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

搜索文档
快秋招了,慌得一批!自动驾驶算法方向去哪里找面经和题目啊?
自动驾驶之心· 2025-07-05 17:35
AutoRobo知识星球概述 - 核心定位为自动驾驶、具身智能、机器人方向的求职交流社区 国内首个以该领域为核心的垂直平台[1][3] - 已聚集近1000名成员 涵盖地平线、理想汽车、华为、小米汽车等头部企业社招人员及2024-2025届校招群体[3] 核心服务内容 求职资源 - 提供算法/开发/产品等岗位的校招、社招、实习信息 与公司直接合作获取第一手招聘动态[5] - 包含内推渠道、简历优化等增值服务 覆盖自动驾驶与具身智能全领域岗位[3] 专业知识库 - 自动驾驶领域汇编毫米波视觉融合、BEV感知、规划控制等12类"一百问"技术专题[10] - 具身智能领域涵盖多模态3D检测、Diffusion Policy、VLN导航等9大技术模块的面试题库[11][13] 行业研究支持 - 整合《世界机器人报告》《中国人形机器人发展蓝皮书》等7份行业研报 系统分析技术路线与市场前景[16][17] - 提供产业链上下游发展状态研判 辅助职业方向选择[16] 面试实战资源 - 收录滴滴、英伟达、美团等企业算法岗面经 覆盖社招/校招/实习全场景的成败案例分析[19][20] - 专项整理谈薪技巧与HR面应答策略 包含岗位薪酬谈判关键话术[22][25] 运营模式 - 采用付费社群形式 会员日均成本0.3元 提供全流程求职服务支持[26] - 内容生产依托3年技术自媒体积累 整合行业研报、企业真题等多元资源[1][3]
本来决定去具身,现在有点犹豫了。。。
自动驾驶之心· 2025-07-05 17:12
具身智能与自动驾驶行业趋势 - 具身智能经历从沉寂到疯狂再到冷静的发展周期,目前尚未达到生产力阶段[2] - 行业技术栈向端到端、大模型、VLA、强化学习、3DGS等前沿方向迁移[3] - Tier 1供应商和主机厂正跟进无图向端到端技术转型,技术迭代滞后前沿1-2代[3] - 机器人初创公司融资活跃,未来几年发展资金充足[3] 人才需求与职业发展 - 算法岗对学历要求较高,双非背景建议转向SLAM、ROS等机器人集成优化类岗位[3] - 深圳、杭州成为机器人公司聚集地,传统机器人技术仍是产品主线[4] - 大公司招聘聚焦端到端技术,LV融合、无图、BEV感知等领域人才已趋饱和[3] 技术资源与社区 - 知识星球提供自动驾驶15个技术方向学习路线及硬件/代码资料[1] - 社区汇聚华为天才少年等专家,形成课程+硬件+问答的教研闭环[5] - 四大技术板块覆盖视觉大语言模型、世界模型、扩散模型和端到端自动驾驶[8] 视觉语言模型(VLM)研究 - 预训练数据集规模从1M(COCO)到12B(WebLI)不等,LAION5B支持100+语言[16] - CVPR 2024重点论文涉及RLHF-V行为对齐、ViTamin可扩展架构设计等方向[12] - 评估体系涵盖图像分类(ImageNet-1k)、目标检测(COCO mAP)、语义分割(ADE20k mIoU)等17项任务[17][20][21] 自动驾驶数据集应用 - 经典数据集包括KITTI(2012)、Cityscapes(2016)、nuScenes(2020)等7类场景数据[22] - 语言增强数据集如Talk2Car(2020)支持单目标引用,NuScenes-QA(2023)专注视觉问答[23] - 智能交通领域出现多粒度检索系统等3种语言引导车辆检索方法[24] 世界模型前沿进展 - 2024年涌现DriveWorld(4D场景理解)、InfinityDrive(突破时间限制)等16项突破[31][33] - HERMES实现3D场景理解与生成的统一,DrivingGPT整合世界建模与规划[31] - 扩散模型在DriveDreamer-2中实现定制化驾驶视频生成[33] 端到端自动驾驶技术 - 2023年里程碑包括VADv2概率规划模型、GenAD新范式等9大进展[49] - 行业报告指出大模型时代下需重新思考开环端到端技术路径[46] - 特斯拉FSD验证端到端模型价值,ThinkTwice框架提升决策可靠性[46] 多模态技术融合 - DriveGPT4通过大语言模型实现可解释端到端驾驶,DRIVEVLM融合视觉语言模型[26] - 多任务学习框架如TransFuser采用Transformer传感器融合[53] - 安全验证依赖KING生成动力学梯度场景、AdvSim生成对抗性测试用例[57]
AI日报丨重大调整!消息称英特尔将放弃面向代工客户的18A节点,直接采用14A
美股研究社· 2025-07-04 19:47
AI快报 - CoreWeave首次从戴尔科技获得英伟达新款高端AI芯片GB300 NVL72 [3] - 英特尔AI服务器系统可支持OpenAI等客户开发和部署更大更复杂的AI模型 [4] - 英特尔新任CEO考虑对晶圆厂代工业务进行重大改革 重点发展14A工艺以吸引苹果、英伟达等大客户 可能面临数亿至数十亿美元资产减值 [5] - 摩根士丹利认为英特尔此举短期影响微乎其微 维持"持股观望"评级 目标价23美元 [6] 自动驾驶行业 - 中国L2+及以上高阶智驾渗透率从2022年7.2%跃升至2024年18.7% 城市NOA预埋装载率超83% [8] - 中端车型(15-30万元)占乘用车销量超50% 成为渗透主力 推动行业从"功能验证"转向"规模化落地" [8] - 英伟达在高端智驾SOC芯片领域统治力有望延续 地平线机器人-W在中低端市场有望扩大份额 [8] 七巨头日报 - 英伟达市值达3.92万亿美元 一度有望成为历史上最有价值的公司 股价上涨2.4%至160.98美元 [10] - 微软市值约3.65万亿美元 苹果市值约3.17万亿美元 [11] - 英伟达市值超过加拿大和墨西哥股市总和 也超过英国所有上市公司总和 [12] - 甲骨文在星际之门项目中角色扩大 将提供4.5千兆瓦数据中心容量 股价上涨5%至229.98美元历史新高 [13][14] - 星际之门项目每年可为甲骨文带来300亿至600亿美元收入 需要1800亿至2250亿美元资金投入 [15]
某新势力世界模型负责人休假。。。
自动驾驶之心· 2025-07-04 18:27
自动驾驶行业人才流动现象 - 某新势力智驾核心团队不稳定,端到端负责人已离职,世界模型负责人带病休假,仅量产部门负责人仍在岗 [5] - 智驾一号位对新模型量产持乐观态度,认为将取得断代式领先,但端到端和世界模型技术核心人物动荡可能影响研发 [5] - 行业普遍存在人才高频流动现象,阶段性表现突出的公司往往面临更严重的人才流失 [6] 新势力技术路线与人才策略 - 公司倾向于根据技术迭代更换团队,例如从无图城区转向端到端时更换一批人员,再转向VLA时又更换一批 [9] - 人才被视作短期资源,项目完成后价值周期缩短,导致员工缺乏安全感并加速跳槽 [10] - 部分技术大牛选择离职创业,因资本追捧且希望掌握自身发展主导权 [10] 行业案例与影响 - 另一家新势力曾聚集大量顶尖人才,但近年核心人员持续流失,包括智驾一号位,现有领导者多依赖资历晋升,技术表现下滑 [7] - 公司管理层未积极解决人才动荡问题,可能认为技术路线变更需匹配人员调整 [8] 自动驾驶技术社区与资源 - 存在近4000人规模的行业交流社区,覆盖300+企业与科研机构,提供30+技术栈学习路线 [14] - 社区内容涵盖感知、定位、规划控制等领域技术方案,并整合行业动态与招聘信息 [14] - 提供端到端自动驾驶、大模型、VLA等专业课程,涉及多个前沿技术方向 [15]
三巨头投入30亿,做无人出租车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4 15:53
哈啰、蚂蚁金服与宁德时代,加快脚步,做Robotaxi(无人出租车)业务。 6月底,其选定的业务带头人——Yolanda亮相,接受《21CBR》等媒体群访。 四天前,这三家公司,通过旗下投资主体,共同发起成立"上海造父科技",三方首期出资超30亿元,专 注于L4级自动驾驶技术研发、应用和商业化落地。 Yolanda的职位,就是造父科技首席科学家。其拥有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学位,师从美国工程院院 士,有超10年智能驾驶领域工作经验,曾参与构建Tesla Autopilot系统。 她透露,造父科技已经组建约百人团队,其中70%为技术岗,超半数成员拥有博士学位。 这意味着,高层排兵布阵,已经搭建好了核心人才矩阵。 "Robotaxi正处于行业爆发前期。"Yolanda向记者介绍,未来将持续吸纳全球优秀人才。 以下是Yolanda的口述分享,内容有编辑。 三家合力 车端,我们可以使用宁德时代的长续航、快充动力电池,还能够运用其换电站,提升运营效率。滑动底 盘是新产品,天然是为 Robotaxi打造的,哈啰会与宁德时代共同探索该领域。 团队计划,分两步走。 第一步,我们将走差异化路线,搭建运营平台,兼容不同车企与Ro ...
拿到主机厂实习,犹豫要不要去。。。
自动驾驶之心· 2025-07-04 12:27
求职建议 - 对于26届毕业的算法求职者,即使实习岗位不太理想,也建议去实习,因为实习经历对秋招至关重要 [2] - 双非本九硕电子信息类学生即使实习岗位不对口(如后处理和数据岗位),也应把握实习机会并补充前沿算法知识(如大模型、世界模型等) [3] - 求职过程中需发挥主观能动性,与mentor沟通岗位内容,实习经历即使不对口也可通过包装提升竞争力 [3] AutoRobo知识星球 - 该求职社区覆盖机器人、自动驾驶、具身智能方向,成员近1000名,包括地平线、理想汽车、华为等公司社招员工及2024/2025届校招学生 [4] - 提供面试题目、面经、行业研报、谈薪技巧、内推公司及简历优化服务 [4] - 每日更新校招、社招、实习岗位信息,合作公司第一时间分享招聘需求 [6] 面试资源 - 汇总自动驾驶领域一百问专题,涵盖毫米波视觉融合、BEV感知、多传感器标定等12个细分方向 [12] - 具身智能领域提供VLA面试一百问专题 [13] - 行业研报包括轨迹预测、Occupancy感知、端到端自动驾驶等前沿技术分析 [16] - 收录人形机器人量产、具身智能创投等深度行业报告,解析技术路线及市场前景 [21] 面经与技巧 - 整理自动驾驶决策规划、SLAM算法等岗位成功/失败面经,覆盖滴滴、英伟达、小米汽车等20+企业 [22] - 分享面试心得,包括转行经验、面试官建议、算法岗技能树等实战指导 [26] - 提供谈薪技巧与HR面常见问题汇总,帮助优化求职策略 [26] 会员服务 - 星球会员费折合每日0.3元,提供完整求职服务并与行业从业者直接交流 [27]
数据起底小马文远“嘴炮”大战:均陷巨亏难言谁强,专家:先养活自己吧! | BUG
新浪科技· 2025-07-04 08:24
行业竞争格局 - 小马智行CTO提出"L4牌桌论"引发文远知行CFO公开回怼 显示两家头部自动驾驶公司竞争白热化 [2][3] - 两家公司创始人皆出自百度 近年来在IPO推进和国际化发展方面持续较劲 [2] - 特斯拉、哈啰出行等新玩家入场 Waymo、Cruise等资深玩家加码 行业竞争加剧 [14] 财务表现对比 - 2022-2025Q1小马智行营收保持增长(4.89亿→5.15亿→5.38亿→1.00亿) 文远知行营收逐年下降(5.26亿→4.02亿→3.61亿→0.72亿) [3] - 同期小马智行累计亏损42.25亿元 文远知行累计亏损61.49亿元 [5] - 文远知行毛利率保持较高水平(44.1%→45.7%→30.7%) 小马智行毛利率下滑明显(46.9%→23.5%→15.2%) [6][9] - 2024年文远知行总资产76.82亿元 小马智行约75.35亿元 两者接近 [8] 业务发展对比 - 文远知行采用"全场景覆盖"策略 拥有1200+自动驾驶车辆和10000+订单 小马智行仅300+Robotaxi和190+Robotruck [12] - 文远知行已在7国30城运营 小马智行仅在少数几个区域取得落地 [13] - 小马智行与丰田深度合作 计划2025年将Robotaxi车队扩至1000辆 [12] 资本市场表现 - 小马智行市值46.9亿美元 是文远知行(21.74亿美元)的2.15倍 [11] - 文远知行IPO后股价下跌超50% 小马智行股价相对稳定 [11] - 2024年文远知行资产负债率降至8.02% 小马智行保持在7.82% [10][11] 行业发展前景 - ARK预测2030年Robotaxi市场规模或达34万亿美元 自动驾驶平台提供商占比98.8% [14] - 行业共识认为实现商业化落地和稳定收入是生存关键 [14][15] - 封闭场景落地被认为更具现实价值 [14]
共享单车入局自动驾驶!新风口要来了?要抢谁的饭碗?
电动车公社· 2025-07-03 23:58
特斯拉自动驾驶进展 - 特斯拉无人驾驶出租车(robotaxi)在美国开启试运营 十几辆Model Y以每单4 2美元向公众提供服务[1] - 6月28日特斯拉Model Y实现全球首次无人驾驶交付 从得州工厂到用户家中耗时30分钟[3] - 特斯拉自动驾驶技术进展显著 距离完全自动驾驶目标更近一步[6] 行业竞争格局 - 头部自动驾驶公司加速商业化落地 robotaxi行业即将迎来爆发期[7] - 行业呈现"先发优势"特征 早期进入者可能占据绝大部分市场份额[8] - 新进入者造父科技成立 由哈啰联合蚂蚁集团、宁德时代共同投资30亿元[10][13][17] 造父科技背景分析 - 公司定位L4级自动驾驶技术研发 由哈啰出行主导成立[15][16] - 股东结构为蚂蚁集团50%、哈啰30%、宁德时代20% 三方协同效应显著[17] - 依托哈啰出行平台资源 具备用户触达和运营经验优势[50] 哈啰出行战略布局 - 业务从共享单车扩展到打车、租车、换电等多元化出行服务[20][21] - 通过APP整合宠物寄养、金融服务等生活场景 打造超级平台[22][23] - 布局robotaxi是寻求新增长点的战略选择 与滴滴、Uber路径相似[55][56] 技术资源整合 - 蚂蚁集团提供AI技术支持 包括百灵大模型和强化学习实验室[48] - 宁德时代贡献电池技术 双方曾在两轮车换电领域成功合作[33][34] - 斑马智行智能座舱技术可赋能自动驾驶系统开发[44] 行业发展趋势 - 全球出行平台加速布局robotaxi Uber拟收购小马智行美国子公司[66][68] - 自动驾驶公司商业化进程加快 给传统出行平台带来竞争压力[69] - 中国市场萝卜快跑、文远知行等企业积极推进落地应用[72]
未来已来!自动驾驶新技术成“交通新动力”
中国新闻网· 2025-07-03 22:32
自动驾驶技术应用 - 新一代自动驾驶汽车集中亮相第十七届国际交通技术与设备展览会,包括小马智行第七代Robotaxi车型和滴滴首款L4前装量产自动驾驶车型 [1] - 自动驾驶技术已成功应用于出租车等出行服务场景以及货物运输领域 [2] - 自动驾驶卡车在北京到天津等国内干线以编队形式运行,头车配1名安全员,后续车辆仅副驾配1名安全员 [2] 成本与效率提升 - 自动驾驶卡车相比传统卡车可降低约20%成本,节约人力并降低能耗 [2] - 自动驾驶卡车通过高清地图、传感器和算法精准预判道路,控制车速更精准,有效减少油耗 [2] 导航系统升级 - 高德地图针对无人驾驶应用开发车道级导航和车车协同系统,包括其他车预警、慢速车预警等功能 [3] - 车车协同系统通过车与车之间的关系提前预警,有效减少事故发生 [3] 行业发展趋势 - 自动驾驶技术正在改变现代交通物流,带来出行新体验 [1] - 自动驾驶将成为"交通新动力",新技术、新模式、新理念不断涌现 [3]
车身广告涉嫌踩踏监管红线,冒进挤入Robotaxi赛道,哈啰再入商业化迷宫?
华夏时报· 2025-07-03 21:38
哈啰Robotaxi业务布局 - 高调宣布进入Robotaxi赛道并完成超30亿元融资 主要资方为蚂蚁集团和宁德时代 [2] - 提出三年内实现商业化落地的目标 计划以全球化为基础展开国内城市对接并拓展国际市场 [3] - 行业前景方面 高盛预测2030年中国Robotaxi数量达50万辆 2035年市场规模470亿美元 [2] Robotaxi行业现状与挑战 - 技术成本显著下降 激光雷达从十万美金降至几千元人民币 [3] - 行业处于高投入阶段 百度无人车单辆成本48万元(普通乘用车两倍) 小马智行2024年亏损20亿元(为营收三倍) [2] - 商业化落地时间表不明确导致行业一度降温 初创公司面临自我造血能力不足的瓶颈 [3] 哈啰资金与竞争压力 - 累计融资超百亿元 但最近一次非Robotaxi融资停留在2021年 资金储备面临压力 [4] - 主要竞争对手(美团单车/青桔)均有上市公司输血 美团2023年共享单车亏损收窄至201亿元 青桔亏损超50亿元 [6] - 蚂蚁集团注资额从2019年40亿元锐减至2023年5亿元 2024年减持6%股份套现2.19亿元 [6] 两轮业务商业化尝试 - 2018-2020年累计亏损48亿元(营收21-60亿元) 此后未公开业绩数据 [5] - 通过车身广告变现 刊例价40元/辆/月(起做量200辆) 包括车篮/车身/车轮等多形式 [7] - 联名营销频繁 与罗意威推出金色定制单车 与COSTA在三城推出骑行活动 [7] 监管合规风险 - 北京/上海等地明文禁止共享单车设置商业广告 北京2017年指导意见明确禁止条款 [8] - 律师指出车身广告可能违反《广告法》和《道路交通安全法》 若影响安全驾驶即属违法 [9] - 用户质疑联名单车将骑行者变为"人肉广告靶子" 专家认为市井化营销损害品牌调性 [9] 战略转型与品牌定位 - 从两轮业务向Robotaxi跨越 但两轮业务尚未解决变现难题 [5] - 公司称将围绕运动健康/户外出行场景开展营销 例如千岛湖骑行赛事合作 [9] - 行业观察指出其品牌调性与高科技形象存在潜在冲突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