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机器人
icon
搜索文档
智元远征A2创百公里行走吉尼斯纪录
观察者网· 2025-11-20 23:54
"从苏州走到上海是很多人都难以一次性完成的任务,但机器人做到了。"智元机器人合伙人、高级副总裁、具身业务部总 裁王闯在今日早些时候与观察者网的一场对话中表示,"这证明其本体硬件性能、'小脑'平衡算法及耐久性已趋于成熟,为 大规模商用奠定了基础。" 现场截图(右为王闯) 智元机器人 这场耗时三天两夜的挑战,远比最初设想的更具波折。 据王闯透露,挑战团队就遭遇了难题:"我们被限制,不能在白天行走,只能晚上10点开始走,早上6点就要收工。" 夜间低温与高强度陪护也让团队承受了不小压力。"晚上10点到早上6点非常冷,我们有一个同事是很结实的小伙,都生病 了。"王闯回忆道,"全程跟机器人走的同事,一天走了三十多公里,脚也就不行了。" 与"人工队"的疲惫形成对比的则是机器人的稳定表现。 "实际走下来,全程零摔倒,这非常不容易。"王闯语气中难掩兴奋,"就是人走100多公里,都保不齐会被绊倒或摔倒。而 这个机器人没有关机,连续走了100多公里,这是非常让我惊讶的。" 11月20日,上海外滩直播间内,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官胡晓雯女士现场宣读认证结果:智元远征A2(SNA210041BA00652 号机器人)全程行走距离106.2 ...
“上海造”人形机器人创行走最远距离吉尼斯纪录
中国新闻网· 2025-11-20 23:51
公司里程碑事件 - 公司研发的远征A2人形机器人完成106.286公里跨省行走 创下"人形机器人行走最远距离"吉尼斯世界纪录[1] - 挑战从苏州金鸡湖地标"东方之门"出发 最终抵达上海外滩 穿越市区 景区 国道 省道等多种复杂路段[1] - 挑战从11月10日夜间持续至13日清晨 机器人成功应对柏油马路 瓷砖路 桥梁 盲道 坡道及夜间照明不足等环境挑战[1] 技术能力展示 - 此次行走直观展现了人形机器人技术的可靠性与稳定性 证明本体硬件 平衡算法及耐久性已趋成熟[1] - 挑战所用远征A2为量产商用版本 加装双GPS模块 并搭配激光雷达 红外深度相机等多重传感器[1] - 机器人成功处理红绿灯识别 狭窄通道穿行 人群及电动车避让等复杂情况[1] 产品性能与状态 - 历经百公里行走后 机器人状态良好 仅足底橡胶层出现部分磨损[2]
【公告全知道】芯片+锂电池+人形机器人+华为+固态电池!公司为华为提供在半导体和通信领域的高精密设备
财联社· 2025-11-20 23:40
公司业务布局 - 公司业务覆盖芯片、锂电池、人形机器人、华为供应链、固态电池及CPO等多个前沿科技领域 [1] - 公司为华为在半导体和通信领域提供高精密设备 [1] - 公司半固态系列电池已通过客户检测并获得订单 [1] 行业合作与订单 - 锂电龙头公司签订电芯采购框架协议 [1] - 公司产品获得客户订单,显示技术获得市场认可 [1]
财税“组合拳”精准施策 护航新质生产力发展
中国经营报· 2025-11-20 23:23
《中国经营报》记者从财政部获悉,在科技创新领域,今年中央本级科技经费支出安排3981.19亿元, 较上年增长10%,资金重点向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国家战略科技任务倾斜,为航空发动机、细胞 与基因治疗等"卡脖子"技术攻关提供坚实保障。 以国产大飞机为例,作为国家工业制造的"皇冠明珠",其崛起不仅是中国高端制造业突破的标志性成 果,更是全球航空产业格局重塑的关键变量。 中证鹏元研究发展部研究员翁欣表示,依托C919大型客机项目,我国已构建以中国商飞为核心、中国 航空工业集团为骨干、辐射全国并面向全球的商用飞机产业体系,形成"立足上海、延伸长三角、辐射 全国、面向全球"的产业布局,供应链与国际标准接轨,产业规模持续扩大。 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能,其培育壮大离不开财政和税收政策的有力支撑。今年以来, 财税部门通过政策创新、机制优化等举措,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支持体系,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 强劲动能。 来自国家税务总局的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支持科技创新的主要政策减税降费及退税达13336亿元, 其中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贡献减税降费及退税8937亿元,有效降低企业创新投入成本。在先进制造 业,增 ...
人形机器人首次百公里跨省行走是如何完成的?智元合伙人王闯:半自主控制+多次换电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20 22:59
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 - 智元远征A2人形机器人完成106.286公里跨省行走,获得“人形机器人行走最远距离”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 [1] - 行走路线从苏州金鸡湖到上海外滩,旨在向公众展示人形机器人技术已达到极高的可靠性与稳定性水平 [1] 技术实现与挑战 - 此次百公里行走采用半自主方式,即人工辅助加机器人自主,而非全自主控制 [1] - 采用半自主方案是考虑到红绿灯、路况及不可预期的行人等安全因素,因行业远比汽车行业更新、更不成熟 [1] - 该产品在7月份曾实现24小时全自主行走 [1] - 团队未统计中途换电次数,未来目标是让机器人实现自己换电、自己充电 [1] 行业瓶颈与发展方向 - 电池是目前人形机器人的主要瓶颈,现有电池可支持站立3小时或行走2小时,续航仍偏短 [2] - 公司指出需借鉴新能源汽车行业经验,通过提升电芯能量密度(如发展固态电池)和结构创新来解决续航问题 [2] - 当前电池包覆结构导致整体体积利用率不高,需要上下游协同优化以提升体积利用率 [2]
人形机器人首次百公里跨省行走是如何完成的? 智元合伙人王闯:半自主控制+多次换电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20 22:43
每经记者|朱成祥 每经编辑|董兴生 那么,这款人形机器人是一口气走完百公里,还是多次换电?若是中途换电,究竟换了多少次电池? 对此,王闯表示,并未统计换电次数,因为一路上需要观察的太多。团队需要一边走一边观察路况,还需要时时刻刻注意不发生意外,未来的目标是让机器 人自己换电、自己充电。 王闯也坦言,目前电池是人形机器人的瓶颈。现在的电池可以让人形机器人站立3小时,行走2小时,但(续航)还是偏短。 新能源汽车行业曾经也被续航问题所困扰。后来借助电芯能量密度持续提升,以及电池底盘一体化、电池车身一体化等结构创新,新能源汽车才逐渐解决续 航焦虑。 电芯能量密度方面,业界普遍期待固态电池。结构创新方面,人形机器人行业也在努力。 王闯表示,电池做一层壳,机器人再包一层结构保护,造成整体体积利用率不高。因此,需要上下游一起协同、优化,以提升体积利用率。 人形机器人竟能完成百公里跨省行走。 11月20日,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官向智元远征A2(SNA210041BA00652号机器人)颁发了认证证书,正式确认智元远征A2全程行走距离为106.286km,成 为"人形机器人行走最远距离/Longest journey walke ...
从苏州到上海 人形机器人“暴走”100公里不关机
上海证券报· 2025-11-20 22:39
近日,智元远征A2(编号为"SNA210041BA00652")成功完成了从苏州金鸡湖到上海外滩的百公里跨省行走挑战。基于智元研发的快速热插拔换电系统, 远征A2全程未关机、连续运行完成了挑战。 本次挑战自苏州金鸡湖畔著名地标"东方之门"起,中途穿越市区、景区、国道、省道等多种复杂路段,应对柏油马路、瓷砖路、桥梁、盲道、坡道及夜间 照明不足等多样化地形与环境挑战,最终抵达上海外滩。 在接受上海证券报等媒体采访时,智元合伙人、高级副总裁王闯表示,智元没有更换机器人,是同一台机器人走完了全程。这台机器人是"从产线拉出的 一台",没有经过任何改装,也没有穿运动鞋。历经超百公里的行走,远征A2机器人状态良好,仅足底的橡胶层出现了部分磨损。 走完100公里,机器人没事,但随行的人生病了。"现场全程跟机器人走的同事,强度很大,每个同事一天走了30几公里,有的说'脚不行了',甚至有一个 很结实的小伙都生病了。"王闯说。 在长时间行走上,智元此前已经有过一次"预演":今年8月,智元远征A2人形机器人开启了一场持续24小时的"夏日Citywalk"。远征A2在白天超35℃的高 温、夜间弱光的情况下,全程不依靠人工遥控,顺利完成 ...
智元机器人远征A2完成全球首次人形机器人百公里跨省行走
证券时报网· 2025-11-20 22:34
近日,智元远征A2(SNA210041BA00652号机器人)成功完成了从苏州金鸡湖到上海外滩的百公里跨省行 走。11月20日,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官向智元远征A2(SNA210041BA00652号机器人)颁发了认证证书, 正式确认智元远征A2全程行走距离为106.286km,成为"人形机器人行走最远距离/Longest journey walked by a humanoid robot"吉尼斯世界纪录保持者。 据了解,得益于智元研发的快速热插拔换电系统,远征A2全程未关机、连续运行完成了挑战。本次挑 战自苏州金鸡湖畔著名地标"东方之门"起,中途穿越市区、景区、国道、省道等多种复杂路段,应对柏 油马路、瓷砖路、桥梁、盲道、坡道及夜间照明不足等多样化地形与环境挑战,全程遵守交通规则,最 终抵达上海外滩。 智元机器人合伙人、高级副总裁王闯表示,此次跨省长途行走旨在向公众直观展示人形机器人技术已达 到了极高的可靠性与稳定性水平。证明A2本体硬件性能、"小脑"平衡算法及耐久性已趋于成熟,为大 规模商用奠定了基础。 王闯认为,行走能力只是机器人基础能力的一部分,远征A2目前已具备多语言交互、人脸记忆和识 别、自主导览 ...
和而泰:汽车业务订单足,具身机器人研发顺
搜狐财经· 2025-11-20 22:13
本文由 AI算法生成,仅作参考,不涉投资建议,使用风险自担 【11月20日和而泰披露业务进展,汽车电子与具身机器人业务亮点多】11月20日,和而泰(002402.SZ)披 露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显示其汽车电子业务在手订单充裕,客户拓展顺利,产品线渐趋丰富。 该 公司已具备行业领先的整车核心系统及单体部件设计开发与量产化能力。同时,与东方精工、乐聚机器 人成立的合资公司,聚焦具身机器人核心控制部件,研发进展良好。 此外,摩尔线程作为公司上游企 业,双方正就产业业务合作展开探讨,后续将依业务发展情况落地具体合作。 ...
全脑智能时代来临,黑芝麻智能助推机器人向智能体进化
36氪· 2025-11-20 22:04
来源:36氪 当车圈芯片大佬进军机器人赛道。 2025春晚,一群穿着大花袄、舞着"赛博秧歌"的机器人,走进了全民视野。也就是这一晚,真正开启了人形机器人发展的元年。越来越多人开始谈论,机 器人什么时候能真正走进我们的生活。 眼下,机器人行业正从原型演示走向规模量产的阶段,由于缺乏能满足高可靠性、高集成度、高性能的"量产级"计算平台,机器人玩家们始终未能突破规 模化量产的瓶颈。而这几点恰巧是智能汽车计算芯片引领者,黑芝麻智能擅长的方向。 黑芝麻智能认为,目前机器人产业大致相当于2018年智能汽车行业的状态,但是前者的增长速度将远超后者。在智能汽车的带动下,现在的芯片产业已经 非常成熟,与此同时,涌现出诸如大语言模型、多模态大模型、世界模型等出色的AI大模型。因此,黑芝麻智能预判,机器人行业正处于爆发前夜。 基于上述判断,黑芝麻智能入局机器人赛道,填补了这一关键空白。 与此同时,具身智能行至商业化的路口,凭借在汽车行业积累的芯片研发基础以及供应链体系化能力,黑芝麻智能无疑是具身智能商业化落地的有力推 手。可以说,黑芝麻智能的入局,恰逢其时。 机器人,困在量产前夜 1959年,美国发明家乔治・德沃尔与约瑟夫・恩格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