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工具
icon
搜索文档
弘则出口企业四月调研反馈,关税影响下的出口企业现状如何?
2025-05-08 23:31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拉链、电动工具、汽车零部件、智能硬件、割草机、跨境电商、光伏、照明设备、电路板(PCB)、汽车制造、摩托车、功能沙发、鞋服、电子产品等 [1][2][4][5][7] - **公司**:立讯精密、某拉链公司、某户外用品公司 [38][2][32]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关税对中国出口企业的影响 - **订单变化**:特朗普政府实施惩罚性关税后,4月大部分对美出口占比较高企业暂停发货或退回货物,如拉链公司1 - 2月订单同比增20%,4月减20%,二季度预计大幅减少甚至腰斩;电动工具1 - 2月增长30%,4月中旬以来环比降幅10% - 20%;汽车零部件4月订单紧急停止 [2][4][5] - **商品应对策略与结果**:割草机因备货需求3 - 4月增长25% - 30%,后因超高成本订单被取消;拉链、电动工具、智能硬件等暂停发货或退回货物;汽车零部件因超高成本停止发货 [7] - **仍能出口美国的产品**:单价较低且利润较高的商品,即便加100%以上关税进口商仍能承担成本;高性价比产品也有出口动力 [8] 关税对中美双边贸易和美国经济的影响 - **双边贸易**:2025年4月中美双边贸易受对等关税影响显著下降,至少一半以上贸易活动暂停,4月2 - 3日实施新关税后,出口企业谨慎,部分暂停发货 [9] - **美国通胀**:美国对等关税推动国内通胀,多数进口产品加征15% - 20%关税,生产者价格指数(PPI)预计全年向上拉动超2%,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向上拉动超1%,对美国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10] 中国出口企业的应对措施 - **自救方法**:继续发货性价比高的商品;通过东南亚代工厂转移生产并利用90天暂缓期;拓展其他国际市场,但短期内拓展新市场难快速实现 [13] - **全球市场布局调整**:市场多元化,将对美销售额占比从40%下调至30%,转向欧洲和新兴市场;部分产品如投影仪、智能硬件和3C电子配件涨价;供应链转移 [14] 不同市场对中国出口产品的需求情况 - **俄罗斯**:对中国汽车及新能源汽车需求先增后降,三四月份订单减少70% - 80%,因当地需求减少及消费者倾向欧美品牌 [23] - **东南亚、拉美、中东**:对中国出口产品需求相对较好,东南亚部分企业订单叠加爆满,但整体未完全承接中国对美出口需求 [24][42] - **欧洲**:市场表现有结构性差异,因电力成本高,家用光伏板安装率增加,锂电池和光伏产品需求上升,但中国国内光伏需求增加致出口减少;对摩托车需求较好,新品两轮摩托车订单增长显著 [24][41] 跨境电商行业情况 - **现状及趋势**:包括中间商、工厂、物流和海外仓三部分,美国线上购物占比提升,线上零售受关税影响小甚至能涨价,中国跨境电商有优势且趋势将持续 [28] - **应对库存和关税问题**:通过提前囤货和利用海外仓库应对,部分平台有四到六个海外仓库,已满仓可支撑5 - 6个月销售,现货受欢迎且价格可涨约20%,线上销售受影响小,线下渠道面临更大挑战 [29]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供应链转移挑战**:美国对东南亚国家加征关税,东南亚生产成本上升、效率低;墨西哥建厂需大量资本,一般只有大型公司能承担 [15] - **东南亚原产地认证**:越南等国对原产地认证更严格,需完成一定工序并达到一定增加值水平,简单组装或贴牌不再被认可 [16] - **转口贸易趋势**:部分企业考虑将转口贸易从东南亚扩展到拉美和非洲,但这些地区基础设施薄弱、生产效率低、运输成本高,大规模产业化面临挑战;土耳其有代工厂和完善供应链,中国企业搬迁将面临竞争 [17][18] - **企业库存情况**:企业囤货一般维持2 - 3个月,依赖度低的企业可达5 - 6个月,但只能维持一到两个季度销售,若三季度无明确政策将导致库存短缺 [19] - **出口退税政策**:出口退税率原为8% - 10%,某些行业可能取消优惠,将导致企业成本上升和涨价压力 [44] - **美国原产地核查机制**:比以前更严格,抽查比例提高,要求更高比例本地生产,限制简单包装贴牌转口贸易,增加转口贸易难度 [45] - **美国海关抽检**:抽检频率增加,反映对进口商品不信任度上升,给出口企业带来压力,未来是否持续不确定 [47] - **原产地证明问题**:不正规的原产地证明可能导致商品受更多审查和限制,增加抽检频率 [48] - **增值率调整影响**:高附加值行业面对增值率调整压力更大,离岸经营资格强的企业、海外仓和解决方案提供商可能受益 [49][50] - **企业降低成本做法**:部分企业报低货值以减少关税成本,做法有时合规有时不合规 [51] - **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交通部4月第3周数据显示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环比反弹,涵盖所有航运方向,对美贸易量可能下降,其他方向有不确定性,低运价后价格回升可能使运输量增加 [52]
巨星科技(002444):2024年年报点评:收入利润快速增长,持续推进全球产能布局
长江证券· 2025-05-08 18:1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巨星科技2024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快速增长,2024Q4增速更显著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47.95亿元,同比+35.37%;归母净利润23.04亿元,同比+36.18%;2024Q4营收37.12亿元,同比+60%,归母净利润3.68亿元,同比+98.55% [2][6] - 公司业务发展良好,各业务板块均有增长 重点发展欧美家庭消费用手工具及电动工具领域,兼顾工业工具,推进新品类扩张和全球化布局;2024年手工具、电动工具、工业工具收入同比分别增长40.46%、36.53%、22.14%;海外非欧美市场收入增长快但基数低,仍以欧美为主要市场;OBM、ODM营业收入同步增长,手工具跨境电商增速超45% [11] - 商誉减值影响业绩,汇兑收益、投资收益有正向贡献 2024年投资收益5.21亿元,Q4投资收益0.58亿元,同比增加1.03亿元;财务费用全年贡献正向利润1.3亿元,汇兑收益0.78亿元;计提商誉减值2.14亿元 [11] - 毛利率稳中有升,电动工具毛利率提升 全年毛利率32.01%,同比提升0.21 pct,主要因OBM毛利率同比提升4.60 pcts;Q4毛利率30.89%,同比下降2.77 pcts,全年ODM毛利率下降3.56 pcts;电动工具毛利率同比提升3.83 pcts,达23.83% [11] - 积极推进全球产能布局 截至2024年底在建工程2.31亿元,较期初下降,越南智能有限公司一期二期完成建设,三期在建;固定资产达19.02亿元,同环比提升1.6亿元及以上;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7.9亿、33.4亿、39.6亿元,对应PE 10/8/7倍 [1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基础数据 - 当前股价23.28元(2025年4月30日收盘价),总股本119,448万股,流通A股114,317万股,每股净资产14.16元,近12月最高/最低价34.63/19.94元 [10] 财务报表及预测指标 - 利润表预测 2025 - 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176.53亿、208.67亿、244.7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7.90亿、33.41亿、39.59亿元 [17] - 资产负债表预测 2025 - 2027年资产总计分别为271.83亿、317.16亿、373.48亿元,负债合计分别为81.58亿、97.40亿、118.38亿元 [17] - 现金流量表预测 2025 - 2027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分别为22.61亿、26.60亿、36.79亿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分别为 - 5.54亿、 - 4.82亿、 - 3.64亿元,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分别为3.94亿、4.67亿、4.61亿元 [17] - 基本指标预测 2025 - 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2.34元、2.80元、3.31元,市盈率分别为9.97倍、8.32倍、7.02倍,市净率分别为1.48倍、1.28倍、1.11倍 [17]
巨星科技(002444):订单稳定增长,积极筹备东南亚制造基地
长江证券· 2025-05-08 17:4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买入,维持该评级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Q1巨星科技营收36.56亿元,同比增10.59%;归母净利润4.61亿元,同比增11.44% [2][4] - 订单延续稳定增长,但受限于产能特别是东南亚产能不足,营收增长受限;毛利率保持高位,虽同比有所下降但环比基本持平;排除计提资产减值损失影响,归母净利润仍保持较高增速;积极筹备东南亚制造基地,推进全球产能布局;东南亚锂电池包产能满足客户验厂要求,为电动工具业务做足准备;预估2025年随着东南亚新产能释放,营收有望匹配订单增长,盈利能力也有望达较好水平,预计2025/2026/2027年归母净利润27.9/33.4/39.6亿元,对应PE 10/8/7倍 [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 - 利润表:2024A-2027E营业总收入从147.95亿元增至244.71亿元;营业成本从100.59亿元增至167.08亿元;毛利从47.37亿元增至77.63亿元等 [14] - 资产负债表:2024A-2027E货币资金从68.52亿元增至153.76亿元;应收账款有波动;存货从30.05亿元增至57.90亿元等 [14] - 现金流量表:2024A-2027E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从17.40亿元增至36.79亿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有波动;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从3.58亿元增至4.61亿元等 [14] - 基本指标:2024A-2027E每股收益从1.93元增至3.31元;每股经营现金流从1.46元增至3.08元;市盈率从12.07降至7.02等 [14]
巨星科技(002444):工具出海龙头,品牌化+全球布局共铸成长
信达证券· 2025-05-08 17:4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首次覆盖巨星科技,给予“买入”评级 [2][9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巨星科技作为中国工具出海龙头,持续聚焦主业搭建品牌矩阵,全球化产能布局降低成本,深度绑定大客户并探索跨境电商渠道 尽管当前特朗普关税带来不确定性,但公司正积极转移产能,向下游涨价传导关税压力 长期来看随着新增产能释放,ODM+OBM业务共同发力、拓展电动工具品类、一带一路市场拓展均有望提升市场份额 公司短期承压不改长期竞争力,估值水平亦为历史低位水平 [8][9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巨星科技:工具出海龙头,OBM占比持续提升 - 公司简介:巨星科技是中国工具行业出海龙头,1993年成立后深耕工具制造领域,产品主要销往欧美市场 2017年起聚焦主业,内生外延发展自主品牌业务,2017 - 2024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CAGR分别约19.4%、22.7%,2024年增速分别为35.4%、36.2% 发展历程分三阶段,1993 - 2009年搭建ODM业务,2010 - 2016年巩固ODM并探索新兴业务,2017年至今转型OBM [12][15][17] - 业务结构:业务分三大类,手工具是传统主业,2024年收入占比约68.1%、毛利率约32.1%;电动工具是2021年后重点发力品类,2024年收入约14.4亿元、同比增长36.5%;工业工具受全球工业投资影响大,2024年收入占比约21.8%、毛利率35.6% 海外业务为主,2018 - 2024年海外收入占比均值94.5%,2024年达94.9%,美洲地区占比约63.4% 2018年起OBM收入占比持续上升,2024年达47.9% [19][20][23] - 财务分析:ROE受行业景气、投资性资产表现和汇率变动、商业模式变化影响有波动,2017 - 2024年平均ROE约12.7% 内生增长收入中枢约13.8%,真实净利率中枢约11.8%,受贸易摩擦、疫情等因素影响 运营效率领先,2018 - 2021年存货周转天数均值约86.2天,2024年底回落至99.8天,应收账款及票据周转天数2020年后维持在接近60天 [25][28][34] 工具行业:景气周期底部,市场份额有提升空间 - 市场规模:全球工具行业规模超千亿美元,长期低个位数稳健增长,2023年开始因去库和海外高通胀面临压力 2023年手工具、电动工具分别占比接近30%、38%,电动化趋势明显 欧美市场占比约77.6%,消费级产品占大头 [36][37][39] - 周期:美国工具行业价格随通胀同步变动,销量波动大 通胀时价格传导能力强,工具行业是典型地产链行业,地产数据向好带动五金工具销售,零售商库存调节会放大波动 2023 - 2024年因零售商去库需求承压,2024年下半年终端销售同比回正、去库基本结束 [41][45][47] - 展望:行业景气周期底部明确,2024年下半年美国成屋销售同比回正,2024年底北美主流家居零售商存货同比下滑,渠道去库负面影响减小 但2025年4月特朗普“对等关税”带来不确定性,可能导致美国地产复苏滞后,行业远期或呈“价增量减”态势 [47][50] - 竞争分析:市场格局上,下游渠道集中,连锁商超话语权强,上游制造竞争激烈,品牌份额分散,北美市场白牌产品占比较高 竞争壁垒方面,ODM制造商重渠道绑定,OBM品牌方重品牌矩阵搭建,通过外延并购获取品牌溢价 [54][60][63] 竞争优势:全球资源配置,构筑上下游坚实壁垒 - 渠道:与欧美下游大客户长期合作,前五大客户占比2018 - 2024年均值约44.2%,全球有两万家以上销售网点 积极探索跨境电商、欧美和亚太分销商等新兴渠道,提升DTC业务占比 [69][70] - 生产:坚持创新驱动,2024年设计新产品1937项,研发费用率长期维持在2.9%左右,在20V锂电池产品上取得突破 全球布局23处生产制造基地,固定资产周转率均值约7.1,产能建设积极稳健,产品在创新设计和性价比上表现突出 [73][78][80] - 品牌:内生方面,在亚马逊平台推广自创品牌;外延方面,通过并购进入激光测量、电动工具、箱柜设备等领域 截至2024年拥有近68.5亿元货币资金,有望继续进行品牌收购 [85][86]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 - 盈利预测:预计2025 - 2027年手工具收入增速分别为10%/18%/16%,毛利率分别为30.0%/32.0%/33.0%;电动工具收入增速分别为15%/30%/25%,毛利率分别为21.0%/24.0%/26.0%;工业工具收入增速分别为7%/14%/11%,毛利率分别为35.0%/34.5%/35.0% [88][89] - 投资建议:预计2025 - 2027年收入分别为162.5/192.4/223.1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9.9%/18.4%/16.0%;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4.2/30.1/36.8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5.1%/24.4%/22.2% 选择泉峰控股、创科实业作为可比公司,平均PE 2025E约12.0X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91]
巨星科技:公司首次覆盖报告:工具出海龙头,品牌化+全球布局共铸成长-20250508
信达证券· 2025-05-08 16: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对巨星科技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2][9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巨星科技作为中国工具出海龙头,OBM收入占比持续提升,2017 - 2024年公司收入和净利润CAGR分别为19.4%、22.7%,2024年增长态势良好 [8][12] - 全球工具行业处于景气周期底部,市场份额有提升空间,公司积极搭建品牌矩阵,探索跨境电商渠道,有望提升份额 [8] - 公司践行“聚焦主业,创新产品,运营品牌,布局全球”战略,在渠道、生产、品牌端构筑坚实壁垒 [8]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4.2/30.1/36.8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5.1%/24.4%/22.2%,短期承压不改长期竞争力,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8][9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巨星科技:工具出海龙头,OBM占比持续提升 - 公司简介:1993年成立,从ODM代工起家,2017年起聚焦主业,内生外延发展OBM业务,2017 - 2024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CAGR分别约19.4%、22.7%,发展分创业初期、巩固ODM探索新兴业务、转型OBM内生外延并举三阶段 [12][15][17] - 业务结构:业务分三大类,手工具是传统主业,2024年收入占比约68.1%;电动工具是2021年后重点发力品类,2024年收入约14.4亿元,同比增长36.5%;工业工具包括激光测量和存储箱柜,2024年收入占比约21.8%。海外业务为主,北美市场占比超60%,2024年OBM收入占比达47.9% [19][20][23] - 财务分析:ROE受行业景气、投资资产表现、汇率变动和商业模式变化影响有波动,2017 - 2024年平均ROE约12.7%。内生增长收入中枢约13.8%,真实净利率中枢约11.8%。运营效率领先,存货周转有波动,2024年底存货周转天数回落至99.8天,应收账款及票据周转天数维持在接近60天 [25][28][34] 工具行业:景气周期底部,市场份额有提升空间 - 市场规模:全球工具行业规模超千亿美元,长期低个位数稳健增长,电动化趋势明显,欧美市场占比约77.6%,消费级产品占大头 [36][37][39] - 周期:美国工具行业价格随通胀同步变动,销量受地产和库存周期影响波动大,2024年下半年成屋销售同比回正,渠道库存清理完成,行业底部明确 [41][45][47] - 展望:特朗普“对等关税”带来变数,若导致高通胀持续,美联储可能延迟降息,工具行业量的修复将推迟,远期可能“价增量减” [50] - 竞争分析:下游渠道集中,品牌分散,渠道商话语权强,北美市场白牌产品占比高。ODM制造商重在渠道壁垒,OBM品牌方重在打造品牌矩阵获取品牌溢价 [54][60][63] 竞争优势:全球资源配置,构筑上下游坚实壁垒 - 渠道:与欧美大客户长期合作,前五大客户占比2018 - 2024年均值约44.2%,积极探索跨境电商等新兴渠道 [69][70] - 生产:坚持创新驱动,研发费用率长期维持在2.9%左右,2024年设计新产品1937项。扩大自有产能,全球布局23个生产基地,固定资产周转率均值约7.1 [73][76][78] - 品牌:内生通过跨境电商推广自创品牌,外延通过并购开拓新品类,截至2024年拥有近68.5亿元货币资金,有潜在品牌收购计划 [85][86]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 - 盈利预测:预计2025 - 2027年手工具收入增速分别为10%/18%/16%,毛利率分别为30.0%/32.0%/33.0%;电动工具收入增速分别为15%/30%/25%,毛利率分别为21.0%/24.0%/26.0%;工业工具收入增速分别为7%/14%/11%,毛利率分别为35.0%/34.5%/35.0% [88][89] - 投资建议:预计2025 - 2027年收入分别为162.5/192.4/223.1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9.9%/18.4%/16.0%;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4.2/30.1/36.8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5.1%/24.4%/22.2%。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91]
从巴菲特到阿贝尔:工业+能源重塑伯克希尔资本哲学的核心内核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5-08 15:1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行业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5月4日巴菲特宣布退休,Greg Abel接任CEO,象征伯克希尔“重运营、重现金流、轻炒作”的工业+能源资本配置哲学得以延续 [1] - Greg Abel晋升早有铺垫,其经验确保伯克希尔能源投资的延续性和专业性,市场认为他将延续“稳健增长+资产集约型”资本配置策略,重仓高确定性现金流行业 [2] - 伯克希尔“工业+能源”板块成支柱产业,预计相关企业合计资产超2300亿美元,贡献集团运营利润约30%,两大板块协同打造重资产复利模型 [6] - 推荐关注在工业+能源细分领域有独特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如具备“高监管资产+稳健现金流”的能源标的和高壁垒航空军工等零部件领域具核心技术优势的工业企业 [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 - 2025年5月4日,巴菲特在伯克希尔哈撒韦股东大会宣布退休,Greg Abel接任CEO,其曾为BHE CEO,负责集团能源与公用事业板块经营管理 [1] 点评 - Greg Abel晋升早有铺垫,其在BHE的经验确保伯克希尔能源投资的延续性和专业性,市场认为他将延续“稳健增长+资产集约型”资本配置策略,重仓高确定性现金流行业 [2] - 伯克希尔在“高壁垒、重资产、低估值”行业长期重仓布局,体现对“确定性现金流+强周期对冲能力”的信仰,构建投资组合稳健基底和穿越周期的护城河 [2] 伯克希尔哈撒韦重要投资 | 类型 | 公司 | 股权 | 简介 | | --- | --- | --- | --- | | 公用事业与能源 | BNSF | 控股 | 美国最大铁路运输公司之一,覆盖北美,运输煤炭等业务 [3] | | | BHE | 控股 | 涵盖电力天然气公用事业等业务 [3] | | | 雪佛龙 | 非控股 | 美国跨国能源公司,专注石油和天然气业务 [3] | | | 西方石油 | 非控股 | 从事碳氢化合物勘探和石化生产 [3] | | 工业 | PCC | 控股 | 全球领先的航空与能源金属零部件制造商 [3] | | | Marmon | 控股 | 业务覆盖多领域,呈现多元化+专业化特征 [3] | | | Clayton Homes | 控股 | 美国最大预制房屋和模块化房屋建筑商 [3] | | | IMC | 控股 | 为高端制造行业提供金属切削工具解决方案 [3] | | | Lubrizol | 控股 | 特种化学品公司,服务多行业 [3] | 板块发展情况 - 2010年前后,工业+能源相关投资板块合计资产约800 - 900亿美元,占比有限、利润贡献低,预计目前合计资产超2300亿美元,贡献集团运营利润约30% [6] - 公用事业板块中,BHE资产超1400亿美元,年收入突破250亿美元,盈利能力向好及资产持续翻倍,伯克希尔近年使其所有权达100% [6] - 工业板块中,制造板块以PCC为代表,深度绑定全球航发产业链,技术壁垒突出,2016年伯克希尔约370亿美元全资收购,虽短期经营有扰动,但竞争优势强劲 [6] 重要布局方向 公用事业 - 伯克希尔自2000年起持续加码电力与天然气公用事业资产,形成BHE巨型能源平台 [7] - BHE主营业务为受监管的电力与天然气基础设施,收入稳定可预测,区域性垄断强 [7] - 能源公用事业属重资产、强监管、高门槛行业,新进入者难在短时间形成竞争 [7] 工业核心环节 - 伯克希尔在工业领域代表性投资是PCC,其为高端下游市场提供关键部件,产品用于对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高的场景 [8] - PCC制造工艺复杂,形成强烈技术壁垒,全球该领域竞争格局高度集中,新进入者面临资本投入和资质认证周期长的问题 [8] - 伯克希尔对PCC的收购体现其在工业投资中“重资产+强壁垒+高客户粘性”的偏好 [8] 投资建议 - 结合伯克希尔哈撒韦选股逻辑,推荐关注在工业+能源细分领域有独特核心竞争力的企业 [9] - 能源标的如Williams Companies、Kinder Morgan、Entergy、Talen Energy,具备“高监管资产+稳健现金流” [9] - 工业企业如Howmet Aerospace、Rolls - Royce、SAFRAN S.A.、Loar、VSE,在高壁垒航空军工等零部件领域具核心技术优势,有长期复利潜力 [9]
一季度全国消协组织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3723万元
快讯· 2025-05-08 10:05
消费者投诉情况分析 - 2025年第一季度全国消协组织共受理消费者投诉461767件,同比增长33 33% [1] - 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3723万元 [1] 商品大类投诉前五位 - 家用电子电器类、服装鞋帽类、日用商品类、食品类、交通工具类投诉量居前 [1] - 服装鞋帽类、日用商品类投诉量比重较2024年一季度上升 [1] - 农用生产资料类投诉量比重较2024年一季度下降 [1] 服务大类投诉前五位 - 互联网服务类,生活及社会服务类,教育培训服务类,销售服务类,文化、娱乐、体育服务类居前 [1] - 金融服务类,文化、娱乐、体育服务类,公共设施服务类投诉量比重较2024年一季度上升 [1] - 生活及社会服务类、互联网服务类、电信服务类投诉量比重较2024年一季度下降 [1]
Snap-on (SNA) FY Conference Transcript
2025-05-07 23:30
纪要涉及的公司 Snap - on (SNA)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公司市场地位与业务模式 - **核心观点**:Snap - on是全球顶级工具公司,品牌强大,业务聚焦关键工作场景,价值创造机制独特,管理哲学注重贴近客户 [2][4]。 - **论据**:品牌在全球尤其是美国深受劳动者认可;业务涵盖工具、软件等,销售渠道多样,包括货车销售、经销商和直销;每周拜访近百万技术人员,观察工作获取创新灵感;在全球有36家工厂,其中美国15家,能应对关税问题 [2][3][5][6]。 市场信心与产品策略调整 - **核心观点**:市场信心下降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公司进行产品策略调整,但信心下降幅度超调整效果 [11][20]。 - **论据**:消费者受战争、物价上涨等因素影响,对大票商品购买意愿降低,转向快速回本商品;公司30%产品为大票长回收期商品,70%为短回收期商品,调整产品线向短回收期商品倾斜,但消费者信心自去年12月下降30个百分点至历史第二低 [15][16][17][20]。 关税影响与应对能力 - **核心观点**:难以准确判断关税成本和中和时间,但公司受影响较小,有应对优势 [22][29]。 - **论据**:关税政策多变,难以预测;公司80%产品在美国制造,有复杂的采购来源;可通过促销计划引导销售,且有疫情期间供应链中断应对经验;具备工厂设施、技术和劳动力等优势 [24][25][26][29]。 OEM业务表现与前景 - **核心观点**:RSNI的设备服务业务表现良好,未来有望持续增长 [33][38]。 - **论据**:该业务本季度增长3.7%,利润率达25.7%,毛利率提升70个基点;EQS业务从OEM获取项目并提供给经销商,受新车型推出、召回和服务改进驱动,虽业务有波动,但公司市场份额增加,新车型推出将支撑业务发展 [33][34][37][38]。 C&I业务情况与展望 - **核心观点**:C&I业务受军事业务和国际市场影响,但关键行业表现良好,长期前景乐观 [41][51]。 - **论据**:本季度C&I业务有机下降2.9%,但利润率为15.5%,毛利率提升180个基点;军事业务受新政府影响暂时下滑,最终会恢复正常;国际市场有波动,如欧洲部分国家、亚洲部分地区表现不佳,但关键行业盈利能力上升,业务在预期范围内增长 [42][45][48][49][51]。 现金管理与资本配置 - **核心观点**:公司优先保障营运资金,重视股息支付,有收购和回购股份计划,持有现金有必要 [55][57][60]。 - **论据**:公司是营运资金密集型企业,资产回报率达30%多;自1939年开始每季度支付股息且从未减少;过去有成功的收购案例,会审查收购机会;消费者信心下降,持有现金可应对可能的收购或其他事项 [56][57][59][60]。 战略布局与市场判断 - **核心观点**:公司对亚洲和欧洲市场有信心,认为C&I业务关键行业发展良好,会保持市场地位 [66][67][71]。 - **论据**:中国是最大汽车市场,亚洲仍有发展机会;欧洲业务有转型趋势,从现货分销向定制业务转变;C&I业务关键行业过去五年在预期范围内增长,盈利能力提升 [66][67][68][69][71][72]。 软件业务重要性与优势 - **核心观点**:软件业务在汽车维修中愈发重要,公司软件业务有优势,推动RSNI增长 [75][84]。 - **论据**:软件可高效管理车库,公司是电子零件目录市场领导者;在汽车诊断方面,公司有最大扫描数据图书馆、唯一专有诊断数据库,能帮助机械师诊断和维修汽车;本季度RSNI因软件业务利润率提升40个基点 [75][76][81][82][84]。 SOT业务利润率分析 - **核心观点**:SOT业务利润率下降受营运费用和产品销售组合影响,公司为未来信心恢复做投资 [85][87]。 - **论据**:SOT业务利润率下降360个基点,但仍达20%,比2019年2月高500个基点;一半下降原因是持续投资,为信心恢复做准备;另一半与产品销售组合有关,本季度诊断业务销售占比增加,工具组在诊断业务上利润率较低 [86][87][89]。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消费者对Snap - on品牌有深厚情感,会在婚礼、新生儿出生等场合与品牌相关物品互动,甚至用品牌盒子装亲人骨灰 [8][9]。 - 公司在C&I业务中,不同地区表现差异大,如德国市场变好,北欧国家、西班牙、意大利、中国、印度尼西亚等市场有不同程度疲软 [49][50]。
Bio-Techne(TECH) - 2025 Q3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5-07 22:02
Bio-Techne (TECH) Q3 2025 Earnings Call May 07, 2025 09:00 AM ET Company Participants David Clair - Investor RelationsKim Kelderman - CEO, President & DirectorJim Hippel - EVP & CFOPuneet Souda - Senior MDDaniel Markowitz - Vice PresidentDan Arias - Managing DirectorThomas DeBourcy - PrincipalPatrick Donnelly - Managing Director Conference Call Participants Dan Leonard - Managing Director & Research AnalystMatt Larew - Research Analyst - HealthcareSung Ji Nam - Managing Director, Senior Equity Research Anal ...
24、25Q1工具板块综述:加速全球布局,危中亦有机
信达证券· 2025-05-07 17:1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轻工制造行业投资评级为看好,上次评级同样为看好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4年底工具板块已处周期底部,但特朗普“对等关税”带来变数,供给端成本上升转嫁压力或使终端价格上涨、需求走弱,景气滞后复苏 [3][7] - 受益行业景气复苏,24&25Q1板块整体增长,重点公司收入、利润低基数下均实现较好增长,拥有自主品牌且布局锂电产品的企业表现更为突出 [3][9] - 行业海外敞口较高,政策因素或将主导后续需求走势,进而决定工具行业收入增速;行业公司加快海外产能布局,加价传导压力,ODM业务协商确定价格体系 [3][9][12] - 24&25Q1盈利能力改善,但后续关税落地和资本开支规模扩大,短期内利润率可能承压,预计25Q2开始在财报端体现 [3][14] - 龙头公司具备产品创新、全球产能、自主品牌优势,全球供应链洗牌危中有机,率先打造全球产能布局的企业将占据更大市场份额,建议关注巨星科技、创科实业、泉峰控股 [3][1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工具:加速全球布局,危中亦有机 - 24年底行业已处周期底部,特朗普关税带来变数,美国成屋销售同比企稳回升,下游家居零售商存货水平处于低位,但“对等关税”或使景气滞后复苏 [3][7] - 受益行业景气复苏,24&25Q1板块整体增长,24年创科实业、巨星科技等重点公司收入同比分别+7.9%、+35.4%等,利润端表现更优,25Q1行业整体延续增长态势 [3][9] - 行业海外敞口较高,2024年巨星科技、中坚科技等重点公司海外收入占比分别为94.9%、92.3%等,政策因素或主导后续需求走势 [9][10] - 行业公司积极应对冲击,加速全球供应链布局,巨星科技加快东南亚产能建设,争取25年底产能占比上升至60%,行业内公司加价传导压力,ODM业务协商确定价格体系 [12] - 24&25Q1盈利能力改善,2024年工具板块重点公司平均毛利率29.6%(同比+3.7pct)、平均净利率6.5%(同比+6.8%),25Q1利润率维持较优水平,但后续利润率可能承压 [3][14] - 部分公司费用率下降,巨星科技24年期间费用14.4%(同比-1.6pct)、格力博23.7%(同比-10.0pct)等,25Q1延续该趋势 [17]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具备产品创新、全球产能、自主品牌优势的巨星科技、创科实业、泉峰控股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