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造船
icon
搜索文档
8轮谈判后,特朗普宣布:和日本达成贸易协议!对中国有何影响?
搜狐财经· 2025-07-23 18:36
王爷说财经讯:你知道吗?经过8轮谈判后,终于日本和美国达成了贸易协议! 7月2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突然宣布美国和日本达成了贸易协议。在全球贸易局势本就风云变幻的当下,这一消息犹如一颗深水炸弹,瞬间激起千层 浪。 究竟这份协议内容是什么?对日本经济有何影响?又会给咱们中国带来哪些连锁反应呢?下面王爷说财经就和大家一起来看看! 01、被逼到墙角?日、美达成贸易协议! 当地时间7 月 22 日,特朗普在其社交平台 "真实社交" 上兴奋发文,称美国和日本达成了一项 "巨大的" 协议 。 协议规定: 第一、美国对日本输美产品征收的关税从原定的 25% 降至 15% 。 第二、日本将向美国投资 5500 亿美元,而美国将获得这其中 90% 的利润。 第三、日本还将开放其市场,包括汽车、卡车、大米以及其他部分农产品和商品领域。 如王爷说财经之前就报道过,此前特朗普曾威胁将对日本的汽车关税提高到 25%,这对日本汽车产业这个支柱产业而言,无疑是灭顶之灾。 毕竟 2024 年日本对美国出口汽车达到 137 万辆,相关出口额占到日本对美出口总额的 34%。 另外,日本首相——石破茂7月23日也表示称,日美双方还就通过日本企业 ...
日美达成协议,对等关税为15%
日经中文网· 2025-07-23 14:14
关税协议内容 - 日本出口到美国的汽车将适用总计15%的关税(基本税率2.5%加新增12.5%)[1][2] - 对等关税税率定为15% 是美国目前公布的所有新对等关税税率中最低的一个[1][2] - 现行税率已在15%以上的产品不适用新对等关税 15%以下产品统一适用15%关税[2] - 钢铁和铝制品的个别关税继续维持现行的50%不变[2] - 未设置汽车进口数量限制[2] 投资框架 - 设立总额达5500亿美元的投资、融资框架支持日本企业对美投资[1][3] - 重点支持半导体、医药品、钢铁、造船、关键矿物、航空、能源、汽车、人工智能、量子等经济安全保障相关领域[3] - 该投资计划名为"Japan Investment America Initiative(日本对美投资倡议)"[3] 农产品贸易 - 维持"最低市场准入"大米每年77万吨的进口总量 进口关税为零[2] - 在现有进口配额范围内增加从美国的采购量[1][2] - 协议未包括日本方面降低农产品关税的内容[2] 谈判过程 - 特朗普政府原计划从8月1日起将对日本进口商品的对等关税从10%上调至25%[2] - 日本政府要求美方在8月1日前采取措施防止关税升至25%[2] - 日本要求在提供大规模投资的基础上重新审议对等关税与汽车关税[4] - 特朗普要求日本进一步开放市场 特别是在汽车领域 并要求减少对美贸易顺差[4] 其他合作 - 美日之间计划启动一项关于开发阿拉斯加产液化天然气(LNG)的合资项目[4]
2025年上半年造船市场总结:船企半年度业绩超预期,船价现企稳迹象,关注左侧布局机会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7-23 11:0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中国船舶、中国重工、中国动力投资评级均为买入 [9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国船舶、中国重工、中船防务半年度业绩预增超预期,利润释放得到验证,中国船舶2025H1归母预计28亿 - 31亿元,同比增加98% - 119%;中国重工2025H1归母预计15亿 - 18亿元,同比增加182% - 238%;中船防务2025H1归母预计4.6亿 - 5.4亿元,同比增加213% - 268% [4] - 新造船价1 - 5月下行,6月企稳,新船订单量1 - 6月同比下滑、6月环比回升,后续船价与订单量有望回升带动中国造船企业手持订单重回上涨趋势,1 - 6月中国新签订单量载重吨全球占比56%,金额全球占比44% [4] - 301具体落地政策较草案强度大幅减弱,造船利空压力释放,落地后新签订单及船价有望修复,积压造船需求释放将带动订单量及船价上行 [4] 各部分总结 船海产业链核心变化 - 中国船舶、中国重工、中船防务业绩预增超预期,收入成本双向改善,PO处于历史低位,中国船舶和中国重工当前PO均为0.72倍 [8][9] - 恒力重工重组交割完成,半年度业绩超预期,排产饱满,远期排产接近扬子江,手持订单金额约122亿美元,2025 - 2027年排产量逐年提升,2027年排产183万CGT [14] - 恒力重工产业园满产后发动机台数交付水平约为中国动力的40% - 50%,首台发动机24年9月交付,二期产能2025年1月投产 [17] - 苏美达半年度业绩超预期,造船利润释放,收入成本双向改善,预计2025 - 2027造船收入同比增长9%、23%、19%,柴油发电机组业务弹性值得关注 [20] - 中国动力半年度业绩符合预期,收回少数股权如落地将增厚EPS,交易方案为购买16.51%中船柴油机股权,总交易价格38.14亿元 [23] - 301法案落地政策强度低于预期,造船利空压力释放,取消累积收费、设置收费上限等,部分中国建造船舶可豁免 [24] 上半年造船市场量价更新 - 1 - 6月新造船价先降后升,二手船价持续上行,6月末新造船价格指数187点,月环比上涨0.22%,较年初下降1.08%;二手船价格指数181点,月环比上涨1.95%,较年初上涨2.88% [31] - 全球船舶手持订单3.9亿DWT,较年初增长0.9%,集装箱船、油轮、散货船、LNG船、其他船手持订单量分别较年初变化+11%、+4%、-6%、-9%、-2% [31] - 全船型订单占运力比16%,各船型手持订单占比处于2000年以来不同分位,1 - 6月新签订单1938万CGT,同比下降54%,集装箱船为新签订单主力 [31] - 1 - 6月中国新签订单载重吨占比56%,金额占比44%,居全球首位,单6月中国签单量载重吨占比70%,金额占比61% [47] 高价订单陆续交付,中船系船厂订单梳理 - 中船集团2025 - 2027新船交付量持续提升,预计同比-15%、+31%、+23% [50] - 中船集团旗下各船厂2025年预计交付运力不同,后续交付量同比有不同变化,如沪东中华2025年预计交付96万CGT,2025 - 2027同比增长-5%、56%、17% [58] - 造船企业利润释放源于毛利率改善,2H2021高价订单陆续交付,中国船舶和中国重工高价订单交付占比逐渐提高 [77] - 中国船舶与中国重工合并后产能可达全球产能的18 - 33%,市值区间为2648 - 4110亿元 [78][79] - 扬子江2024年造船业务毛利率提升至28%,其利润率可作为中国船舶和中国重工利润率变化的领先指标 [84] - 中国船舶和中国重工PO估值处于历史低位,修复空间充足,中国船舶历史PO区间0.5 - 4倍,当前0.72倍;中国重工历史PO区间0.6 - 10倍,当前0.72倍 [89]
石破茂证实日美达成协议
第一财经· 2025-07-23 10:40
日美关税协议 - 美方将对日本征收15%的关税,并增加进口美国大米 [1] - 日美双方同意通过日本企业在半导体、钢铁、造船、能源、汽车等领域的投资,加强供应链合作与经济安全保障 [1] - 日本将在现行大米"最低准入制度"下增加从美国进口大米的比例,声称不会牺牲日本农业 [1] - 协议不包含日本对美国商品降低关税,特别是农产品关税 [1] - 美国对日本进口汽车加征12.5%关税,加上原有2.5%,合计15% [1] - 钢铁和铝关税维持现行50%税率 [1] 贸易背景 - 日本是美国主要贸易伙伴之一,两国曾因贸易逆差、汇率和汽车市场准入等问题发生贸易摩擦 [1] - 特朗普曾宣布自8月1日起将几乎所有日本输美商品关税提高至25% [1] 其他内容 - 马云西湖夜骑带动同款商品热销,旗舰店实施每人限购2辆政策 [3]
申银万国期货早间策略-20250723
申银万国期货· 2025-07-23 10:1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预计资本市场内中长期资金占比会逐步增加,利于降低股市波动 [2] - 中长期角度A股投资性价比较高,中证500和中证1000受科创政策支持,成长性或带来高回报,上证50和沪深300在当前宏观环境下有防御价值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股指期货市场 - IF当月、下月、下季、隔季前日收盘价分别为4118.80、4109.80、4076.20、4047.60,涨跌分别为43.60、45.40、44.60、45.40,成交量分别为29517.00、69503.00、14593.00、3790.00,持仓量分别为47302.00、162828.00、52902.00、4515.00,持仓量增减分别为4202.00、9997.00、1211.00、982.00 [1] - IH当月、下月、下季、隔季前日收盘价分别为2794.80、2796.80、2798.60、2798.80,涨跌分别为23.20、25.00、24.00、22.60,成交量分别为15532.00、37371.00、5645.00、1250.00,持仓量分别为21381.00、65052.00、14218.00、1127.00,持仓量增减分别为2695.00、5322.00、844.00、90.00 [1] - IC当月、下月、下季、隔季前日收盘价分别为6183.20、6129.40、6001.20、5888.20,涨跌分别为72.60、69.60、68.80、70.80,成交量分别为26660.00、49010.00、12904.00、4002.00,持仓量分别为54215.00、108997.00、56846.00、5268.00,持仓量增减分别为1591.00、2193.00、 - 123.00、874.00 [1] - IM当月、下月、下季、隔季前日收盘价分别为6590.00、6515.40、6331.00、6172.80,涨跌分别为44.80、42.80、42.60、44.40,成交量分别为39378.00、118700.00、26255.00、7964.00,持仓量分别为62728.00、178632.00、77150.00、9821.00,持仓量增减分别为367.00、 - 302.00、 - 1405.00、1357.00 [1] - IF下月 - IF当月、IH下月 - IH当月、IC下月 - IC当月、IM下月 - IM当月隔月价差现值分别为 - 9.00、2.00、 - 53.80、 - 74.60,前值分别为 - 9.80、0.20、 - 51.00、 - 72.40 [1] 股指现货市场 - 沪深300指数前值4118.96,涨跌幅0.82,成交量257.60亿手,总成交金额4508.74亿元 [1] - 上证50指数前值2792.18,涨跌幅0.72,成交量68.31亿手,总成交金额1293.95亿元 [1] - 中证500指数前值6213.41,涨跌幅0.85,成交量246.21亿手,总成交金额3136.62亿元 [1] - 中证1000指数前值6637.10,涨跌幅0.38,成交量301.66亿手,总成交金额3959.15亿元 [1] - 部分行业涨跌幅:能源3.97%、原材料2.64%、工业2.38%、可选消费0.84%、主要消费2.01%、医药卫生0.41%、地产金融 - 0.57%、信息技术 - 0.06%、电信业务 - 0.58%、公用事业0.12% [1] 期现基差 - IF当月 - 沪深300、IF下月 - 沪深300、IF下季 - 沪深300、IF隔季 - 沪深300前值分别为 - 0.16、 - 9.16、 - 42.76、 - 71.36,前2日值分别为 - 11.01、 - 20.81、 - 52.01、 - 77.21 [1] - IH当月 - 上证50、IH下月 - 上证50、IH下季 - 上证50、IH隔季 - 上证50前值分别为2.62、4.62、6.42、6.62,前2日值分别为 - 1.24、 - 1.04、2.36、2.56 [1] - IC当月 - 中证500、IC下月 - 中证500、IC下季 - 中证500、IC隔季 - 中证500前值分别为 - 30.21、 - 84.01、 - 212.21、 - 325.21,前2日值分别为 - 54.71、 - 105.71、 - 231.91、 - 344.91 [1] - IM当月 - 中证1000、IM下月 - 中证1000、IM下季 - 中证1000、IM隔季 - 中证1000前值分别为 - 47.10、 - 121.70、 - 306.10、 - 464.30,前2日值分别为 - 76.66、 - 149.06、 - 335.46、 - 493.46 [1] 其他国内主要指数和海外指数 - 国内主要指数:上证指数前值3581.86,涨跌幅0.62%;深证成指前值11099.83,涨跌幅0.84%;中小板指前值6881.54,涨跌幅0.58%;创业板指前值2310.86,涨跌幅0.61% [1] - 海外主要指数:恒生指数前值25130.03,涨跌幅0.54%;日经225前值39774.92,涨跌幅 - 0.11%;标准普尔前值6309.62,涨跌幅0.06%;DAX指数前值24041.90,涨跌幅 - 1.09% [1] 宏观信息 - 深圳相关部门与中央部委沟通,与中国证监会就资本市场支持深圳综合改革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预计年内有“在港上市的大湾区企业回深交所上市”等改革成果落地 [2] - 二季度末,人民币房地产贷款余额53.33万亿元,同比增长0.4%,增速比上年末高0.6个百分点,上半年增加4166亿元;个人住房贷款余额37.74万亿元,同比下降0.1%,增速比上年末高1.2个百分点,上半年增加510亿元 [2] - 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美国与菲律宾和印尼达成贸易协定,将菲律宾商品关税从20%下调至19%,菲律宾对美国开放市场并实行零关税,印尼取消99%关税壁垒,印尼出口美国产品缴19%关税,还将供应关键矿产,签署采购波音飞机等重大协议 [2] - 国务院总理李强签署《农村公路条例》,自2025年9月15日起施行,旨在推动农村公路高质量发展 [2] 行业信息 - 国家数据局指导合肥、成都等7个城市建设数据标注基地,建设数据集524个,服务大模型163个,下半年计划布局建设数据产业集聚区试点 [2] - 上半年我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以载重吨计分别占世界总量的51.7%、68.3%和64.9%,以修正总吨计分别占47.2%、64.0%和57.6%,保持全球领先 [2] - 上半年电信业务收入累计完成9055亿元,同比增长1%,5G、千兆、物联网等用户规模持续扩大,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保持较快增势 [2]
日本首相确认与美达成关税一致
快讯· 2025-07-23 10:00
智通财经7月23日电,据CCTV国际时讯,当地时间今天(7月23日),日本首相石破茂在直播记者会上 称,与美国就向美方日本征收15%的关税达成一致。日美双方就通过日本企业在半导体、钢铁、造船、 能源、汽车等领域的投资,加强与美方供应链合作、保障经济安全,达成一致。石破茂表示,在日本现 行的大米"最低准入制度"下,增加从美国进口大米的比例。此举不会牺牲日本农业。 当地时间22日,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已与日本达成贸易协议,美国将对日本征收15%的关税,日本将向 美国投资5500亿美元,并对美国开放汽车、大米等市场。 日本首相确认与美达成关税一致 ...
扩建上海港!中国挑战美国造船业封锁
金投网· 2025-07-21 14:32
根据克拉克森数据,中国在上半年获得56%的新订单,较上年同期的75%有所下降,而韩国的份额则从 14%升至30%。 不过中国也没有"坐以待毙",面对订单减少的局面,中国造船业正尝试多线反击。一是转向制造其他更 高端的特种船,例如大型破冰船订单;其次是加大了对东南亚、非洲等新兴市场的开拓力度。 作为我国最大的现代化造船基地之一,长兴岛去年的工业总产值超过800亿元。而且该岛已生产出中国 最先进的船舶,包括极地科考破冰船"雪龙2号"和可运输多达7800辆汽车的汽车运输船。 长兴岛产业集群被赋予"全球技术突破中心"的使命,计划到2027年研发超过10种高科技船舶及海洋工程 设备,并吸引至少三家国际顶尖机构加入其运营。 随着造船技术的不断改进跟升级,中国已长期占据全球船舶制造供应链中的主导地位。根据海事咨询公 司克拉克森研究的数据,2024年中国船厂获得了70%的新订单,总订单量达4645万补偿总吨位(衡量建 造船舶或船舶所完成工作的指标)。 然而就在今年上半年,由于美国实施的新限制政策,中国船厂的新订单份额出现下降,而韩国船厂的份 额则有所提升。今年4月,特朗普宣布对中国制造或运营船只征收高额港口费用,导致原本向中 ...
韩国天塌了,特朗普一开口就是4000亿美元,李在明想跟中方亲近都不敢?
搜狐财经· 2025-07-21 12:48
美国对韩国的经济施压 - 美国特朗普政府要求韩国出资4000亿美元设立"制造业合作强化基金",否则将加征高额关税 [1] - 4000亿美元相当于韩国年GDP的22%和年度财政收入的80%以上 [3] - 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明确表示,这笔资金必须用于投资美国而非韩国本土产业 [3] 韩国面临的经济困境 - 4000亿美元若由财政承担将直接掏空韩国国库 [3] - 韩国经济研究院分析指出,美国制造业空心化严重,劳动力成本高昂,投资回报率极低 [3] - 韩国财阀高层透露,若被迫将资金投向美国,国内半导体、汽车等核心产业可能面临资金链断裂风险 [3] 韩国的外交抉择 - 韩国总统李在明承诺"韩美同盟始终是韩国外交的核心",但政府宣布访美特使团团长更换,被解读为对美国的隐性妥协 [5] - 韩国外长候选人赵显表示将推动中日韩领导人会议,为自贸区谈判铺路,试图减少对美依赖 [5] - 中国是韩国最大贸易伙伴,2025年中韩贸易额预计突破3500亿美元,中日韩自贸区可对冲美国关税威胁 [5] 美国的战略意图 - 特朗普政府通过关税和金融手段试图榨干盟友,4000亿美元基金被视为"经济殖民" [8] - 韩国《金融时报》警告,若日韩妥协,美国将构建"美西方统一市场"以巩固霸权 [8] - 若韩国、日本甚至欧盟集体反抗,美国霸权可能加速崩塌 [8] 全球格局的影响 - 4000亿美元的要求不仅是韩国的危机,更是全球秩序的试金石 [9] - 李在明的抉择将决定韩国能否走出"亲美陷阱",中日韩自贸区能否破局将影响东亚未来格局 [9]
订单持续下滑!日本造船业市占率跌破10%
搜狐财经· 2025-07-20 20:11
日本船企接单量持续下滑 - 2025年6月日本船企接单量为23艘135.545万GT,同比减少36.9%,连续三个月低于去年同期水平[2] - 二季度(4-6月)接单总量55艘286.7万GT,同比下滑39.8%[2] - 上半年累计接单94艘502.32万GT,同比大幅下滑68.1%[2] 船型结构分析 - 6月新订单包含2艘汽车运输船(14.92万GT)、18艘散货船(86.315万GT)、3艘液货船(33.31万GT)[2] - 上半年散货船接单76艘357.759万GT,同比减少42.3%(去年同期140艘620.423万GT)[2] - 液货船接单8艘73.825万GT,同比减少28.3%(去年同期22艘103.029万GT)[2] 行业竞争格局 - 上半年全球新船订单647艘4680万载重吨,以CGT计算同比下降48%[3] - 日本船企市场份额不足10%,面临中韩船企强势竞争[3] - 日本船厂因船台排期饱和无法承接更多订单,产能缩减加剧份额下滑[3] 手持订单情况 - 截至6月底手持订单620艘2999万GT,环比5月(2985万GT)小幅提升[3] - 现有订单可维持约3.5年建造量(按2024年完工量计算)[3]
侃股:巨头合并进一步提升投资价值
北京商报· 2025-07-20 18:31
这种协同效应能够创造出超出企业单独运营时的价值,为企业带来新的增长点。对于投资者而言,这意 味着企业未来的发展潜力更大,投资回报率可能更高,从而提升了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 北京商报评论员 周科竞 同时,大规模的生产能够降低单位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拥有更强的价格优势。这 种规模效应不仅提升了企业的盈利能力,还为投资者带来了更稳定的收益预期,从而吸引更多资金流 入,推动股价上升,直接提升了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 从市场竞争力角度来看,巨头合并能够打造出更具综合实力的行业领军者。在当今全球化的市场环境 下,企业面临着来自国内外同行的激烈竞争。通过合并,企业可以迅速扩大市场份额,拓展业务领域, 实现多元化发展。 例如,一家传统能源巨头与一家新能源企业合并,新企业将同时具备传统能源的稳定供应能力和新能源 的创新发展潜力,能够在能源市场的不同细分领域占据优势地位。这种综合竞争力的提升使企业在面对 市场波动和行业变革时更具韧性,降低了经营风险,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可靠的投资保障。 投资者往往会青睐那些具有强大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的企业,因此,巨头合并有助于提升相关上市 公司在资本市场上的吸引力,进而提升其投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