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粮油加工
icon
搜索文档
道道全(002852.SZ):上半年净利润1.81亿元 拟10派1.76元
格隆汇APP· 2025-07-31 16:25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27.92亿元 同比增长1.16%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1亿元 同比增长563.15% [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净利润1.57亿元 同比增长428.51% [1] 股东回报 - 基本每股收益0.53元 [1] - 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76元(含税) [1]
“爱菊”在中亚美丽绽放
陕西日报· 2025-07-28 07:48
公司发展历程 - 2015年响应"一带一路"倡议进入哈萨克斯坦市场,成为陕西首批"出海"企业 [2] - 2016年底建成哈萨克斯坦最大油脂厂,首趟回程专列运输2000吨油脂产品 [2][3] - 近十年形成"北哈州生产-阿拉山口物流-西安销售"三位一体跨国产业链 [6] - 当前在哈建成油脂厂、面粉车间、饲料车间等设施及10万吨粮库,带动1000+本地就业 [9] 农业合作模式 - 2018年起与当地政府/农场主签订150万亩"订单农业",采用预付款+技术指导模式 [7] - 合作农场主半数土地参与项目,计划引入中国种子和农机深化技术合作 [7] - 通过科学种植指导提升单产,当地农户风险降低且收入更有保障 [7][8] 产能与物流体系 - 面粉车间满负荷运转,产品通过中欧班列(西安)运往中国 [1] - 累计超40万吨哈萨克斯坦油脂/小麦进入中国市场 [2] - 配套建设6条铁路专用线保障物流效率 [9] 本地化运营成果 - 中方员工长期驻哈(年驻300天+),掌握哈萨克语并成为农业技术"土专家" [4] - 聘用双语本地人才(如耶力加斯)担任车间主任,形成跨文化管理团队 [9][10] - 产品融入当地生活(如传统美食使用爱菊面粉),促进文化交融 [10] 行业影响 - 推动哈萨克斯坦农业技术升级,形成"生产-物流-消费"全链条体系 [6][8] - 中哈农产品贸易深化,优质小麦等资源与中国市场形成互补 [2][8] - 项目成为"一带一路"民心相通典型案例,带动就业与产业联动 [11][12]
一位女二代接班900亿
投资界· 2025-07-26 16:06
接班潮与郭惠光接任香格里拉CEO - 郭惠光获委任为香格里拉集团首席执行官,8月1日生效,全面执掌家族旗下900亿资产 [1][3][4] - 郭惠光47岁,哈佛大学东亚研究学士,2003年进入家族企业,2017年接替兄长担任香格里拉执行董事及主席 [5][6] - 上任后推动集团数字化转型,推出移动应用程序,与腾讯合作部署智慧酒店解决方案,启动双品牌战略 [6][7] 香格里拉集团业务与财务表现 - 集团拥有100余家酒店,包括香格里拉、嘉里、JEN和盛贸饭店四大品牌 [6] - 2024年综合收入22亿美元,同比增长2%,总资产134.98亿美元(约960亿元人民币) [7][12] - 新品牌Shangri-La Signatures首间酒店杭州水知心居已于2024年5月揭幕 [6] 郭氏家族商业版图 - 郭鹤年1947年以3万美元起家,建立横跨亚洲的商业王国,涉及白糖、酒店、房地产、船务、矿产、保险、银行、传媒、粮油等 [10][11][12] - 旗下知名企业包括丰益国际(金龙鱼)、嘉里建设、香格里拉等,金龙鱼市值超1600亿元人民币 [12][14] - 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开发国贸、嘉里中心等知名楼盘 [15] 家族接班布局 - 次子郭孔演负责新加坡房地产和航运业务,幼子郭孔华执掌嘉里建设,女儿郭惠光接管香格里拉 [16] - 第三代郭孟雄创立K3 Ventures,投资Grab、Airbnb、字节跳动等50多个项目,涵盖多个领域 [16] - 另一孙子郭孟伟押注百亿美元在东南亚打造AI数据中心 [16] 行业接班趋势 - 民营企业接班潮中女性接班人增多,如华为孟晚舟、娃哈哈宗馥莉、新希望刘畅等 [19] - 2010-2023年中国家族企业选择女性继承人的比例显著提升 [19] - 数据显示第一代企业家希望子女接班但顺利传承到第二代的比例不足30% [19]
河南发布20个典型案例 看物流业制造业如何创新融合
河南日报· 2025-07-26 07:17
物流业与制造业融合创新案例 核心观点 - 物流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对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1] - 20个典型案例通过智能化升级、供应链协同、模式创新解决传统制造业物流环节痛点,提升全链条效率并大幅降低物流成本 [2] - 案例涵盖电商物流、食品饮料、医疗设备等10余个重点产业领域,示范效应强、推广潜力大 [2] 具体案例与成效 大咖国际食品有限公司 - 应用普拉托循环共享托盘实现生产端到销售终端标准化衔接 - 饮品原料装卸效率提升87.5%,运输全程缩短7小时 [1] 河南极兔极致供应链有限公司 - 构建精细化物流配送体系解决电商末端配送网络问题 - 物流成本降低10%,时效提升20%,货物破损率降低5% [1] 益海(周口)粮油工业有限公司 - 采用"内河航运+粮油智造"模式,码头与生产车间距离压缩至2公里内 - 物流成本较传统模式降低30%,粮食损耗减少5% [2] 紫光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 - 推出末端物流无人机库解决方案,解决"最后一公里"效率问题 - 通过全流程无人化操作降低人力成本与货物损耗 [3] 行业覆盖与模式创新 - 案例涉及现代装备制造、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人工智能等战略支柱及先导产业 [1] - 创新方向包括设施设备联动、业务流程协同、信息资源共享等六大关键环节 [1] - 典型模式如"前港后园"布局、无人机全场景解决方案等实现动态产能匹配与智能预警 [2][3]
大规模设备更新首批1730亿落地,哪些仪器/领域收益了?
仪器信息网· 2025-07-25 11:02
政策资金支持 - 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力度为2000亿元,首批1730亿元已分配到16个领域约7500个项目 [1][2] - 第二批81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已下达,重点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和设备更新 [5] - 2025年新增贷款贴息1.5%上浮 [7] 政策覆盖范围 - 2025年政策覆盖16大领域,新增电子信息、安全生产、设施农业等支持领域,形成"16+N"覆盖体系 [5] - 工业与能源领域占比45%,交通与物流领域占比20%,公共服务领域占比25%,新增扩围领域占比10% [6] - 2024年政策覆盖7大重点领域,2025年扩展至16大领域并建立动态扩围机制 [7] 重点支持领域 - 工业重点领域:石化、钢铁、有色等11大行业设备焕新,淘汰落后设备,更新智能生产线 [8] - 能源电力设施:10大升级方向包括特高压电网、配电网智能化改造、新能源并网性能优化等 [8][9] - 交通运输设施:铁路信号系统智能化改造、民航导航设备更新、城市轨道交通设施更换 [10] - 物流设施:智能仓储、运输设备升级 [11] - 医疗设备:县级医院影像设备更新、基层诊疗器械 [5][11] 政策实施机制 - 取消"项目总投资不低于1亿元"门槛,降低中小企业申报门槛 [5] - 建立"地方审核+国家复核"双把关机制,简化审批流程 [5] - 从单项目申报改为产业集群整体申报优先 [7] 新增领域支持 - 电子信息领域:半导体封装测试设备、5G基站核心部件、人工智能算力设备 [11][12] - 设施农业:智能温室控制系统、农业机器人、精准灌溉设备 [11][12] - 安全生产:矿山安全监测系统、危化品智能管控平台 [6][12]
中外企业热议海南自贸港全岛封关政策:红利可期
中国新闻网· 2025-07-23 23:55
海南自贸港全岛封关政策 - 海南自贸港定于12月18日正式启动全岛封关运作 政策当日发布 [1] - "一线"进口的"零关税"商品税目比例将由21%提高至74% [1] - 对中国现有的部分禁止 限制类进口货物作出开放性安排 [1] - 进口"零关税"商品将实行负面清单管理 [2] - 《海南自由贸易港禁止 限制进出口货物 物品清单》以"法无禁止皆可为"理念提升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水平 [2] 企业受益情况 - 外资企业加绿巧食品制造业(海南)有限责任公司创始人表示公司已收获海南开放红利 有信心在封关后得到更大发展 [1] - 海南澳斯卡国际粮油有限公司董事长表示封关政策让企业坚定在海南发展 政策体系更具可操作性 [1] - 加工增值内销免关税政策受惠企业关注到政策优化举措 如放宽享惠门槛 扩大加工增值累计适用范围 [1] - 海南省跨境电子商务协会秘书长认为负面清单管理将大幅降低跨境电商企业合规成本 3C电子产品 轻工类商品将享惠 [2] - 中国石化海南炼油化工有限公司表示"一线"进口"零关税"商品在岛内享惠主体之间可免进口税收流通 极大降低企业资金和原料成本 [2] - 海南新叻海运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封关后企业经营范围限制将大幅缩减 将根据市场情况调整船队规模 [3] 行业影响 - 跨境电商企业可灵活调整SKU 东南亚热门的美妆个护 智能家居类新品可快速引入海南仓储 [2] - 海外品牌可将海南作为亚太分拨中心 利用负面清单管理实现多品类备货 [2] - 海南自贸港重点园区将在封关后获得更多红利 如洋浦经济开发区内企业之间的物流供应从进口端零关税延伸到流通环节免进口税收 [2]
海关总署副署长答21:海南封关后,加工增值免关税受益面将扩大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3 12:42
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进展 - 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于2020年6月发布 五年来已初步建立政策制度体系 [1] - 海南岛封关将于2025年12月18日启动 封关后"零关税"商品税目比例从21%提高至74% [1] - 加工增值达到30%的产品可免关税销往内地 [1] 加工增值免关税政策发展 - 加工增值免关税政策2021年7月首次在洋浦保税港区试点 2024年9月扩围至全岛符合条件企业 [2] - 政策实施4年来备案企业122家 内销货值100.3亿元 免税8.4亿元 [2] - 覆盖行业从粮油玉石肉类扩展到医药珠宝石化等多个制造产业 [2] 封关后政策优化内容 - 取消企业鼓励类产业收入占比60%的限制 放宽享惠门槛 [3] - 将"零关税"进口货物纳入政策适用范围 扩大进口料件范围 [3] - 允许海南自产货物价值计入增值部分 优化计算公式 [3] - 上下游企业加工增值可累计计算 鼓励产业链延伸 [3]
海南多措并举促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海南日报· 2025-07-18 09:06
海南民营经济发展现状 - 民营企业占全省经营主体比重超90%,贡献60%GDP、80%税收、90%就业及60%以上进出口额[2] - 海南立昇净水科技研发的超滤机滤芯寿命达常规产品50倍以上,其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 - 海南华研胶原科技通过生物酶解技术将鱼加工副产物转化为高附加值小分子肽,产品出口50余国[3] 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 苏生生物拥有30余项核心技术,申请专利55项(授权30项),开发20余个骨科/神经医疗器械产品管线[3] - 2023年海南民营企业研发投入20强总研发费用达37.63亿元,持有国内外专利1199件,参与制定国际/国家/行业标准335项[4][5] - 海南聚焦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热带农业四大主导产业补链升级[4] 企业家培养与社会责任 - "海南省非公有制经济青年企业家培训班"累计培养530名企业家,形成"永不结业"的培训品牌[6] - 1251家民企参与乡村振兴项目1890个,投入资金202亿元;1470名企业家实施公益项目23个,惠及2400户群众[7] 营商环境优化 - 海南澳斯卡粮油项目从开工到投产仅用6个半月,较国际同类项目缩短50%以上建设周期[8] - 海南建立"营商老爸茶"政企交流平台,推出《政商交往行为指引清单》等12项政策机制[9][11] - 创新法治会诊机制,构建"受理-处置-监督"全流程闭环体系解决企业问题[9]
从3亿到18亿美元,世界500强企业为何在胶州持续投资?
搜狐财经· 2025-07-17 11:05
投资规模与项目进展 - 公司最初计划投资3亿美元建粮油加工厂,后追加至18亿美元,分三期建设,一期已投产[1] - 三期项目正在建设中,待全部投产后年产值将达450亿元[1][6] - 项目四期蓝图正在酝酿中,预计将构建千亿元产业链[6] 产业生态与原料优势 - 工业园依托山东优质花生及小麦主产区,年均消耗本地花生18万吨[2] - 采用"农业+标准化生产"模式建立万亩高油酸花生基地,带动300多农户增收,亩产效益提升1.2万元[2] - 大豆深加工项目达产后年进口大豆将达300万吨,每吨运输成本仅约20元[5] 物流网络与成本优化 - 胶州拥有青岛港、4F机场及上合多式联运中心,构建国际物流通道[4] - 铁路专线开通使新疆白芝麻物流成本降30%,西北市场销量增40%,年省运费超20万元[4] - 原料与成品通过铁路专线双向运输,消除"双重运费",专列每7天一班[4] 产业集群与效率提升 - 园区已签约17家上下游企业,总投资115亿元,形成链式集聚降低成本12%-15%[6] - 中储粮等企业使用园区直供精炼油成本比外购低20%,物流可实现2小时港口直达[6] - 大豆压榨产能利用率达85%,面粉车间小麦损耗率0.3%创行业新低[6] 政府服务与产能扩张 - 胶州市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累计解决200余项问题,平均办结时限15天[5] - 政府服务模式改为企业牵头会议,实现"有求必应、无事不扰"[5] - 公司作为青岛食品饮料产业链链主企业,探索"龙头+产业+园区"发展模式[5]
中欧班列,回程装了啥(产经观察)
人民日报· 2025-07-16 06:10
中欧班列运营数据 - 累计开行突破11万列(含回程),发送货值超4500亿美元,连续62个月单月开行数量保持在千列以上 [6] - 2024年中欧班列(西安)回程班列占总开行量的54% [14] - 重庆中欧班列2024年回程货值达16亿美元,其中汽车、电子设备、机械零件等高端产品占比超45% [17] 江西赣州家具产业 - 依托中欧班列,南康家具产业产值超2800亿元,企业数量超1万家,从业人员超50万人 [8] - 木材进口时间从3个月缩短至14天,回程班列在途时间压缩至12天,较传统海运节省25天,综合物流成本降低18% [7] - 南康家具出口欧美、东南亚等19个国家,签约海外订单超50亿元 [8] - 赣州国际陆港累计开行中欧(亚)班列突破1600列,覆盖中亚五国及欧洲20多个国家100多个城市 [9] 河南郑州进口商品 - 中欧班列进口商品超市在郑州东站等8个高铁站及社区门店布局,旗舰店在售商品3000余种 [10][11][12] - 中欧班列(郑州)常态化运行11条线路,境外辐射30多个国家、130多个城市,合作伙伴超6000家,承运货物品类超千种 [11] - 进口商品实现同城同质同价,线上线下同价 [10] 陕西西安粮油产业 - 爱菊集团通过中欧班列从哈萨克斯坦累计进口小麦、面粉、食用油等农产品40万吨 [14] - 爱菊集团在哈萨克斯坦开展"订单农业",推广原料种植150万亩,并建成面粉成品、挂面等加工厂 [13] - 中欧班列实现"门到门"运输,班列停靠点距离超市不到500米,提升效率并降低成本 [14] 重庆汽车进口 - 通过中欧班列进口欧洲汽车超4万辆,分拨至西南、西北10余个省份 [15] - 运输时间从海运35天缩短至16天左右,形成与海运的良性互补 [15] - 集装箱装载效率从每箱2台提升至3台,并采用专用固定架和湿度传感器保障运输质量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