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私募股权投资
icon
搜索文档
贝恩公司:2024年中国私募股权控股型投资额占比达29%,基金看向基本面稳固类资产
IPO早知道· 2025-04-24 13:51
私募股权投资市场趋势 - 2024年投资交易总额达470亿美元,较上年小幅回升7%,主要受超大额投资交易(单笔超10亿美元)数量增长推动 [2] - 控股型投资表现坚挺,平均交易额大幅增长,占投资交易总额比重达29%,创历史新高 [2] - 私募基金战略转向控股型投资,影响因素包括经济增长放缓、持有公司数量增多、创始人更注重专业管理和业务规模 [2] 基金投资策略分化 - 美元基金更倾向医疗、服务、零售等传统赛道,人民币基金在半导体、新能源汽车等国家战略产业活跃 [3] - 政府背景投资机构(主权财富基金)2024年投资活跃度较过去五年均值翻倍,全球基金活跃度大幅下降至6%(过去五年均值24%) [3] - 国内基金占比略有下滑,主因美元基金投资减少,但人民币配置保持稳定 [3] 募资与退出市场动态 - 受IPO市场低迷影响,退出交易进一步下滑,退出难度显著增加 [3] - 私募基金募资额向头部聚集,前十大基金公司募资占比从2020年30%跃升至2024年70% [3] - 下一轮大规模募资或延续至2026-2029年,募资形势严峻 [4] 投资风格与行业偏好 - 基金转向青睐现金流稳定、基本面稳固的资产,消费与零售领域因估值合理且现金流稳定成为大额交易活跃区 [4] - 企业估值普遍下滑后,基金关注焦点转向2亿至4亿美元以上的较大规模控股型交易,投后增值手段成为挑战 [4] - 私募基金探索跨境和平台型投资,需构建新能力体系支持战略转型 [4]
LP梳理:国家级引导基金全名录
FOFWEEKLY· 2025-04-23 18:06
以下文章来源于超募研究所 ,作者FOFWEEKLY研究 超募研究所 . 结合实操业务及公域&私域数据,为私募股权行业从业者(FOF、LP、GP等)提供专业性、垂直类研 究内容输出。 本期导读: 国家级引导基金成为GP优先级最高的募资对象,主要原因在于这类基金具备独特的政策背书、资源 优势以及长期稳定性,能够为GP及其投资项目带来多维度的战略价值。 作者丨FOFWEEKLY研究 本期推荐阅读5分钟 一级市场每年变化很快,在宏观经济承压与产业周期更迭的双重作用下,市场资金端呈现出结构性 调整特征。尽管部分传统LP基于风险规避考量选择阶段性退出,但也不断有新的LP入场并重塑市 场格局。为了帮助GP及市场参与者穿透市场迷雾把握配置风向,我们对一级市场各类LP进行了最 新、最全的梳理,本系列梳理预计6-8篇,计划涵盖国家级引导基金、地方政府引导基金、险资、 银行系、CVC、市场化LP、S基金、公共型LP等相对活跃的LP类型。希望本系列研究可以给到行 业一些帮助,也欢迎各同仁与我们交流。 当前,国家级引导基金成为GP优先级最高的募资对象,主要原因在于这类基金具备独特的政策背 书、资源优势以及长期稳定性,能够为GP及其投资 ...
4月22日电,私募股权投资公司Thoma Bravo接近达成收购波音公司旗下导航部门Jeppesen的协议。
快讯· 2025-04-22 08:57
文章核心观点 私募股权投资公司Thoma Bravo接近达成收购波音公司旗下导航部门Jeppesen的协议 [1] 分组1 - 收购方为私募股权投资公司Thoma Bravo [1] - 被收购方为波音公司旗下导航部门Jeppesen [1] - 事件进展为接近达成收购协议 [1]
突发!巨大抛盘,来袭!
券商中国· 2025-04-21 19:33
高校抛售危机 - 耶鲁大学正寻求大规模出售私募股权投资组合 规模高达60亿美元 占其414亿美元捐赠基金的15% 为该校首次在二级市场抛售 [1][2] - 哈佛大学面临免税地位取消风险 可能被迫出售流动性资产如股票 并发行更多债务 其520亿美元捐赠基金中40%配置于私募股权 流动性受限 [2] - 普林斯顿等大学陆续发行债券 显示美国教育捐赠基金体系普遍面临流动性压力 常青藤投资模式正被颠覆 [3] 投资模式变革 - 耶鲁模式将另类资产配置比例推升至70%以上 依赖永久资本 免税待遇和政治中立性三大支柱 特朗普政府的税务威胁直接冲击该模式 [4][5] - 自1950年代哈佛调整资产配置以来 顶尖学府形成以私募股权为核心 高度依赖税收优惠和长期持有的独特模式 当前政治风险迫使机构重新评估 [3][4] 市场连锁反应 - 黑石 阿波罗等私募巨头股价年内下跌超20% 哈佛耶鲁抛售可能引发恶性循环 封闭式基金交易陷入冰封 [7] - 全美大学捐赠基金共持有约5000亿美元私募股权资产 其中40%为低流动性资产 若持续抛售可能冲击市场 [8] - 欧洲私募股权协会警告北美教育基金抛售恐冲击新兴市场资产价格 亚洲主权财富基金加强风险审查 [8] 估值体系重构 - 顶级机构折价出售优质资产将导致估值体系重构 新债王冈拉克警告危机堪比2008年次贷风险 [7] - 私募股权二级市场折价加剧可能影响VC/PE融资能力 教育机构支持的科技孵化器和早期基金面临抽资风险 [7] - 美国股指期货全线杀跌 市场担忧特朗普关税政策和美联储独立性 机构投资人可能进入防御模式 [7][8] 全球性影响 - 美元指数暴跌 高盛报告指出美元被高估20% 关税政策破坏强势美元支柱 类似"英国脱欧"式对抗 [1] - 欧元区投资者抛售美国股票 但外国投资者尚未大规模净抛售美国国债 市场波动性加剧 [1][8]
LP催了:赶紧把钱投出去
投资界· 2025-04-21 15:59
投资人苦恼:有钱但投不出去 - 大多数投资机构投资数量相比上一年同期下降约10%,VC机构出手节奏趋缓 [7] - 资金和资源加速向少量项目集聚,高估值与泡沫论此起彼伏,部分投资机构表示"难以下手" [7] - 市场上有限的资金都扎堆在相同的赛道里,平庸的项目看不上,好项目又轮不到,部分项目估值变形直接pass [7] - 一二级市场估值倒挂历历在目,加上退出的不确定性,LP投资人信心不足,各方资金都很谨慎 [7] - 地缘政治的变化深刻影响着投资人的决策,部分面向欧美市场的项目无奈搁置观望 [7] - 眼前最大的挑战是如何瞄准未来进行更大胆的投资,一些投资机构陷入钱在手不投贬值和投出去亏钱的矛盾里 [7] - 很多同行面临有钱没处投的处境,看不到好项目,有账上几个亿买理财的例子 [7] LP考核投资进度 - 政府LP要求GP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关心资金是否能够真正投到创新项目上去 [8] - 90%的政府LP诉求是尽快投资,设下"今年必须投多少"的考核目标 [8] - 资金使用率越高意味着GP把更多的钱投在项目上,多投项目多创造收益 [8] - 资金使用率越低,则可能意味着GP管理费收得越多,但没有尽职免责 [8] - 政府投资基金会要求子基金在三年内全部投完并汇报指标,未完成将发函催促投资 [8] - 若资金仍未使用,可能会触发减资、扣管理费等动作 [8] 管理费压力与创收KPI - 一级市场管理费呈现两个极端,有些GP管理费太低不足以支撑运营成本,有些不太作为的GP却靠着管理费过得有声有色 [8] - 管理费不超过实缴金额的1.5%,有的甚至降到了1% [9] - 投不出、募不动、也退不了,LP持续性出资成为GP普遍头痛的问题 [9] - 有些投资机构的管理费已不够日常开支,有基金账上只剩200万 [9] - 活跃在前端的投资人开始肩负起机构的创收,有的投资经理自掏腰包凑跟投,有的投资机构干起FA的活儿转收中介费 [9] - 纯国资机构直言管理费覆盖不住成本,每个人都背了创收的指标 [9] GP调整策略 - 部分GP放弃做大规模,退回募来的资金 [10] - 运营基金的能力与环境、机遇等都有很大关系,对行业保持敬畏之心决定放弃但不后悔 [10] - 今年仍在募新的基金,但把基金规模缩小 [10] - GP主动缩减基金规模,向LP退回部分或全部资金,被认为是穿越寒冬的一种策略 [10] - 基金规模过大对民营机构存在挑战,需要往中型规模转型 [10] - 必须去面对IPO停滞的前提下仍要出手的现实 [10] 典型案例 - 某国资PE拿了长三角某地政府10亿级别的资金,因基金2年没有投项目,该政府LP决定终止出资 [11] - 北京一家硬科技VC基金向LP call款失败,理由是投资不达标 [11] - 有国资LP约定管理费按实缴或实投规模拨付,未完成投资指标、返投要求等则需将部分管理费退还给LP [11]
85后女性GP,主导募了一支人民币基金
投中网· 2025-04-21 11:37
基金募集与投资方向 - 零一创投完成新一期5亿人民币基金首关,获得多地国资、市场化母基金和上市公司支持 [3] - 新基金专注智能制造与跨境出海领域,投资轮次锚定天使轮到B轮,单笔金额500-5000万人民币 [3] - 投资策略坚持投早投小,通过投后商业化赋能和多元退出平衡DPI与收益确定性 [3] 双循环战略下的投资布局 - 智能制造板块聚焦机器人、具身智能等硬科技赛道,推动产业链数智化升级 [3] - 跨境出海板块依托中国优势供应链,输出智能化产品及运营经验,拓展国际市场 [3] 团队与基金表现 - 核心团队拥有20年创业及早期投资经验,中生代管理合伙人余璐为首支人民币基金主导者 [3] - 已管理5支基金,一期、二期美元基金DPI接近2倍 [3] 人民币基金策略调整 - 美元基因基金募集人民币需重新设计产品定位,以适应LP画像变化 [3] - 通过项目建立LP信任,针对上市公司、地方政府等差异化需求提供定制化服务 [4] 代表案例与生态构建 - 已投案例包括货拉拉、海柔创新、XTransfer等,重点关注技术含量与产能结合的项目 [4] - 推动被投企业间及政企合作,构建"零一生态圈",已完成政府引导基金返投诉求 [4] 未来展望 - 看好中国创业公司在国际化科技竞赛中的竞争力,持续投资具备全球视野的团队 [4]
深圳证监局对前海鸿星(深圳)股权投资有限公司及许明浪采取行政监管措施
快讯· 2025-04-18 16:05
文章核心观点 前海鸿星(深圳)股权投资有限公司因未按基金合同向部分投资者披露重要信息违反规定,被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公司信息披露负责人许明浪也一并受监管 [1] 分组1 - 前海鸿星(深圳)股权投资有限公司在从事私募基金业务活动中,未按基金合同向部分投资者披露基金投资、资产负债及重大信息 [1] - 该公司违反《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相关规定,被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 [1] - 许明浪作为公司信息披露等工作负责人,未恪守相关行为规范一并受到监管 [1]
KKR成立一支新团队
投资界· 2025-04-17 14:56
欢迎加入投资界读者群 风云变幻。 作者 I 吴琼 报道 I 投资界PEdaily 投资界-解码LP获悉,近日KKR在一份公告中提到,将在中东地区成立一支投资团队, 由KKR董事总经理J u li a n Ba rr a tt-Due领导。 作 为 全 球 最 大 的 另 类 资 产 管 理 公 司 之 一 , KKR 自 美 国 起 家 , 此 后 便 不 断 进 行 全 球 化 布 局。2 009年,KKR进军中东,在当地设立办事处,成立专用基础设施和能源投资平台。 除了与海湾数据中心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外,2 0 1 9年,KKR还与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 司合作,共同创建阿布扎比国家石油管道项目,这也是全球领先投资机构与中东国家石 油 公 司 在 中 游 基 础 设 施 领 域 的 首 次 合 作 。 一 年 后 , KKR 还 通 过 飞 机 租 赁 投 资 平 台 Altit ude Air c r a ft Le a si n g 从阿提哈德航空收购了一批商用飞机,前者由KKR信贷和基 础设施基金成立。 颇 为 轰 动 的 还 有 今 年 初 , KKR 宣 布 将 收 购 中 东 数 据 中 心 企 ...
第19届中国投资年会DAY1:金句爆棚!明日大咖来袭
投中网· 2025-04-16 21:34
将投中网设为"星标⭐",第一时间收获最新推送 FRE 文学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 原副理事长 66 99 正在经历深度的重构,主要的驱 动力将是竞争、积极变化的市场 和正面稳定的政策。 99 論壇 中美关系专家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对外 战略研究中心主任 面对"关税战",我们要想办法 把坏事变好事,用美国的压力推 动国内的统一大市场建设,真正 实现双循环、内循环。 新质生产力时代,创投基金将居 于金融服务体系的核心的地位, 但核心地位并非一定要单打独 斗、孤军深入。有健全的服务体 系才能实现真正的科技产业与金 融的良性循环。 前海女敏 上海国有资本投资有限公司 党委副书记、总裁 面对市场主体的分化,只有技术 创新卓越、商业模式清晰、市场 壁垒深厚、团队复合能力强的企 业,才能获得持续的进步。 99 66 8 66 '奇' 词词 纪源资本 管理合伙人 吴晓求 中国人民大学 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 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院长 什么是长期主义?长期就是守住 核心能力,掌握科技趋势,坚持 相信企业的发展。但过去企业的 发展都是想做大做强、现在这个 环境很难允许你那么做。所以长 期的方式要有变化。 66 99 张 维 基石资本 ...
SKP也要被卖了
虎嗅APP· 2025-04-04 11:24
核心交易动态 - 北京华联集团正洽谈将SKP运营业务出售给博裕资本,交易估值40-50亿美元,物业归属仍在讨论中[1] - 博裕资本对收购传闻不予置评[2] 行业背景 - 2024年中国内地高端消费市场规模同比下滑2%至1.63万亿元,个人奢侈品销售额预计下降18%-20%[3] SKP商业价值 - 单日销售额曾破10亿纪录,选址聚焦核心城市高端商务区,客群为高收入人群[5] - 前身为新光天地,2007年由台湾新光三越与北京华联合资创立,开业时引入938个品牌(含90+顶级品牌,40%为北京首店)[6] - 2012年新光三越退出后,北京华联主导运营,2012-2014年销售额分别为65亿/72亿/75亿元,长期蝉联中国商场销售冠军[8] - 2024年销售额预计下滑17%至220亿元,被南京德基广场(245亿元)超越[9] 收购方战略布局 - 博裕资本管理规模近100亿美元,2024年完成14笔投资(科技/医药/消费领域)[12] - 近期地产领域动作:6.67亿元竞得金科服务1.08亿股(已为第一大股东),2017年15亿元投资万物云获25%股权[12][13] - 收购SKP被视为补全高端商业地产版图,打造"高端消费生态闭环"的关键举措[14] 行业对比案例 - 2023年阿里巴巴74亿元出售银泰商业给雅戈尔,名创优品62.7亿元收购永辉超市29.4%股权[15] - 南京德基/杭州大厦/港汇恒隆/广州太古汇等重奢商业在百亿规模后仍保持稳定增长[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