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商业
icon
搜索文档
应对星座激增挑战 星图测控强化太空管理布局
中国证券报· 2025-07-14 04:52
太空管理业务重要性 - 当前Starlink已部署超过7000颗卫星 国内外星座计划加速部署导致卫星数量激增 碰撞风险上升威胁太空系统稳定运行 [1] - 随着商业航天蓬勃发展 企业对全方位太空管理服务需求预计快速增长 [1] - 太空管理业务重要性凸显 公司将通过太空态势感知 交通管理及在轨服务等板块规划未来发展 [1] 公司太空管理规划 - 为持续增加的卫星和空间碎片提供天地一体化态势感知基础设施支持 [2] - 通过太空交通管理提供高覆盖 高时效性 高码率的测控通信服务 针对巨型星座管控复杂性提供自主化 智能化方案 [2] - 通过太空在轨服务探索高价值航天器维护和离轨的低成本技术及商业模式 构建太空资产管理平台和态势感知应用平台 [2] 公司基本情况 - 2024年实现营收2.88亿元 同比增长25.9% 归母净利润8497.44万元 同比增长35.68% [2] - 控股股东为中科星图 实际控制人为中国科学院空天院 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2] - 围绕太空全域管理构建高效智能的观测 交通管理及在轨服务系统 建设融合AI大模型的太空云产品体系 [2] 行业发展前景 - 2025年全球航天产业将进一步多元化 向更高水平迈进 [3] - 卫星在轨数量持续增加将提升航天测控管理及数字仿真领域业务规模 [3] - 深空探测和载人航天商业化程度提升将延伸相关业务范围 [3] 控股股东发展规划 - 未来五年将构建大规模算力星座 攻关"天地一朵云"解决方案 加强"天数天算"新服务模式研究 [3] - 重点发展航天综合电子系统 研制天基测控终端 激光载荷 计算载荷等关键产品 [3] - 以星图测控为核心打造天地一体的航天测运控与太空交通管控系统"星图太空云" [3]
新三板挂牌升温上半年新增158家企业
中国证券报· 2025-07-14 04:52
新三板挂牌热潮 - 2025年上半年新三板挂牌企业数量达158家,同比增长41%,7月1日至13日新增6家,141家企业处于审查环节 [1] - 2021-2024年新三板挂牌企业数量分别为91家、270家、326家、350家,呈现稳步增长趋势 [1] - 新增挂牌企业最近一年平均营收9.75亿元(中位数4.81亿元),平均净利润6399.67万元(中位数5331.49万元),58家净利润超6000万元,24家超1亿元 [1] 头部企业与行业分布 - 广州医药以2024年营收54.60亿元、归母净利润5.78亿元成为净利润规模最大挂牌企业,位列全国医药流通企业第七位 [2] - 行业分布集中: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22家(最多),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制造业18家,专用设备制造业15家 [2] - 专精特新企业占比达76.6%(121家/158家),开源证券认为部分企业利润可比肩北交所公司 [2] 区域与券商格局 - 广东省以30家挂牌企业居首,江苏26家、浙江24家紧随其后 [3] - 国泰海通、中信建投、开源证券各完成12家推荐挂牌,国联民生完成11家 [3] 监管政策升级 - 全国股转公司修订《主办券商尽职调查工作指引》,新增"风险因素及公司基本情况调查"章节,要求针对性分析行业风险 [3][4] - 对未盈利企业需评估其核心竞争力及经营风险影响,细化商业模式风险分析 [4] - 明确券商"合理信赖中介意见不等于免责",不得外包法定职责,责任不因聘请第三方减轻 [5]
演唱会市场升温 上市公司多措并举抢抓机遇
证券日报· 2025-07-13 23:48
演唱会市场概况 - 全国多地演唱会市场如火如荼 7月12日周杰伦 邓紫棋 周笔畅 许嵩等歌手在厦门 沈阳 深圳 济南同日开唱 [1] - 今年以来演唱会市场显著升温 场次 观众量和票房均实现大幅增长 华东 华南地区为主要市场 [1] - 暑期档旺季各地演唱会密集开演 有利于进一步拉动消费 [1] 粉丝经济与消费拉动 - 演唱会影响力溢出场馆 激发周边乃至城市重点商圈的商业活力 深圳龙岗区万象汇购物中心作为指定应援点吸引大批年轻粉丝 设置签到墙并出售衍生品 [1] - 购物中心举办粉丝应援活动时客流量暴涨几倍 活动高峰期粉丝排起长队 给商户带来销售增量 [1] - 大型购物中心通过演唱会应援活动吸引客流 武商集团打造明星演唱会官方指定应援点 开展"潮铺打卡对暗号"活动 实现粉丝流量向品牌消费转化 [1] - 1元门票消费可带动4.8元消费 促进购物中心消费外 还能激活城市酒店业 交通业 旅游业等多领域消费 [2] 产业链机遇 - 演唱会市场火热间接拉动周边消费 同时给演出设备制造 场馆运营 票务平台等产业链企业带来直接市场机遇 [3] - 浩洋股份巩固海外市场同时加强国内营销渠道 研发部门持续开发新品类 立足舞台演艺灯光板块加大产品开发力度 [3] - 珠江股份2024年度体育场馆在管项目拓展数量及新增管理资产规模达历史最高水平 将进一步提升在管场馆竞赛表演市场竞争力 [3] - 演唱会赞助商获得良好品牌曝光机会 水井坊赞助明星演唱会获得较好反响 [3] 下半年市场展望 - 多地演唱会排期密集 深圳7月1日至13日已有张靓颖 旅行团乐队 杨和苏等演出 刘宇宁 陈慧娴 汪苏泷 吉克隽逸 陶喆 水木年华 黎明等歌手已排期 [4] - 多个城市下半年演出计划显示知名歌手巡演众多 市场需求旺盛 观众热情不减 下半年市场热度有望延续 [4]
亏损企业上市,科创板第五套标准新规来了
搜狐财经· 2025-07-13 21:46
科创板第五套标准重启 - 证监会主席宣布重启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并发布1+6新规 [1] - 上交所公布三项具体细则包括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指引、预先审阅机制和科创成长层指引 [2][11][19][23] - 第五套标准允许预计市值40亿元以上、无营收或利润要求的企业上市 需满足国家批准、市场空间大且取得阶段性成果的条件 [4][5] 适用行业范围 - 生物医药企业是历史主要使用者 2019-2023年20家采用第五套标准上市的企业均属该行业 [6] - 新政新增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行业 明确加快推动典型案例落地 [9][10] - 重启后首家过会企业为武汉禾元生物 2022年已申请上市 [8] 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 - 试点引入该制度以评估无盈利企业的市场前景 机构需满足近5年投资5家科创板上市或10家境内外主要交易所上市企业等条件 [10][14][28] - 企业可自主认定并披露机构投资者信息 交易所审核时作为参考但不强制要求 [15][16] - 政府基金、产业投资人等不受限制 需证明专业投资经验 [13] 预先审阅机制 - 允许科技型企业秘密递交材料 保护商业信息和技术安全 [18][19] - 适用对象为开展核心技术攻关的企业 预审期间文件不公开且加快后续审核进度 [20][21][22] 科创成长层 - 新政设立科创成长层 股票简称后加"U"标识 当前589家科创板企业中仅32家带此标识 [23][24][25] - 调出条件为达到第一套盈利标准(近两年累计利润5000万或1年盈利+营收1亿) [26][29] - 覆盖两类企业:历史亏损上市后未盈利者及新亏损上市者 盈利达标后取消标识 [29] 市值与财务指标对比 - 五套标准中第一套要求10亿市值+盈利 第五套要求40亿市值+技术成果 中间三套侧重营收或现金流指标 [5] - 生物医药企业核心产品需至少进入二期临床试验阶段 [4]
华夏凯德商业REIT申购价值分析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7-13 15:12
报告核心观点 - 华夏凯德商业 REIT 底层资产营业额增长、出租率提升,预计未来租金有增长空间,原始权益人储备项目丰富,基金预计募集 22.97 亿元,预期项目资产公允价值 23.47 - 29.23 亿元,IRR 为 6.90% - 7.87%,25/26 年分派率 4.84%/4.85%,高于其他消费 REITs,上市初期预计获较大关注 [3] 项目营业额稳步增长,基金扩募储备丰富 定位 - 华夏凯德商业 REIT 基础设施项目为长沙雨花亭项目和广州云尚项目,均按购物中心租赁模式经营,长沙项目服务周边社区居民,广州项目辐射 CBD 商务客群及家庭消费 [9][10][11] 业态 - 长沙项目聚焦文娱 + 零售,各业态收入占比均衡稳定,24 年引进超 70 家新品牌,22 - 24 年客流量和营业额持续提升 [17] - 广州项目餐饮主导,24 年引入超 65 家新门店,含 38 家首店品牌,22 - 24 年客流量和销售额稳步攀升 [21] 竞争 - 长沙项目所处东塘商圈优质商业存量小,短期内无新增竞品,中远期在建项目影响有限 [28][29] - 广州项目所处白云商圈商业市场未来新增项目因业态差异和距离因素,对其竞争压力较小,西侧粤海云港城定位与目标客群有差异,影响有限 [35][37] 原始权益人 - 主要原始权益人为凯德商用,其控股股东为凯德投资,凯德商用定位是凯德投资在华业务核心平台,储备可扩募消费基础设施资产 35 个,规模超 300 万平方米,保障基金成长性 [38][42][43] 营收稳健,盈利能力较弱 - 22 - 24 年基础设施项目营收逐年增长,广州项目收入占比超六成,但 24 年广州项目计提资产减值损失,拖累整体盈利表现,收入构成稳定,固定租金占比超 60%,毛利率上升、EBITDA 利润率下滑,均低于可比 REITs 均值 [49][51][55] 出租率持续提升,租约集中到期风险可控 出租率 - 22 - 24 年基础设施项目整体出租率提升至 96% +,长沙项目出租率超 95%,广州项目逆势上升,优于区域水平,历史收缴率良好 [61][62] 租约续签 - 长沙项目租户集中度高,25 年到期租约 7 成左右已续签/换租,基础设施项目租赁合同期限以中短期为主,约 52%租约 27 年以前到期 [68][71][73] 租金情况 - 22 - 24 年长沙和广州项目销售坪效上升,长沙项目租金坪效低因主力店占比大及业态调改租金减免,广州项目租金下行因高租金租户退租,改造后有望回升,已签专门店固定租金年化增长率平均 4.5% [76][77][78] 租售比 - 22 - 24 年长沙项目租售比 14.5% - 13.5%,广州项目 24.2% - 19.3%且呈下滑趋势,广州项目租售比明显较高 [88] 本基金估值 公允价值与 IRR - 谨慎/中性/乐观情形下,项目资产合并口径未来 12 个月估值区间 23.47 - 29.23 亿元,与招募书评估值相差 - 15.1% - 5.7%,以假定募资 22.97 亿元计,IRR 为 6.90% - 7.87%,高于已上市消费 REITs 均值 [115][116][117] 资本化率 - 招募书预测长沙、广州项目 25 年资本化率 6.91%/5.19%,测算得项目合并口径 25 年预测资本化率 4.55% - 5.50%,低于华夏大悦城商业 REIT、中金中国绿发商业 REIT [119] 分派率 - 预计本基金 25/26 年可供分配金额 11121/11145 万元,测算得 25/26 年预测净现金流分派率 4.84%/4.85%,高于其他消费 REITs 最新分派率 [124]
中国地方业余足球联赛热浪涌动 推升文旅商消费
中国新闻网· 2025-07-13 13:57
地方业余足球联赛发展 - 2025年江西省城市足球超级联赛("赣超")揭幕战吸引近1.5万名观众观赛,参赛队员均为业余球员,平均年龄23岁,其中六成是学生[1] - "赣超"相关话题在社交平台上阅读量破千万次,成为江西省男子业余足球最高水平赛事[1] - 贵州"村超"和江苏"苏超"等地方业余足球联赛成为中国"现象级"赛事,其中"苏超"创造中国业余球赛观赛人数新纪录[2] 体育赛事带动文旅商消费 - 贵州榕江县围绕"村超"构建全链条产业生态,去年旅游综合收入达108.03亿元,同比增长28.64%[2] - 江苏"十三太保"将赛事"流量"转化为文旅消费"增量",带动从门票到周边产品的消费热潮[2] - 江西鼓励各地结合"票根经济"推出文旅优惠政策,如将赛事球票做成城市文旅一卡通,观赛球迷可享受景区、酒店、餐饮等优惠[2] 政策支持与行业趋势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要扩大文体旅游消费,支持各地增加优质运动项目和特色体育赛事供给[3] - 中国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明确,到2025年中国居民体育消费总规模超过2.8万亿元[3] - 体育赛事从"现象级"热潮升级为产业新范式,成为撬动文旅商消费的新支点,"赛事+"消费生态圈满足民众文旅消费升级需求[3]
上海办公楼,开始集体翻新改造
虎嗅· 2025-07-13 11:16
上海办公楼更新计划核心观点 - 上海城市更新重点从住宅商业转向楼宇经济,聚焦商务中心改造[4][5] - 政府推动10个试点单元更新,已公示6个方案覆盖20.56平方公里、超200栋楼宇[9][11][15] - 改造形式包括提质/改造/重建/退出转型四类,老牌商务区侧重硬件升级,新兴商务区注重产城融合[20][21] 试点单元改造方案 已公示6大单元 - **虹桥经济技术开发区**:4.06平方公里39栋楼,13处甲级,实施2提质+6改造+1重建,打造"商务+社区"后街体验环[17][19][20] - **漕河泾**:6.4平方公里28处楼宇,15处甲级,推进3提质+1改造+6重建+5退出转型,构建"产业+居住"慢行系统[17][19][20] - **大柏树**:2.2平方公里36处楼宇无甲级,8提质+3重建,定位"园区+校园"[18][19][20] - **五角场/真如/苏河湾**:分别有41/33/25栋楼宇,改造侧重科教融合/生活配套/业态焕新[19][20] 待公布4大单元 - 包含小陆家嘴/世博园区等,其中小陆家嘴目标打造国际一流金融城[23][26] 已落地改造案例 - **物理空间改造**:金穗大厦数字化更新结构/幕墙/智能化系统[31] - **业态焕新**:虹桥天都调整业态组合+举办夜市,出租率维持85%[33][35] - **功能转换**:上海江天大厦改为企业总部大楼,中星经贸大厦转型养老社区[36][37] - **政企协作**:潍坊新村街道排查36栋楼并组建专家智囊团提供支持[40] 办公楼市场现状 - **存量规模**:上海甲级写字楼存量达1700万㎡,高层楼宇超1万栋[43][44] - **空置压力**:2025Q2虹桥开发区&古北空置率22.2%,新天地/竹园超20%,试点单元中苏河湾达38.8%、真如曾接近50%[49][50][51] - **楼龄问题**:陆家嘴/虹桥开发区等1980-1990年代建筑面临设备老化,土地剩余年限普遍不足15年[56][58][59] - **产权障碍**:宝安大厦等因产权分散导致改造资金难以协调[62] 政策与目标 - 纳入营商环境8.0方案,2024-2027年推进40-50个改造项目[63][64] - 优化甲乙丙级结构比例,提升甲级楼宇品质与价值[66] - 促进办公楼与产业/人才融合,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71]
天舟九号船箭组合体转运至发射区,将于近日择机发射;纳米“双光子工厂”问世,中国科研团队成功研制新型量子纠缠光源丨智能制造日报
创业邦· 2025-07-13 10:02
航天科技 - 天舟九号货运飞船与长征七号遥十运载火箭组合体已垂直转运至发射区 计划近日择机发射[1] 量子科技 - 中山大学团队研发出保真度达99.4%的按需触发式新型微纳量子纠缠光源 实现与单光子辐射强度相当的自发双光子辐射[2] - 该成果为新一代量子精密测量技术发展和功能化光量子信息处理芯片构建提供关键支撑[2] 智能制造 - 运来智能机器人研制总部项目落地无锡高新区 总投资超10亿元 将建设5.5万平方米智能机器人研制中心[2] - 项目专注于智能化全向重载物流机器人系统研发制造 助力完善智能制造产业链[2] - 无锡高新区着力打造"6+2+X"现代产业集群 布局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等"5+2+N"未来产业[1] 新能源 - 越南电动车商VinFast与印度BatX Energies合作开展高压电池回收与再利用项目[2] - 合作涵盖高压电池回收 锂/钴/镍等材料回收 以及电池再利用 是VinFast印度市场本地化供应链战略重要组成部分[2]
四川离境退税商店达四百多家 超百家店可“即买即退”
四川日报· 2025-07-13 09:07
离境退税业务发展现状 - 截至6月四川省离境退税商店数量达454家,其中超百家商店可实现"即买即退"服务[1] - 成都SKP上半年累计办理离境退税业务1190笔,同比增长224%,新政实施后首月环比增长16%[1] - 成都SKP案例显示,境外游客单笔消费3万元人民币可通过"即买即退"当场领取约2000元退税款[1] - 小米之家等线下门店已开通离境退税业务,退税起退点由500元下调至200元[1] 政策与服务优化措施 - 商务部等六部门4月27日发布优化离境退税政策和服务系列措施[1] - 税务部门下半年重点推动三方面工作:扩大退税商店覆盖范围、完善多元化服务模式、加大世运会期间宣传[2] - 服务模式创新包括商圈集中退、店内直退和线上"码上退",并试点川渝通办服务[2] - 计划在世运会场馆、交通枢纽设立服务点,配备双语志愿者[2] 商家参与机制 - 企业备案成为退税商店需提交申请表,税务机关5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批并颁发标识[2] - 提供"即买即退"服务需与指定银行(工行/建行四川省分行)达成预付金协议[2] - 税务部门重点拓展国际名品、国货潮品和老字号店铺加入退税商店体系[2]
成都文商旅体融合实践:向世界递出的“立体名片”
经济观察报· 2025-07-12 22:02
成都文商旅体融合发展 - 成都聚焦文商旅体深度融合,加快建设世界文化旅游名城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以"公园城市·幸福成都"为理念打造立体名片 [1][3][23] - 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扩容、跨境支付便利化升级等举措吸引外国游客,2025年暑期文旅预订同比上涨38% [3][9] - 天府绿道体系达5188公里,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等生态场馆构建全民健身新场景,夜间消费如锦里古街、宽窄巷子形成特色文旅体验 [9] 文化底蕴与城市吸引力 - 成都拥有4500年文明史和2300多年建城史,以茶馆、火锅、蜀锦、川剧、熊猫等文化为核心,形成独特天府文化 [6] - 对标米兰等世界级城市,成都强调文化与生活方式的综合吸引力,通过物质载体与体验场景双重支撑提升沉浸式氛围 [7][8] - 2024年巴黎卢浮宫展出成都青铜面具和"二十四伎乐",非遗节达成数亿元IP签约,展现传统基因的现代表达 [19][20] 国际消费中心建设 - 重点商圈外语服务标识覆盖率将达100%,外籍人士15分钟生活圈覆盖率达90%,春熙路-太古里商圈支持16国语言跨境支付 [13][14] - 全市布设4.2万台支持40种语言的智能支付终端,外卡POS机在IFS、太古里覆盖率100%,数字人民币试点非遗消费 [15][16] - 天府国际机场提供41种外币兑换服务,AI翻译屏覆盖14种语言,优化"吃喝游购娱"全链条体验 [14][16] 青年经济与全球标签 - 成都14-45岁青年占比45.87%,Z世代推动非遗、时尚消费,第九届国际非遗节吸引年轻游客并达成近两千项合作 [20] - 第12届世界运动会将举办34个大项赛事,结合文创、旅游、赛事三张名片,强化"三城三都"城市品牌 [21][23] - "慢活"与"会耍"的年轻文化形成多元消费场景,历史与现代交融成为成都的全球识别度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