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电路

搜索文档
半导体,大消息!深圳出手!
证券时报· 2025-07-06 17:15
深圳市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政策支持 - 深圳市出台《若干措施》,设立50亿元"赛米产业私募基金",以"政策+资本"方式支持产业全链条优化提质 [1] - 政策从高端芯片产品突破、EDA工具推广、核心设备零部件突破等10个方面提出具体支持举措 [1] - 基金将重点投向重点项目和细分龙头企业,围绕集成电路重大制造项目集群建链、补链、强链、延链 [2] 深圳市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现状 - 深圳汇聚海思半导体、记忆科技、中兴微电子等知名企业,形成全产业链优势 [2] - 2023年上半年深圳集成电路产业规模达1424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同比增长16.9% [2] - 截至2025年4月,深圳已汇聚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上市企业50家,独角兽企业14家,专精特精小巨人企业超200家 [3] 深圳市各区产业发展规划 - 宝安区计划到2025年实现车规级、人工智能、穿戴芯片产业产值突破1200亿元 [5] - 南山区和福田区重点发展高端芯片设计,巩固设计领域优势 [5] - 坪山区定位为硅基半导体集聚区,目标2025年产业产值突破500亿元 [5] 产业集聚与平台建设 - 深圳成立南山智园、深圳湾科技园等产业集聚区,吸引优秀企业 [3] - 龙华区、龙岗区、宝安区等均出台产业政策,通过资金补贴、技术研发奖励等方式推动发展 [2]
基石资本张维:“做多中国”的核心密码在于支持民营企业、培育和保护企业家精神
券商中国· 2025-07-06 15:33
中国制造业与科技创新 - 中国制造业在全球占比达35%,是美国的3倍、日本的6倍和德国的9倍,超过第二到第九名的总和 [3] - 2024年集成电路首次成为中国第一大出口单品,出口金额达1595亿美元,超过服装、手机 [2] - 集成电路贸易逆差仍保持在2000多亿美元,进口单价显著高于出口单价,显示芯片自给率较低且以中低端为主 [2] 第四次工业革命与双重机会之窗 - 中美竞争的长期性迫使中国在所有科技领域谋求自主可控,半导体等成熟领域出现巨大国产替代市场 [3] - 中国已在第一、第二、第三次工业革命完成追赶,并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人工智能与万物互联)中与美国并肩前行 [3] - 全球从未有国家能在科技和文娱领域同时对美国构成如此大冲击,只有中国做到 [2] 资本市场与创新激励 - 激励创新的核心是创造巨大财富效应,纳斯达克的财富效应刺激了更多人投资和创业 [5] - 美国资本市场75%的企业、77%的技术企业、98%的生命科学企业IPO时未盈利,而A股亏损上市企业比例仅2.8%(2020-2024年) [7] - 企业从成立到上市的中位数时间:A股(2020-2025年)为16.4年,科创板为14.3年,美股为11年 [5] 资本市场改革与注册制 - 注册制核心是市场化和法治化,让市场而非行政力量决定企业上市资格 [8] - 美国上市审核放松与高科技产业兴起相契合,包容的资本市场是美国创新体系重要一环 [7][8] - 证监会将在创业板启用第三套标准,支持优质未盈利创新企业上市 [8] 企业家精神与创新生态 - 企业家成群出现是繁荣产生的唯一原因,激励企业家创新需创造良好政策、法律、营商环境等预期 [6] - "做多中国"的本质是创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社会环境,核心密码是支持民营企业和培育企业家精神 [1][9] - 股市长牛的关键因素是科技进步与产业升级,底层逻辑是法治社会和市场决定论 [9]
清华退休教授余志平谈国产EDA发展之路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7-06 10:49
余志平教授的学术与产业贡献 - 余志平1968年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无线电电子系,1979年公派赴斯坦福大学深造,1980年和1985年分获硕士、博士学位,1997-2007年任清华大学微电子学研究所副所长 [1] - 全程参与中国首个完全自主的集成电路CAD系统"熊猫系统"研发,1993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该系统包含180万行代码驱动的28个工具模块,布局布线技术达1980年代中期国际水平 [1][6] - 1996年在斯坦福参与创办EDA公司Stanza,其版图编辑工具成功打入硅谷市场,1999年被Synopsys收购,为中国EDA工具全球化奠定基础 [7] 中国EDA产业发展历程 - 1984年国内EDA基础硬件极度匮乏,清华微电子所引进美国Applicon设计系统需预约排队使用,激发自主研发布局 [5] - 1986年余志平与杨之廉等教授起草"熊猫系统"立项建议,采用EDIF开源格式构建底层架构确保自主可控,全国17个单位近200人参与集中研发 [6] - 1991年西方解除EDA禁运后三巨头低价倾销,导致熊猫系统市场化受阻,但该项目培养的人才占华大九天核心骨干60%,被誉为国产EDA"黄埔军校" [8] 当前EDA领域挑战与突破路径 - 技术突围逻辑已从"从零到一"原始创新转变为尖端领域代际差突破,需百倍学科交叉深度 [9] - 关键历史教训在于科研与产业"带宽瓶颈"未解,EDA工具必须与流片工艺同步迭代而非实验室标本 [9] - 当前突破路径需把握产业时间窗口"缝隙效应",让国产EDA工具直接嵌入国内产线实战 [9] 集成电路人才培养理念 - 强调"动手实践锚定研究方向、第三方评价衡量价值、追求深度而非广度"三原则,建议学生聚焦真问题而非刻意区分科研或产业标签 [12] - 提出AI时代需主动参与技术演进而非被动使用,坚守专业判断力,AI无法替代人类对物理本质的洞察 [12] - 清华学子应培养"双肩挑"能力:专业深耕与社会沟通并重,集成电路领域需"顶天立地"的综合能力 [13] 产业生态构建实践 - 创立"洛伦兹力解决方案"EDA公司,专注射频芯片电磁兼容性验证工具,成为细分领域世界级隐形冠军 [4] - 推动华大九天整合清华、中科院资源构建国产EDA生态链,核心团队以清华校友为主力 [4]
四川出台方案明确23个重点突破方向 发展壮大新兴产业 加快培育未来产业
四川日报· 2025-07-06 09:18
四川省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规划 总体目标 - 到2027年,四川省新兴产业将成链集群发展,培育30家以上具有全国影响力的行业领军企业,打造5个千亿级产业集群、10个五百亿级产业集群 [1] - 未来产业将实现创新突破发展,培育10家以上高成长创新型企业,涌现一批重大创新成果和标志性产品,产业化能力初步形成 [1] 重点突破方向 - 新兴产业涵盖15个领域,包括人工智能、机器人、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生物医药、核医疗、商业航天、新型航空、低空经济、氢能、新型储能、激光装备、增材制造、生物农业、先进材料等 [2] - 未来产业涵盖8个领域,包括第六代移动通信(6G)、量子科技、元宇宙、前沿生物、脑科学与脑机接口、可控核聚变、超高速轨道交通、深地科学等 [2] - 新兴产业中,集成电路、核医疗、商业航天等具有比较优势的领域将侧重全产业链发展 [2] - 未来产业中,量子科技、6G、脑科学与脑机接口等将侧重关键技术突破和标志性产品打造 [2] 重点任务 - 开展重大技术攻关、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发展壮大市场主体、提升产业整体效能、促进产业量质齐升 [3] - 从关键技术突破、组建高能级创新平台、企业梯次培育、产业协同发展、强化应用带动等方面明确分工,构建从创新策源到转化应用的产业培育链条 [3] - 举措旨在解决科研院所技术研发与产业结合不够、经济科技"两张皮"等难题 [4]
深圳出台10条举措促进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
快讯· 2025-07-06 08:12
深圳市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政策 - 深圳市出台《关于促进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旨在支持集成电路全链条优化提质,实现强链稳链补链,提升产业链核心竞争力和创新引领力 [1] - 政策包含10条具体支持举措,覆盖高端芯片产品突破、芯片设计流片支持、EDA工具推广、核心设备及零部件突破、关键制造封装材料突破、高端封装测试水平提升、化合物半导体加速成熟等领域 [1] - 政策目标为推进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重点突破和整体提升,构建完善产业生态 [1]
深圳出台集成电路政策 50亿元助力全产业链突破
人民网· 2025-07-05 22:24
政策支持 - 深圳市出台《若干措施》以促进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 设立总规模50亿元的"赛米产业私募基金" [1] - 《若干措施》围绕"强链 稳链 补链"核心目标 提出10条具体支持举措 包括高端芯片产品突破 加强芯片设计流片支持 加快EDA工具推广应用等 [1] - 政策强调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 强化政府引导 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加大科技创新投入 [1] 基金投向 - "赛米产业私募基金"已于5月完成工商登记注册 将主要投向深圳市半导体与集成电路重点项目 细分龙头企业及对完善产业链具有重大作用的项目 [1][2] - 基金目标为构建"自主可控 高效协作 紧密配套"的本地化产业链供应链 [2] 行业现状 - 深圳是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重镇 已形成集成电路全产业链优势 [2] - 2025年上半年深圳市集成电路产业规模达1424亿元 创历史同期新高 同比增长16.9% [2]
上海市经信委汤文侃:继续当好“排头兵” 加快打造世界级集成电路产业集群
证券时报· 2025-07-05 16:03
产业规模与地位 - 2024年上海集成电路产业规模首次突破3900亿元,约占全国25%,其中设计业、制造业、装备材料业规模居国内前列 [1] - 2024年上半年上海集成电路产业同比增长20%,目前集聚超过1200家企业和全国约40%的专业人才 [1] - 2024年全球集成电路产业综合竞争力排名中,上海位列第四,超过美国圣何塞、日本东京和新加坡 [1] 技术创新与布局 - 芯片制造龙头企业进入全球晶圆代工行业前五,先进封装加速布局 [1] - 5G芯片实现大规模应用,CIS芯片进入全球前五,高端智驾芯片和车载激光雷达等汽车核心芯片加速创新 [1] - 刻蚀设备、清洗设备、离子技术设备、量检测设备已进入产线大规模应用 [2] 资本支持与产业生态 - 上海设立规模达1000亿元的先导产业基金,重点投资集成电路等三大先导产业 [2] - 成立上海集成电路三期基金,同步组建装备、材料、EDA等行业并购基金,推动并购整合和补链强链 [2] - 组建EDA、IP产业创新中心、RISC-V产业创新中心、汽车芯片工程中心等,加强全流程研发和行业应用 [2] 未来发展规划 - 加速产业创新发展,提升工艺水平和规模,加快战略平台建设 [3] - 深化张江、临港、嘉定的"一体两翼"布局,推动电子化学品项目研制,保障国家重大产业项目 [3] - 优化营商环境,加大人才、金融和政策支持,开展国际合作,搭建全球交流平台 [3]
LP圈发生了什么
投资界· 2025-07-05 16:00
政府引导基金动态 - 湖北省设立首只人形机器人产业母基金 总规模100亿元 首期50亿元 重点投向人形机器人及人工智能核心领域 [2] - 广州市人力资源产业基金启动 目标规模百亿 聚焦粤港澳大湾区人力资源科技生态建设 [4][5][6] - 上海设立500亿元产业转型升级二期基金 重点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环节 [32] - 湖南省金芙蓉产业引导基金拟出资新能源子基金 管理机构为前海方舟资产 [26] - 福建省生物医药产业引导基金确定管理机构为凯辉私募基金 [27] 产业专项基金设立 - 浙江省设立首只省级低空经济产业基金 规模10亿元 采用"双GP双国资"管理模式 [9] - 河南省首只低空产业基金完成备案 总规模20亿元 首期5亿元 聚焦低空经济全产业链 [10] - 广西设立18亿元新材料共振基金 为政府投资基金集群专项母基金 [11][12] - 安徽国控未来材料基金成立 规模10亿元 聚焦先进基础材料等三大领域 [19][20][21] - 黑龙江出台17条航空航天产业支持政策 提供最高1000万元型号奖励 [35] 科技创新基金布局 - 深圳设立两只AIC试点基金 总规模40亿元 支持"20+8"产业集群 [8] - 南京江宁落地19亿元两只新基金 分别投向信息技术和低空经济领域 [14][15] - 合肥瑶海区设立20亿元科技创新基金 聚焦六大前沿领域 [25] - 枣阳市设立2000万元光武科创基金 专注早期硬科技项目 [23][24] - 长沙经开区科创基金招募GP 要求0.4倍返投比例 [28] 机构合作与资本运作 - 腾讯创投等入股晨壹基金 强化管理团队 [3] - 上海国投联合元禾璞华设立集成电路基金 历史管理规模超150亿元 [7] - 青岛设立30亿元AIC基金 重点投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 [13] - 温州市国投首支30亿元基金完成备案 [16][17] - 盐城市设立30亿元产业并购母基金 采用"1+N"运作模式 [18] 区域特色基金 - "杭州赛会之城"基金启动 首期1亿元 聚焦体育会展消费 [22] - 成都天使母基金拟出资4000万元 投向磐霖CGT天使基金 [27] - 西安市工业倍增引导基金招募GP 重点支持六大支柱产业 [31] - 湖南省金芙蓉科创引导基金公开征集子基金方案 [29][30]
永祥股份完成49亿人民币A轮融资;印度B2B电商Jumbotail晋升为独角兽企业丨全球投融资周报06.28-07.04
搜狐财经· 2025-07-05 12:28
全球投融资概况 - 本周国内一级市场披露融资事件93个 较上周增加5个 其中34个披露金额 总融资规模102 48亿元人民币 平均融资金额3 01亿元人民币 [2] 行业分布 - 融资事件数量前三行业:智能制造21个 人工智能19个 医疗健康9个 [4] - 融资规模最高行业:能源电力44 34亿元人民币 其中多晶硅生产商永祥股份完成49 16亿人民币A轮融资 [4] - 智能制造行业融资总额26 03亿元人民币 高性能GPU研发商曦望Sunrise完成10亿人民币天使轮融资 [4] 地区分布 - 江苏融资事件19起 披露金额事件7起共融资16 45亿 [10] - 广东融资事件17起 披露金额事件7起共融资5 89亿 [10] - 北京融资事件13起 披露金额事件6起共融资17 50亿 [10] - 上海融资事件13起 披露金额事件6起共融资5 20亿 [10] 融资阶段 - 早期阶段68个 成长期19个 后期6个 [12] 大额融资事件 - 永祥股份A轮融资49 16亿人民币 投资方包括工银金融资产投资等11家机构 [16] - 智谱Al D3轮融资10亿人民币 投资方为上海张江集团等 [16] - 曦望Sunrise天使轮融资10亿人民币 投资方包括松禾资本等6家机构 [16] - 天瞳威视D轮融资5亿人民币 投资方为极目资本 [16] 海外大额融资 - 以色列企业服务商CATO Networks获G轮3 59亿美元融资 [18][19] - 墨西哥数字银行Klar获C+轮1 7亿美元融资 [21] - 美国AI开发商Genesis Al获种子轮1 05亿美元融资 [21] 机构活跃度 - 顺禧基金 金浦投资各参与3个投资事件 红杉中国参与2个 [22] IPO动态 - 本周国内6家IPO公司 安井食品市值最高达199 31亿港元 [24] - 安井食品历史投资方包括华泰证券 中金公司等 [25] - 云知声历史投资方包括启明创投 中金资本等 [25] 并购事件 - 本周披露并购事件10个 华兴新能源4 01亿人民币收购长青环保100%股份 [28] - 嘉通制药被并购金额1500万人民币 并购方为广西药物研究所 [29] - 津通报关被并购金额1013 88万人民币 并购方为赵世涛 [30]
财联社创投通:一级市场本周融资总额约46.52亿元环比减少6.10% 先进制造、集成电路活跃度居前
快讯· 2025-07-05 10:23
投融资事件数量及总额 - 本周国内统计口径内共发生74起投融资事件 较上周77起减少3 90% [1] - 已披露融资总额约46 52亿元 较上周49 54亿元减少6 10% [1] 活跃投资领域 - 先进制造 集成电路 医疗健康 新能源 人工智能等领域投资事件数量较活跃 [1] - 集成电路披露融资总额最多 约16亿元 [1] 重点投资事件 - 智谱获浦东创投集团 张江集团10亿元战略投资 为本周披露金额最高的投资事件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