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装备制造

搜索文档
机器人长期向好趋势不改!机床ETF上涨1.54%,江特电机一字涨停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1 10:46
市场表现 - A股三大指数集体上涨 上证指数盘中上涨0.03% [1] - 通信 计算机 电力设备等板块涨幅靠前 银行 公用事业跌幅居前 [1] - 机床板块走强 机床ETF(159663 SZ)上涨1.54% [1] 个股表现 - 江特电机上涨10.01% [1] - 大族激光上涨7.34% [1] - 华锐精密上涨2.82% 海目星上涨2.41% 泰嘉股份上涨2.11% [1] 行业前景 - 2029年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将突破4000亿美元(约合2.88万亿元人民币) [1] - 中国市场将占据全球机器人市场近半份额 [1] - 国内外需求回暖 政策持续发力及产品性能不断提升催化行业发展 [1] - 国产品牌份额有望进一步提升 机器人行业长期向好趋势不改 [1] 指数构成 - 机床ETF(159663)紧密跟踪中证机床指数 [1] - 指数涵盖高端装备制造领域 包括激光设备 机床工具 机器人 工控设备等行业 [1] - 该指数是新质生产力理念强调创新驱动与产业升级落地实践的核心阵地 [1]
股价一年大涨超220%!超200家机构调研
证券时报· 2025-08-10 08:22
宠物食品行业 - 中宠股份近一年股价涨幅超过220% [4]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4.32亿元(同比+24.32%),归母净利润2.03亿元(同比+42.56%)[6] - 宠物消费市场持续扩容,消费升级趋势明显,行业集中度仍较低但向头部品牌集中 [6] - 公司单周接待超200家机构调研,机构关注度显著提升 [6] 高端装备制造行业 - 杰瑞股份2025年上半年收入69亿元(同比+40%),单周接待超140家机构调研 [6] - 海外业务收入32.95亿元(同比+38.38%),新增海外订单同比+24.16%,覆盖70余国 [8] - 公司重点布局中东、中亚地区本地化运营,8月7日股价涨停 [6][8] 创新药行业 - 泰恩康子公司CKBA软膏II期临床试验达预期,拟提交CDE申请突破性疗法 [10] - 九洲药业称创新药BD交易火爆带动产业链需求,产能利用率持续爬升(除台州新厂外)[10] - 泰恩康单周接待近百家机构调研,创新药板块热度延续 [8][10]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上周(8月4-8日)连续上涨,宠物食品、高端装备、创新药成机构调研焦点 [3][6][8][10]
五年同城化进阶,从“四市协同”到万亿产业共同体的跨越 | 万千气象看成都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9 09:29
经济总量与集中度 - 成都都市圈经济总量从2020年的2.24万亿元增至2024年的2.98万亿元,年均增速高于全国和全省水平 [2] - 四市GDP占全省比重从2020年的46%提升至2024年一季度的48.5%,土地占比仅6.8%却贡献近半经济产出 [2] - 目标2025年经济总量突破3.3万亿元 [2] 企业协作与产业协同 - 2024年跨市合作规上企业数量达2860家,同比增长21.8%,增速为GDP增速的3.7倍 [3] - 形成"成都研发+德阳制造"模式,产品迭代速度提升30% [8] - 菲斯特科技计划在眉山建成全球最大激光显示光学屏制造基地 [9] - 成都400余户供应商为德阳东汽等链主企业配套,成资80余户企业围绕中车实现产品配套 [3] 创新体系与产业链 - 建成省级中试平台21个(占全省60%),市级平台135个同比增长48.4% [11] - "天府科创贷"发放贷款超百亿元,四市科技创新券互认互通 [11] - 成德高端能源装备集群产值突破2900亿元,集聚企业近3000家 [11] - 形成9条万亿级产业链,19个产业生态圈联盟完成组建 [13] 产业协作模式 - 发展"总部+基地""研发+制造""成果+转化"等协作分工模式 [9] - 沿天府大道布局加州智慧城、华为大数据中心等创新载体,形成科创走廊 [9] - 金牛-什邡、天府新区-仁寿等产业合作园区加快建设 [13] - 2024年1-5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9%,德眉资三市实现两位数增长 [13] 机制创新与要素流动 - 建立五级工作机制和"1+1+N"规划体系,实现"共绘一张图"治理 [17] - 高新技术企业从2020年增至1.3万家(近两倍增长) [17] - 日均跨市流动超68万人次,形成"1小时通勤圈" [18]
光洋股份股价微跌0.09% 公司回应高端工业装备业务布局
金融界· 2025-08-09 01:30
股价表现 - 8月8日收盘价11.17元 较前一交易日下跌0.01元 跌幅0.09% [1] - 当日成交量170343手 成交金额1.91亿元 [1] - 主力资金当日净流入225.66万元 近五日累计净流出110.57万元 [1] 主营业务 - 业务覆盖汽车精密零部件 高端工业装备及智能机器人零部件 [1] - 产品包括新能源与燃油汽车零部件 风电偏航减速机 工业机器人零部件 [1] 业务动态 - 高端工业装备业务涉及风电偏航减速机和工业机器人领域 [1] - 产品包含行星排零部件和交叉滚子轴承 [1] - 目前未涉及数控机床业务 [1]
财经聚焦|5月物价数据透出三个积极信号
新华社· 2025-08-08 15:59
新华社北京6月10日电 题:5月物价数据透出三个积极信号 新华社记者陈炜伟、陈爱平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环比下降0.2%,同比下降 0.1%,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6%,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虽然CPI总体略有 回落,但部分领域供需关系有所改善,价格变化传递出三个积极信号。 信号一:物价"核心稳" 能源价格下降,是影响CPI回落的主要因素。5月份,能源价格环比下降1.7%,影响CPI环比下降约 0.13个百分点,占CPI总降幅近七成。 值得关注的是,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6%,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物价 呈现"核心稳"格局。 "提振消费相关政策持续显效,一些领域价格显现积极变化。"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 分析,除了核心CPI涨幅比上月扩大外,扣除能源的工业消费品价格同比上涨0.6%,涨幅比上月扩大0.2 个百分点。此外,金饰品、家用纺织品和文娱耐用消费品价格同比分别上涨40.1%、1.9%和1.8%,涨幅 均有扩大。 随着上海"五五购物节"拉开帷幕以及"6·18"电商大促提前,上海市民张璐陆续下单—— ...
与省领导面对面,民营企业家们重点聊了啥
搜狐财经· 2025-08-07 18:29
民营企业座谈会 - 山东省委省政府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 听取民营企业家对经济形势和"十五五"规划编制的意见建议 [1] - 企业家代表与省领导直接交流 聚焦解决民营企业发展困难 [1] 传统制造业转型 - 魏桥集团计划在"十五五"期间打造新能源轻量化产业集群和高端装备制造基地 [3] - 建议推动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 建设全省智能计算服务网络 [3] - 支持企业全域数字化转型 培育"智能制造+"新业态 [3] AI+元宇宙产业 - "十五五"被视为AI+元宇宙产业发展的关键期 [5] - 建议制定长期发展规划 支持微显示和集成电路产业链联动 [5] - 目标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AI+元宇宙产业集群 [5] 化工产业升级 - 山东应继续将高端化工作为"十五五"重点发展方向 [9] - 加快化工行业由大向强转变 重点发挥橡胶产业科研人才和产业链优势 [9] - 建议加大科研投入巩固全球橡胶科研高地地位 [9] 新能源产业布局 - 山东已成为宁德时代北方投资规模最大、新业态最多样化的省份之一 [12] - 建议建立"五链"融合机制 加快先进生产要素向产业链关键环节流动 [12] 创新药发展 - 创新药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形式 建议优化营商环境支持产业发展 [15] - 需出台医院准入 医保报销 创新药出海等配套政策 [15] 零碳技术应用 - 建议在社区 学校 医院等多场景推广零碳技术应用 [17] - 聚焦BC光伏技术 制定高标准分布式光伏建设规范 [17] - 推广高效组件提升资源利用效率 [17]
五年“三跨越” 按下科技强国建设“快进键”
科技日报· 2025-08-07 17:20
科技领域重大突破 - 2021年6月首个自主勘探开发超深水大气田"深海一号"一期投产 2022年6月第一艘国产电磁弹射航母福建舰下水 2023年12月国产首艘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开启试运营 2024年11月首艘自主设计建造大洋钻探船"梦想"号建成入列 2025年2月首口超万米科探井深地塔科1井在地下10910米完钻[1] 基础研究进展 - "中国天眼"发现脉冲星数量超过1000颗 观测到全球首例持续活跃重复快速射电暴[2] - 量子科技领域实现51个超导量子比特簇态制备 刷新真纠缠比特数目世界纪录 首次实现光子的分数量子反常霍尔态[3] - 生命科学领域绘制世界首套猕猴大脑皮层单细胞空间分布图谱 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通过国家验收[3] - 深空探测领域嫦娥五号实现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 嫦娥六号实现人类首次月背采样返回 中国空间站正式建成[3] - 2024年自然指数排名全球前十高校与科研机构中7个来自中国 热点论文数量占世界总量48.4%保持第一位 高被引论文数量保持世界第二位[4] 战略高技术突破 - "深海一号"能源站为全球首座10万吨级深水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 每天输送超过1500万立方米深海天然气 二期大气田投产后建成我国最大海上气田[5] - 高铁运营里程超4.8万公里占全球三分之二以上 CR450高铁列车全球速度最快[7] - 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技术商业化示范项目华能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投入商业运行[7] - 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实现商业运营 第二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花城号"全船贯通计划2026年底交付[7] - 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多年全球第一 电池技术和自动驾驶技术显著进步[8] - 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5G网络 5G通信技术大规模商用[8] - 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 一批自主研发大模型不断涌现[8] - 2021-2024年高技术产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长13.9% 2024年上半年增长14.3% 高技术制造业占全部制造业比重从2020年15.3%提升至2024年上半年16.9%[8] 创新生态建设 - 2023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规模比"十三五"末增长近50% 增量达到1.2万亿元 研发投入强度提高到2.68%接近OECD国家平均水平[9] - 修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完善科学基金多元化投入机制 推进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 实施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9] - 实施减税降费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激励企业研发投入[9] - 与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科技合作关系 深化"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 牵头发起"深时数字地球"和"海洋负排放"国际大科学计划[10]
最新!济南各区县上半年GDP公布
搜狐财经· 2025-08-07 16:52
数据显示,上半年,章丘区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速5.1%,拉动GDP增长1.9个百分点;规上工业完成 总产值658.5亿元,总量位列全市第2位。(来源:) 数据显示,上半年,济南高新区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8.1%,增速居全市第二位,分别领先全 国、全省2.8、2.5个百分点;贡献率23.2%,连续两个季度居全市第一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亿 元,同比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483亿元,同比增长14.2%;第三产业增加值579.1亿元,同比增长 2.8%。 贡献率全市第一。据悉,济南高新区对济南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23.2%,连续两个季度位居首 位。 2025年上半年,济南市经济呈现稳中提质态势,区县发展亮点纷呈。6日,济南市统计局公布上半 年区县主要经济指标,从地区生产总值来看,上半年,历下区以1292.1亿元稳居榜首,济南高新区以 1063.6亿元位居第二,市中区以701.0亿元摘得第三名。 市中区以701.0亿元位列第三,数字经济与总部经济双轮驱动成效显著。历城、章丘分别以686.3亿 元、625.7亿元跻身前五,章丘区依托高端装备制造和新材料产业集群,工业技改投资增长明显。 从经济增速上来看,4个区 ...
“德国企业沈阳行”活动成功举行 助推中德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融合
中国新闻网· 2025-08-07 16:36
中德企业对接交流会 - 活动以"中德共创携手同行"为主题,在中德(沈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举行,采用"实地参访+精准对接"模式,推动中德企业经贸合作与技术交流 [1] - 50余名中德企业代表和行业专家参与,活动由中德园管委会、德国北威州国际商务署中国代表处等联合举办 [1] - 活动巩固了中德园与德国北威州在高端装备、智能制造、科技创新等领域的合作,搭建双边经贸桥梁 [1] 德国北威州与沈阳合作基础 - 德国北威州是德国人口最多、经济体量最大的联邦州,以汽车、化工、高端制造和"工业4.0"技术闻名 [2] - 沈阳是中国装备制造业摇篮,工业门类齐全,在航空航天、轨道交通、新能源等领域优势突出,两地产业高度互补 [2] - 北威州在氢能储运、碳捕捉技术领先,沈阳铁西区拥有风电设备、动力电池产业优势,双方在绿色经济领域契合度高 [2] 中德园优势与成果 - 中德园成立十周年,经济总量翻一番,获中德智能制造合作试点示范园区等国家级称号 [3] - 园区聚焦高端制造、新能源领域,与德国中小企业核心业务匹配,提供国际化服务体系降低落地成本 [2] - 园区积累丰富对德合作案例和资源网络,为德国中小企业提供全链条"一站式"服务 [2] - 宝马等德企在园区落地成长,中德园未来将打造中德产业链协同创新标杆 [3] 合作项目与人才培养 - 北威州与沈阳计划开展工业培训与职业教育深度合作,联合培养高素养职业人才 [2] - "德国企业沈阳行"活动已举办九届,促成多项合作项目落地,推动园区产业升级和技术引进 [3]
镜观·回响丨坚持以人为本 推进共同富裕
新华网· 2025-08-07 10:01
共同富裕政策导向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 [1] - "十四五"规划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促进社会公平和民生福祉 [1] - 我国中等收入群体已超过4亿人,人民生活水平迈上新台阶 [1] 乡村产业发展 - 宁夏固原市发展冷凉蔬菜产业,建成130余个种植基地,面积达50万亩,年产量200万吨 [7] - 山东涛雒镇发展海洋经济,形成水产养殖、加工、种业和海洋牧场产业链 [9] - 海南扩大大叶茶种植规模,将其作为乡村振兴重要抓手 [11] - 云南普洱市咖啡种植面积达67.9万亩,2023-2024年产季产量5.8万吨 [13] 区域协调发展 - 汕汕高铁贯通后将连接粤港澳大湾区、海西经济区和长三角15个城市 [15] - 京投装备河北京车基地采用"北京研发+河北制造"模式,拉动当地就业和经济 [15] - 河南"米"字形高铁网形成,覆盖周边省会城市2.5小时经济圈和主要城市群4-6小时经济圈 [18] 边疆特色产业 - 西藏江孜县发展藏毯产业,传统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1] - 新疆乌苏市引进桑蚕茧丝绸全产业链项目,鼓励农民种桑养蚕 [21] - 广西靖西市绣球产业向市场化转型,被誉为"中国绣球之乡" [24] 医疗资源共享 - 江苏海安市建立医共体,与长三角高校医院合作提升医疗水平 [17] - 横琴口岸设立便捷通道,澳门居民可携带300余种动植物产品进入合作区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