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体育用品
icon
搜索文档
业绩不振 彪马待价而沽
北京商报· 2025-08-26 22:43
核心观点 - 德国运动品牌彪马因业绩持续下滑和市值缩水 其大股东皮诺家族正接触潜在买家 包括安踏 李宁等中国公司 美国公司及中东主权财富基金 公司面临非头部品牌的生存困境 市场关注潜在买家能否复制类似始祖鸟的转型成功案例 [1][6][10] 股东动态与市场反应 - 皮诺家族通过控股公司Artémis持有彪马29%股份 已聘请顾问并与潜在买家进行初步接触 [6] - 受出售消息影响 彪马股价一度飙升20% 创2001年10月以来最大单日涨幅 当前市值约32亿欧元 [6] - 过去12个月彪马股价累计下跌50% 主因运动装备需求疲软和美国关税担忧 [6]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4.4%至88.17亿欧元 净利润同比下降7.6%至2.82亿欧元 [7] - 2023年销售额增长6.6%至86.017亿欧元 净利润下降13.7%至3.049亿欧元 [7] - 2025年一季度营收同比仅微增0.1%至20.7亿欧元 净利润大幅下滑至50万欧元 [8] - 公司预计2025年将出现亏损 并下调全年销售预期 经汇率调整后销售额预计下降至少10% [8] - 此前2025年息税前利润指引4.45亿-5.25亿欧元已被撤销 [8] 区域与产品表现 - 2025年一季度亚太地区销售额下滑4.7%至4.305亿欧元 其中大中华区销售额下降17.7% [8] - 分产品看:鞋类销售额增长2.4%至11.86亿欧元 服装销售额下降1.5%至5.94亿欧元 配饰销售额下降5.7%至2.96亿欧元 [8] 行业对比 - 2024年全球运动鞋市场规模约1472亿美元 同比增长5% [6] - 竞争对手2024年营收增速:阿迪达斯12% 昂跑33.2% 亚玛芬体育18% Lululemon10% 安踏13.6% 均高于彪马的4.4% [6][7] - 头部企业规模对比:耐克2025财年营收463亿美元 阿迪达斯2024年销售额236.83亿欧元 彪马88.17亿欧元 [8] 管理层与运营调整 - 前CEO阿恩·弗伦特因品牌战略执行分歧于2025年4月被解雇 [9] - 公司2025年一季度宣布全球裁员500人 计划在二季度结束前完成 [9] 潜在买家与战略价值 - 安踏和李宁被列为潜在收购方 但两家公司均未对市场传闻置评 李宁强调专注于自身品牌发展 [10] - 安踏具备多品牌收购整合经验 曾成功运作FILA 迪桑特 可隆体育及亚玛芬体育(含始祖鸟品牌) [10] - 始祖鸟被安踏收购后通过高端化定位和渠道优化实现快速增长 2024年亚玛芬体育收入同比增长17.8%至51.83亿美元 [11] - 彪马可能看重安踏和李宁在大中华市场的渠道与影响力 [10]
金陵体育: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决议公告
证券日报· 2025-08-26 22:20
公司治理变更 - 金陵体育于2025年8月26日召开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 [2] - 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变更注册资本及修订章程的议案 [2] - 相关决议涉及公司注册资本结构调整及公司章程条款更新 [2]
金陵体育: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743.02万元,同比增长29.44%
新浪财经· 2025-08-26 21:25
财务表现 - 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32亿元 同比下降13.60%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43.02万元 同比增长29.44% [1] - 基本每股收益0.13元 [1]
招银国际:升李宁目标价至23.02港元 仍保持正面看法
智通财经· 2025-08-26 17:09
公司财务表现 - 上半年核心经营溢利恢复增长 [1] - 管理层维持2025财年指引不变 [1] 投资评级与估值 - 招银国际维持买入评级 [1] - 目标价从18.95港元上调至23.02港元 [1] 股权与资本运作 - 非凡中国开始回购更多李宁股份 [1] 行业环境 - 政府促进消费意愿日益增强 [1] 机构观点 - 对公司转型努力和品牌内在价值持积极看法 [1] - 对未来几年可能出现的复苏更加乐观 [1]
招银国际:升李宁(02331)目标价至23.02港元 仍保持正面看法
智通财经网· 2025-08-26 17:07
核心观点 - 招银国际维持李宁买入评级并将目标价从18.95港元上调至23.02港元 基于公司上半年核心经营溢利恢复增长、转型努力及品牌内在价值 [1] - 非凡中国回购更多李宁股份及政府促进消费政策增强对未来几年复苏的乐观预期 [1] - 李宁管理层维持2025财年指引不变被评估为合理 [1] 财务表现 - 公司上半年核心经营溢利开始再次增长 [1] 战略与运营 - 公司持续进行转型努力并展现品牌内在价值 [1] - 非凡中国开始回购更多李宁股份 [1] 外部环境 - 政府促进消费的意愿日益增强 [1] 业绩展望 - 对未来几年可能出现复苏更加乐观 [1] - 管理层维持2025财年指引不变 [1]
轻资产模式的ESG突围:供应商减碳与消费端闭环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6 16:35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易佳颖 实习生王野 "阿迪达斯实现了99%的聚酯纤维都是可再生的聚酯纤维。"吴亮介绍道,"此外,我们还在中国推动了 很多合作伙伴的节能减排工作,包括废弃煤作为主要的燃料,鼓励它们用更好的清洁能源。"早在两年 前,阿迪达斯在《2023年大中华区可持续发展报告》披露,自2022年,阿迪达斯禁止供应商新增燃煤设 备,2023年完成48台燃煤锅炉改造(使用生物质/天然气),6家供应商完全弃煤。预计2025年全面淘汰 燃煤锅炉,减碳29.7万吨。如果阿迪达斯想要在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必须让我们的供应商和我们携 手并进才可以。" 更进一步的是,如何让环保切实进入消费环节?"能够让消费者毫无负担的选择我们的环保的产品才是 最重要的。"对此,吴亮直言,这意味着必须跨越三重障碍:消除成本溢价、超越传统产品性能、将环 保行为自然嵌入消费场景。"我们希望能够消费者在选择阿迪达斯的时候本身就选择了一个可持续的生 活方式和运动方式。" 以阿迪达斯的门店运作为例,去年推出了一个环保袋的项目:将阿迪达斯消费者退货或者是不太达标的 服装用物理的方式打碎,织成布,做成环保袋,这个原先只是在员工内部试水的项目却广受消费 ...
彪马出售:李宁“没谈”,安踏暧昧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6 15:37
核心观点 - 彪马主要股东皮诺家族正评估出售其持有的29%股份 潜在收购方包括安踏和李宁等中国体育用品公司 但两家公司目前均未进行实质性谈判或评估[1] - 彪马面临运营困境 2023年至2025年二季度销售额增长放缓且净利润持续下滑 大中华区市场表现疲软是重要原因[5][6] - 李宁明确表示坚持单品牌战略 专注于自有品牌发展 且在当前市场环境下收购彪马概率较低[1][10] - 安踏虽有多品牌收购历史 但彪马与其旗下FILA品牌存在竞争关系 且FILA自身业绩正处于波动期 因此彪马可能不在安踏优先收购行列[17][18] 彪马运营状况 - 2023年销售额同比增长6.6%至86.017亿欧元 但净利润同比下降13.7%至3.049亿欧元[5] - 2024年销售额同比增长4.4%至88.2亿欧元 净利润同比下降7.6%至2.82亿欧元[5] - 2025年二季度销售额同比下降2.0%至19.422亿欧元 其中EMEA地区下降3.1%至7.717亿欧元 美洲地区下降0.5%至7.799亿欧元 亚太地区下降2.9%至3.905亿欧元[5][6] 中国市场环境 - 耐克2025财年第四季度大中华区销售额同比下滑21%至14.8亿美元[7] - 李宁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3.3%至148.2亿元 但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11.0%至17.4亿元[8] - 线下客流减少导致生意流水承压 体育运动品牌赛道竞争加剧 李宁预计下半年面临更大挑战[8] 李宁战略重点 - 坚持单品牌、多品类、多渠道核心发展战略 未就收购彪马进行任何实质性谈判或评估[1] - 采取该攻的攻、该控的控、该调的调策略 在投入和费用方面进行动态管控[9] - 库存管理以维持4个月库销比为目标 优先处理库存风险但目前无压力[9] 安踏收购历史与战略 - 推行单聚焦、多品牌、全球化战略 2009年至2023年完成多项品牌收购包括FILA、迪桑特、可隆体育、亚玛芬体育等[11] - 2025年1月以500亿韩元(约2.64亿元人民币)购入Musinsa约1.7%股份 4月以2.9亿美元100%控股狼爪品牌[11] - 亚玛芬体育2024年收入同比增长17.8%至51.83亿美元(约377.52亿元人民币) 2025年一季度营收14.73亿美元(固定汇率同比增长26%)[12][13] 安踏品牌运营案例 - 始祖鸟在被收购后通过强化高端专业户外品牌形象和渠道优化实现快速增长[14] - 2020年至2022年全球收入复合年均增长率超过30% 中国区流水复合年均增长率达58%[15] - 大中华区品牌店坪效显著高于北美地区 2021年和2022年分别为1251美元和1269美元[15] 安踏与彪马收购可行性 - 安踏虽有多品牌收购经验 但彪马与FILA存在定位竞争[17] - FILA 2024年收入266亿元(同比增长6.1%)但毛利率受价格战影响 安踏集团整体毛利率下滑0.4个百分点至62.2%[18] - 安踏收购策略持续推进 但彪马可能不在优先行列[18]
彪马出售:李宁“没谈”,安踏暧昧丨消费一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6 15:28
核心观点 - 彪马主要股东皮诺家族评估出售其持有的29%股份 潜在收购方包括安踏和李宁等中国体育用品公司 但两家公司均未表现出明确收购意向 [1] - 彪马面临持续运营困境 2023-2025年净利润连续下滑 2025年二季度销售额同比下降2%至19.422亿欧元 大中华区市场持续疲软 [3][4] - 中国运动品牌市场整体承压 耐克大中华区2025财年销售额同比下滑21% 李宁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降11% 行业竞争加剧 [5] - 安踏通过多品牌战略实现扩张 2024年集团营收达708.26亿元 旗下亚玛芬体育收入同比增长17.8%至51.83亿美元 收购狼爪并投资韩国时尚平台Musinsa [8][9] - 安踏成功运营始祖鸟案例显示其品牌整合能力 2020-2022年始祖鸟全球收入CAGR超30% 中国区流水CAGR达58% 大中华区坪效显著高于北美 [11][12] 彪马运营状况 - 2023年销售额86.017亿欧元同比增长6.6% 但净利润同比下降13.7%至3.049亿欧元 [3] - 2024年销售额88.2亿欧元同比增长4.4% 净利润同比下降7.6%至2.82亿欧元 [3] - 2025年二季度销售额同比下降2.0%至19.422亿欧元 EMEA地区下降3.1% 美洲地区下降0.5% 亚太地区下降2.9% [4] 中国市场表现 - 耐克2025财年大中华区销售额同比下滑21%至14.8亿美元 [5] - 李宁上半年营收148.2亿元同比增长3.3% 归母净利润17.4亿元同比下降11.0% [5] - 李宁采取库存动态管控策略 将库销比维持在4个月水平 [6] 安踏战略布局 - 实施"单聚焦、多品牌、全球化"战略 2009-2023年完成对FILA、迪桑特、可隆体育、亚玛芬体育等多品牌收购 [8] - 2025年1月以500亿韩元(约2.64亿元人民币)购入韩国时尚平台Musinsa约1.7%股份 [8] - 2025年4月出资2.9亿美元100%控股户外品牌狼爪 [8] - 2024年安踏集团与亚玛芬收入合计达1085.78亿元 [9] 品牌运营案例 - 始祖鸟在安踏运营下实现高速增长 2020-2022年全球收入CAGR超30% 中国区流水CAGR达58% [12] - 始祖鸟大中华区坪效达1251美元/平方英尺 显著高于北美地区的622美元/平方英尺 [12] - 通过调整渠道策略 始祖鸟门店平均面积从2020年四季度217平方米提升至2023年四季度313平方米 [11] 潜在收购障碍 - 彪马定位与安踏旗下FILA品牌存在竞争关系 [13] - FILA 2024年收入266亿元同比增长6.1% 但三季度销售额同比下降低单位数 [14] - 安踏集团2024年毛利率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至62.2% 主因价格战压力 [14]
皮诺家族拟出售彪马股份,安踏李宁在潜在买家名单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6 13:56
核心事件 - 皮诺家族正评估出售所持彪马股份的战略选项 包括可能出售其29%的持股 [1] - 皮诺家族已聘请顾问并与潜在买家进行初步接触 接触名单包括安踏和李宁等中国体育用品公司 以及美国公司和中东主权财富基金 [1] 彪马公司状况 - 彪马过去一年市值蒸发近半 业绩持续下滑 [1] - 皮诺家族通过控股公司Artémis持有彪马29%股份 [1] 潜在买家回应 - 李宁公司表示坚持"单品牌、多品类、多渠道"核心发展战略 目前专注于李宁品牌的成长与发展 [1] - 李宁公司确认未就传闻交易进行任何实质性谈判或评估 [1] - 安踏公司对市场传闻不予评论 [1]
李宁的拉锯战:赢了专业,丢了大众?
观察者网· 2025-08-26 13:29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期收入148.17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3.3% [1][2] - 毛利润74.15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48% [1][2] - 归母净利润17.37亿元人民币 同比下降10.99% [1][2] - 经营溢利24.38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5% [2] - 整体毛利率50.0% 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 [17] - 每股基本盈利67.4分人民币 同比下降11.0% [2] 收入结构分析 - 跑步品类营收流水增长15% 占总零售流水34% [9] - 篮球品类营收流水下降20% 占总零售流水17% [9] - 专业产品收入占比60% 成为增长核心驱动力 [13] - 电商渠道直营流水实现高单位数增长 线上客流增长10%-20% [15] - 户外、网球和匹克球等新品类逐渐成为增长点 [6] 战略布局与投入 - 成为中国奥委会2025-2028年体育服装合作伙伴 覆盖洛杉矶奥运会等十余项国际赛事 [3][5] - 签约中国乒乓球队、跳水队、射击队等国家队 上半年赞助运动员获44项国际赛事冠军 [6] - 推出李宁跑步俱乐部(LNRC) 整合训练资源与赛事服务 [8] - 专业跑鞋总销量突破1400万双 其中三大系列销量达526万双 [8] - 加码户外运动产品线 划分专业户外与轻型户外两条主线 [6] 市场竞争与行业对比 - 收入增速低于同业 特步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7.1% 安踏预计增速达13% [2] - 线下零售面临客流量下滑、产品均价下降及折扣加深问题 [13][17] - 电商渠道平均折扣加深1个百分点 [15] - 特步集团整体毛利率44.95% 同比下降1.06个百分点 [17] 资本市场反应 - 股价一度上涨超8% 创近10个月新高 [19] - 非凡领越(李宁家族控制)增持2876万股 总代价约4.55亿港元 [19] - 当前市值约524亿港元 较2021年高点下跌超80%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