] 业务驱动因素 - 高速通讯连接器业务是公司当前核心增长点,受益于AI算力需求拉动,高速产品占比持续提升 [4] - 超节点产品(如华为Atlas SuperPoD)的渗透率提升趋势明确,这类产品需要配套连接器,为公司带来市场机遇 [4] - 公司在通讯连接器领域深耕30多年,积累了华为、中兴、富士康、和硕、Duratel等众多优质客户,客户壁垒较高 [4] - 中长期看好高速通讯连接器放量带动公司实现增收增利 [4]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测2025年摊薄每股收益为2.075元,2026年为2.297元,2027年为2.753元 [10] - 预测2025年净资产收益率为13.70%,2026年为13.24%,2027年为13.76% [10] - 预测2025年市净率为3.17倍,2026年为2.77倍,2027年为2.40倍 [10]
瑞可达(688800):AI新品布局即将迈入收获期
新浪财经· 2025-10-31 10:37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7.96亿元,同比增长26.15%,环比增长4.32% [1][2]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为0.76亿元,同比增长85.41%,但环比下降6.58% [1][2]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累计营收达23.21亿元,同比增长46.04%,累计归母净利润为2.33亿元,同比增长119.89% [1] 盈利能力与成本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为20.81%,同比基本持平,但环比下降1.66个百分点 [2] - 第三季度期间费用共计0.86亿元,同比增长9.5%,但受益于管理变革深化提效,单位人效持续增长 [2] 业务板块进展 - 新能源汽车业务持续增长,海外市场实现突破,逐步获得欧洲车企新能源车订单 [1][3] - 墨西哥及美国工厂产能持续爬坡,海外订单周期长且稳定,有望带来营收持续增长和毛利率提升 [1][3] - 公司战略布局AI数据中心连接器和机器人连接器,产品谱系已完备,正逐步实现海内外客户导入 [1][3] 新兴领域布局 - 在AI与数据中心通信领域,公司提供包括高速数据有源及无源铜缆、电源及电力传输产品、PCIE协议及冷却连接解决方案等完整产品线 [3] - 高速铜连接产品已获得国内云厂商订单,并积极对接海外云厂商 [3] - 公司为人形机器人、低空飞行器领域提供高、低压连接器、电源连接器、以太网线束系列产品 [3] 未来展望与估值 - 公司被维持2025-2027年营业收入预测为33.9亿元、44.9亿元、56.9亿元 [4] - 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维持为2.7亿元、3.4亿元、4.6亿元 [4] - 基于2025年68.6倍市盈率估值,公司目标价为90.95元,维持"买入"评级 [1][4]
瑞可达(688800):AI新品布局即将迈入收获期
华泰证券· 2025-10-30 20:25
投资评级与核心观点 - 报告对公司的投资评级为“买入”,目标价为90.95元人民币 [1] - 报告核心观点认为公司AI新品布局即将迈入收获期,新能源汽车业务持续增长,海外市场实现突破,维持“买入”评级 [6] 第三季度业绩回顾 (3Q25) - 第三季度实现单季度收入7.96亿元,同比增长26.15%,环比增长4.32% [7] - 第三季度单季度毛利率为20.81%,同比微增0.02个百分点,但环比下降1.66个百分点,主要受铜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 [7] - 第三季度期间费用为0.86亿元,同比增长9.5%,归母净利润为0.76亿元,同比增长85.41%,但环比下降6.58% [7] - 2025年前三季度累计实现营收23.21亿元,同比增长46.04%,归母净利润2.33亿元,同比增长119.89% [6] 下半年展望与新兴业务布局 - 公司在欧洲等汽车客户中实现新能源汽车连接器订单突破,海外订单周期长且稳定,有望带来营收持续增长和毛利率提升 [8] - 在AI与数据中心通信领域,公司提供高速数据有源及无源铜缆、电源传输、PCIE协议及冷却连接等完整解决方案,高速铜连接产品已获得国内云厂商订单,并积极对接海外云厂商 [8] - 公司在人形机器人、低空飞行器领域提供高、低压连接器、电源连接器及以太网线束系列产品 [8]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测公司2025年至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3.9亿元、44.9亿元、56.9亿元 [9] - 预测公司2025年至2027年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2.7亿元、3.4亿元、4.6亿元 [9] - 基于2025年68.6倍市盈率估值(参考Wind一致预期可比公司估值均值),得出目标价90.95元 [9] - 预测公司2025年至2027年每股收益(EPS)分别为1.33元、1.67元、2.24元 [5] 财务数据与业务拆分 - 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为24.15亿元,同比增长55.29% [5] - 分业务看,新能源连接器是核心业务,2024年收入21.8亿元,占总收入90%,预测2025年收入达30.52亿元,同比增长40% [12] - 其他业务和新品类连接器(包括AI、机器人等)增长迅速,2024年收入3500万元,预测2025年收入将达1.06亿元,同比增长200% [12]
中航光电(002179):前三季度营收增长12%,产品结构影响利润短期表现
民生证券· 2025-10-30 18:43
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4][6] 核心观点 - 公司作为国内特种连接器龙头,在防务领域地位稳固,并积极布局民机、低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长期成长前景可期 [4] - 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实现增长,但利润端因业务结构变化及所得税费用增加而短期承压,业绩略低于市场预期 [1] - 公司在新能源汽车、数据中心等高端民用制造领域增长强劲,正成功打造“第二成长曲线” [3] 2025年三季度业绩表现 - 1~3Q25实现营业收入158.38亿元,同比增长12.36% [1] - 1~3Q25归母净利润为17.37亿元,同比下降30.89% [1] - 单季度3Q25营收46.54亿元,同比下降4.97%;归母净利润3.00亿元,同比下降64.50% [1] - 1~3Q25毛利率同比下滑6.91个百分点至29.70%;净利率同比下滑6.94个百分点至11.90% [1] - 3Q25毛利率同比下滑7.32个百分点至28.19%;净利率同比下滑10.80个百分点至7.42% [1] 费用与现金流 - 1~3Q25期间费用率同比减少0.60个百分点至15.50%,控制良好 [2] - 研发费用为14.01亿元,同比增长12.61%,研发费用率同比微增0.02个百分点至8.84% [2] - 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为-6.08亿元,去年同期为7.25亿元,主要受回款不及预期影响 [2] - 截至3Q25末,应收账款及票据达192.81亿元,较年初增加15.21%;存货56.97亿元,较年初增加21.23% [2] 业务进展与成长动力 - 防务领域订单呈恢复态势,并全面参与无人、深水、星箭等新兴领域,实现多项产品突破 [3] - 新能源汽车业务上半年实现同比超50%的高速增长,覆盖国内主流车企阵营 [3] - 数据中心业务提供整套解决方案,上半年业务规模实现同比翻倍增长 [3] - 国际业务在智能网联电动汽车、光伏储能、医疗、数据中心等领域取得进展,订单保持较快增长 [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5.26亿元、32.06亿元、35.63亿元 [4][5] -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市盈率PE分别为30倍、23倍、21倍 [4][5]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15.25亿元、236.98亿元、260.38亿元 [5][10] - 预计毛利率将从2025年的33.18%逐步回升至2027年的35.62% [10]
永贵电器:液冷超充迎政策红利,连接器持续探索新场景
证券时报网· 2025-10-30 14:45
财务表现 - 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5.86亿元,同比增长15.68% [1] - 公司归母净利润7120.67万元,同比下降29.25%,利润下滑主要因发行可转换债券导致财务费用增加605.69万元,较去年同期上涨2298.50万元 [1] - 去除可转债利息影响后公司利润与去年同期变化不大,毛利率为25.28%,显示稳定盈利能力 [1] 充电枪/桩业务 - 公司充电枪技术满足1000V、1200A大功率要求,居行业领先水平,已获得华为、比亚迪、吉利等主流车企认可并进入其供应链 [4] - 新能源车市场高速增长,2025年1-9月新能源汽车销量1122.8万辆,同比增长34.9%,直接带动下游充电桩需求扩增 [2] - 政策推动充电设施建设,发改委方案预期到2027年底新增160万个直流充电枪,其中包括10万个大功率充电枪 [3] 行业政策与市场空间 - 截至2025年5月底全国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总量1440万台,车桩比2.57:1,距离发改委提出的"车桩比达到1:1"战略目标存在较大差距,市场空间广阔 [2] - 八部门联合印发工作方案提出加快新能源车市场化拓展和完善新能源基础设施建设 [3] - 政策通过"扩市场、增需求、反内卷"三重举措联动,有望缓解行业竞争压力,提高公司议价能力,使毛利率重回30%区间 [3] 技术优势与产业合作 - 公司在液冷超充和兆瓦液冷超充领域有前瞻性布局,建立坚实技术壁垒 [4] - 华为宣布启动"10万+全液冷超充桩"建设目标,比亚迪发布"兆瓦闪充"技术,高功率快充将成为市场主流 [4] - 公司作为细分赛道龙头和主要供应商,将深化同华为等头部主机厂合作,拓宽技术护城河 [4] 连接器业务 - 公司连接器业务在新兴产业展现应用价值,针对算力服务器液冷场景设计的快换接头UQD已通过客户测试并开始小批量供货 [5] - 公司针对人形机器人、飞行汽车领域有相关产品布局,并推出卫星互联网产品系列 [5] - 公司高端连接器将拓展更多应用场景,助力卡位先进产业赛道 [5]
透视华丰科技三季报:低空经济赛道上的技术突围与产业共振
搜狐财经· 2025-10-28 16:13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6.59亿元,同比增长121.47% [1]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2.2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72亿元 [1] - 业绩刷新公司三季报历史纪录 [1] 低空经济业务布局 - 公司自2019年开始布局低空经济 [2] - 研发eVTOL整体互联方案,包括无缆化解决方案、配电互联系统、总线线缆连接组件及光电连接器 [2] - 设计的电气线路互联系统(EWIS)提升电气性能和可靠性,降低维护成本,延长使用寿命 [2] - 部分低空经济项目已获取订单 [3] 技术研发与产品拓展 - 拥有59项在研项目 [1] - 同步推进“军用112G高速连接器”和“卫星56G高速线缆组件”项目,技术能力向空天领域延伸 [2] -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开发车载光纤连接器、10Gbps防水以太连接器、低成本模块化充电插座产品 [2] - 形成“地面+低空+航天”的多场景技术布局 [2] 行业趋势与政策环境 - 低空经济正从政策风口向产业落地加速演进 [1] - 2024年全国两会将低空经济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多个省份出台配套政策 [3] - 据预测2026年中国低空经济规模将突破万亿元 [3] - 行业通过核心部件标准化构建“数字底座”,并推动“制造+运营+服务”的垂直整合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