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餐饮业
icon
搜索文档
制造业PMI季节性回落至49.3%,下阶段走势如何
第一财经· 2025-07-31 14:06
经济景气水平回落 - 7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9 3%,比上月下降0 4个百分点,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 1%,比上月下降0 4个百分点,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0 2%,比上月下降0 5个百分点 [1] - 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订单类指数不同程度下降,需求收缩问题仍在发展,生产指数、采购量指数均有回落,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更趋谨慎 [1] - 宏观经济供求总量失衡态势仍在发展,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压力不断加大,反内卷行动可一定程度缓解供大于求环境中企业间低成本过度竞争的伤害 [2] 制造业供需同步走弱 - 7月份制造业新订单指数为49 4%,较上月下降0 8个百分点,落入收缩区间,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7 1%,较上月下降0 6个百分点 [6] - 生产指数为50 5%,较上月下降0 5个百分点,仍连续3个月运行在扩张区间,显示制造业生产活动扩张势头虽短期有所放缓,但稳中有增态势没有改变 [6] - 制造业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为51 5%,较上月上升3 1个百分点,产成品价格也继续趋稳运行,出厂价格指数为48 3%,较上月上升2 1个百分点,为今年以来的次高点 [7] 企业规模与行业表现 - 7月份大型企业PMI为50 3%,比上月下降0 9个百分点,中型企业PMI为49 5%,比上月上升0 9个百分点,小型企业PMI为46 4%,比上月下降0 9个百分点 [8] - 汽车、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电气机械器材等行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均位于55 0%以上较高景气区间 [8] - 基础原材料行业购进价格指数较上月上升超过7个百分点至52%,出厂价格指数也较上月上升超过5个百分点至接近49%的水平 [7] 非制造业表现 - 7月份中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 1%,较上月下降0 4个百分点,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 6%,较上月下降2 2个百分点 [13] - 暑期消费带动作用初步显现,零售业商务活动指数升至50%以上,邮政业商务活动指数升至60%以上,铁路运输业和航空运输业的商务活动指数均升至60%以上 [15] - 景区服务业的商务活动指数较上月上升超2个百分点,升至51%以上,文体娱乐业的商务活动指数升至60%以上 [15] 未来展望 - 随着雨季结束,建筑业相关活动增速有望回升,下半年基础建设相关活动有望继续稳步增长 [14] - 暑期消费将在8月份继续带来积极影响,雨季过后,建筑业增速有望回升,下半年投资与消费活动有望继续稳步趋升 [16] - 随着"两新""两重"等政策继续发力,城市工作以及整治"内卷式"竞争等逐步推进,下半年我国经济将继续运行在规模稳定扩张、质量持续提升的轨道 [9]
反内卷改善企业预期!7月份PMI数据出炉
券商中国· 2025-07-31 13:59
制造业PMI数据 - 7月制造业PMI为49 3%,较上月下降0 4个百分点,主要受传统生产淡季、高温及暴雨洪涝等短期因素影响 [1][3] -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50 1%和50 2%,比上月不同程度下降但均持续高于临界点 [1] - 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PMI持续扩张,产业结构优化态势未改,大型企业保持平稳扩张,发挥"压舱石"作用 [2][3] 经济恢复基础 - 经济向好恢复基础仍然牢固,生产活动保持扩张,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 [3] - 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自3月之后首次回升至临界点之上,达到51 5%,出厂价格指数为48 3%,比上月上升3 1和2 1个百分点 [4] - 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等行业市场价格有所改善 [4] 反内卷行动影响 - 反内卷行动对企业预期有积极影响,价格类指数回升,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提高 [5] - 需尽快加大宏观经济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显著扩大政府公共产品投资规模,带动企业订单增加 [5] 暑期消费带动作用 - 暑期消费带动作用初步显现,零售业商务活动指数升至临界点以上,新订单指数环比升幅超5个百分点 [6][7] - 铁路运输业和航空运输业的商务活动指数均升至60%以上,环比升幅均超10个百分点 [7] - 文体娱乐业的商务活动指数升至60%以上,新订单指数升至55%以上,环比升幅均超10个百分点 [7] - 住宿业和餐饮业的商务活动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均在临界点以下,暑期消费对住宿餐饮的带动作用尚未明显体现 [8] 政策展望 - 随着"两新""两重"政策加码及扩大内需举措落地,经济有望延续规模稳定扩张、质量持续提升的轨道 [2][3] - 围绕城市更新、"两重""两新"政策和消费补贴等一系列扩大内需相关宏观政策持续落地,下半年投资与消费活动有望继续稳步趋升 [8]
反内卷改善企业预期!短期因素造成制造业PMI环比微降
证券时报· 2025-07-31 13:47
制造业PMI数据 - 7月制造业PMI为49 3%,较上月下降0 4个百分点,主要受传统生产淡季、高温及暴雨洪涝等短期因素影响 [1][5][6] -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50 1%和50 2%,均持续高于临界点但环比下降 [2] - 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PMI持续扩张,产业结构优化态势未改,大型企业保持平稳扩张发挥"压舱石"作用 [3][7] 价格指数与反内卷行动 - 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分别为51 5%和48 3%,环比上升3 1和2 1个百分点,前者为3月以来首次升至临界点以上 [10] - 石油煤炭及燃料加工、黑色金属冶炼等行业价格指数明显回升,市场价格改善 [11] - 反内卷行动提振企业预期,但需配合需求持续回暖才能保证效果可持续性 [12] 暑期消费表现 - 零售业商务活动指数升至临界点以上,新订单指数环比升幅超5个百分点,邮政业指数升至60%以上 [14] - 铁路运输和航空运输业商务活动指数均升至60%以上,环比升幅超10个百分点 [15] - 文体娱乐业商务活动指数升至60%以上,新订单指数升至55%以上,环比升幅均超10个百分点 [15] - 住宿业和餐饮业指数仍在临界点以下,显示消费集中在郊游和文体娱乐领域 [15] 经济展望 - "两新""两重"政策加码及扩大内需举措落地,有望推动经济延续规模稳定扩张、质量持续提升的轨道 [3][8][17] - 暑期消费带动作用将在8月份继续显现,投资与消费活动有望稳步趋升 [16][17]
反内卷改善企业预期!短期因素造成制造业PMI环比微降
证券时报· 2025-07-31 13:45
制造业PMI数据 - 7月制造业PMI为49 3% 较上月下降0 4个百分点 主要受传统生产淡季 高温及暴雨洪涝等短期因素影响 [1][3] - 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PMI持续扩张 产业结构优化态势未改 大型企业保持平稳扩张 发挥"压舱石"作用 [1][3] - 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为51 5% 出厂价格指数为48 3% 分别较上月上升3 1和2 1个百分点 为3月以来首次升至临界点以上 [5] 非制造业表现 -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 1% 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0 2% 均持续高于临界点但环比下降 [1][7] - 暑期消费带动零售业商务活动指数升至临界点以上 新订单指数环比升幅超5个百分点 邮政业商务活动指数升至60%以上 [8] - 铁路运输和航空运输业商务活动指数均升至60%以上 环比升幅超10个百分点 景区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升至51%以上 [8] 行业动态与政策影响 - 石油煤炭及燃料加工 黑色金属冶炼等行业价格指数明显回升 市场价格有所改善 [5] - 反内卷行动推动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提高 但需配合需求持续回暖才能保持效果 [5] - "两新""两重"政策加码及扩大内需举措有望推动下半年经济延续规模扩张和质量提升轨道 [1][3][9] 消费领域表现 - 文体娱乐业商务活动指数升至60%以上 新订单指数升至55%以上 环比升幅均超10个百分点 [8] - 住宿业和餐饮业指数仍在临界点以下 显示暑期消费更多集中在郊游和文体娱乐领域 [8] - 暑期消费带动作用初步显现 预计8月份将继续产生积极影响 [7][8]
制造业PMI季节性回落至49.3%,下阶段走势如何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7-31 11:29
经济景气水平回落 - 7月份制造业PMI为49 3%,较上月下降0 4个百分点,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 1%,较上月下降0 4个百分点,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0 2%,较上月下降0 5个百分点,仍高于临界点 [1] - 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订单类指数不同程度下降,需求收缩问题仍在发展,生产指数、采购量指数均有回落,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更趋谨慎 [1] - 价格类指数回升,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提高,反内卷行动对企业预期有积极影响 [1] 制造业供需同步走弱 - 制造业新订单指数为49 4%,较上月下降0 8个百分点,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7 1%,较上月下降0 6个百分点,市场需求有所收紧 [3] - 生产指数为50 5%,较上月下降0 5个百分点,仍连续3个月运行在扩张区间,制造业生产活动扩张势头短期有所放缓,但稳中有增态势没有改变 [3] - 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为51 5%,较上月上升3 1个百分点,出厂价格指数为48 3%,较上月上升2 1个百分点,为今年以来的次高点 [3] 价格指数走势 - 基础原材料行业购进价格指数较上月上升超过7个百分点至52%,出厂价格指数较上月上升超过5个百分点至接近49%,大宗商品价格上升带动基础原材料行业产品价格较快趋稳 [4] - 市场价格协同性有所改善,但价格内卷问题仍然持续存在,整治"内卷式"竞争有助于推动产业链价格良性传导 [4] 企业规模分化 - 大型企业PMI为50 3%,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为52 1%和50 7%,均连续三个月位于扩张区间,中型企业PMI为49 5%,较上月上升0 9个百分点,小型企业PMI为46 4%,较上月下降0 9个百分点 [4] - 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2 6%,较上月上升0 6个百分点,汽车、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电气机械器材等行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均位于55 0%以上较高景气区间 [4] 非制造业表现 -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 1%,较上月下降0 4个百分点,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 6%,较上月下降2 2个百分点,房屋建筑相关活动回调较为明显,基础建设相关活动仍保持较快增长趋势 [8] - 零售业商务活动指数升至50%以上,邮政业商务活动指数升至60%以上,铁路运输业和航空运输业的商务活动指数均升至60%以上,景区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升至51%以上,文体娱乐业商务活动指数升至60%以上 [9] - 住宿业和餐饮业的商务活动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均在50%以下,暑期消费对住宿餐饮的带动作用尚未明显体现 [9]
上半年深圳GDP增5.1% 进出口降幅收窄
南方都市报· 2025-07-31 07:15
经济总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深圳地区生产总值达18322.26亿元 同比增长5.1% [1] - 第三产业增加值11806.37亿元 增速6.1% 领先其他产业 [1][2] - 第二产业增加值6505.56亿元 增长3.3% 第一产业增加值10.33亿元 增长2.8% [1] 工业生产与服务业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3% 较一季度加速0.1个百分点 [2] -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供应业增长11.8% 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7.1% 仪器仪表制造业增长8.8% [2] - 民用无人机产量增长59.0% 工业机器人增长38.0% 3D打印设备增长35.8% [2] - 金融业增加值增长10.9% 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增长9.0% 信息传输软件业增长8.1% [2] - 1-5月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8.4% 其中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营收增长12.3% [2] 投资与消费 - 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10.9% 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5.1% [3] - 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大幅增长47.1% 信息传输软件业投资增长47.7% [3]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948.68亿元 同比增长3.5% [3] - 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增长55.7% 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32.9% 互联网商品零售额增长19.4% [3] 贸易与金融 - 上半年进出口总额21675.45亿元 同比下降1.1% 但6月单月增长2.6% [4] -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8.0% 进口总额增长9.5% [4] - 6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41600.14亿元 同比增长5.7% 贷款余额98469.91亿元 增长3.5% [4] 跨境电商发展 - 谷歌跨境电商加速中心在深圳前海正式投入运营 强化产业服务效能 [6] - 前海已集聚9个跨境电商平台 约10000个卖家及100家服务商 [6] - 该中心将为跨境电商企业提供独立站建设及跨境出海全方位服务 [6]
陈茂波:香港营商环境优势凸显 金融市场亮眼、创科产业快速发展
智通财经网· 2025-07-30 22:06
香港经济表现 - 香港经济连续九个季度增长 2025年首季GDP增长31% 第二季预计维持增长势头[5][7] - 2024年恒生指数上升27% 上半年日均成交额达2400亿港元 同比上升120%[4] - 2025年截至7月中旬港股IPO达52宗 集资额接近1300亿港元 同比上升约6倍[4] 资金与企业引进 - 引进重点企业办公室引进84家重点企业 总投资约500亿港元 创造2万个职位 使用168万平方呎楼面[4][14] - 投资推广署2023年1月至2025年上半年协助超1300家海内外企业在港拓展业务 带来约1600亿港元投资[4] - 母公司在境外的香港公司数量达近10000家 同比上升10%[4] 人才引进与就业 - 各项人才引进计划共收到约50万份申请 已批出33万宗 约22万人已抵港[5] - 整体失业率约35% 收入中位数持续上升[20] - 重点企业创造2万个就业岗位[4] 行业转型与支持措施 - 零售业总销货价值在连续下跌14个月后 2025年5月转跌为升24%[8] - 餐饮业第一季食肆收益轻微下跌06% 第二季初步回稳[8] - 政府通过贷款担保计划支援企业资金周转 协助出口企业市场推广 推动零售餐饮业数码转型[1][8] 房地产市场状况 - 住宅楼价趋向平稳 最近三个月有约百分之零点几的轻微上升[12] - 商业办公楼面仍需时间恢复 政府已停止出售商业用地以消化供应[2][13] - 非政府机构购置办公空间 港交所为例 跨国金融机构和对冲基金扩充办公场地[2][13] 旅游业与盛事经济 - 上半年访港旅客录得双位数增长 7月首28日同比上升12%[9] - 政府举办盛事活动吸引旅客 包括体育赛事 演唱会 动漫节等跨界别合作[11][12] - 推动深度游和主题旅游 延长旅客停留时间[11] 金融体系稳定性 - 香港银行资本充足率达21% 远高于8%的国际标准[15] - 银行流动性充裕 坏帐拨备处于全球稳健水平[15] - 银行业利润表现良好 尤其资产管理 财富管理和资本市场业务[15] 国际排名与竞争力 - 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2025年世界竞争力年报》香港全球排名第三 连续两年上升四位[5] - 国际金融中心排名位列全球三甲 加拿大菲沙研究所《世界经济自由度2024年度报告》香港排名第一[5] - 三大评级机构给予香港良好信用评级和稳定展望[5]
金陵饭店(601007)7月30日主力资金净流入1073.13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7-30 17:52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2025年7月30日收盘价7.85元,单日上涨2.61% [1] - 换手率6.52%,成交量25.41万手,成交金额1.99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1073.13万元,占成交额5.4%,其中超大单净流入1021.30万元(占比5.14%),大单净流入51.83万元(占比0.26%) [1] 资金流向结构 - 中单资金净流出470.25万元,占成交额2.37% [1] - 小单资金净流出602.88万元,占成交额3.04%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4.47亿元,同比减少20.48% [1] - 归属净利润644.59万元,同比减少18.26% [1] - 扣非净利润520.81万元,同比增长3.34% [1] 企业财务健康状况 - 流动比率1.641,速动比率0.934 [1] - 资产负债率31.42% [1] 公司基本信息 - 成立于2002年,位于南京市,主要从事餐饮业 [1] - 注册资本3.9亿元人民币,实缴资本2.92亿元人民币 [1] - 法定代表人毕金标 [1] 企业投资与经营动态 - 对外投资企业15家,参与招投标项目93次 [2] - 拥有商标信息31条,专利信息2条,行政许可18个 [2]
“苏超”前六轮实现服务营收近380亿元!出行、餐饮场景的江苏省外游客支付占比分别达28.8%、19.7%
格隆汇· 2025-07-30 13:28
江苏省2025年上半年服务营收增长 - 江苏省2025年前六轮"苏超"比赛期间,线下监测的旅游、出行、餐饮、住宿、体育五个场景合计实现服务营收379.6亿元,同比增长42.7% [1] - 在近380亿元服务营收中,出行场景的江苏省外游客支付占比达28.8% [1] - 餐饮场景的江苏省外游客支付占比达19.7% [1]
流量变增量!华强北携手饭店业协会以资源整合撬动百业兴旺
南方都市报· 2025-07-30 12:18
合作背景与目标 - 深圳福田华强北街道与深圳市饭店业协会共同探讨将“流量变增量”的转化路径,以应对餐饮客单价下滑和酒店收益承压的挑战[1] - 合作聚焦资源整合,依托“华强北”品牌势能,旨在加速构建“酒店+餐饮+科技”共生的繁荣生态圈[1] - 深圳市饭店业协会拥有超过400家会员单位,包括格兰云天、五洲宾馆、希尔顿、万豪等知名酒店集团[1] 文体赛事引流策略 - 利用华强北紧邻深圳市体育中心的优势,策划“文体+餐饮+酒店住宿+电子消费”联动方案,将赛事观众转化为持续消费力[3] - 方案包括设计粉丝专属酒店套餐,以及策划主题夜市、绿色消费嘉年华等活动,以延长消费链条[3] - 目标是将瞬时人潮转化为餐饮、住宿、购物的多元消费增量,实现向商圈的“零距离”引流[3] 绿色与智能化升级 - 以协会“绿色饭店评审办公室”为支点,推动辖区标杆企业进行绿色认证、低碳设计与能源优化[4] - 凭借华强北的电子产业链优势,便利企业采购智能设备,探索智慧餐厅、无人酒店等创新业态[4] - 通过联合开展绿色技能竞赛和双语服务培训,为产业转型夯实人才基础,实现降本增效与品质提升[4] 国际化服务与品牌建设 - 搭建高端交流平台,组织企业参与行业盛会,促成本土品牌与国际酒店巨头的合作,引入智慧管理系统与先进理念[5] - 以双城双年展等国际性活动为载体,结合免费场地支持与跨界资源导入,强化华强北开放包容的高品质国际形象[5] - 最终目标是擦亮城市形象窗口,为深圳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注入动能,实现高质量发展[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