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固态电池
icon
搜索文档
超3200只个股下跌
第一财经· 2025-10-29 11:43
市场整体表现 - 沪指午盘涨0.37%至4002.83点,重返4000点关口 [3][4] - 深证成指午盘涨0.90%至13550.65点,创业板指午盘涨1.35%至3273.28点 [3][4] - 沪深两市半日成交额达1.42万亿元,较上个交易日放量719亿元 [5] - 市场开盘时三大指数集体高开,沪指开涨0.05%,深证成指开涨0.40%,创业板指开涨1.07% [13] 行业与板块动态 - 光伏、锂电池、特高压产业链表现活跃,券商股盘中拉升 [4] - 大金融板块持续拉升,威士顿20cm涨停,华安证券、国网英大涨停,华信永道涨超15% [6] - 证券板块异动,华安证券拉升逼近涨停,东北证券、东兴证券、广发证券、长江证券等冲高 [7] - 固态电池概念活跃,方大炭素走出2连板,科力远、振华股份涨停 [9] - 存储芯片板块震荡走高,时空科技6连板,佰维存储、云汉芯城涨超9% [10] - 6G概念异动拉升,本川智能一度逼近20cm涨停,世嘉科技、信科移动、普天科技等冲高 [12] - 算力硬件股集体高开,中际旭创、新易盛、工业富联再创新高 [12] - 银行板块盘初下挫,厦门银行跌超6%,成都银行跌超5% [9] - 福建本地股多数回调,福建金森跌超8%,厦门信达、三木集团等跌超7% [9] 公司特定消息 - 方大炭素表示其氧化物固态电解质批量制备难题已攻克,产品落地并与宁德时代保持紧密技术联动,三元锂-硅碳半固态电池能量密度及循环寿命达行业先进水平 [9] - 英伟达宣布将向诺基亚投资10亿美元,以加速AI-RAN创新并引领从5G到6G的转型 [12] 宏观经济与外围市场 - 央行开展5577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操作利率1.40%,当日有1382亿元逆回购到期 [14] - 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7.0843,较前一交易日调升13个基点 [16] - 日经225指数历史首次站上51000点,日内涨1.57% [15]
洁美科技:柔电科技目前和主要的固态电池和材料供应商都有合作,包括硫化物、氧化物和聚合物路线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9 08:45
公司业务与技术 - 柔电科技是国内最早进行粉末ALD技术与装备研究的厂家[1] - 公司500公斤级ALD粉体包覆设备是否已实现出货的问题在互动中未被直接回应[1] - 柔电科技与主要的固态电池和材料供应商均有合作 覆盖硫化物 氧化物和聚合物路线[1] - 公司下一步计划是与下游客户紧密合作 推进ALD技术在产业界的验证工作[1] 行业应用与前景 - ALD技术在全固态电池界面调控方面已获学术界大量研究 并发表诸多高水平成果[1] - 该技术目前正从学术研究向产业化验证阶段推进[1]
先进制造业地位凸显 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蕴藏新机遇
中国证券报· 2025-10-29 05:10
现代化产业体系核心方向 -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物质技术基础 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 坚持智能化 绿色化 融合化方向 [1] - 加快建设制造强国 质量强国 航天强国 交通强国 网络强国 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 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1] - 现代化产业体系布局更加清晰 将在未来5-10年催生数个巨大的新市场 [2] 制造业的战略定位 - 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 旨在将制造业增加值维持在合理区间 并为经济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撑 [1] -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 强国之基 保持其合理比重进一步明确制造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1] - 先进制造业是未来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之一 先进制造业地位凸显 [1] 传统产业优化升级 - 优化提升传统产业 推动重点产业提质升级 巩固提升矿业 冶金 化工 轻工 纺织 机械 船舶 建筑等产业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和竞争力 [2] - 推动技术改造升级 促进制造业数智化转型 发展智能制造 绿色制造 服务型制造 [2] - 初步估计 未来五年优化提升传统产业会新增10万亿元左右的市场空间 [3] 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培育 -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着力打造新兴支柱产业 加快新能源 新材料 航空航天 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 [3] - 前瞻布局未来产业 推动量子科技 生物制造 氢能和核聚变能 脑机接口 具身智能 第六代移动通信等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4] - 储能 氢能 固态电池三大方向具备高景气度和广阔的想象空间 氢能产业正从试点探索逐步进入有序破局的新阶段 固态电池是支持低空经济和具身智能等新兴产业的重要驱动力 [4] 产业发展支撑举措 - 提升产业链自主可控水平 强化产业基础再造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 滚动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 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 [2] - 实施产业创新工程 一体推进创新设施建设 技术研究开发 产品迭代升级 [3] - 创新监管方式 发展创业投资 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和风险分担机制 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 培育独角兽企业 [4] 具体投资机遇领域 - 高端和先进制造业有望成为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驱动力 建议关注半导体产业链 人工智能 数字经济 创新药与生物科技等领域的投资机会 [2] - 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蕴藏新机遇 发展前景可期 [1]
公司互动丨这些公司披露在半导体、机器人等方面最新情况
第一财经· 2025-10-28 22:23
算力 - 协创数据的云算力服务市场需求旺盛 现有服务器出租率已处于较高水平 [1] 半导体 - 腾景科技目前半导体设备领域订单充裕 [1] - 中电港代理安世半导体产品线收入占比较小 [1] - 天准科技的苏州矽行半导体明场检测设备可应用于存储芯片制造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1] - 格林达的半导体用显影液已量产供应头部企业 [1] 量子科技 - 特发信息目前没有布局量子科技方向 [1] 机器人 - 恒锋工具已向十余家人形机器人零部件厂商提供刀具试制服务 [1] 固态电池 - 孚能科技的固态电池中试线处于稳步建设过程中 [1] 商业航天 - 中机认检目前尚未开展商业航天业务 [1] 其他 - 申菱环境的产品有服务于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项目 [1] - 山大电力目前暂无业务涉及可控核聚变领域 [1] - 三元生物的智能化生物质能源项目因审批受阻 决定终止实施 [1]
宁德/比亚迪/赣锋/鹏辉/融捷/国联动力/广汽/一汽/欣旺达/中科固能 /离子能源/巴斯夫杉杉/清研/先导/茹天齐聚固态电池盛会
起点锂电· 2025-10-28 18:08
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名称为2025起点固态电池行业年会暨固态电池金鼎奖颁奖典礼 [1][3] - 活动主题为聚焦新技术 共建新生态 [3] - 活动时间为2025年11月8日全天9:00-21:00 [3] - 活动地点为广州南沙国际会展中心二楼广州厅 [3] - 论坛规模预计超过1000人 [2] 组织与参与方 - 主办单位为起点固态电池、起点锂电、SSBA全固态电池联盟 [3] - 活动总冠名单位为茹天科技 [2] - 参与企业阵容庞大,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赣锋锂业、鹏辉能源、国轩高科、广汽、一汽等超过80家行业领先公司及研究机构 [2][12][13] - 同期举办CINE固态电池展、CINE钠电展以及2025起点钠电行业年会 [2] 核心议程与技术焦点 - 主论坛将举行SSBA全固态电池联盟成立发布会及启动仪式 [4][5] - 专场一聚焦全固态电池技术,议题包括全球固态电池行业发展白皮书发布、硫化物电解质成套设备及工艺、全固态电池技术研究进展等 [5] - 专场二聚焦固态电解质及关键材料技术,涵盖硫化物、卤化物固态电解质开发、硅碳负极材料制备等 [5] - 专场三聚焦固态电池工艺及智能制造,讨论干法电极技术、全新圆柱电池制造工艺等 [5][6] - 多个圆桌对话环节将探讨全固态电池的技术创新、挑战、关键材料体系演变以及生产工艺的痛点难点 [5][6] 奖项设置与行业认可 - 活动将颁发2025起点固态电池金鼎奖,下设12个具体奖项 [6] - 奖项类别全面覆盖产业化、材料创新、技术路线(硫化物、氧化物、卤化物、聚合物)、关键部件(硅基负极、电解质设备、电芯设备)以及年度黑马、贡献和投资价值奖 [6] - 颁奖典礼及晚宴将于18:30-21:30举行 [6]
嘉宾预告丨有研广东院 教授级高工 赵昌泰将在2025起点固态电池行业年会发表主题演讲
起点锂电· 2025-10-28 17:15
行业活动与趋势 - 2025年起点固态电池行业年会暨金鼎奖颁奖典礼将于11月8日在广州南沙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同期举办CINE固态电池展及钠电展 [2] - 活动聚焦固态电池新技术与共建行业新生态 由起点固态电池 起点锂电 SSBA全固态电池联盟联合主办 [2] 公司技术与产品布局 - 有研广东院重点布局新能源材料等领域 着力构建创新与产业融合发展模式 [7] - 公司主营产品包括卤化物电解质 卤化物全固态电池 低压力全固态电池及干法电极 [8] - 公司正筹建百吨级低成本高离子导卤化物电解质产线 并实现固态干法电极连续化制备 [10] - 公司研发的20Ah卤化物全固态电池可通过针刺热箱等安全验证 低压力全固态电池可实现0.5 C常压正常充放电 [10] 研发实力与专家背景 - 有研广东院教授级高工赵昌泰将在年会发表《卤化物全固态电池研究进展》主题演讲 [2] - 专家赵昌泰为国家海外高层次青年人才 研究方向涵盖全固态电池材料开发 界面设计及软包电池工艺开发 [5] - 专家主持工信部全固态电池子课题等多个项目 在Angew Chem Int Ed Adv Mater等顶级期刊发表SCI论文100余篇 H因子50 [5]
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点评:四中全会思考:聚焦“新”方向,关注储能、氢能、固态三大主线
平安证券· 2025-10-28 14:21
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维持)[1] 报告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储能、氢能和固态电池是“十五五”新时期下具备景气度和想象空间的三大投资主线[4][5][15] - 储能是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支撑,政策支持且商业逻辑逐步理顺[5][11] - 氢能被定位为“未来产业”,未来10年新增规模相当于再造一个中国高技术产业,产业链发展空间广阔[5][9][12] - 固态电池是支持低空经济和人形机器人等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产业化前景广阔[5][14] 会议精神学习:新能源相关内容 - 四中全会公报提出“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和“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美丽中国”[5][7] - 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郑栅洁在新闻发布会上将新能源定位为“新兴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5][9] - 氢能和核聚变能被作为“未来产业”单独提及,未来产业未来10年新增规模相当于再造一个中国高技术产业[5][9] 三大投资主线分析 新型储能 - 新型储能是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支撑,政策端支持其规模化发展[5][11] - 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印发《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目标到2027年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1.8亿千瓦(180GW)以上,带动项目直接投资约2500亿元[11] - 136号文出台后,储能成为独立的市场投资主体,国内多个省份已出台容量电价政策推动其实现经济性[11] 氢能 - 氢能是“十五五”规划建议点明的“未来产业”,正从试点探索进入有序破局新阶段[5][12] - 2025年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组织开展能源领域氢能试点工作的通知》,通过资金支持等方式助力全产业链试点项目落地[12] - 国家能源局局长提出将“非电利用”视为拓宽新能源利用途径的突破手段,重点发展绿氢冶金、绿色合成氨等方向[13] 固态电池 - 固态电池是突破现有锂电池技术瓶颈的关键技术,是低空经济及人形机器人等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5][14] - 低空经济领域,eVTOL飞行器研发对电池能量密度要求极高,《绿色航空制造业发展纲要》提出攻关量产400Wh/kg级锂电池[14] - 人形机器人因结构限制,对电池续航有更高要求,未来或将需要固态电池作为高能量密度解决方案[14] - 2025遂宁国际锂电产业大会上,固态电池研发及产业化成为关注热点,反映地方政府与资本对技术落地的需求[14] 投资建议 - 储能方面,优选储能系统和储能电芯环节,推荐海博思创、上能电气、鹏辉能源[4][15] - 氢能方面,建议关注设备端、项目端质地优良的科威尔、吉电股份[4][15] - 固态电池方面,建议关注有望先行产业化的固态电池设备、锂金属负极等环节,建议关注先导智能、天铁科技[4][15]
午评:沪指突破4000点,创业板指涨逾1%,半导体等板块强势
证券时报网· 2025-10-28 12:33
市场表现 - 沪指午盘涨0.21%报4005.44点,突破4000点大关,续创逾10年新高 [1] - 深证成指涨0.52%,创业板指涨1.35%,科创50指数涨0.56% [1] - 沪深北三市合计成交13596亿元 [1] - 场内超3000股飘红 [1] 行业板块动态 - 半导体、汽车、医药、军工等板块拉升 [1] - 存储芯片、固态电池、军贸概念等活跃 [1] 投资观点与配置建议 - 华西证券认为A股"慢牛"行情仍将延续,短期风险偏好有望得到提振 [1] - "大科技"仍是中长期主线,建议把握AI算力和应用、机器人、高端装备制造等方向 [1] - 全球科技AI行情迎来共振窗口期,科技巨头AI资本开支指引将成为焦点 [1] - 行业配置上关注半导体产业链、固态电池、储能、航空航天、新材料、未来产业等 [1] - 主题上建议关注并购重组 [1]
A股持续走强!沪指突破4000点大关,为2015年8月以来首次
格隆汇· 2025-10-28 10:44
市场指数表现 - 沪指突破4000点大关,为2015年8月以来首次 [1] - 格隆博士曾于2024年12月5日预测2025年上证指数大概率有15%乃至更高的回报空间,站到4000点甚至以上位置 [1] 固态电池板块个股表现 - 金银河(300619)涨幅16.69%,总市值81.62亿元,年初至今涨幅153.57% [1] - 多氟多(002407)涨幅10.01%,总市值285亿元,年初至今涨幅102.72% [1] - 海辰药业(300584)涨幅7.62%,总市值73.03亿元,年初至今涨幅202.77% [1] - 振华股份(603067)涨幅6.53%,总市值140亿元,年初至今涨幅120.37% [1] - 楚江新材(002171)涨幅6.23%,总市值222亿元,年初至今涨幅66.46% [1] - 巨一科技(688162)涨幅4.56%,总市值49.12亿元,年初至今涨幅31.96% [1] - 华正新材(603186)涨幅4.55%,总市值69.17亿元,年初至今涨幅102.16% [1] - 宏工科技(301662)涨幅4.18%,总市值104亿元,年初至今涨幅396.66% [1] - 国瓷材料(300285)涨幅4.11%,总市值232亿元,年初至今涨幅38.31% [1] - 厦门钨业(600549)涨幅3.88%,总市值569亿元,年初至今涨幅91.09% [1] - 回天新材(300041)涨幅3.72%,总市值68.59亿元,年初至今涨幅35.49% [1]
沪指逼近4000点,拥抱新一轮科技牛行情!
搜狐财经· 2025-10-27 19:14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市场主要指数全线上涨,上证指数报收3996.94点上涨1.18%,深证成指上涨1.51%,创业板指上涨1.98%,科创50指数上涨1.50% [3] - 两市成交额显著放大至2.34万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3659亿元 [3] - 港股市场表现强势,恒生指数上涨1.05%至26433.7点,恒生科技指数涨幅达1.83%至6171.08点 [3] - 南向资金当日净流入28.73亿港元,市场上涨个股数量超过3300家 [3] 科技成长板块驱动因素 - 政策预期驱动来自中共中央二十届四中全会明确的“十五五”时期科技自立自强目标,为AI产业链、半导体、高端制造等领域提供政策指引 [1] - 产业趋势驱动包括AI算力需求持续爆发与存储芯片价格回升,国际巨头第四季度DRAM与NAND报价上调30% [1][4] - 存储芯片板块掀起涨停潮,多只个股创下历史新高,半导体设备与材料领域因国产替代逻辑强化而表现活跃 [3][4] - 算力硬件概念股延续强势,光模块龙头股价再创历史新高,反映市场对AI基础设施建设加速的乐观预期 [4] 周期与资源品板块表现 - 有色金属(铜、金)、钢铁等板块涨幅居前,铜价受全球宽松预期升温与国内需求改善双重驱动 [4] - 钢铁板块受益于行业“反内卷”政策推动下的集中度提升预期,化工行业龙头集中度提升逻辑也得到强化 [4][7] - 新能源链需跟踪盈利修复进度,储能政策加码或使电解液、逆变器等环节迎来阶段性机会 [7] 政策驱动投资机会 - “十五五”规划明确的新质生产力方向持续发酵,可控核聚变概念受政策利好刺激出现多股涨停 [4] - 政策驱动机会需紧扣半导体、AI、高端制造等科技自立自强领域,以及地方国资改革标的的资产整合预期 [8] - 大消费板块可布局政策边际改善方向,冰雪旅游、短剧游戏等细分领域具备场景修复与内容创新双重驱动 [8] 四季度投资策略建议 - 科技成长赛道建议关注AI产业链受海外技术突破和资本开支扩张催化的机会,以及创新药、军工、固态电池等产业趋势明确的领域 [2][7] - 周期与资源品方面,有色金属、化工等受益于全球宽松预期及“反内卷”政策的品种值得关注 [2][7] - 创新药板块经历调整后,部分临床数据超预期的细分龙头具备估值修复机会,需结合三季报业绩验证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