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制造
icon
搜索文档
一周产业基金|全国首只养老科创产业基金来了;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再出资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3 20:42
全国首只养老科创产业基金成立 - 中国建设银行集团子公司建信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与上海大零号湾投资发展集团合作设立全国首只养老科创产业基金 [2] - 基金重点支持养老硬科技研发、智慧医疗场景应用领域 [2] - 采用"政银企联动"模式整合建行金融服务与大零号湾科创生态资源覆盖企业全周期发展 [2] 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动态 - 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完成第七批全部子基金设立包含三只子基金总规模62.87亿元 [3] - 上海中科创星先导创业投资基金规模26.17亿元投向先进制造、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硬科技领域 [3] - 东方嘉富(鄂尔多斯)基金规模16亿元聚焦先进制造、信息技术及生命健康领域 [3] - 上海蓝驰新皓基金规模20.7亿元布局先进制造、人工智能、生物医疗领域 [3] 百亿级国家级基金落地 - 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引导基金二期成立认缴出资额100亿元存续期15年 [4] - 采用"母基金+直投"模式重点投资健康科技、先进制造结合数字经济及跨境电商领域 [4] 湖北省千亿交通产业基金 - 湖北省高速公路发展基金总规模1000亿元采用"1+N"母子架构母基金300亿元已备案 [5] - 80%资金用于省内高速公路项目建设20%投向交通关联产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 [5] - 首批子基金规模超150亿元由中金资本担任管理人 [5] 地方专项产业基金进展 - 陕西首只AIC股权投资基金"陕西中瀛扶摇壹号"完成注册规模4亿元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未来空间、智能制造 [6] - 漳州市级"拨改投"基金规模2亿元投向电子信息、医药健康、食品加工等"9+5"重点产业 [7][8] - 山东新设济南中银产发集成电路人工智能产业基金规模10亿元重点布局集成电路、人工智能产业链上下游 [9]
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产教融合研讨会举行
环球网· 2025-06-13 19:29
智能制造创新人才培养 - 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与思看科技联合举办研讨会,聚焦智能制造领域创新人才培养策略与三维视觉数字化技术的前沿应用 [1] - 会议旨在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与协同育人机制,推动人才培养体系与产业发展需求紧密衔接 [1] - 自2024年设立"思看杯"本科毕业设计展以来,双方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1] 三维视觉数字化技术 - 三维视觉数字化技术是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驱动力,智能制造需要跨学科、创新型人才 [5] - 现场嘉宾探讨了三维视觉数字化技术在生产制造中的创新应用和能效升级,实践与空间计算和大模型驱动的协同探索 [5] - 思看科技展示了三维视觉技术在工业设计、质量检测、智能制造等领域的创新应用 [5] 校企合作与科研创新 - 思看科技与浙江大学已构建涵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科研创新等领域的全方位战略合作格局 [3] - 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在人才输送方面位居前列,校友企业实力强劲 [5] - 研讨会搭建了"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高端对话平台,为工科教育改革与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实践经验与创新思路 [6] 行业发展趋势 - 科技创新已成为驱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智能制造浪潮加速推进 [6] - 培养具备跨学科视野、创新实践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复合型人才是时代赋予的重任 [6] - 思看科技作为三维视觉数字化领域的领军企业,将继续发挥技术创新优势,携手高校科研院所探索智能制造人才培养新模式 [6]
2030中国智能制造行业将迎来跨越式增长,三大技术趋势值得关注
麦肯锡· 2025-06-13 17:44
全球及中国智能制造与自动化行业展望 行业发展趋势 - 工业4.0与生成式AI推动全球智能制造变革,预计2030年中国、日韩、西欧等市场将率先实现自动化革命,智能工厂将全面集成IT/OT技术栈并普及高阶数据分析 [2] - 多重因素驱动行业高增长:劳动力结构变化、技术突破、市场需求转变、中国国产化替代加速,"平台化、敏捷化、智能化"成为三大技术趋势 [3] - 全球工业自动化市场规模2025年预计达1083亿美元(年化增长率3.7%),中国市场规模超2500亿元,占全球三分之一,未来5年将跨越式增长 [5] 细分市场增长潜力 - 连续流制造业自动化设备:2025年全球支出预计760亿美元(2019年为640亿美元,CAGR 2.8%) [9] - 离散制造业自动化设备:半导体和电子电气行业支出增长最快 [9] - 工业物联网软件和云服务:规模最小但增速最快(18%),聚焦设备连接与数据驱动解决方案 [9][10] 技术与市场驱动因素 - 劳动力结构变化:高收入国家40%雇主因老龄化面临转型,自动化替代加速以应对用工成本上涨 [10] - 技术突破:AI推动"人机结合"制造环境,2030年全球预计4-8亿工作岗位被机器取代 [10] - 数字化解决方案普及:69%企业已将其纳入自动化工作,94%认为未来至关重要,开放性与兼容性成生态合作核心 [11] 中国市场的国产化进展 关键领域国产化率 - DCS(分布式控制系统):电力、石化等行业国产化率超60%,本土厂商凭服务与价格优势主导 [13] - 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小型PLC国产化率超20%,中大型市场仍由海外主导,但国产厂商在新能源、3C等行业渗透率提升 [13] - 伺服系统:中低端市场(包装、3C)国产突破,高端场景(半导体、精密机床)仍存技术差距 [13] - 工业软件:国产化率从2023年15%提升至2025年25%,经营管理类达70%,研发设计类从5%增至10% [14] 本土化发展动力 - 新兴制造业(锂电、新能源、半导体)需求增长,叠加新基建(云计算中心等)能力提升,推动国产设备从"能用"到"好用"转型 [12] 技术趋势重构产业逻辑 三大技术方向 - **平台化**:工业软件转向"平台+应用"架构,统一数据底座与服务接口,解决系统孤岛问题,降低集成成本 [15][18][19] - **敏捷化**:虚拟化PLC、低代码开发等技术加速IT/OT融合,生成式AI或实现无代码编程 [22] - **智能化**:工业AI智能体、多源数据融合、生产全流程仿真等技术推动智能决策与资源优化 [22] 十大技术方向(部分) - 模型化数据底座:统一工业数据体系,支持组态化开发 [22] - 分布式智能调度:通过服务中间件实现应用灵活接入与解耦 [22] - 工业AI智能体:专为制造场景优化,支持产业链协同决策 [22] 制造业企业转型建议 战略与实施路径 - **战略规划**:构建"数据-平台-应用"三层自动化体系,平台层集成数据/业务/技术中台,数据层统一建模标准,应用层支持低代码敏捷开发 [26][27] - **分段投资**:优先高价值场景(设备停机、能耗优化),中小型企业可从预测性维护切入,ROI周期控制在12-18个月 [28][29] - **AI与生态融合**:从工具级AI升级至系统级AI,利用工业互联网平台内置能力,形成数据-算法-应用闭环 [30] - **组织变革**:培养复合型团队,设立数据治理与AI算法等新岗位,建立试错容错机制推动文化转型 [31] 长期愿景 - 2030年行业将迈向"人机协同、数据驱动、持续进化"的智能生态,企业需平衡自动化补课(如提升PLC国产化率)与智能化超车(工业大模型应用) [24][31]
刚刚!昔日A股区域商超龙头,暴跌超80%!
证券时报· 2025-06-13 12:27
人人乐退市事件 - 人人乐连锁商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代码:002336)于6月13日进入退市整理期,盘中跌幅超过84% [2][3] - 退市整理期首日公司市值已不足3亿元,成交量较此前交易日急剧放大 [4] - 公司2024年度经审计的期末净资产为-4.04亿元,财务会计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触及深交所终止上市情形 [4] - 人人乐曾为中国连锁百强企业,连续多年营收超百亿元,是深圳地区商超龙头企业之一 [4] 近期A股退市公司情况 - 龙津退(002750)于6月6日进入退市整理期,首日暴跌36.28% [6] - 退市鹏博(600804)和退市龙宇(603003)于6月10日进入退市整理期,收盘跌幅分别达62.90%和35.16% [6] - 退市鹏博曾为A股知名上市企业,证券简称长期为鹏博士 [6] - 退市龙宇原为上海龙宇燃油股份有限公司,是绿色数字生态服务商和大宗商品贸易服务商 [6] 即将进入退市整理期的公司 - *ST海越(600387)将于6月16日进入退市整理期,公司主营油品贸易、成品油批发及零售等业务 [7] - *ST工智(000584)将于6月20日进入退市整理期,公司主要从事智能制造业务,围绕工业机器人进行全产业链布局 [7]
000584,即将退市
新浪财经· 2025-06-13 09:13
6月12日晚,*ST工智(000584)发布公告称,公司于当日收到深交所送达的《关于江苏哈工智 能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终止上市的决定》,深交所决定终止公司股票上市。 公告显示,*ST工智股票自6月20日起进入退市整理期,退市整理期届满的次一交易日,深交所 对公司股票予以摘牌。 图片来源:公司公告 根据《决定》,因2023年度财务会计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ST工智股票交易 自2024年5月6日起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2025年4月28日,*ST工智披露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后 的首个年度报告显示,公司2024年度财务会计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财务报告 内部控制被出具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触及深交所相关规定的股票终止上市情形。根据相关规 定,深交所决定对公司股票终止上市。 公告显示,公司股票进入退市整理期的起始日为6月20日,退市整理期为十五个交易日,预计 最后交易日为7月10日。如证券交易日期出现调整,公司退市整理期最后交易日期随之顺延。 *ST工智 年报信息显示,公司主要业务为智能制造业务,包括围绕工业机器人进行全产业链布 局,目前涵盖高端智能装备制造、工业机器人本体的制造和销售两个子板块 ...
2025年5月中国一级市场发生融资事件606个,智能制造行业火热,IPO募资额增长近4倍,港股成中企主要上市地丨投融资月报
创业邦· 2025-06-13 08:15
中国一级市场投融资分析 - 2025年05月中国一级市场发生融资事件606个,比上月减少8%,比去年同期减少16%;已披露融资总额193.17亿元人民币,比上月减少31%,比去年同期减少59% [6] - 热门融资行业:智能制造(150个)、人工智能(79个)、医疗健康(70个),其中智能制造较上月下降18% [3] - 前五行业融资事件占比64%(390个),涉及金额109.96亿元人民币(占比57%);金额排名前五行业为智能制造、人工智能、医疗健康、金融、汽车交通,涉及金额144.82亿元人民币(占比75%) [8][10] - 地区分布:江苏(107个)、广东(94个)、上海(83个)、浙江(75个)、北京(72个) [14] - 城市分布:上海(83个)、北京(72个)、深圳(62个)、苏州(52个)、杭州(43个) [16] - 阶段分布:早期471个(占比77.72%)、成长期117个(占比19.31%)、后期18个(占比2.97%);早期金额68.89亿元(占比37.83%),成长期82.20亿元(占比45.14%),后期31.01亿元(占比17.03%) [18] 智能制造细分赛道 - 智能制造为最热行业,高端制造设备赛道以78个事件成为行业最热赛道 [12] 全球大额融资及独角兽 - 全球新增30个大额融资事件,总额546.56亿元人民币;中国新增5个(占比17%),涉及73.24亿元人民币(占比13%) [22] - 全球新增5家独角兽企业,中国无新增;中国当前独角兽企业506家,占全球总数27% [26] 投资机构动态 - VC/PE机构554家,比上月减少13%;CVC机构62家,比上月减少15% [31] - 活跃VC/PE机构:麓山投资(19个)、深创投(12个)、工银资本(9个)、毅达资本(6个)、水木清华校友种子基金(6个) [32] - 活跃CVC机构:联想创投(3个)、电控产投(3个)、小米集团(3个)、中国航发(3个)、追创创投(3个) [34] 中国企业IPO市场 - 17家企业完成IPO,数量比上月减少26%,募资总额512.41亿元人民币,比上月增加397% [37] - 上市板块:港股(9家)、A股(6家)、美股(2家) [39] - 热门IPO行业:传统行业(3家)、汽车交通(3家)、消费(3家) [41] - 地区分布:江苏(5家)、香港(2家)、广东(2家)、上海(2家) [44] - VC/PE渗透率82%(14家),CVC渗透率59%(10家) [37] 中国并购市场 - 并购事件6个,比上月减少78%;已披露金额13.21亿元人民币,比上月减少76% [50] - 行业分布:传统行业(4个)、企业服务(1个)、金融(1个);金融行业交易金额最高(10.91亿元人民币) [51] - 地区分布:湖南(1个)、广东(1个)、上海(1个)、四川(1个)、山东(1个) [53]
2025年5月中国一级市场发生融资事件606个,智能制造行业火热,IPO募资额增长近4倍,港股成中企主要上市地丨投融资月报
创业邦· 2025-06-13 08:09
一级市场投融资概况 - 2025年05月中国一级市场融资事件606个,环比减少8%,同比减少16% 融资总额193.17亿元人民币,环比减少31%,同比减少59% [3][7] - 热门融资行业:智能制造(150个)、人工智能(79个)、医疗健康(70个),智能制造环比下降18% [3] - 前五行业融资事件占比64%(390个),金额占比57%(109.96亿元) 金额前五行业为智能制造、人工智能、医疗健康、金融、汽车交通,占比75%(144.82亿元) [9][11] 地区与阶段分布 - 融资事件前五地区:江苏(107个)、广东(94个)、上海(83个)、浙江(75个)、北京(72个) [4][15] - 热门城市:上海(83个)、北京(72个)、深圳(62个)、苏州(52个)、杭州(43个) [17] - 阶段分布:早期占比77.72%(471个/68.89亿元),成长期19.31%(117个/82.20亿元),后期2.97%(18个/31.01亿元) [19] 全球大额融资与独角兽 - 全球新增30个大额融资事件(546.56亿元),中国占5个(73.24亿元/13%) [23] - 全球新增5家独角兽企业,中国无新增 中国当前独角兽企业506家,占全球27% [28][30] 投资机构动态 - VC/PE机构554家(环比-13%,同比-20%),CVC机构62家(环比-15%,同比-22%) [35] - 活跃VC/PE:麓山投资(19个)、深创投(12个)、工银资本(9个) [36] - 活跃CVC:联想创投/电控产投/小米集团/中国航发/追创创投(各3个) [38] IPO市场表现 - 中国企业IPO数量17家(环比-26%,同比+31%) 募资总额512.41亿元(环比+397%,同比+474%) [41] - 上市板块:港股9家、A股6家、美股2家 [43] - 热门IPO行业:传统行业/汽车交通/消费(各3家) 地区分布:江苏5家、香港/广东/上海各2家 [45][48] 并购市场情况 - 并购事件6个(环比-78%,同比-88%) 金额13.21亿元(环比-76%,同比-97%) [54] - 行业分布:传统行业4个、金融1个(金额最高) 境内并购占比83%(5个) [55][57]
Q Bay Center 全球科创路演齐聚钱塘
每日商报· 2025-06-13 06:23
商报讯(记者陈敏娜)6月12日至13日,杭州海外创新中心有限公司Q Bay Center2025年度杭州行活动在钱 塘举行。活动聚焦生物科技、智能制造、跨境电商和AI科技等前沿领域,通过项目路演、圆桌论坛、 实地考察医药港和大创小镇等特色产业平台,充分展现钱塘在生物医药、数字经济和智能制造领域的创 新活力。 专注于为老年护理提供机器人解决方案的Intuitive Autonomy创始人兼CEO Thomas Datong Wang表示, 钱塘完善的智能制造产业链和优越的营商环境令其印象深刻,他们未来有意向在杭州建立中国总部,期 待与钱塘在技术创新和产业化方面展开深度合作。 杭州海外创新中心有限公司于2018年1月由杭州市人才集团有限公司与杭州和达高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 司共同出资成立,并在美国硅谷建立了实体化创新创业平台Q Bay Center(钱塘中心),依托杭州数字经 济生态,不仅为海外项目进入中国市场提供"首站服务",更推动海内外双向合作与深度对接。 近年来,钱塘聚焦"车药芯化航"五大主导产业,坚持高端引领、创新驱动,不断加大对高层次人才项目 的引进和培育力度。截至目前,钱塘已聚集78个世界500强项目和 ...
2025新一线城市大洗牌:成都杭州“争霸”,苏州无锡掉队,郑州合肥晋升
吴晓波频道· 2025-06-13 00:50
城市评价指标变化 - 传统经济指标如GDP、房价、税收等"硬指标"重要性下降,转向更具"人味儿"的维度如城市人消费力、大品牌青睐度、商业配套成熟度等[1][2] - 第一财经发布《2025新一线城市魅力排行榜》,基于五大维度(商业资源集聚度、城市枢纽性、城市人活跃度、新经济竞争力、未来可塑性)对337个城市评分[3] - 新一线城市Top15依次为成都、杭州、重庆、武汉、苏州、西安、南京、长沙、郑州、天津、合肥、青岛、东莞、宁波、佛山[3] 成都与杭州的竞争 - 成都连续十年稳居新一线榜首,杭州与重庆争夺"二哥"地位,杭州近年逐渐拉开差距[19][20] - 成都优势集中在"城市人活跃度":夜间消费占比54.6%居全国第一,春熙路商圈夜间客流量占全天40%以上,青年人口占比45.87%[28][29][32] - 杭州在数字经济领先:人工智能专利申请量三年增长280%,43家人工智能上市公司全国第四,产业协同能力突出[23][25] 新一线城市格局变动 - 佛山回归新一线:计算机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8.6%,31.6%规上企业完成数智化转型,旅游收入同比增长21.4%[37][38][40] - 无锡跌出榜单:商业资源集聚度和城市人活跃度表现疲软,年轻人比例低于长三角同类城市[41][42] - 合肥实现"四连跳":GDP达13507.7亿元(+6.1%),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9%,新增就业参保大学生超35万人[47][49][52] 其他城市表现亮点 - 青岛排名上升:城市枢纽性指标突出,海洋经济、新材料等产业深度融入胶东经济圈[55] - 苏州新经济竞争力第一但传统优势下滑,天津交通枢纽性下降导致排名跌至第10[59] - 东莞商业核心指标骤降超10名,宁波人才吸引力等关键指标存在短板[61][62]
从工商业到家庭全覆盖,"美的能源"发布全链路多场景解决方案
格隆汇APP· 2025-06-12 11:45
公司战略发布 - 首次以集体品牌亮相发布"储能+热泵+AI"三维驱动战略 [1] - 展示五大能源解决方案:家庭、工商业、绿色建筑、大型地面储能、智能制造 [1] 家庭能源解决方案 - 美墅2.0别墅绿电解决方案实现发储用电全链智能和一屏掌控 [3] - 升级后具备90kW/240kWh大容量备电能力 [3] - 支持六簇电池包并联和峰谷电价灵活设置 [3] 工商业能源解决方案 - 推出"源网荷储一体化"智慧绿能园方案 [5] - 包含1个EMS系统、3套场景策略、4种运行模式 [5] - 通过BAPV/BIPV光伏电站+储能+充电桩实现智能化管理 [5] 大型地面储能方案 - 构建"设备-系统-服务"三位一体解决方案 [5] - 智利485MWh项目成为行业标杆 [5] 绿色建筑解决方案 - 推出储能热管理系统保持电池最佳工作状态 [5] - iBUILDING平台使暖通机房设计周期减少90% [5] - 已实现"一企一策"行业赋能 [5] 智能制造解决方案 - 库卡重载机器人占据新能源行业25%市场份额 [7] - 应用于光伏自动化生产提升效率降低成本 [7] 未来发展 - 将通过储能×热泵×AI三维协同重塑能源生态 [9] - 致力于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