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建筑业
icon
搜索文档
国家统计局:8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小幅回升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扩张加快
国家统计局· 2025-08-31 09:37
制造业PMI指数变化 - 制造业PMI升至49.4% 较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 景气水平改善 [1][2] - 生产指数为50.8% 上升0.3个百分点 连续4个月位于临界点以上 生产扩张加快 [2] - 新订单指数为49.5% 上升0.1个百分点 采购量指数升至50.4% [2] 制造业分项表现 - 高技术制造业PMI为51.9% 上升1.3个百分点 装备制造业PMI为50.5% 上升0.2个百分点 支撑引领作用增强 [3] - 消费品行业PMI为49.2% 下降0.3个百分点 高耗能行业PMI为48.2% 上升0.2个百分点 景气连续回升 [3] - 医药和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行业产需指数明显高于制造业总体 产需较快释放 纺织服装服饰、木材加工及家具、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等行业产需指数低于临界点 [2] 价格与企业类型 - 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为53.3% 上升1.8个百分点 出厂价格指数为49.1% 上升0.8个百分点 连续三个月回升 [2] -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金属制品等行业价格指数均升至52.0%以上 医药、化学纤维及橡胶塑料制品等行业价格指数低于临界点 [2] - 大型企业PMI为50.8% 上升0.5个百分点 连续4个月扩张 中型企业PMI为48.9% 下降0.6个百分点 小型企业PMI为46.6% 上升0.2个百分点 [3] 非制造业指数表现 -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3% 上升0.2个百分点 继续保持扩张 [1][4] - 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5% 上升0.5个百分点 升至年内高点 [4] - 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49.1% 下降1.5个百分点 受高温多雨天气影响生产施工放缓 [4] 行业景气度差异 - 资本市场服务、铁路运输、航空运输、电信广播电视及卫星传输服务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位于60.0%以上高位景气区间 其中资本市场服务指数连续两个月高于70.0% [4] - 零售、房地产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低于临界点 景气度偏弱 [4] - 服务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7.0% 上升0.4个百分点 建筑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1.7% 略升0.1个百分点 [4] 综合指数与预期 - 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0.5% 上升0.3个百分点 继续位于扩张区间 [1][5] - 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3.7% 上升1.1个百分点 连续两个月回升 [3] - 通用设备、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等行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位于58.0%以上较高景气区间 [3]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解读2025年8月中国采购经理指数
国家统计局· 2025-08-31 09:36
制造业PMI指数变化 - 制造业PMI升至49.4% 较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 [1] - 生产指数为50.8% 上升0.3个百分点且连续4个月高于临界点 [2] - 新订单指数为49.5% 较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 [2] 制造业产需状况 - 医药和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行业产需指数明显高于制造业总体 [2] - 纺织服装服饰、木材加工及家具、化学原料制品行业产需指数低于临界点 [2] - 采购量指数升至50.4% 反映企业采购活动加快 [2] 制造业价格走势 - 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53.3% 出厂价格指数49.1% 分别上升1.8和0.8个百分点 [2] -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金属制品行业价格指数均升至52%以上 [2] - 医药、化学纤维及橡胶塑料制品行业价格指数低于临界点 [2] 企业规模表现 - 大型企业PMI为50.8% 上升0.5个百分点且连续4个月扩张 [3] - 中型企业PMI为48.9% 下降0.6个百分点 [3] - 小型企业PMI为46.6% 上升0.2个百分点 [3] 重点行业PMI - 高技术制造业PMI为51.9% 装备制造业PMI为50.5% 分别上升1.3和0.2个百分点 [3] - 消费品行业PMI为49.2% 下降0.3个百分点 [3] - 高耗能行业PMI为48.2% 上升0.2个百分点且连续回升 [3]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 -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50.3% 较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 [1][4] - 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50.5% 上升0.5个百分点至年内高点 [4] - 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49.1% 下降1.5个百分点 [4] 服务业细分表现 - 资本市场服务、铁路运输、航空运输、电信广播电视及卫星传输服务行业指数均高于60% [4] - 资本市场服务指数连续两个月高于70% [4] - 零售和房地产行业指数低于临界点 [4] 综合PMI与预期指数 - 综合PMI产出指数50.5% 上升0.3个百分点 [1][5] - 制造业生产指数50.8%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50.3% 构成综合指数 [5] - 制造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53.7% 上升1.1个百分点且连续两个月回升 [3] - 服务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57.0% 上升0.4个百分点 [4]
2025年8月中国采购经理指数运行情况
国家统计局· 2025-08-31 09:31
制造业PMI运行情况 - 8月制造业PMI为49.4% 较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 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改善 [1] - 大型企业PMI为50.8% 较上月上升0.5个百分点 高于临界点 中型企业PMI为48.9% 较上月下降0.6个百分点 小型企业PMI为46.6% 较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 [4] - 生产指数为50.8% 较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 表明制造业生产扩张加快 [4] - 新订单指数为49.5% 较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 表明市场需求景气水平略有改善 [5] - 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8.0% 较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 主要原材料库存量降幅收窄 [6] - 从业人员指数为47.9% 较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 企业用工景气度略有回落 [7] - 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为50.5% 较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 原材料供应商交货时间持续加快 [8] 制造业PMI分类指数表现 - 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7.2% 进口指数为48.0% 采购量指数为50.4% [11] - 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为53.3% 出厂价格指数为49.1% [11] - 产成品库存指数为46.8% 在手订单指数为45.5% 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3.7% [11] 非制造业PMI运行情况 - 8月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3% 较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 持续高于临界点 继续保持扩张 [12] - 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49.1% 较上月下降1.5个百分点 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5% 较上月上升0.5个百分点 [15] - 铁路运输 水上运输 航空运输 电信广播电视及卫星传输服务 资本市场服务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位于60.0%以上高位景气区间 [15] - 新订单指数为46.6% 较上月上升0.9个百分点 市场需求景气度改善 [19] - 投入品价格指数为50.3% 与上月持平 高于临界点 投入品价格总体水平继续上涨 [19] - 销售价格指数为48.6% 较上月上升0.7个百分点 销售价格总体水平降幅收窄 [19] - 从业人员指数为45.6% 与上月持平 企业用工景气度依然偏弱 [21] - 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6.2% 较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 市场发展前景较为乐观 [21] 非制造业分类指数表现 - 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8.8% 在手订单指数为43.4% 存货指数为45.7% 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为51.3% [24] 综合PMI运行情况 - 8月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0.5% 较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 持续高于临界点 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总体扩张有所加快 [25] 调查方法与样本范围 - 制造业调查涵盖31个行业大类 3200家调查样本 非制造业调查涵盖43个行业大类 4300家调查样本 [29] - 采用PPS抽样方法 按行业增加值比重分配样本量 [30] - 制造业PMI由5个扩散指数加权计算而成 新订单指数权重30% 生产指数权重25% 从业人员指数权重20% 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权重15% 原材料库存指数权重10% [32] - 综合PMI产出指数由制造业生产指数与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加权求和而成 权数分别为制造业和非制造业占GDP比重 [33]
2025山东住建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济南选拔赛举行
齐鲁晚报· 2025-08-30 21:30
竞赛基本情况 - 2025年"技耀泉城"海右技能人才大赛——山东省住房城乡建设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济南选拔赛于8月29日至30日举行 [1] - 竞赛地点位于济南中国建筑绿色产业园和济南建工集团建材科技产业园 [1] - 全市10支代表队共55名技能人才参与竞赛 [1] 竞赛项目设置 - 设立焊工 手工木工 装饰装修工(镶贴工)3大赛项 [3] - 采用理论加实操双重考核方式 [3] - 对行业技能人才进行全要素全链条检阅 [3] 竞赛奖励机制 - 各赛项优胜选手获得本年度省赛资格 [3] - 各赛项第一名选手按程序推荐申报"济南市技术能手"称号 [3] 竞赛表现评价 - 参赛选手展现扎实理论功底和精湛实操技能 [4] - 充分彰显住房城乡建设队伍良好职业素养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4] 行业影响效应 - 激发住建行业从业者学技术练技能的热情 [6] - 推动工匠精神在泉城落地开花 [6] - 营造尊重劳动崇尚技能鼓励创新的浓厚氛围 [6] - 实现培养一批带动一片提升一域的社会效应 [6] - 为建筑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注入人才动能 [6]
刚刚,中共中央、国务院,重磅发布
中国基金报· 2025-08-30 17:07
城市发展新阶段 - 城市发展从大规模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提质增效阶段 [2][4] - 城镇化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 [2][4] 总体目标 - 2030年现代化人民城市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政策制度完善 新旧动能转换 人居品质提升 绿色转型推进 安全基础夯实 文化魅力彰显 治理水平提高 [2][5] - 2035年基本建成现代化人民城市 [2][5] 城市体系优化 - 推动城市群一体化和都市圈同城化发展 支持京津冀 长三角 粤港澳大湾区打造世界级城市群 [6] - 增强超大特大城市综合竞争力 控制规模 疏解非核心功能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7] - 提高中小城市和县城承载能力 动态优化基础设施 发展县域经济 [7] 新动能培育 - 因城施策增强发展动力 培育创新生态 加强核心技术攻关 发展新质生产力 [8] - 激活存量资源潜力 改造老旧厂房 低效楼宇 盘活存量低效用地 [8] - 建立可持续投融资体系 统筹财政资金和社会资本 发挥债券股票市场融资功能 [9] 对外开放合作 - 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营造国际化生活空间 打造国际交通枢纽城市 [9] - 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 加强人居领域国际交流合作 [9] 住房与社区建设 - 系统推进"好房子"和完整社区建设 满足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10] - 实施物业服务质量提升行动 推进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 [10] - 建设完整社区 完善嵌入式服务设施 构建便民生活圈 [10] 基础设施完善 - 优化基础设施布局 加强系统集成 高效利用地下空间 [10] - 强化5G和千兆光网覆盖 优化算力设施布局 [11] - 健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提升通勤效率 完善充电桩等便民设施 [11] 公共服务提升 - 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 完善灵活就业人员社保制度 [11] - 扩大普惠养老服务供给 促进医养结合 健全普惠育幼服务体系 [11] - 实施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计划 推进医疗卫生强基工程 [11] 绿色低碳转型 - 推进生产领域节能降碳 实施工业能效提升行动 推广绿色低碳技术 [12] - 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实施国家节水行动 推进垃圾分类 [12] - 加强生态环境治理 实施生态修复工程 健全公园绿道体系 [13] 安全韧性增强 - 加强房屋和市政基础设施安全管理 建立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制度 [14] - 强化重点行业安全生产管理 分级智能管控重大风险源 [14] - 提高公共卫生防控救治水平 建设国家区域公共卫生中心 [15] 文化繁荣发展 - 推动历史文化保护利用传承 完善保护体系 活化利用文物遗产 [16] - 塑造城市特色风貌 强化规划管控 提升审美品位 [16] - 丰富精神文化生活 创新公共文化空间 优化文化产品供给 [17] 治理能力提升 - 完善城市治理工作体系 建立健全统筹协调机制 [18] - 推动治理智慧化精细化 推进全域数字化转型 完善城市数字底座 [18] - 加强社会治理 完善基层治理体系 强化社会治安防控 [19] 组织实施保障 - 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 构建中央统筹 省负总责 城市抓落实格局 [20] - 建立健全科学评价体系 提高领导干部城市工作能力 [20] - 加强干部队伍素质建设 培养城市规划建设治理专业人才 [20]
财政部:2025年1-7月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经济运行情况
搜狐财经· 2025-08-29 19:35
营业总收入 - 1-7月国有企业营业总收入473110.9亿元 与上年同期持平 [1][3] 利润总额 - 1-7月国有企业利润总额24786.4亿元 同比下降3.3% [1][3] 应交税费 - 1-7月国有企业应交税费34694.6亿元 同比下降0.4% [3] 资产负债率 - 7月末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65.1% 同比上升0.3个百分点 [2] 统计范围 - 统计范围涵盖中央及地方国有控股企业 不含一级金融企业 [2] - 行业覆盖农林牧渔业、工业、建筑业等九大领域 [2]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发布 建立可持续的城市建设运营投融资体系
中国证券报· 2025-08-29 06:09
城市高质量发展政策框架 - 建立可持续城市建设运营投融资体系 强化中长期信贷供给 发挥债券市场、股票市场融资功能 鼓励保险、信托等机构提供金融服务[1][4] - 加快融资平台改革转型 坚决遏制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4] - 创新财政金融政策工具 吸引和规范社会资金参与 稳慎推进公用事业价格改革[4][5] 现代化城市体系优化 - 稳妥有序推动城市群一体化和都市圈同城化发展 构建布局合理的现代化城市体系[2] - 支持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打造世界级城市群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长江中游城市群等成为高质量发展增长极[2] - 加强城市群内产业链协作 优化城市群之间产业分工和空间联系[2] 城市发展新动能培育 - 因城施策增强城市发展动力 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技术攻关 强化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协同[3] - 统筹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布局建设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3] - 深入实施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 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3] 产业升级与消费创新 - 发展智能建造 培育现代化建筑产业链 加快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3] - 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推动生活性服务业补齐短板[3] - 发展首发经济、银发经济、冰雪经济、低空经济 培育消费新场景 深化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3] 住房与基础设施建设 - 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更好满足群众刚性和多样化改善性住房需求[5] - 全链条提升住房设计、建造、维护、服务水平 推进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建设[5] - 实施物业服务质量提升行动 稳步推进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 支持老旧住房自主更新[6] 城市更新与公共服务 - 持续推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 建设创新型产业社区、商务社区[6] - 完善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 构建城市便民生活圈[6] - 科学制定实施城市更新专项规划 一体化推进城市体检和城市更新[6] 数字化与交通基础设施 - 强化5G、千兆光网覆盖 优化算力设施建设布局 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6] - 健全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提升城际、城内通勤效率[6] - 完善交通枢纽换乘换装设施布局 加强停车位、充电桩等便民设施建设[6] 发展目标与实施路径 - 到2030年现代化人民城市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政策制度不断完善 新旧动能加快转换 人居品质明显提升[1] - 绿色转型深入推进 安全基础有力夯实 文化魅力充分彰显 治理水平大幅提高[1] - 到2035年现代化人民城市基本建成[1]
重磅!中共中央 国务院最新发布!
证券日报网· 2025-08-28 20:26
城市高质量发展政策框架 - 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25年8月15日发布《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到2030年现代化人民城市建设取得重要进展,2035年基本建成现代化人民城市 [1][2][4] 房地产与住房建设 - 系统推进"好房子"和完整社区建设,全链条提升住房设计、建造、维护、服务水平,满足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10] - 实施物业服务质量提升行动,稳步推进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支持老旧住房自主更新和原拆原建 [10] - 持续推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建设创新型产业社区和商务社区,促进产城融合与职住平衡 [10] 城市更新与基础设施 - 科学制定城市更新专项规划,一体化推进城市体检和城市更新 [10] - 优化城市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加强地下空间利用和地下综合管廊建设 [11] - 强化5G和千兆光网覆盖,优化算力设施布局,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11] 产业发展与动能转换 -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和未来产业布局 [7] - 发展智能建造,培育现代化建筑产业链,加快建筑业转型升级 [7] - 发展首发经济、银发经济、冰雪经济、低空经济,培育消费新场景 [7] 绿色低碳转型 - 推进生产领域节能降碳,实施工业能效提升行动,推广绿色低碳工艺技术 [12] - 大力发展绿色建筑,推动超低能耗建筑和低碳建筑规模化发展 [12] - 深入实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倡导绿色低碳出行 [12] 城市安全与韧性 - 建立房屋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制度,严格限制超高层建筑 [14] - 实施城镇预制板房屋治理改造和地震易发区房屋加固工程 [14] - 构建城市安全风险谱系,健全风险监测预警和排查整治机制 [15] 城市治理与数字化 - 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打造集约统一的城市数字底座 [18] - 深化数据资源开发应用,推动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和城市运行"一网统管" [18] - 完善网格化治理机制,推进城市小微公共空间改造和背街小巷环境整治 [18] 区域协调发展 - 推动城市群一体化和都市圈同城化发展,支持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打造世界级城市群 [5] - 增强超大特大城市综合竞争力,做强核心功能并合理疏解非核心功能 [5] - 提高中小城市和县城承载能力,分类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 [6]
重磅利好!中共中央、国务院,最新发布!
券商中国· 2025-08-28 19:19
城市高质量发展政策核心观点 - 中国城市发展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提质增效阶段 推动创新 宜居 美丽 韧性 文明 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建设 [1][3][4] - 设定2030年现代化人民城市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2035年基本建成的目标 涵盖政策制度 新旧动能转换 人居品质 绿色转型 安全基础 文化魅力和治理水平 [1][4] 现代化城市体系优化 - 推动城市群一体化和都市圈同城化发展 支持京津冀 长三角 粤港澳大湾区打造世界级城市群 成渝和长江中游城市群成为增长极 [5] - 增强超大特大城市综合竞争力 控制规模 疏解非核心功能 提升全球高端生产要素配置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 [5] - 提高中小城市和县城承载能力 动态优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发展县域经济 支持边境城镇稳边固边 [6] 城市发展新动能培育 - 因城施策增强发展动力 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发展新质生产力 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和智能建造 [7] - 激活存量资源潜力 改造利用老旧厂房 低效楼宇和闲置设施 盘活存量低效用地 [7] - 建立可持续投融资体系 统筹财政资金 社会资本和金融 强化中长期信贷和债券市场融资功能 [8] - 提升对外开放合作水平 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 加强人居领域国际交流 [8] 高品质城市生活空间营造 - 系统推进好房子和完整社区建设 满足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实施物业服务质量提升和城中村改造 [9] - 完善城市基础设施 优化地下空间利用 加强5G和千兆光网覆盖 健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10] - 提升公共服务均衡水平 健全就业和社保体系 扩大普惠养老和育幼服务 优化医疗资源配置 [10] 城市绿色低碳转型 - 推进生产领域节能降碳 实施工业能效提升行动 发展绿色建筑和超低能耗建筑 [11] - 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深入实施国家节水行动 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和绿色出行 [11] - 加强生态环境治理 实施城市生态修复工程 健全公园绿道体系 改善空气质量和污染治理 [12] 城市安全韧性增强 - 加强房屋和市政基础设施安全管理 建立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制度 限制超高层建筑 [13] - 强化重点行业安全生产管理 分级管控重大风险源 推进隐患排查整治 [14] - 提高公共卫生防控救治水平 建设国家区域公共卫生中心 加强传染病防治基地能力 [14] - 增强综合防灾减灾能力 构建风险监测预警机制 提升排水防涝能力和应急体系建设 [15] 城市文化繁荣发展 - 推动历史文化保护利用传承 完善保护体系 活化利用文物和历史建筑 [16] - 塑造城市特色风貌 强化规划管控 提升审美品位 体现中华美学和时代风尚 [16] - 丰富精神文化生活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创新公共文化空间和产品供给 [17] 城市治理能力提升 - 完善治理工作体系 建立健全统筹协调机制和综合行政执法体制 [18] - 推动智慧化精细化治理 推进全域数字化转型 深化数据资源应用 [18] - 加强社会治理 坚持新时代枫桥经验 完善基层治理体系和群众诉求响应机制 [19] 组织实施保障 - 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 构建中央统筹 省负总责 城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20] - 健全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 增强政策协同性 培养专业人才和高端智库 [20]
招商证券:基建正增速略收窄 关注财政发力与重大工程建设提速进展
智通财经· 2025-08-28 15:05
核心观点 - 存量PPP项目新规出台有利于推动存量项目建设进度和化解建筑企业PPP相关经营性债务 [1] - 重视更积极的财政政策下基本面改善与市值管理强化带来的经营稳健低估值国央企估值阶段性修复 [1][5] - 关注行业逐步走向成熟期后突破瓶颈的三条路径 [5] 资金到位情况 - 1-7月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到位资金累计增速+1.0% 较1-6月下降1.8个百分点 较24全年提升3.3个百分点 [1] - 国家预算内资金增速+9.4% 较1-6月下降5.4个百分点 较24全年提升0.9个百分点 [1] - 1-7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0.1% 政府性基金收入同比-0.7% 较1-6月分别改善0.4和1.7个百分点 [1] - 截至8月25日一般债新增发行约6208亿元 专项债新增发行约32632亿元 发行进度分别为77.6%和74.2% 较去年1-8月进度分别快6.3和8.0个百分点 [1] 项目新签与开工状况 - 2025年上半年建筑业新签同比-1.6% 较上季度下降2.0个百分点 较24全年下降1.9个百分点 [2] - 1-7月累计开工项目投资额24.2万亿元 累计增速+8.8% 较1-6月下降0.9个百分点 较24全年提升41.6个百分点 [2] 工作量表现 - 7月水泥产量环比-6.4% 钢材产量环比-4.2% 玻璃产量环比-2.8% 石油沥青产量环比-2.5% [3] - 7月水泥价格环比-1.7% 石油沥青价格环比-1.3% 钢材价格环比+2.1% 玻璃价格较前四周均价+4.1% [3] - 1-7月广义基建投资增速7.3% 较1-6月下降1.6个百分点 较24全年下降1.9个百分点 [4] - 1-7月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28.8万亿元 同比+1.6% 较1-6月下降1.2个百分点 较24全年下降1.6个百分点 [4] - 房地产投资累计同比-12.0% 制造业投资累计同比+6.2% 基建投资累计同比+7.3% [4] -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速+21.5% 较1-6月下降1.3个百分点 [4] - 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增速+3.9% 较1-6月下降1.7个百分点 [4] -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增速+2.0% 较1-6月下降1.5个百分点 [4] 配置建议方向 - 关注经营稳健低估值国央企在基本面改善与市值管理强化下的估值修复机会 [1][5] - 关注存量竞争剩者为王模式下商业模式更优、品牌优势更强的企业 [5] - 关注能源、水利建设投资等增量需求以及西部建设和海外需求 [5] - 关注洁净室工程、低空经济规划设计咨询、数据要素等新质生产力领域 [5] - 建议关注中国建筑、中国中铁、中国交建、鸿路钢构等标的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