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botics

搜索文档
四款国产机器人亮相链博会英伟达展台
快讯· 2025-07-16 15:08
国产机器人亮相链博会 - 四款国产机器人银河通用Galbot(G1)、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天工2.0、加速进化T1、智平方在第三届链博会英伟达展台亮相 [1] - 展示活动由《科创板日报》记者现场报道 [1] 参展企业及产品 - 银河通用展示了Galbot(G1)型号机器人 [1][4] - 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展示了天工2.0版本 [1] - 加速进化展示了T1型号机器人 [1] - 智平方机器人参与了展示 [1]
机器人领域利好频传!机器人ETF易方达(159530)标的指数对人形机器人产业的表征能力更强,更具弹性优势,盘中一度大涨逾2%
搜狐财经· 2025-07-16 15:07
消息面上,近期机器人领域也是利好频传,智元机器人与宇树科技日前联合中标中国移动1.24亿元人形机器人代工项目,成为目前国内人形机器人 的最大单笔采购;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在中外企业家见面会上表示,今年宇树科技机器人的出货量相对于去年有明显的增长。根据中商产业研究 院预测,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规模或将从2025年的53亿元,增长到2028年的387亿元。 A股市场今日冲高回落,三大指数午后小幅走低,机器人概念股盘中逆势拉升,汉威科技涨超6%,步科股份涨超5%。 受盘面影响,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早盘一度涨超2%,跟踪该指数的机器人ETF易方达(159530)昨日获超1亿元资金净流入,今日Wind实时申购赎 回信息显示,盘中净申购5700万份,基金规模近日连创历史新高。 产业机会下,更有弹性的标的可帮助投资者获取更高收益。统计机器人相关指数表现,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和中证机器人指数今日盘中最高涨幅分 别为2.24%和1.51%,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呈现出较大的弹性优势。而从历史表现上看亦是如此,自2025年4月10日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修订到昨 日,其涨幅达到了15.8%,而同期中证机器人指数为10.4%。 每日经济新闻 有 ...
触觉传感器行业深度报告汇报
2025-07-16 14:13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人形机器人行业中的触觉传感器领域 [2][3] - **公司**:汉威科技、颗粒传感、布莱新台、日盈电子、特斯拉、福莱、原生科技、他山科技 [3][13][20][22]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核心观点 - 触觉传感器是机器人往通用化方向发展的硬件侧核心瓶颈,具备较大量增预期,市场规模有望达千亿甚至接近万亿,是具有成长力的投资赛道 [2][3] - 推荐投资标的包括汉威科技、颗粒传感、布莱新台、日盈电子 [3] - 掌握多技术路线搭成平台型的公司可能更具优势,未来触觉传感器板块标的会持续涌现 [20][21] 论据 - **触觉传感器必要性**:实现通用化机器人需心灵手巧,触觉传感器作为反馈单元,能感知机器人与物体接触的力和位置变化,是机器人手变灵巧的核心支撑,不可或缺 [4][5][6] - **技术路线情况** - 视触觉路线最接近人类指尖触觉,但成本高,依赖后端图像处理算法;若放量,后端算法成本可摊薄 [7][9] - 电阻和电容方案较成熟,价格亲民,产业落地以这两种方案为主,电容方案更精进 [10] - 磁电霍尔效应方案可实现剪切力感知,但体积大、价格高 [13] - **数量使用情况** - 今年几乎所有厂家会在指尖环节落地触觉传感器,未来使用数量会从指尖向手部延伸,远期机器人通用化智能化后,指节、指腹、手掌端都会覆盖,以提高任务成功率 [13][14][15] - 测算显示,100万台机器人所需触摸传感器使用规模约470亿,1000万台时达2000亿 [17] - **市场证券化情况**:目前触觉传感器板块证券化率低,仅十个点出头,对应2000亿市值体量,有较大成长空间 [19] - **标的选择原因** - 汉威科技站稳电阻方案,有电容方案技术储备并布局磁电霍尔效应方案 [20] - 部分公司与美国MIT机器人实验室有关,前沿技术多源于高校实验室;未来触觉传感器板块会有更多标的涌现,类似40多家公司的情况 [20][21] - 一些公司通过投资一级标的切入该赛道,如颗粒传感 [22]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过去压力传感器在工业、汽车、医疗等领域应用成熟,相关公司切入人形机器人触觉传感器领域有现实基础,但需改善材料体系,采用柔性基底 [23] - 福莱原本做广告泼墨材料,熟悉柔性材料,通过外部引进人才做出压缩传感器 [24]
灵巧手再推荐
2025-07-16 14:13
各位领导大家下午好我是国海机械的张语莹然后今天是我们本周十五分的第十八期我们还是想重点给领导们汇报一下林巧首当前这个位置我们还是非常非常看好林巧首从一个宏观背景去看我们复盘人形机器人板块的涨跌幅 在上一轮的股价低点是在四月中旬之前当时主要炒的是业绩期然后从四月中下旬开始一直到五月这个时间节点整个机器人板块的标的出现了一些结构性分化的行情 然后大家也开始炒一些轻量化材料包括有一些有实质性进展的相关公司但是整体而言人形板块的股价都是处于修复反弹的过程中并且有很多公司已经突破了股价的前高所以从当前位置去看我们仍然还是非常看好这个板块 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认为产业进展目前是相对比较顺利的,接下来像特斯拉的第三代的产品,包括国内的H链, 等相关都会有一些比较实质性的催化那整个板块的景气我们认为仍然向上那在这一个大的板块下我们非常看好的环节还是在林乔首核心原因还是基于一个自上而下的逻辑T那一边在G3上我们认为比较大变化的环节仍然是在首部这个环节然后再加上国内的公司也会在首上会有一些比较大的催化 所以我们当前位置还是重点推荐林巧首那么之前我们已经发布过林巧首深度报告一然后主要从驱动、传动、传感三个维度介绍了一下林巧首我们比较 ...
全球首例!深圳机器人自主搭地铁送货,解决地铁商户配送实际难题【附深圳智能机器人产业链分析】
前瞻网· 2025-07-16 11:10
全球首例地铁配送机器人应用 - 深圳地铁2号线湾厦站推出全球首款能自主搭乘地铁的配送货机器人,采用北极燕鸥卡通造型,通过AI调度算法与机器人技术融合实现无人化配送 [1] - 机器人由深铁集团与万科合作运营,万纬物流负责集成研发,具备自主规划线路能力,服务于7-Eleven地铁门店 [1] - 技术集成包括:AI调度系统(大脑)、全景激光雷达(眼睛)、机械底盘(骨骼),可实现自主乘电梯、识别列车到站等功能 [1] - 创新模式利用地铁闲置运力,单趟配送成本降至3元以内,较传统地面配送为商户节省30%以上物流成本 [4] - 41台机器人即可覆盖深圳地铁所有7-Eleven门店旺季配送需求 [4] 深圳机器人产业链生态 - 深圳形成"上游核心零部件—中游整机制造—下游场景应用"全链条生态: - 上游:兆威机电(驱动系统)、速腾聚创(激光雷达)、汇川技术(伺服系统)、奥比中光(3D视觉)等核心硬件供应商 [5] - 中游:优必选、乐聚等整机企业覆盖教育/工业/服务全场景 [5] - 下游:开放工业制造/公共服务等场景推动规模化应用 [5] - 产业链效率全球领先,硬件从设计到量产最快仅需48小时 [7] - 2023年深圳机器人产业链总产值达1787亿元,同比增长8.7% [8] 深圳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 - 空间布局:福田/南山/前海聚焦研发设计,宝安/深汕合作区布局研发制造,形成"研发-制造-应用"闭环 [7] - 根据《深圳市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5年目标培育10家以上"链主"企业,打造全球创新策源地 [9]
“未来3-5年人形机器人应用落地会更快“ 宇树王兴兴最新发声 这些公司值得关注(附概念股)
智通财经· 2025-07-16 07:28
行业发展趋势 - 人形机器人行业处于发展早期,未来3-5年将在工业、服务和危险场景加速应用落地 [1] - 2024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约10亿美元(年出货量1.19万台),2030年预计扩容至151亿美元(年销量68万台) [3] - 价格下探是商业化关键,需攻克成本瓶颈,重点关注核心零部件技术及低成本量产能力 [4] 重大商业进展 - 智元机器人与宇树科技中标中国移动1.2405亿元人形机器人订单(含税),创国内最大采购记录:智元获7800万元全尺寸机器人包,宇树获4605万元小尺寸机器人及配件包 [1][2] - 上纬新材公告智元机器人拟通过协议转让+要约收购取得控制权,交易引发上纬新材连续四个20%涨停 [1] - 优必选教育科研人形机器人"天工行者"在手订单达百台,预计2024年交付超300台,公司正扩产应对需求 [5] 技术迭代方向 - 轻量化成为重要迭代路径:特斯拉Optimus Gen2减重10kg实现步行速度提升30%,镁合金和PEEK材料优势显著 [4] - 脑机接口技术融合:马斯克称Neuralink芯片可完全控制特斯拉擎天柱机器人,获取其全身传感器数据 [3] 企业动态与规划 - 特斯拉计划年底展示"史诗级"擎天柱3演示,其敏捷性将接近人类水平 [3] - 广汽集团计划2025年自研机器人零部件全球发售,2026年整机小批量生产(产值超3000万元),2027年大规模量产 [6] - 速腾聚创覆盖人形机器人感知、执行、计算全栈技术,与全球20余家企业合作包括宇树科技 [6] 资本市场表现 - 地平线机器人获大华继显"买入"评级,目标价7.45港元,预计2025-2027年销售复合增长率57.5%,2027年ADAS芯片市占率或达54% [5][6] - 津上机床中国精密机床产品可应用于人形机器人核心部件丝杠制造 [6]
2025中国(深圳)独角兽企业大会明日开幕
深圳商报· 2025-07-16 07:24
大会概况 - 2025中国(深圳)独角兽企业大会将于7月17日至18日在深圳举行,主题为"新质驱动·未来领航",聚焦"硬科技底色" [1] - 大会由深圳市工信局、中小企业服务局指导,长城战略咨询、交通银行、深创投、国信证券等联合主办,北京与仁科技、深圳私募基金业协会等承办 [1] - 将发布《GEI中国独角兽企业研究报告2025》和《深圳市独角兽企业及瞪羚企业研究报告2025》,通过量化分析揭示独角兽成长规律与产业趋势 [1] 参会企业与机构 - 图灵量子、云舟生物、易府if医疗、舜铭存储等全国百余家独角兽企业参会,覆盖人工智能、机器人、集成电路、商业航天、生物医药等20余个前沿领域 [1] - 深创投、达晨财智、东方富海、基石资本等深圳本土头部投资机构将出席 [1] - 大会设置"合作洽谈会"活动,促进创新企业与深圳产业链资源及政策红利对接,实现"落地即加速" [1] 深圳独角兽企业特点 - 深圳是全国"硬科技"独角兽最活跃的城市之一,独角兽集中在前沿科技领域 [2] - 集成电路、机器人、3D打印、清洁能源是深圳独角兽的突出赛道 [2] - 深圳独角兽呈现"从跟跑到领跑"的创新路径,近年涌现优必选(机器人)、云天励飞(AI)、奈雪的茶(新消费)等上市企业代表 [2]
CPI Data Is Still Soft; Is It Enough for a Rate Cut?
Investor Place· 2025-07-16 06:10
稀土元素行业 - MP Materials获得美国国防部4亿美元投资 股价单日上涨51%[3] - 苹果公司追加5亿美元投资MP Materials 因稀土磁体在技术竞争中的关键地位[3] - MP Materials股价自推荐后累计涨幅达102% 涉及五家小型稀土公司潜在数百亿投资机会[4] 通胀数据 - 6月CPI环比上涨0.3% 年率2.7%创2月以来新高[5] - 核心CPI月增0.2%(预期0.3%) 年率2.9%符合预期[5] - 服装/鞋类/家具价格明显上涨 汽车及酒店机票价格下降[7] 美联储政策预期 - 7月FOMC会议维持利率概率升至97.4%[9] - 年底前降息两次概率从71.7%降至62.9%[9] - 劳动力市场稳定+通胀温和 削弱近期降息必要性[8] 机器人产业 - 全球工业机器人数量超400万台 预计三年内突破600万台[12] - 单台机器人成本从2010年4.6万美元降至2024年1.1万美元[14] - RaaS模式降低使用门槛 类似Netflix订阅制推动普及[14] 自动驾驶卡车 - Aurora Innovation完成首例无安全员自动驾驶货运测试[22] - 美国350万卡车司机面临失业风险 行业年收入中位数5.7万美元[22] - 连带影响520万卡车周边服务业岗位(加油站/汽车旅馆等)[23] 市场预测 - 机器人市场规模将从740亿增至2870亿美元(2032年 CAGR18.4%)[16] - 人形机器人市场2050年或达5万亿美元规模[16] - 半导体测试+机器人业务组合公司被给出300%上涨潜力[17]
大华股份: 关于控股子公司调整至境外上市的提示性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16 00:29
分拆上市调整 - 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将控股子公司华睿科技拟上市地点由境内证券交易所调整为香港联交所 [1] - 分拆完成后公司仍将维持对华睿科技的控制权 [2] - 授权公司及华睿科技管理层开展分拆至境外上市的前期筹备工作 [1][3] 华睿科技业务定位 - 专注机器视觉与移动机器人业务 提供工业互联感知 算法 方案及应用的完整链路产品解决方案 [2] - 业务范围涵盖装备制造 特殊作业机器人制造 电子测量仪器制造 计算机软硬件及外围设备制造等 [2] - 分拆上市旨在提升多渠道融资能力和品牌效应 加强资源整合与研发能力以形成可持续竞争优势 [2] 分拆上市战略意义 - 有利于华睿科技把握智能制造发展机遇 推进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创新发展模式 [2] - 独立董事认为分拆至香港联交所上市可优化资源配置 拓宽融资渠道 符合公司战略规划和股东利益 [3] - 监事会认为分拆将提升华睿科技公司治理水平 激发团队创造力且不损害股东利益 [3] ETF市场动态 - 云计算50ETF近五日涨幅5.73% 市盈率102.42倍 主力资金净流入1557.8万元 [7] - 游戏ETF近五日跌幅0.15% 份额增加2.9亿份 主力资金净流入1354.8万元 [6] - 科创半导体ETF近五日跌幅1.55% 份额增加400万份 主力资金净流出1177.2万元 [6]
国泰海通|机械:智元&宇树获1.24亿订单,人形机器人商业化加速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 2025-07-15 22:10
核心观点 - 智元机器人和宇树科技中标中移1 24亿元人形机器人代工项目 标志行业从研发迈向商业化阶段[1] - 智元凭借全栈技术实现量产 宇树在核心零部件领域全球领先 此次采购加速场景落地 通信成为重要应用场景[1] - 国内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快速 具备产业链优势 国外以特斯拉为例预计有较大技术迭代预期[1] 中标事件 - 智元机器人中标全尺寸人形双足机器人采购包 预算7800万元(含税)[1] - 宇树科技中标小尺寸人形双足机器人、算力背包、五指灵巧手采购包 预算4605万元(含税)[1] - 项目总预算1 2405亿元(含税) 服务周期为2025年至2027年[1] 公司优势 智元机器人 - 采用"本体+AI"全栈技术 已形成远征、精灵、灵犀三大产品家族覆盖多商用场景[2] - 2025年1月实现第1000台通用具身机器人量产下线 率先完成场景落地[2] - 发布全球首个基于机器人动作序列驱动的具身世界模型EVAC及评测基准EWMBench 并全面开源[2] - 采用"华为生态打法" 通过合资、投资、合作绑定上下游加速技术迭代与产能建设[2] 宇树科技 - 全面自主研发电机、减速器、控制器、激光雷达等核心零部件[2] - 在运动控制、机器人感知等综合领域具备卓越引领能力[2] - 四足机器人技术达到全球领先水平 硬件和运控算法优势显著[2] 行业影响 - 推动行业从研发转向商业化 吸引更多企业入局加速技术创新[3] - 通信巨头采购显示传统行业需求 通信服务将成为重要应用场景[3] - 提供商业化范例 帮助积累数据、迭代产品 推动行业形成良性循环[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