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反内卷行动
icon
搜索文档
年内财政收入累计增速首次转正,“反内卷”行动初现成效
新浪财经· 2025-08-20 10:37
财政收支概况 - 1-7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5839亿元 同比增长0.1% 为今年以来首次正增长 [1] - 1-7月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60737亿元 同比增长3.4% [1] - 7月单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273亿元 同比增长2.6% 增速较上月扩大近3个百分点 [3] - 7月税收收入18018亿元 同比增长5.0% 增速较6月加快4个百分点 [3] - 7月非税收入2255亿元 同比下降12.9% 降幅较上月扩大9.2个百分点 [3] 税收收入分析 - 企业所得税收入同比增长6.4% 增速较上月加快3.6个百分点 反映企业盈利修复 [5] - 个税收入同比增长13.9% 增速较上月大幅提高7.1个百分点 主要与加强征管有关 [5] - 增值税收入增速从5.0%下滑至4.3% 与工业生产增速放缓一致 [5] - 消费税增速从2.0%升至5.4% [5] - 证券交易印花税收入同比增速从67.1%飙升至125.4% 对应股市回暖 [6] 财政支出结构 - 7月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9466亿元 同比增长3.0% 增速较6月加快2.6个百分点 [6] - 基建类支出同比下降3.8% 降幅较上月收窄5.0个百分点 [7] - 民生类支出普遍提速 教育/文旅体育与传媒/社保就业/卫生健康支出同比分别增长4.6%/7.0%/13.1%/14.2% [7] - 基建类四项中仅城乡社区支出同比增长2.9% 其他三项均为下降 [6] 政府性基金与土地市场 - 7月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3682亿元 同比增长8.9% [8] -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2679亿元 同比下降7.2% 跌幅较上月收窄14.7个百分点 [8] - 1-7月广义财政收入158963亿元 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 [8] - 1-7月广义财政支出215024亿元 同比增长9.3% [8] 经济与政策展望 -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环比下降0.2% 降幅较上月收窄0.2个百分点 为3月以来首次收窄 [5] - 核心CPI同比涨幅连续3个月回升 反映服务类消费和耐用消费品价格改善 [5] - 1-7月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3.2% 增速较1-6月收窄1.4个百分点 [8] - 商品房成交金额/面积同比增速从-10.8%/-5.5%降至-14.1%/-7.8% 销售均价同比回落6.8% [8]
制造业PMI季节性回落至49.3%,下阶段走势如何
第一财经· 2025-07-31 14:06
经济景气水平回落 - 7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9 3%,比上月下降0 4个百分点,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 1%,比上月下降0 4个百分点,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0 2%,比上月下降0 5个百分点 [1] - 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订单类指数不同程度下降,需求收缩问题仍在发展,生产指数、采购量指数均有回落,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更趋谨慎 [1] - 宏观经济供求总量失衡态势仍在发展,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压力不断加大,反内卷行动可一定程度缓解供大于求环境中企业间低成本过度竞争的伤害 [2] 制造业供需同步走弱 - 7月份制造业新订单指数为49 4%,较上月下降0 8个百分点,落入收缩区间,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7 1%,较上月下降0 6个百分点 [6] - 生产指数为50 5%,较上月下降0 5个百分点,仍连续3个月运行在扩张区间,显示制造业生产活动扩张势头虽短期有所放缓,但稳中有增态势没有改变 [6] - 制造业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为51 5%,较上月上升3 1个百分点,产成品价格也继续趋稳运行,出厂价格指数为48 3%,较上月上升2 1个百分点,为今年以来的次高点 [7] 企业规模与行业表现 - 7月份大型企业PMI为50 3%,比上月下降0 9个百分点,中型企业PMI为49 5%,比上月上升0 9个百分点,小型企业PMI为46 4%,比上月下降0 9个百分点 [8] - 汽车、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电气机械器材等行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均位于55 0%以上较高景气区间 [8] - 基础原材料行业购进价格指数较上月上升超过7个百分点至52%,出厂价格指数也较上月上升超过5个百分点至接近49%的水平 [7] 非制造业表现 - 7月份中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 1%,较上月下降0 4个百分点,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 6%,较上月下降2 2个百分点 [13] - 暑期消费带动作用初步显现,零售业商务活动指数升至50%以上,邮政业商务活动指数升至60%以上,铁路运输业和航空运输业的商务活动指数均升至60%以上 [15] - 景区服务业的商务活动指数较上月上升超2个百分点,升至51%以上,文体娱乐业的商务活动指数升至60%以上 [15] 未来展望 - 随着雨季结束,建筑业相关活动增速有望回升,下半年基础建设相关活动有望继续稳步增长 [14] - 暑期消费将在8月份继续带来积极影响,雨季过后,建筑业增速有望回升,下半年投资与消费活动有望继续稳步趋升 [16] - 随着"两新""两重"等政策继续发力,城市工作以及整治"内卷式"竞争等逐步推进,下半年我国经济将继续运行在规模稳定扩张、质量持续提升的轨道 [9]
反内卷改善企业预期!7月份PMI数据出炉
券商中国· 2025-07-31 13:59
制造业PMI数据 - 7月制造业PMI为49 3%,较上月下降0 4个百分点,主要受传统生产淡季、高温及暴雨洪涝等短期因素影响 [1][3] -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50 1%和50 2%,比上月不同程度下降但均持续高于临界点 [1] - 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PMI持续扩张,产业结构优化态势未改,大型企业保持平稳扩张,发挥"压舱石"作用 [2][3] 经济恢复基础 - 经济向好恢复基础仍然牢固,生产活动保持扩张,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 [3] - 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自3月之后首次回升至临界点之上,达到51 5%,出厂价格指数为48 3%,比上月上升3 1和2 1个百分点 [4] - 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等行业市场价格有所改善 [4] 反内卷行动影响 - 反内卷行动对企业预期有积极影响,价格类指数回升,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提高 [5] - 需尽快加大宏观经济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显著扩大政府公共产品投资规模,带动企业订单增加 [5] 暑期消费带动作用 - 暑期消费带动作用初步显现,零售业商务活动指数升至临界点以上,新订单指数环比升幅超5个百分点 [6][7] - 铁路运输业和航空运输业的商务活动指数均升至60%以上,环比升幅均超10个百分点 [7] - 文体娱乐业的商务活动指数升至60%以上,新订单指数升至55%以上,环比升幅均超10个百分点 [7] - 住宿业和餐饮业的商务活动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均在临界点以下,暑期消费对住宿餐饮的带动作用尚未明显体现 [8] 政策展望 - 随着"两新""两重"政策加码及扩大内需举措落地,经济有望延续规模稳定扩张、质量持续提升的轨道 [2][3] - 围绕城市更新、"两重""两新"政策和消费补贴等一系列扩大内需相关宏观政策持续落地,下半年投资与消费活动有望继续稳步趋升 [8]
反内卷改善企业预期!短期因素造成制造业PMI环比微降
证券时报· 2025-07-31 13:47
制造业PMI数据 - 7月制造业PMI为49 3%,较上月下降0 4个百分点,主要受传统生产淡季、高温及暴雨洪涝等短期因素影响 [1][5][6] -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50 1%和50 2%,均持续高于临界点但环比下降 [2] - 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PMI持续扩张,产业结构优化态势未改,大型企业保持平稳扩张发挥"压舱石"作用 [3][7] 价格指数与反内卷行动 - 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分别为51 5%和48 3%,环比上升3 1和2 1个百分点,前者为3月以来首次升至临界点以上 [10] - 石油煤炭及燃料加工、黑色金属冶炼等行业价格指数明显回升,市场价格改善 [11] - 反内卷行动提振企业预期,但需配合需求持续回暖才能保证效果可持续性 [12] 暑期消费表现 - 零售业商务活动指数升至临界点以上,新订单指数环比升幅超5个百分点,邮政业指数升至60%以上 [14] - 铁路运输和航空运输业商务活动指数均升至60%以上,环比升幅超10个百分点 [15] - 文体娱乐业商务活动指数升至60%以上,新订单指数升至55%以上,环比升幅均超10个百分点 [15] - 住宿业和餐饮业指数仍在临界点以下,显示消费集中在郊游和文体娱乐领域 [15] 经济展望 - "两新""两重"政策加码及扩大内需举措落地,有望推动经济延续规模稳定扩张、质量持续提升的轨道 [3][8][17] - 暑期消费带动作用将在8月份继续显现,投资与消费活动有望稳步趋升 [16][17]
制造业PMI季节性回落至49.3%,下阶段走势如何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7-31 11:29
经济景气水平回落 - 7月份制造业PMI为49 3%,较上月下降0 4个百分点,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 1%,较上月下降0 4个百分点,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0 2%,较上月下降0 5个百分点,仍高于临界点 [1] - 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订单类指数不同程度下降,需求收缩问题仍在发展,生产指数、采购量指数均有回落,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更趋谨慎 [1] - 价格类指数回升,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提高,反内卷行动对企业预期有积极影响 [1] 制造业供需同步走弱 - 制造业新订单指数为49 4%,较上月下降0 8个百分点,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7 1%,较上月下降0 6个百分点,市场需求有所收紧 [3] - 生产指数为50 5%,较上月下降0 5个百分点,仍连续3个月运行在扩张区间,制造业生产活动扩张势头短期有所放缓,但稳中有增态势没有改变 [3] - 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为51 5%,较上月上升3 1个百分点,出厂价格指数为48 3%,较上月上升2 1个百分点,为今年以来的次高点 [3] 价格指数走势 - 基础原材料行业购进价格指数较上月上升超过7个百分点至52%,出厂价格指数较上月上升超过5个百分点至接近49%,大宗商品价格上升带动基础原材料行业产品价格较快趋稳 [4] - 市场价格协同性有所改善,但价格内卷问题仍然持续存在,整治"内卷式"竞争有助于推动产业链价格良性传导 [4] 企业规模分化 - 大型企业PMI为50 3%,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为52 1%和50 7%,均连续三个月位于扩张区间,中型企业PMI为49 5%,较上月上升0 9个百分点,小型企业PMI为46 4%,较上月下降0 9个百分点 [4] - 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2 6%,较上月上升0 6个百分点,汽车、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电气机械器材等行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均位于55 0%以上较高景气区间 [4] 非制造业表现 -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 1%,较上月下降0 4个百分点,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 6%,较上月下降2 2个百分点,房屋建筑相关活动回调较为明显,基础建设相关活动仍保持较快增长趋势 [8] - 零售业商务活动指数升至50%以上,邮政业商务活动指数升至60%以上,铁路运输业和航空运输业的商务活动指数均升至60%以上,景区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升至51%以上,文体娱乐业商务活动指数升至60%以上 [9] - 住宿业和餐饮业的商务活动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均在50%以下,暑期消费对住宿餐饮的带动作用尚未明显体现 [9]
新闻1+1丨中央政治局会议:下半年经济怎么干?
央视网· 2025-07-31 06:05
国际环境变化 - 国际方面围绕美国关税战出现的贸易不确定性和全球动荡有所缓和但复杂性和严峻性未减缓 [2] - 中美贸易谈判取得进展但关税谈判尚未有确定性结果 [11] - 美国与主要贸易国家达成关税协定可能导致全球贸易格局重组对中国外贸产生冲击 [11] 国内经济表现 - 上半年GDP增速达5.3%超预期但结构性问题和不确定性依然存在 [4] - 6月份房地产投资和民间投资增速加速放缓对下半年形成压力 [9] 消费扩张策略 - 扩消费需通过体制机制调整保障居民收入、资产负债表和社会保障体系而非短期刺激 [5] - 下半年将延续《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包括教育补贴、特殊人群补贴和"一老一小"服务补贴 [7] - "以旧换新"政策下半年还有1300亿元实施空间并将从耐用品向新消费商品和服务类商品扩容 [13][15] 投资领域部署 - 激发民间投资活力需提升投资空间和预期收益率通过财政货币政策保障民营企业收益 [9] - 反内卷行动旨在优化市场秩序解决企业盈利困境并宏观治理价格水平过低问题 [11] 外贸形势应对 - 上半年抢出口现象提前释放贸易潜力导致下半年外贸不确定性上扬需加强重点区域和企业对冲举措 [11][13] - 政治局会议专门强调稳外贸以稳定市场信心和外贸企业信心 [13] 房地产政策调整 - 房地产政策转向新型发展模式构建以"城市更新"为主题减压并促进触底回稳 [15]
反内卷号角吹响,锂行业迎来积极变化
湘财证券· 2025-07-29 15:53
政策动态 - 2024年7月30日政治局会议首次中央层面提及“内卷”,提出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9] - 202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宣告采取行动整治内卷,规范地方政府和企业行为[9] - 2025年3月李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是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组成部分[10] - 2025年7月1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强调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推动落后产能退出[15] 锂行业现状 - 锂行业产能过剩,2024年中国碳酸锂产能130万吨、产量70.1万吨(+35.4%),氢氧化锂产能74万吨、产量41.4万吨(+29.5%)[16] - 锂价自2023年起下行低迷,2025年供需矛盾加剧,价格再下台阶[16] 行业事件 - 2025年7月14日宜春市自然资源局要求相关企业9月30日前完成储量核实报告编制,整改锂矿开发乱象[19] - 2025年7月16日藏格矿业子公司藏格锂业被责令停产,原计划2025年生产碳酸锂1.1万吨[20] 结论与风险 - 反内卷行动将改造和提振中国经济,新兴与传统产业孕育投资机会[15] - 反内卷推进过程漫长曲折,地方政府和企业执行存在困难阻力[22]
开工低位压减库存 多措并举缺一不可----2025年上半年多晶硅市场概况
硅产业链市场现状 - 2025年上半年硅产业链各环节市场价格持续低于生产成本甚至现金成本,绝大多数生产企业深陷亏损运营的窘境 [1] - 多晶硅均价于2024年5月中旬降至3.8万元/吨,低于行业平均成本运行持续时间已超14个月 [1] - 工业硅均价于2025年4月底降至9648元/吨,低于行业平均成本运行已持续近3个月 [1] - 182尺寸硅片均价于2025年5月中旬开始降至0.95元/片,成本倒挂时间超2个月 [1] 行业开工率与产量 - 为改善产业链供需矛盾,各环节企业纷纷压减负荷,工业硅、多晶硅、硅片月度开工率分别创41.9%、38.6%、44.3%的历史新低 [1] - 2025年上半年国内多晶硅月均产量为10万吨,其中2月份月度产量低至9.2万吨,同比大幅减少47.4% [1] - 上半年前五家企业总体开工率为42.2%,其中开工率最低的一家头部企业上半年开工负荷仅为24.1% [1] 库存情况 - 2023年底国内多晶硅库存累积6.3万吨,2024年新增库存33.5万吨,到年底达到39.8万吨的历史高位 [3] - 2025年上半年国内多晶硅产量约59.7万吨,同比减少44.0%,同期硅片产量约313.8GW,同比减少23.8%,对应多晶硅需求量为62.8万吨 [3] - 2025年上半年多晶硅供应略小于需求,去库存约3.1万吨,截至6月底国内多晶硅库存小幅降至36.7万吨 [3] 价格走势 - 2025年上半年多晶硅价格呈"先稳后跌"走势,1月初到4月中旬市场价格相对持稳,多晶硅复投料从1月初的4.06万元/吨微幅上涨至1月中旬的4.17万元/吨,涨幅为2.7% [7] - 4月下旬开始价格一路下滑至6月底的3.44万元/吨,跌幅为17.5%,2025年上半年多晶硅均价为3.68万元/吨,同比下滑28.8% [7] - 1-4月份价格持稳受"430"和"531"政策影响,终端抢装刺激下游需求 [7] - 4-6月份价格下行因抢装备货接近尾声,下游排产逐步减少,多晶硅产出小幅波动增加 [7] 供需预测与行业调整 - 2025年全球光伏装机预计约580GW,全年全球多晶硅需求约140万吨,国内需求约130万吨 [8] - 上半年国内多晶硅产量约59.7万吨,下半年预计产量约75万吨,全年国内多晶硅产量预计在135万吨左右 [8] - 若按当前排产计划进行,下半年硅料环节将再次进入小幅累库状态,全年合计库存增量约3万吨 [8] - 国家部委与协会正通过"反内卷"行动、产能并购、绩效标准等措施多维度积极干预行业 [8] - 产能并购旨在从根本上杜绝多晶硅价格恢复理性后落后产能再度复产的恶性循环 [10] - 绩效标准从产品品质、能耗指标等方面对产业进行强制性规范,避免企业陷入"内卷式"竞争 [10]
冠通期货热点评论:“大美丽法案”通过对大宗商品的影响
冠通期货· 2025-07-07 14:3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大美丽”法案通过或成“反内卷”接力棒提振大宗商品价格 可从宏观总量与结构品种双维度观测其影响 [2] - 宏观总量上 法案提高债务上限和企业减税等短期提振美国经济与通胀 长期损伤美国信用并增加滞涨可能 掣肘美联储降息节奏 大宗商品短期受益于美元走弱和美国经济提振 但市场恐慌情绪对冲部分利好 [2] - 国内“反内卷”行动点燃商品热情 “大美丽”法案有望接力推动商品反弹 [2] - 结构品种上 法案影响有侧重和分化 黄金受益于美元走弱和美国信用弱化 但美联储降息预期趋缓削弱涨幅 新能源相关大宗商品工业需求受打击 原油短多长空 农产品需求受间接影响 [3][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 - 当地时间7月4日 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大美丽”税收和支出法案使其生效 此前众议院3日以218票赞成、214票反对通过该法案 参议院7月1日已获批 [1] - “大美丽”法案是特朗普2025年初重返白宫后标志性立法议程 涵盖企业减税、个人与家庭减税、削减清洁能源补贴、压缩医疗补助、削减补充营养援助计划等五大部分 核心条款是降低企业税 [1] - 法案主要内容包括提高美国联邦政府法定债务上限5万亿美元 永久延长2017年减税政策 免征部分收入税款 对医疗补助领取者设工作要求 废除大部分清洁能源税收抵免 增加400亿美元边境安全开支并资助驱逐出境计划等 [1] 宏观总量影响 - 全球来看 法案提高债务上限和企业减税等短期提振美国经济与通胀 长期损伤美国信用并增加滞涨可能 掣肘美联储降息节奏 资产价格表现为美元弱势 美债收益率与美股上行 大宗商品短期受益于美元走弱和美国经济提振 但市场恐慌情绪对冲部分利好 [2] - 国内“反内卷”行动点燃商品热情 “大美丽”法案有望接力推动商品反弹 [2] 结构品种影响 - 黄金受益于短期美元走弱和长期美国信用弱化 但美联储降息预期趋缓削弱涨幅 [3][4] - 法案废除新能源税收抵免等打击新能源产业终端需求 削减白银、铜等大宗商品工业需求 原油短多长空 [4] - 法案对多晶硅、碳酸锂等品种打击结合国内“反内卷”行动 有望加速行业过剩产能出清 [4] - 法案削减“补充营养援助计划” 提高获取食物券年龄门槛 预计削减2300亿美元支出 影响4200万依赖食品券美国人 压制短期消费需求 间接减少农产品需求 [4]
光伏硅片、电池价格跌势未止 上游控量保价力度成关键变量
证券时报网· 2025-07-04 10:54
多晶硅市场现状 - 多晶硅N型复投料成交均价3.47万元/吨,环比回升0.87%,N型颗粒硅成交均价维持在3.35万元/吨 [1] - 市场呈现回暖迹象,部分前期暂缓订单以高于预期价格重新成交,个别企业少量订单涨价成交 [1] - 价格回升原因包括:硅料月产量稳定在10万吨左右与需求匹配,国家推动供给侧结构调整,严控低价竞争,行业长期亏损后出现试探性理性上涨 [1] 硅料供需与库存 - 6月国内多晶硅产量约10.2万吨,环比持平,上半年累计产量59.6万吨,同比减少44.1% [5] - 7月产量预计10.3万—11.0万吨,增量来自四川、新疆等地个别企业复产,减量来自新增检修企业 [5] - 2025年全球多晶硅需求预测140万吨,国内需求130万吨,国内全年产出预计120万吨,下半年可消纳库存10万吨 [5] 硅片市场动态 - N型G10L、G12R、G12单晶硅片成交均价分别为0.86元/片、1.00元/片、1.19元/片,环比下跌3.37%、1.96%、3.25% [2] - 硅片价格走跌因需求萎靡、电池片压价采购,电池片厂商采购进度缓慢,硅料降价导致硅片成本下降 [2] - 7月起主要硅片厂商计划降低开工率4成左右,挺价意愿增强,价格有触底企稳动力 [3] 电池片与组件价格 - N型G10L、G12R、G12电池片均价下滑至0.23元/W、0.245元/W、0.245元/W,下周可能进一步下调 [3] - 组件价格僵持,TOPCon组件集中式项目价格低于0.65元/W—0.66元/W,分布式新单价格滑落至0.62元/W—0.65元/W [3] - 电池片供需失衡、上下游博弈导致价格进一步下探,组件价格受需求减弱影响持平 [3] 行业政策与未来展望 - 反内卷行动提上日程,政策要求治理低价无序竞争,引导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退出 [4] - 硅料厂家集体挺价动作若成功,可能支撑硅片价格止稳,硅片厂家减产计划配合挺价预期 [6] - 行业需严控产能增量,通过能耗和质量标准倒逼落后产能退出,解决供需矛盾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