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端装备制造
icon
搜索文档
拼出融合加速度 干出产业新高度 “区街一体”闯出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镇江日报· 2025-08-14 07:43
体制改革 - 京口经开区与谏壁街道优化整合后实行"区街一体、统分结合、协同发展"模式,实现36平方公里区域资源高效统筹 [2] - 推行决策、人事、财务、管理、考核"五统一"机制,深化"大党工委"制度并与新民洲临港产业园形成"一区一园"协同发展格局 [2] 经济发展 - 2025年上半年规上工业产值、固定资产投资、限上批发销售额等核心指标显著增长,铝基新材料和粮油产业规模持续扩大 [3] - 招商引资成果显著,长三角、珠三角区域10亿级重大项目接连落地,实际到位外资提前完成市级目标 [3] - 新材料和高端装备制造主导产业延链补链成效突出,产业集群效应加速显现 [3] 项目建设 - 省、市重大项目开工率和投资进度均达100%,国能八期项目加速推进保障区域能源安全 [4] - 谏壁船闸扩容工程优化物流效率,精密智造产业园实现"四证齐发",万马产业基地、天海装备等项目已投产 [4] 科技创新 - 诺贝丽斯、鼎胜新材等5家企业获评"省先进级智能工厂",科技企业集聚效应增强 [4] - 人才计划申报成果丰硕,创业大赛活动为产业升级提供智力支持 [4] 产业生态 - 产业链党建联系点覆盖项目攻坚一线,"红色帮办团"有效提升营商环境和问题解决效率 [5] - 上堭村入选省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生态治理聚焦蓝天、碧水、净土三大领域 [5]
大厂引进“外脑”破解企业发展难题
搜狐财经· 2025-08-13 15:36
大厂出台专项方案,设立引智经费,今年已对2024年引智成功的4家企业发放补贴资金。近三年外籍质 量专家的持续引进,已协助企业成功申报专利5项,其中发明专利2项,有力提升了企业核心竞争力;助 力6家企业攻克产品工艺技术难题,推动产品质量合格率提升2个百分点。 在该县的另一家都市食品企业——顺泽肉类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与新引入的英籍华人专家视频连线,细 致探讨如何提升国产和牛雪花品质。该公司总经理王博说:"在专家的帮助下,公司的销售、生产等方 面都有提升,经济效益可提升20%-30%。" 引进外籍智力,助力本土企业发展。大厂聚焦高端装备制造及零部件、都市食品等特色产业,成功帮助 6家企业引进英国、加拿大等国质量专家,借"外脑"破难题。 为实现精准引智,大厂构建起全链条服务体系,摸准120余家企业的6大类48项核心智力需求,通过"企 业提需求—部门来牵线—专家达合作"的高效对接机制,让智力资源高效匹配。为确保外籍质量专家"引 得来、留得住、用得好",从根本上巩固引智服务成果,大厂出台了《大厂回族自治县2025年"助企引 智"服务工作方案》,并制定"一企一策"专家适配方案。 顺泽肉类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与英籍华人专家进行视 ...
A股并购新图景: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 开辟增长新航道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2 22:55
核心观点 - "并购六条"政策推动A股并购市场活跃度显著提升 新增重大资产重组项目达200单 并呈现交易模式创新 科创并购活跃 优质未盈利资产收购增加等特点 [1][2] - 2024年至2025年7月上市公司收购交易总量超250单 产业集团战略整合 地方国资版图完善和私募投资基金布局成为三大主要动因 [2] - 政策持续释放红利 并购重组有望成为优化资源配置 助力实体企业提质增效的重要引擎 [2] 政策影响 - 证监会2024年9月发布"并购六条" 明确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 加大产业整合支持力度 提升监管包容度等要求 [1] - 政策发布后至2025年7月中旬 全市场新增披露重大资产重组项目达200单 [1] - 政策推动并购市场在活跃度 模式创新与产业导向等方面实现突破 [2] 交易特点 - 交易模式不断创新 定向可转债 差异化定价 灵活设置业绩承诺安排等创新方案频现 有效降低并购成本并提升交易成功率 [1] - 科创并购持续活跃 半导体及集成电路 高端装备制造 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热点 推动产业升级和科技成果转化 [1] - 收购优质未盈利资产的交易频现 市场对亏损资产接受度显著提升 支持采用多元化评估方法 [1] 收购动因 - 产业集团通过收购行业龙头上市平台强化业务布局 例如海尔集团收购上海莱士 华润集团收购长电科技 哈啰收购永安行 [2] - 地方国资机构收购产业龙头企业以完善区域产业规划 促进地方产业集聚发展 [2] - 私募投资基金以促进产业整合为目的收购上市公司 如启明创投收购天迈科技 [2] 市场展望 - 随着各类创新交易模式不断涌现 2025年下半年A股并购重组市场值得期待 [1] - 政策效应进一步显现 并购重组有望成为优化资源配置 助力实体企业提质增效的重要引擎 [2]
A股并购新图景: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开辟增长新航道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2 19:21
并购市场政策与趋势 - 证监会发布"并购六条"后至2025年7月中旬全市场新增披露重大资产重组项目达200单政策推动市场活跃度显著提升 [1] - "并购六条"明确提出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加大产业整合支持力度提升监管包容度提高支付灵活性与审核效率等要求 [1] - 2025年下半年A股并购重组市场值得期待因交易模式不断创新科创并购持续活跃强链补链优质未盈利资产标的频现 [1] 并购市场特点 - 交易模式创新表现为定向可转债差异化定价灵活设置业绩承诺安排等方案降低并购成本提升交易成功率 [1] - 科创并购活跃战略性新兴产业如半导体及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领域交易推动产业升级与科技成果转化 [1] - 收购优质未盈利资产交易频现亏损资产接受度提升支持多元化评估方法助力上市公司发展潜力增强 [1] 上市公司收购动因分析 - 2024年至2025年7月上市公司收购交易总量超250单产业集团战略整合案例包括海尔集团收购上海莱士华润集团收购长电科技等 [2] - 地方国资机构通过收购产业龙头企业完善区域产业规划促进地方产业集聚发展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 [2] - 私募投资基金以产业整合为目的收购上市公司如启明创投收购天迈科技发挥资源整合优势增强企业竞争力 [2] 政策影响与展望 - "并购六条"持续释放政策红利推动A股并购市场在活跃度模式创新与产业导向等方面实现突破 [2] - 并购重组有望成为优化资源配置助力实体企业提质增效的重要引擎为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能 [2]
4100万美元!天津临港控股境外发行绿债为“双碳”注资
搜狐财经· 2025-08-12 16:57
债券发行 - 公司完成3年期4100万美元高级无抵押有担保绿色债券定价发行 票面利率5.5% [1] - 本次发行是天津市地方国有企业首次在境外市场发行美元绿色债券 [1] - 债券采用担保发行模式 体现公司稳健信用资质和成熟资本运作能力 [3] 资金用途 - 发行有助于降低公司综合融资成本 并为天津港保税区临港区域产业升级和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支持 [3] - 资金将为区域环境优化和生态建设注入新动力 [3] 业务布局 - 公司重点布局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3] - 依托保税区核心资源优势 统筹推进港口运营、城市运营和金融服务等多元业务 [3] - 新能源业务已运营氢能重卡140台、各类挂车60台、加氢站2座 开通辐射京津冀的绿色运输线路 [3] - 分布式光伏项目累计发电超241万度 防波堤风电项目建成后年发电量预计达1.4亿度 [3] 信用资质 - 公司构建"1家AAA、2家AA+、2家AA"多层次主体信用矩阵 [3] 未来规划 - 公司将持续依托天津港保税区区位优势 深化产业与金融协同发展 [4] - 积极参与区域重大工程和产业布局 提升区域产业能级和经济发展质量 [4]
山东民企百强榜之变,透露出这些重要信号
大众日报· 2025-08-12 15:22
榜单发布与结构 - 山东省工商联公示2025山东民营企业百强系列榜单 包含200强、创新100强、服务业100强和吸纳就业100强四个名单 [1] - 经济导报记者聚焦前100强企业 从2024年和2025年名单对比中发现新兴产业呈现"进击"之势 [1] 头部企业格局 - 前三强企业保持稳定 山东魏桥创业集团、信发集团和南山集团连续两年蝉联前三名 [9] - 魏桥集团2024年营收达5585亿元 同比增长7.4% [9] - 利华益集团从第5名升至第4名 东明石化集团从第4名降至第5名 反映石化行业内部竞争加剧 [9] - 日照钢铁控股集团从2024年第8名退出前10名 寿光鲁清石化从2024年第14名跃升至第10名 [9] - 京博控股集团从2024年第10名升至第8名 歌尔股份保持第9名稳定 显示高端制造与化工行业持续发力 [9] 行业分布特征 - 传统产业仍占主导地位 石化、钢铁、化工行业合计占比超40% [17] - 万达控股集团保持第7名 富海新能源控股集团保持第13名 [17] - 新兴产业表现突出 山东巨量引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2022年3月成立 首次现身榜单居第96位 显示数字经济企业增长动能 [17] 企业排名变化 - 多家企业排名显著提升 山东大熊投资控股集团从2024年第75名升至2025年第53名 [17] - 济南圣泉集团从2024年第98名前进至2025年第70名 [17] - 青岛特锐德电气从2024年第91名升至2025年第81名 [17] - 豪迈集团从2024年第102位升至2025年第77位 反映高端装备制造和新材料行业涨势明显 [17] - 部分企业排名下降或退出 青建集团从2024年第22名变为中青建安建设集团位列2025年第64名 [17] - 青岛京东昌益得贸易(2024年第61名)、山东永鑫能源集团(2024年第74名)和龙大美食(2024年第99名)退出前100名 或因业务收缩和行业周期影响 [17] 总体发展趋势 - 山东民营企业呈现"头部稳固、新兴崛起"特征 生物医药和高端装备行业持续发力 [18] - 新晋企业集中于高新技术产业 表明在产业升级中实现创新突破的民企具有更大增长空间 [18]
新证券法实施两周年 A股生态渐变
新华网· 2025-08-12 14:30
注册制改革进展 - 新证券法于2020年3月1日正式实施 确立全面推行注册制的基本定位 精简证券发行条件并强化信息披露要求 [2] - 科创板上市公司数量达391家 总市值超5万亿元 主要集中于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和生物医药产业 [3] - 科创板2021年前三季度研发投入376.68亿元 同比增长40%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平均达13% 居A股各板块之首 [3] - 注册制改革从科创板扩容延伸至创业板试点及北交所设立 2022年将以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为主线 [2][3] 市场治理与违法成本 - 新证券法大幅提高证券违法行为处罚力度 完善民事赔偿责任与投资者保护制度 [4] - 2021年7月中办国办联合印发《关于依法从严打击证券违法活动的意见》 首次以高级别文件形式明确零容忍政策 [4] - 康美药业特别代表人诉讼案判赔24.59亿元 涉及52037名投资者 为资本市场标志性案件 [5] - 2022年1月实施《证券期货行政执法当事人承诺制度实施办法》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虚假陈述侵权民事赔偿审理规定 [5][6] 资本市场生态变化 - 注册制推动科技型企业加速上市 改变A股以金融、周期为主的行业结构 凸显新经济与硬科技属性 [3] - 退市新规与注册制形成优胜劣汰机制 符合条件企业坚决退市 [3] - 北交所设立进一步丰富多层次资本市场 对外开放与互联互通取得新进展 [6] - 执法体系持续完善 中国版证券代表人诉讼实施 投资者合法权益保障得到强化 [4][6]
“沧渊号”盾构机正式始发
科技日报· 2025-08-12 07:57
行业突破 - 我国自主研制的直径最大泥水平衡盾构机"沧渊号"正式始发 标志着海太长江隧道项目进入掘进施工阶段 [1] - "沧渊号"开挖直径达16 66米 整机总长176米 总重量超过5650吨 是目前国内自主研制直径最大的泥水平衡盾构机 [1] 技术亮点 - 针对超长距离 超大直径 超高水压 超大埋深等工程特点 创新集成三大核心技术 [1] - 通过"数字大脑"实现智慧化管控 采用"智刃铁齿"技术突破高效掘进瓶颈 [1] - 搭载全球首创的"智慧心脏"主动防护系统 确保施工安全高效 [1] 行业地位 - "沧渊号"代表我国在高端隧道施工装备领域取得新突破 [1]
2025年以来中国A股市场科技股行情表现亮眼 科创综指年内涨幅达22%
中国新闻网· 2025-08-11 21:55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张嘉怡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2025年以来中国A股市场科技股行情表现亮眼 科创综指年内涨幅达22% 中新网上海8月11日电 (高志苗)记者11日从上海证券交易所获悉,2025年以来,中国A股市场科技股行 情表现亮眼,科创板凭借政策扶持与技术突破的双重优势,成为本轮科技股上涨的核心载体。截至8月 11日,科创综指年内涨幅达22%,大幅领先沪深300、上证50、创业板指数等宽基指数。 科创板成为本轮科技股行情的中流砥柱。截至目前,科创板上市公司数量达589家,总市值超7万亿元 (人民币,下同)。科创板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公司占比超八成,人工 智能、低空经济、基因治疗等前沿细分领域均有公司布局,构建起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产业生态。 科创板"硬科技"企业的行业定位与高成长潜力,为本轮科技股上扬行情提供了重要支撑。以AI(人工智 能)领域为例,随着国产大 ...
杰瑞股份(002353):业绩快速增长,订单、现金流表现亮眼
中邮证券· 2025-08-11 12:16
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7][9] 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2025H1实现营收69.01亿元,同比增长39.21%,归母净利润12.41亿元,同比增长14.04%,扣非归母净利润12.31亿元,同比增长33.90% [3] - 各业务板块均实现快速增长,其中高端装备制造收入42.24亿元(+22.42%),油气工程及技术服务收入20.69亿元(+88.14%),新能源及再生循环收入3.28亿元(+65.74%) [4] - 天然气相关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12.69%,毛利率提升5.61%,新增订单增长43.28% [5] - 海外市场收入32.95亿元,同比增长38.38%,新增订单同比增长24.16% [5] - 2025H1获取新订单98.81亿元(+37.65%),存量订单123.86亿元(+34.76%) [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1.44亿元,同比增加20.83亿元 [6] 财务表现 - 2025H1毛利率同比下降3.64个百分点至32.19%,期间费用率同比下降2.82个百分点至9.39% [4]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162.89亿元(+21.97%)、189.73亿元(+16.48%)、215.08亿元(+13.36%) [7]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0.73亿元(+16.99%)、35.65亿元(+16.00%)、40.49亿元(+13.58%) [7] - 2025-2027年PE估值分别为15.11倍、13.03倍、11.47倍 [7] 公司基本情况 - 最新收盘价45.37元,总市值465亿元,流通市值315亿元 [2] - 52周最高价45.37元,最低价25.50元 [2] - 资产负债率38.4%,市盈率17.52倍 [2] - 总股本10.24亿股,流通股本6.93亿股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