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银行
搜索文档
三年来首次下滑!关税政策正让美国经济经历“超出预期的糟糕”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5-01 17:31
美国商务部4月30日公布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按年率计算,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环比萎缩0.3%,为2022年以来的首次收缩。 这一最新数据的糟糕程度超出市场预期,凸显美国政府关税政策引发的不确定性持续上升,并导致企业与消费者信心下滑。 △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网站报道截图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美欧研究部副部长张茉楠在接受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环球资讯广播采访时分析指出,美国第一季度的数据显示,关税政策已经对美国经 济产生了全面的负面影响。 首先,现在的关税政策使美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摩擦加剧,企业为规避关税带来的成本,提前增加进口,这也使得美国进口量大幅增加。一季度美国贸易逆 差创纪录地扩大,远超市场预期,拉低了美国一季度GDP。 其次,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以及对美国经济增长的担忧,让美国消费者的信心受到打击,消费者支出进一步减少,特别是减少不必要的开支,这也给美国 GDP带来了负面效应。一季度美国个人实际消费支出创2023年第二季度以来的新低。 另外,美国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也让企业进一步减少投资,导致就业市场岗位减少。一些企业为了维持现有规模,不得不裁员。4月美国就业市场中,私 人部门就业人数仅 ...
中国休市,黄金大跌
华尔街见闻· 2025-05-01 16:09
据高盛商品交易员Adam Gillard,五一假期前夕,中国交易员通过上海期货交易所和上海黄金交易所抛售了近100万盎司黄金,几乎完全逆清空了 上周买入的仓位,导致在岸总持仓较历史高点已回落5%。 尽管中国在全球未平仓合约中的占比仍维持在约40%的高位,但上涨动能似乎暂时已达到顶峰。 周四,中国市场因五一劳动节假期休市,现货黄金盘中跌破3230美元/盎司,日内跌幅达1.77%。 高盛:中国交易员对金价的影响力被低估 Gillard此前发布的报告显示,上周二(4月22日),在中国投资者通过上海黄金交易所(SGE)和上海期货交易所(SHFE)增持120万盎司黄金的 推动下,金价创下3500美元/盎司的历史新高,成交量达到创纪录水平。 截至发稿,金价跌幅缩窄至1.53%,报3237.78美元/盎司。 Gillard指出了一个关键现象:近期黄金价格的波动几乎都集中在中国市场开盘时间附近发生。 他解释道,中国对价格产生"不成比例"的影响,是因为他们在一天中流动性较低的时段(亚洲早盘)执行交易,这可能会触发中国以外的CTA交 易信号——这也可以解释为何金价在今日亚洲早盘交易中暴跌至两周来的最低水平。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
“暴风眼”效应?全球股市在4月画了一个深V,百年未见的关税战“毫发无伤”!
华尔街见闻· 2025-05-01 14:19
全球股市表现 - 全球股市4月经历"深V"反弹,标普500指数下跌0.8%,道指下跌3.2%,纳斯达克指数收涨0.9% [3] - 纳斯达克指数月初最大回撤16%,随后反弹约18%,最终几乎收复全部失地 [3] - 道指与标普500指数连续七个交易日上涨,标普500指数七天涨幅为2020年11月以来最大 [2] 资产类别分化 - 美元4月下跌超过4%,创2022年11月以来最大月度跌幅 [8] - 黄金上涨近6%,连续第四个月上涨 [8] - 比特币月度上涨14%,创11月大选以来最佳月度表现 [8] - WTI原油出现2021年11月以来最差月度表现,收于2021年2月以来最低水平 [8] 市场参与者行为 - 机构投资者保持谨慎,美国基本面多空基金净杠杆率仍处于较低水平 [11] - 散户投资者凶猛增持,尤其在纳斯达克市场表现明显 [13] 经济数据与市场逻辑 - 美国经济"软硬数据"分化,消费者情绪悲观但家庭支出和企业投资报告稳健 [9] - 市场回升部分因特朗普政府软化贸易政策,包括关税90天暂停和科技产品豁免 [15] - 疲弱经济数据激发美联储降息预期,形成"坏消息就是好消息"的市场逻辑 [16][17] 历史对比与分析师观点 - 标普指数历史数据显示,月内大幅回撤后通常转为上涨,但1973年12月例外 [18] - 部分分析师将特朗普关税冲击类比1973年"尼克松冲击",认为反弹是短暂平静 [19] 公司表现 - 苹果股价受关税政策影响大幅波动,全月下跌4.3%,但周三上涨0.6% [7] 债券市场 - 10年期美债收益率月内波动50个基点,周三收于4.173%,较上月4.245%略有下降 [4]
美国一季度经济环比萎缩0.3%,特朗普仍嘴硬:关税没错
观察者网· 2025-04-30 23:40
美国2025年第一季度GDP表现 - 美国2025年第一季度GDP环比按年率计算下滑0.3%,为2022年第二季度以来首次收缩,幅度超过预期的-0.2% [1][3] - 去年第四季度GDP环比按年率计算增长2.4%,与一季度形成显著反差 [1][5] - 净出口拖累GDP近5个百分点,创有记录以来最多,进口激增41.3%为近五年最大增幅,出口仅微增1.8% [3] 消费与通胀数据 - 占GDP三分之二比重的消费者支出仅增长1.8%,创2023年年中以来最低增速,不及前值4% [3] - 一季度核心PCE物价指数年化季环比初值3.5%,超出预期的3.1%,前值为2.6% [3] - 部分消费者为规避涨价提前消费,例如3月汽车销量激增,但恐慌性购买可能透支未来需求 [5] 企业影响与市场反应 - 美国航空、百事可乐、宝洁等企业CEO警告特朗普关税政策扰乱商业计划并动摇消费信心 [5] - 通用汽车因汽车关税撤回了2025年盈利预测,高露洁CEO下调全年盈利预期称不确定性导致消费者焦虑 [5] - 美股三大股指期货跌幅扩大,纳指期货日内跌1.39%,标普500指数期货跌0.95%,道指期货跌0.45% [1] 政策与经济学家观点 - 经济学家普遍预测未来数月支出和投资将放缓,因关税推高价格且政策不确定性抑制企业投资 [5] - 高盛指出3月商品贸易逆差扩大主因关税上调前消费品进口"抢跑",导致库存积累加速 [4]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称关税短期可能导致"物价上涨和失业率上升",令货币政策陷入两难 [5]
每日投行/机构观点梳理(2025-04-30)
金十数据· 2025-04-30 23:32
美国经济与贸易 - 高盛将美国一季度GDP增速预测下调0.6个百分点至-0.8%(季度环比年化),主要因3月商品贸易逆差扩大超预期,消费品进口增加反映关税上调前的"抢跑"效应 [1] - 摩根士丹利指出美国关税政策不确定性和美联储独立性受质疑可能导致外资削减对美投资并转向非美资产,同时提高货币对冲比率拖累美元 [2] - 荷兰国际表示特朗普政府计划减轻汽车关税影响的消息推动美元收复部分失地,但本周美元风险仍倾向下行 [5] 欧元区经济 - 潘森宏观认为法国经济在第二季度将保持0.1%的微弱增长后陷入停滞,主因国内需求疲软和美国贸易关税带来的不确定性 [3] - 荷兰国际指出欧元作为美元替代品的地位减弱,G10货币表现普遍强于欧元,期权市场显示欧元严重超买 [4] - 凯投宏观称欧元区4月经济景气指数从95.2降至93.6,工业、服务业和消费者信心均下滑,预计未来6个月GDP几乎无增长 [6] - 德国商业银行呼吁欧洲央行应更快行动应对供应冲击和通胀飙升,避免过度依赖不可靠的中期预测 [7][8] 中国行业动态 军工与航空 - 天风证券指出军工电子板块在主动型基金前十大军工股流入市值中占80%,超跌后反弹锐度或凸显,航发子板块受国产商发加速和新型号成熟推动有望企稳修复 [8] 消费与零售 - 中信证券认为离境退税细则落地将推动市场潜在空间达千亿级别,利好传统零售龙头、消费基础设施和出行服务提供商 [9] 智能驾驶与影像设备 - 中信证券预计智驾行业将收敛软硬件架构提升产品成熟度,激光雷达渗透加速,L3自动驾驶获更多投入,头部公司受益 [9] - 全景/运动相机2023年全球市场规模近400亿,2023-2027年CAGR 10%-15%,本土厂商已跻身全球前三 [10] 医药与新能源 - 银河证券看好创新药产业链在支付端改善和政策支持下持续表现,关注AI技术导入带来的新场景应用 [11] - 华泰证券认为锂电产业链5月排产环比稍降系短期政策影响,长期看好供需边际改善,关注电池、结构件和铁锂正极龙头 [12][13]
美联储最爱通胀指标“停滞不前”,消费者支出却依然强劲!
金十数据· 2025-04-30 22:27
核心通胀指标 - 3月核心PCE物价指数年率录得2.6%,创2024年6月以来新低,符合市场预期 [1] - 3月核心PCE物价指数月率录得0%,创2020年4月以来新低,低于预期的0.1% [1] - 第一季度核心PCE通胀率加速至3.5%,为一年来的最高水平 [3] 整体通胀指标 - 3月PCE物价指数年率录得2.3%,高于预期的2.20%,前值由2.50%修正为2.7% [1] - 3月PCE物价指数月率录得0%,前值由0.30%修正为0.4% [1] 个人收入与支出 - 3月份个人收入增长0.5%,个人支出增长0.7%,两项数据均好于投资者预期 [1] - 消费者支出强劲,继续推动经济增长 [3] 经济背景与前景 - 通胀放缓和健康支出的结合表明,在关税生效前美国经济处于良好状态 [3] - 经济学家普遍预计贸易政策将重振价格压力,高盛预计8月核心PCE通胀率将上升近一个百分点至3.5% [3] - 3月份通胀急剧放缓,更接近美联储2%的目标 [3] 市场即时反应 - 数据公布后,现货黄金短线下挫12美元,美元指数小幅上涨 [1]
一夜暴“负”引爆全球,08年的美国次贷危机如何摧毁全球经济?
搜狐财经· 2025-04-30 21:48
雷曼兄弟破产事件 - 2008年9月15日美国第四大投行雷曼兄弟破产 标志性事件引发全球金融危机 [1] - 破产导致2万员工失业 并引发"核爆效应" 衍生理财产品和债务转包产品暴雷 [16] - 雷曼曾尝试自救 但因美国政府拒绝担保导致救援失败 [14] 次贷危机形成机制 - 美联储连续13次降息至1% 银行发放大量次级贷款 包括零首付和免收入证明贷款 [3] - 次级贷款被包装成AAA级抵押贷款证券 通过30倍杠杆放大泡沫 [5] - 2006年美联储突然加息 导致房贷断供潮 房价崩盘触发危机 [12] 金融监管与政策背景 - 里根政府放松金融监管 促使犹太资本主导华尔街扩张 [6][10] - 小布什任命高盛掌门人保尔森为美联储主席 加速资本收割游戏 [12] - 危机后美联储印钞4.5万亿美元 导致新兴市场资产价格暴涨 [18] 资本运作与收割模式 - 保尔森基金通过信贷违约互换做空次级债 2007年单年回报率达590% [22] - 选择性救助AIG(持有高盛债券) 使高盛获得100亿美元救助并垄断市场 [22][24] - 美元加息导致30万亿美元全球股市蒸发 新兴市场外汇储备被洗劫 [18][20] 历史根源与地缘经济 - 美国战后扶持日本 导致日本半导体占全球80%份额 汽车业威胁美国市场 [8] - 里根政策打击日本经济 同时放松金融监管埋下危机伏笔 [6][8] - 2008年中国4万亿救市被美国指责 希腊因购买次贷债券陷入长期衰退 [20] 行业影响与现状 - 2023年高盛高管年终奖创新高 但美国仍有1400万人因危机流离失所 [24] - 危机暴露美元霸权下资本巨鳄与普通人的财富分配失衡 [26] - 实际价值25万美元房产被包装成60万美元债券 显示金融系统失真 [5]
环比萎缩0.3%!美国一季度GDP负增长,美股期指集体下跌,原油、纽约铜期货跳水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30 21:25
美国经济数据 - 2025年第一季度美国GDP环比按年率计算萎缩0.3%,2024年第四季度增长2.4% [1] - 高盛大幅下调美国第一季度GDP增速至-0.8% [8] - 美国4月ADP就业人数增长6.2万人,为近九个月最慢增速,低于预期的11.5万人和前值15.5万人 [1] - 美国3月份贸易逆差扩大至162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商品进口额增长163亿美元至3427亿美元,出口额仅增22亿美元 [9] 金融市场表现 - 美股期指跌幅扩大:纳斯达克100指数期货跌1.22%,标普500指数期货跌0.82%,道琼斯指数期货跌0.35% [1] - 小型道指当月连续合约下跌0.41%至40490点,振幅40710-40450点 [2] - 纽约铜期货跌幅扩大至6.65%,最新报4.5485美元/磅,振幅7.01% [4][5] - 国际原油价格跳水:布伦特原油跌1.39%至62.40美元/桶,美原油跌1.59%至59.46美元/桶 [6][7][8] 行业专家观点 - 联信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警告消费者支出和企业资本支出可能在第二季度继续恶化 [9]
抢进口!美国3月商品贸易逆差创纪录,华尔街认定美国一季度GDP将萎缩
华尔街见闻· 2025-04-30 20:06
贸易逆差数据表现 - 3月份美国商品贸易逆差环比增长9.6%,达到1620亿美元,该数据未经通胀调整且超出所有经济学家预测 [1] - 贸易逆差的急剧扩大预示着政府发布初步GDP估计时经济数据可能表现疲软 [9] 进出口具体情况 - 3月份商品进口额增长5%,达到3427亿美元,创下连续第四个月的新高,主要由消费品推动 [6][11] - 3月份商品出口额仅增长1.2%,达到1808亿美元,出口增长幅度远不及进口激增 [8][17] - 消费品进口量激增27.5%,汽车和资本货物进口量也有所增加,但工业用品及黄金进口下降 [11] 对GDP增长的影响 - 第一季度创纪录的贸易逆差预计将导致GDP仅增长0.4%,这将是近三年来最小增幅 [13] - 路透社调查显示预计一季度GDP将以年化0.3%的速度增长,为自2022年第二季度以来最慢增速 [13] - 亚特兰大联邦储备银行预测在调整黄金进出口后GDP将以0.4%的速度下降 [16] 华尔街机构反应 - 摩根士丹利将第一季度GDP预期从零增长大幅下调至同比下滑1.4% [3] - 高盛将第一季度GDP预期从-0.2%下调至-0.8% [3] - 摩根大通将第一季度GDP预期从零调整至-1.75% [3] 企业行为与未来展望 - 进口激增很可能是由于企业急于在特朗普实施大规模关税之前“抢跑”进口商品 [6][10] - 数据显示由于高关税5月份计划抵达的船只数量大幅下降 [19] - 如果高关税政策持续实施贸易逆差可能会在未来几个月内大幅下降 [19]
高盛:美元跌落、亚洲货币崛起,人民币和新加坡元将最受青睐
华尔街见闻· 2025-04-30 19:26
去美元化趋势与亚洲货币受益 - 各国央行寻求储备资产多元化,减少对美元依赖,韩元、新加坡元、人民币或成亚洲最大受益者 [1] - 美元和欧元仍是主要储备资产,但亚洲货币配置比例将提升,韩元、新加坡元、人民币因各自优势成为首选 [1] 韩元吸引力分析 - 韩国或于明年被纳入富时世界国债指数(WGBI),全球央行可能增配韩债,带动韩元需求上升 [1] 新加坡元吸引力分析 - 新加坡拥有AAA评级,金融市场稳定且透明,长期受央行信任,吸引各国央行投资 [1] 人民币吸引力分析 -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贸易国之一,人民币具备天然流动性优势,是储备多元化的"顺理成章候选人" [1] 美元地位变化 - 美元仍被高估约17%,彭博美元指数自2月峰值下跌逾7%,美国政策不确定性削弱外资信心 [2] - 俄乌冲突后美国冻结俄罗斯美元储备,引发全球央行对美元安全性的担忧,加速寻找替代品 [2] 市场行为变化 - 黄金买入量创新高,反映避险情绪转向,储备货币"多元化运动"正在展开 [2] - 高盛预计全球资产将轮换至其他资产,亚洲资产可能成为重要组成部分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