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性能复合材料
icon
搜索文档
“宏观猎手”看A股:谁将接过时代的权杖?
券商中国· 2025-09-17 15:52
金融的潮汐里,从不停歇的是资本奔涌的声浪,是市场博弈的起落,也是无数人在数字与趋势间追逐、思辨的身影。而在民生加银基金的一间办公室里,基金经 理尹涛正俯首于一份宏观政策文件。他的目光停留在某个看似平常的措辞变化上——这可能 是又一个投资信号的开始,也可能是时代转折的注脚。 27年前,当尹涛以财经记者的身份第一次走进国家部委的新闻发布会时,他不会想到,那些看似枯燥的政策条文将成为他日后投资生涯中最敏锐的武器。从纸媒的 黄金时代到资管行业的激荡岁月,他始终努力保持着投资所需要的"时代感",守候在时代转折的裂缝处——那里既有宏观政策调整带来的资产重估机会,也有产业 变革孕育的新增长极。新能源车、新消费、AI、创新药……他用自己对经济周期与行业轮动的敏锐捕捉,在牛熊转换间书写着属于自己的投资篇章。 2025年,当市场在"弱美元周期"与"创新驱动"的双重逻辑下演绎着结构性行情,这位经历过多次牛熊周期的"老猎手",正以其独特的投资哲学,在这个波动剧烈的 市场里,演绎着一场"持久战"与"游击战"的投资艺术。 以宏观为锚 作为中国最早一批证券市场的"守望者",尹涛的职业生涯跨越了27个春秋。其中后17年在证券投资领域深耕,而 ...
奇德新材:积极拓展低空飞行、机器人等新兴领域应用
格隆汇· 2025-09-11 15:44
公司业务与产品 - 公司深耕高性能复合材料领域 核心产品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品具备轻量化 高强度 耐腐蚀 抗疲劳等显著优势[1] - 公司在特种工程塑料改性领域积累深厚 在纤维增强 耐磨 耐热及高耐冲击等高性能改性技术上形成核心竞争力[1] - 碳纤维复合材料产品作为公司战略核心业务已获得市场高度认可[1] 客户合作与应用 - 公司已与比亚迪 XM 零跑 延锋等主机厂或零部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1] - 产品成功应用于前舱盖 侧裙 尾翼 座舱内饰等关键汽车部件[1] - 产品有效提升汽车轻量化水平及外观质感[1] 行业前景与机遇 - 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对碳纤维材料的应用尚处起步阶段[1] - 碳纤维材料凭借辨识度高 减重效果显著 性能提升突出等独特优势未来市场潜力巨大[1] - 行业向高端化 轻量化 高性能化方向加速发展 碳纤维材料有望迎来高速增长期[1] 新兴领域拓展 - 公司积极拓展低空飞行 机器人等新兴领域应用[1] - 目前已与行业内多家头部品牌客户开展交流对接 部分客户推进样品开发 送样测试等工作[1] - 受限于当前低空飞行及机器人行业尚处发展初期 相关业务短期内对公司经营业绩暂无重大影响[1] 未来发展战略 - 公司将持续加大在研发创新 市场开拓 产能建设等方面的协同投入[1] - 全力打造国内高性能碳纤维制品的领军品牌[1]
奇德新材(300995.SZ):积极拓展低空飞行、机器人等新兴领域应用
格隆汇· 2025-09-11 15:12
公司核心业务与产品 - 公司深耕高性能复合材料领域 核心产品为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品 具备轻量化 高强度 耐腐蚀 抗疲劳等显著优势 [1] - 在特种工程塑料改性领域积累深厚 尤其在纤维增强 耐磨 耐热及高耐冲击等高性能改性技术上形成核心竞争力 [1] - 碳纤维复合材料产品作为战略核心业务已获得市场高度认可 [1] 客户合作与应用领域 - 已与比亚迪 XM 零跑 延锋等主机厂或零部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 [1] - 产品成功应用于前舱盖 侧裙 尾翼 座舱内饰等关键汽车部件 有效提升产品轻量化水平及外观质感 [1] - 积极拓展低空飞行 机器人等新兴领域应用 与多家头部品牌客户开展交流对接 部分客户推进样品开发与送样测试 [1] 行业发展趋势与市场潜力 - 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对碳纤维材料的应用尚处起步阶段 [1] - 碳纤维材料凭借辨识度高 减重效果显著 性能提升突出等优势 未来市场潜力巨大 有望迎来高速增长期 [1] - 低空飞行及机器人行业尚处发展初期 相关业务短期内对公司经营业绩暂无重大影响 [1] 公司战略与未来规划 - 持续加大在研发创新 市场开拓 产能建设等方面的协同投入 [1] - 全力打造国内高性能碳纤维制品的领军品牌 [1]
平原税务:精准施策为企业发展聚势赋能
搜狐财经· 2025-08-27 16:55
税务服务优化 - 平原县税务局通过政策精准落地和服务精细配套双轮驱动 助力企业轻装上阵[1] - 推动办税服务厅转型升级 以征纳互动平台实现远程业务办理 提升跨区域业务效率[5] - 从人找政策转向政策找人 从大厅排队转向指尖办税 提供精细化个性化服务[5] 企业政策红利 - 山东江山纤维科技作为高性能复合材料研发制造企业 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税费优惠[3] - 2025年上半年该公司获得税费优惠约233万元 资金直接注入研发端[3] - 税务部门建立政策落实跟踪台账 确保企业应享尽享政策红利[5] 企业发展成效 - 税费优惠政策增强企业创新研发底气 为产品研发提供资金支持[3] - 江山纤维科技研发投入获得资金活水后 推动高性能纤维材料研发取得新进展[3] - 政策红利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并增强市场竞争力[3] 跨区域服务案例 - 石家庄孝跃建筑劳务分包有限公司通过征纳互动平台办理跨区域税款预缴业务[5] - 税务人员远程指导上传资料 快速完成审核办理 解决异地办税难题[5] - 高效服务大幅节省企业办税成本 获得企业满意评价[5]
泛亚微透: 泛亚微透2025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预案
证券之星· 2025-08-26 17:21
发行方案概要 - 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27,300,000股,占发行前总股本的30% [3][17][20] - 发行对象为不超过35名符合规定的特定投资者,包括基金、券商、QFII等机构投资者 [1][17][18] - 发行价格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股票交易均价的80% [18][19] - 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69,850.88万元 [21][24] 募集资金用途 - 拟投入21,288.15万元用于CMD产品智能制造技改扩产项目,其中募集资金投入11,935.40万元 [30] - 拟投入26,018.11万元用于6G通讯低介电损耗FCCL挠性覆铜板产业化项目,其中募集资金投入21,574.55万元 [31] - 拟投入20,429.18万元用于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其中募集资金投入15,440.93万元 [39][43] - 拟使用20,900.00万元补充流动资金 [43] 业务背景与战略 - 公司CMD产品2022-2024年销售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01.00% [25] - 2025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693.7万辆,同比增长40.3%,渗透率达44.3% [8] - 公司采取"产品多元、市场利基"战略,拓展汽车外其他应用领域 [15] - 高端FCCL市场被美国杜邦和日本松下垄断,国产替代需求迫切 [10][32] 技术优势与研发 - 已获得CMD相关授权专利35项,包括11项中国发明专利和6项国际PCT专利 [28] - 在FCCL领域拥有7项授权专利,包括2项中国发明专利 [33] - 实验室获CNAS国家认可资质,具备国际水准检测能力 [38][42] - 与浙江大学、常州大学建立产学研合作 [37] 市场前景 - 汽车电气化、智能化趋势推动CMD产品在车灯、电池包、ECU等领域应用 [9][12] - 5G/6G通信、航天航空、AI等领域对高频高速FPC需求激增 [10][31] - 国家政策大力支持新材料产业发展,将新材料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 [11][35] 财务影响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占总负债比例达63.91% [16][44] - 本次发行将降低资产负债率,优化财务结构 [16][44] - 发行后总股本将增加至118,300,000股,控股股东持股比例降至21.44% [23] 实施进展 - CMD项目尚在办理备案和环评手续 [30] - FCCL项目尚在办理备案和环评手续 [31] - 研发中心项目尚在办理备案和环评手续(如需) [43]
泛亚微透: 泛亚微透2025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方案论证分析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6 17:21
公司融资计划 - 拟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为人民币69,850.88万元,扣除发行费用后用于CMD产品智能制造技改扩产项目、用于6G通讯的低介电损耗FCCL挠性覆铜板产业化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1] - 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发行前公司总股本的30% [1] - 通过股权融资优化资产负债结构,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占总负债比例达63.91% [8] 新能源汽车行业背景 - 2025年上半年中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562.1万辆和1,565.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5%和11.4% [1] - 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696.8万辆和693.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1.4%和40.3%,占汽车新车总销量44.3% [1] - 工信部规划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达20%,2030年达40% [1] CMD产品业务 - CMD凝露控制器可消除汽车车灯、动力电池包、ECU控制单元等领域的结雾凝露现象,已应用数千万件 [2] - 2022年至2024年CMD产品销售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01.00%,主营业务收入占比从5.69%提升至16.13% [21] - 产品已应用于奔驰、宝马、大众、沃尔沃、红旗、理想、蔚来等汽车品牌及法雷奥、海拉等车灯厂商 [25] FCCL挠性覆铜板项目 - 项目突破美日企业垄断,采用聚酰亚胺/含氟聚合物复合材料与无胶粘结卷对卷工艺,实现低介电常数(Dk)、低介电损耗角正切值(Df)等特性 [6][22] - 产品适用于5G/6G通信、航天航空、新能源汽车、AI、医疗等领域的高频高速柔性电路需求 [3][6] - 已获得7项专利授权(含2项中国发明专利),并通过客户性能验证 [24][26] 研发与技术储备 - 公司拥有ePTFE膜、气凝胶、CMD等核心技术,已获得CMD相关授权专利35项(含11项中国发明专利及6项国际专利) [23] - 研发中心项目将开展低介电损耗高柔性电缆线束、船用ePTFE密封技术等课题研究 [7] - 核心技术团队深耕高分子新材料领域,具备ePTFE膜、气凝胶、FCCL等研发经验 [24] 政策与行业支持 - 国家出台《中国制造2025》《"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等政策,将新材料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推进 [4] - 新材料目录涵盖299种材料,包括先进基础材料、关键战略材料和前沿新材料三大类 [4] - 政策支持推动有色金属、化工、先进半导体等材料产业升级与创新应用 [4]
泛亚微透: 泛亚微透2025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使用的可行性分析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6 17:21
募集资金使用计划 - 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69,850.88万元 将用于CMD产品智能制造技改扩产项目、用于6G通讯的低介电损耗FCCL挠性覆铜板产业化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1] - 若实际募集资金净额少于拟投入总额 不足部分由公司以自筹资金解决 [1] - 在募集资金到位前 公司可以自筹资金先行投入 [1] CMD产品扩产项目 - 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11,935.40万元 通过升级生产车间、建设洁净房并引入自动化设备提升智能制造水平 [1] - 2022-2024年CMD产品销售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01.00% 现有产能已成为发展制约因素 [2] - 产品已应用于奔驰、宝马、大众、沃尔沃、理想、蔚来等汽车品牌 并进入法雷奥、海拉等车灯厂商供应链 [4] - 公司拥有CMD相关授权专利35项 包括中国发明专利11项和国际PCT专利6项 [4] - 项目将减少对人工生产的依赖 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稳定性 [3] 6G通讯FCCL产业化项目 - 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21,574.55万元 生产高频高速低介电损耗挠性覆铜板 [6] - 产品具有低介电常数(Dk)、低介电损耗角正切值(Df)等特性 适用于5G/6G通信、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等领域 [6] - 当前高端FCCL市场被杜邦、松下等国外企业垄断 项目旨在实现国产替代 [7] - 公司已获得FCCL相关授权专利7项 包括中国发明专利2项 [8][11] - 产品采用聚酰亚胺/含氟聚合物复合材料 通过无胶粘结技术实现卷对卷生产 [6][7] 研发中心建设项目 - 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15,440.93万元 用于购置研发大楼、先进设备和引进研发人员 [13] - 将开展低介电损耗高柔性扁平电缆线束无尘组件技术、船用ePTFE软垫片密封技术等课题研究 [13][14] - 公司拥有CNAS认可实验室和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配备高精度检测设备 [12][16] - 当前研发场地面积不足 设备陈旧影响研发效率 [14] 补充流动资金 - 拟使用募集资金20,900.00万元补充流动资金 以降低负债水平并优化财务结构 [1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公司流动负债占总负债比例达63.91% [18] - 补充流动资金将增强公司抗风险能力和短期偿债能力 [18] 政策与行业环境 - 国家出台《中国制造2025》《"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等政策支持新材料产业发展 [9][10] - 汽车产销量突破3000万辆 出口爆发式增长 为CMD产品创造良好外部条件 [5] - 《覆铜板"十四五"发展重点及产业技术线路图》提出要突破高性能FCCL国产化 [11] 技术储备与实施基础 - 公司在ePTFE膜、气凝胶、CMD及FCCL领域拥有核心技术积累 [15] - 与浙江大学、常州大学等院校建立产学研合作 [11][17] - 持有IATF16949、ISO9001等管理体系认证 生产体系覆盖全链条 [12] - 研发团队深耕ePTFE膜和气凝胶领域 具备专业背景和丰富经验 [17]
泛亚微透: 泛亚微透2025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摊薄即期回报的风险提示及填补回报措施和相关主体承诺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26 17:21
公司融资计划 - 公司于2025年8月26日召开董事会审议通过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议案 [1] - 本次发行总股本假设从7000万股增至9100万股或11830万股 暂不考虑发行费用 [1][2] - 基于2024年扣非归母净利润8981.66万元 对2025年业绩设三种情景:持平/降10%/增10% [1][2][3] 财务指标测算 - 在总股本增至9100万股情况下 基本每股收益从1.42元降至1.09元(持平)或0.98元(降10%)或1.20元(增10%) [2][3] - 在总股本增至11830万股情况下 基本每股收益从1.42元降至1.06元(持平)或0.96元(降10%)或1.17元(增10%) [2][3] - 测算基于会计准则要求 不构成盈利预测 [2][3] 募集资金用途 - CMD产品智能制造技改扩产项目解决产能瓶颈 该产品2022-2024年销售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01% [5][6] - CMD产品收入占比从2022年5.69%快速提升至2024年16.13% [6] - 用于6G通讯的低介电损耗FCCL挠性覆铜板产业化项目系ePTFE/PTFE膜技术新应用 [7] - 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旨在提升核心技术支撑产品迭代 [7] 技术储备优势 - CMD产品已获授权专利35项 包括11项中国发明专利和6项国际PCT专利 [8] - FCCL产品研发8年 获7项专利授权(2项发明专利+5项实用专利) [8] - 掌握无胶粘结卷对卷生产工艺 FCCL产品具低介电常数/低损耗特性 [10][11] - 核心技术团队深耕ePTFE膜/气凝胶/CMD/FCCL等领域多年 [9] 市场应用基础 - CMD产品已应用于奔驰/宝马/大众/沃尔沃/红旗/理想/蔚来/小米等汽车品牌 [9] - 配套车灯厂包括法雷奥/海拉/马瑞利/华域视觉/星宇等知名厂商 [9] - FCCL产品已完成客户验证 将抓住国产化机遇提升业务规模 [11] 募集资金管理 - 建立专项存储制度 保证募集资金合法合规使用 [11] - 积极推进募投项目实施 降低即期回报摊薄风险 [11] - 完善利润分配机制 制定2025-2027年股东分红回报规划 [12] 公司治理承诺 - 控股股东承诺不干预经营 不侵占公司利益 [13] - 董事及高管承诺不输送利益 确保薪酬与填补回报措施挂钩 [14] - 相关主体承诺若违反将依法承担补偿责任 [13][14]
惠柏新材股价震荡下行 成交额达2.45亿元
金融界· 2025-08-05 03:20
股价表现 - 8月4日报收32.84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1.85% [1] - 当日股价波动区间为32.16元至34.01元 [1] - 成交量为74322手,成交金额2.45亿元,换手率达到15.37% [1] 公司基本面 - 主营业务为高性能复合材料研发生产,产品主要应用于新能源、电子电器等领域 [1] - 企业注册地位于上海 [1] - 目前总市值30.30亿元,流通市值15.88亿元 [1] 资金流向 - 8月4日主力资金净流出236.07万元 [1] - 近五个交易日整体呈现资金净流入状态,累计净流入4733.39万元 [1] - 早盘时段曾出现快速反弹,9点35分前后五分钟内涨幅超过2% [1]
长三角科技创新协同怎么干?这份“决定”说清楚了
第一财经· 2025-08-01 17:21
长三角科技创新协同发展 - 长三角基础研究联合基金支持跨区域、跨学科协同开展产业目标导向明确的应用基础研究 [1] - 截至2024年底长三角区域研发投入强度达3.33% 跨省域国内发明专利合作申请量9545件 万人有效发明专利64.39件 [1] - 2021-2024年三省一市技术合同成交额较2021年增长145% 获国家科学技术奖194项占全国45.8% 其中长三角合作45项占23.2% [1] - 2021-2024年"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中长三角参与19项占比约50% [1] 《决定》核心举措 - 共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重大创新平台 深化人才共育交流和国际科技合作 [3] - 推动基础研究合作 鼓励高风险高价值基础研究 建立长三角基础研究联合基金 [3] - 围绕重点产业需求优化企业出题机制 加强创新资源跨区域跨领域配置 组织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 [3] - 建设一体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 促进开发区跨省域联动发展 共建跨省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3] - 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完善科技企业梯次培育体系 支持建设长三角创新联合体 [3] 跨省域高新区发展 - 全国首个跨省域高新区规划面积49.16平方公里 构建"一芯引领、两廊带动、三片协同、多点支撑"布局 [4] - 青浦园区占地8.69平方公里 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和高性能复合材料产业 [4] - 西岑科创中心定位世界级科创小镇 华为研发中心带动2.7万科研人才入驻 金发科技加速汽车材料研发 [4] - 2024年青浦园区规上工业产值157.3亿元 规上服务业营收345.9亿元 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营收比重12.9%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