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宿餐饮
搜索文档
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司长:前三季度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国家统计局· 2025-10-20 10:44
全国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 宏观政策协同发力,国民经济运行平稳,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1] - 1—9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均值为5.2%,一、二、三季度均值分别为5.3%、5.0%、5.2% [2] - 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1—9月均值为5.1%,较全国整体水平低0.1个百分点 [2] 季度失业率波动与季节性因素 - 三季度受毕业季及暑期高温多雨影响,7、8月份失业率环比上升至5.2%和5.3%,9月份回落至5.2% [2] - 31个大城市三季度失业率走势与全国一致,7、8月份为5.2%和5.3%,9月份回落至5.2% [2] 重点群体与服务业就业状况 - 城镇外来农业户籍劳动力三季度失业率均值为4.8%,较全国城镇水平低0.4个百分点,9月份保持在4.7% [3] - 受暑期文旅消费活跃带动,交通运输、住宿餐饮、文体娱乐等服务行业就业人数较二季度和上年同期均有增加 [3] - 在一系列促进就业政策带动下,不含在校生的16—24岁劳动力失业率环比增幅较上年收窄,9月份环比明显回落 [3]
王萍萍:前三季度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国家统计局· 2025-10-20 10:17
全国就业总体形势 - 1-9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均值为5.2%,其中一、二、三季度均值分别为5.3%、5.0%、5.2% [2] - 9月份失业率回落至5.2%,环比7、8月份的5.2%和5.3%下降0.1个百分点 [2] - 国民经济运行平稳,宏观政策协同发力,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1] 大城市与重点群体就业状况 - 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1-9月均值为5.1%,较全国城镇整体水平低0.1个百分点 [2] - 城镇外来农业户籍劳动力失业率均值为4.8%,较全国城镇整体水平低0.4个百分点 [3] - 7月份城镇外来农业户籍劳动力失业率受季节性因素影响升高至4.9%,8、9月份回落并保持在4.7% [3] 服务行业就业表现 - 三季度交通运输、住宿餐饮、文体娱乐、卫生和社会工作、公共管理等服务行业就业人数较二季度和上年同期均有增加 [3] - 暑期文旅消费活跃带动了相关服务行业的就业 [3] 青年群体就业动态 - 受毕业季影响,7、8月份不含在校生的16-24岁劳动力失业率环比季节性上升,但环比增幅较上年收窄 [3] - 9月份随着毕业生逐步落实就业岗位,该群体失业率环比明显回落,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 [3]
“双节”浙江文旅日均用电量同比增长56.32%
中国新闻网· 2025-10-11 21:36
文旅市场整体用电表现 - 国庆中秋假期期间浙江省文旅市场总用电量达15.71亿千瓦时,日均用电量同比增长56.32% [1] - 文旅市场日均用电量增速高于全省全社会日均用电量增速22.86个百分点 [1] - 文旅细分领域用电占比分别为购物41.52%、出行36.35%、吃住17.63%、游娱4.51% [1] 购物领域用电分析 - 购物领域总用电量6.52亿千瓦时,日均用电量同比增长60.16%,对文旅用电增长的贡献率达43.28% [1] - 购物领域用电增长拉动文旅用电整体增长24.38个百分点 [1] - 用电增长得益于商圈节日促销、特色商业街区沉浸式体验及地方特产线下展销等"旅游+购物"融合模式 [1] 吃住与游娱领域用电分析 - 吃住领域总用电量2.77亿千瓦时,日均用电量同比增长67.78%,其中民宿用电同比激增89.98%,饮品服务用电增长70.06% [2] - 游娱领域总用电量0.71亿千瓦时,日均用电量同比增长69.56%,文博艺展、休闲娱乐、景区游览日均增速均超66% [2] - 晴热天气是重要驱动因素,双节期间浙江全省平均最高气温达33.35℃,较去年同期升高11.2℃ [2] 出行领域用电分析 - 出行领域总用电量5.71亿千瓦时,日均用电量同比增长46.08%,直接拉动浙江文旅市场用电增长17.92个百分点 [4] - 从出行方式看,铁路、公路、水上、航空用电量占比分别为22.00%、58.04%、3.28%、2.31%,日均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21.18%、58.67%、69.98%、55.08% [4] - 公路用电量达3.31亿千瓦时,凭借高速免费通行优势,单此一项拉动出行领域用电增长31.35个百分点 [4][5] 新能源汽车充电需求 - 国网浙江电力运营充电桩双节期间累计提供充电服务133.34万车次,充电量3674.39万千瓦时,同比分别增长26.43%、30.02% [5] - 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桩服务充电量达927.04万千瓦时,10月1日高速日充电量创历史新高,达126.23万千瓦时 [5] - 数据印证短途周边游及家庭自驾仍是假期出行主流选择 [5]
如何推进“三北”工程建设?——国家发展改革委解读经济热点
新华社· 2025-10-09 09:08
经济运行总体态势 - 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宏观政策持续发力带动增长 [2] - 8月份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8.1%和9.3% [2] - 8月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5.6%,住宿餐饮业生产指数增速加快 [2] - 1至8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从1至7月的同比下降1.7%转为增长0.9% [2] 需求侧与贸易表现 - 前8个月全国乘用车新能源市场零售量同比增长超过20%,服务零售额增长5.1% [2] - 前8个月制造业投资增长5.1% [2] - 8月份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3.5%,出口和进口连续3个月实现双增长 [2] - 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出口增长12.8%,贸易多元化成效持续显现 [2] "三北"工程建设 - "三北"工程是世界上建设期限最长、规模最大、受益民众最多的生态保护修复工程 [4] - 工程经过40多年已完成两个阶段、五期工程,累计营造林保存面积4.8亿亩 [4] - 工程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 [4] - 未来将建立持续稳定的投入机制,加大资金支持,鼓励各类主体参与工程建设和管护 [4] 人工智能+行动与应用普及 - 国务院意见明确到2027年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应用普及率超70% [5] - 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可自主感知数据环境并规划决策,是AI技术应用落地的直接载体 [5] - 政策将从构建政策环境、协同推进技术攻关和开源共享、供需两端同步发力三方面推动应用普及 [5][6] - 将围绕教育、医疗、养老、出行等重点领域支持企业开展试点示范,创新消费补贴方式 [6]
发挥贴息政策促消费效能
经济日报· 2025-10-03 06:15
政策核心内容 - 中央首次在消费领域推出财政贴息政策,包括个人消费贷款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贴息幅度为1个百分点,实施期为1年,后续可能视情况延长或扩大支持范围 [1] - 政策目的是通过财政和金融协同降低居民和经营主体的信贷成本,撬动更多信贷资金精准投向消费领域,从消费供需两端同时发力 [1] 政策预期效应 - 贴息资金带动效应显著,1元钱贴息资金可能带动100元的贷款用于消费 [2] - 截至今年8月底,国家财政已拿出约4200亿元补贴资金,带动商品销售超2.9万亿元 [2] - 服务业就业占总就业人数48.8%,贴息政策将降低经营主体融资成本,激发发展活力,发挥就业带动作用 [2] 当前消费市场状况 - 2024年我国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占比为46%,远低于同期发达国家水平 [3] - 今年8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4%,增速比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后续增长面临高基数压力 [3] - 今年7月末不含个人住房贷款的消费性贷款余额21.04万亿元,同比增长5.34%,处于近年来较低水平 [3] 政策实施重点 - 各方需密切配合确保贴息政策利好落到实处,积极开展政策宣传与解读,发力中秋佳节、"十一"假期等消费旺季 [4] - 需紧扣消费领域特点简化流程提高效率,经办银行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授信评审和贷后管理,强化信贷资金用途管理和风险管控 [4] 长期政策协同方向 - 需要加强财税、金融、产业、投资等政策与消费政策协同,财政需把促消费和惠民生结合,落实促进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增收措施 [5] - 发挥货币政策总量和结构功能,用好再贷款和贴息等政策,加大对住宿餐饮、旅游、教育、养老托育等服务消费重点领域信贷投放 [5]
锐财经|实现全年目标任务有信心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30 15:01
经济运行总体态势 - 经济运行总体平稳,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宏观政策持续发力带动增长 [2] - 8月份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8.1%和9.3%,增速分别比工业整体快2.9和4.1个百分点 [2] - 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5.6%,住宿餐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增势良好 [2] 需求侧表现 - 前8个月全国乘用车新能源市场零售量同比增长超过20%,服务零售额增长5.1% [3] - 前8个月制造业投资增长5.1%,信息服务业、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投资同比分别增长34.1%、28.0%、12.6% [3] - 8月份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3.5%,出口和进口连续三个月双增长,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出口增长12.8% [3] 人工智能+行动 - 国务院提出到2027年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等应用普及率目标超过70% [3] - 今年一季度新设立人工智能软件研发类民营企业25.4万户,民营企业深度参与人工智能全链条环节 [4] - 政策举措包括推动智能算力基础设施运营模式创新、发放"人工智能券"支持企业研发、支持民营企业参与重大项目建设 [4] 三北工程规划 - 新的《"三北"工程总体规划》将工程分区优化为4个屏障建设一级区和30个二级区,科学分析各区基础条件 [6] - 规划部署实施光伏治沙、特色林果、优质牧草、林下经济、生态文旅等特色产业,提升工程自我造血能力 [6] -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建立持续稳定的工程投入机制,推进工程建设 [6]
制造业PMI连续两月回升 下阶段走势如何
第一财经· 2025-09-30 10:57
制造业PMI总体表现 - 9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8%,较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连续2个月上升,但仍位于荣枯线之下 [1] -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0%,比上月下降0.3个百分点 [1] - 政策推动的经济回升因素与市场引导的经济收缩力量仍处激烈角力之中 [1] 制造业生产活动 - 生产指数为51.9%,较上月上升1.1个百分点,连续2个月上升,连续5个月运行在扩张区间 [4] - 采购量指数为51.6%,较上月上升1.2个百分点 [4] - 从业人员指数为48.5%,较上月上升0.6个百分点 [4] - 部分行业企业在销售旺季预期下增加产成品储备,产成品库存指数为48.2%,较上月上升1.4个百分点 [4] 制造业市场需求 - 新订单指数为49.7%,较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连续2个月上升 [4] - 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7.8%,较上月上升0.6个百分点,同样连续2个月上升 [4] - 出口需求下降势头有所收窄,受"新三样"优势持续巩固、传统出口重点装备行业稳定发力以及出口市场多元化策略继续推进等因素带动 [4] 制造业价格表现 - 购进价格指数为53.2%,较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 [4] - 出厂价格指数为48.2%,较上月下降0.9个百分点 [4] - 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和消费品制造业市场供需同步扩张带动市场价格向好运行,基础原材料行业供需两端加快下滑导致市场价格有所偏弱 [5] 制造业企业预期 - 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4.1%,比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连续三个月回升 [5] - 农副食品加工、汽车、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等行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均位于57.0%以上较高景气区间 [5] - 在市场价格向好运行以及完成全年经营目标等因素带动下,制造业生产活动将持续稳中有增 [5] 非制造业表现 - 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49.3%,环比上升0.2个百分点 [8] - 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1%,环比下降0.4个百分点 [8] - 暑期消费相关活动出现淡季回调,住宿餐饮、文体娱乐和景区服务相关行业商务活动指数较上月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9] 非制造业亮点领域 - 邮政业商务活动指数和新订单指数较上月均有明显上升,环比升幅均超5个百分点,指数均在60%以上 [8] - 今年以来,邮政业商务活动指数持续运行在53%以上,表明居民线上购物消费持续保持较快增长态势 [8] - 金融和新动能相关活动持续向好,居民线上购物较为活跃 [8] 四季度展望 - 节假日、促销季等因素将提振消费品市场需求,系列基础设施建设和重点项目发力将带动基础原材料和装备设施需求释放 [5] - "新三样"内外需求将保持较好扩张势头 [5] - 年末的"年底效应"与"节日效应"将带动投资和消费相关需求集中释放,建筑业和服务消费景气度均将有所回升 [10] - 宏观调控政策有望持续加码,一系列系统性政策举措将逐步显效,市场预期有望稳步改善 [10]
国家发展改革委部署创新消费补贴方式 加快推动智能终端和智能体走进千家万户
搜狐财经· 2025-09-30 10:18
宏观经济运行 - 经济运行总体平稳,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宏观政策持续发力[4] - 8月份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8.1%和9.3%[4] - 1至8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从1至7月的同比下降1.7%转为增长0.9%[4] - 前8个月全国乘用车新能源市场零售量同比增长超过20%,服务零售额增长5.1%,制造业投资增长5.1%[4] - 8月份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3.5%,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出口增长12.8%[4]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 -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规模共5000亿元,全部用于补充项目资本金[5] - 正抓紧将资金投放到具体项目,以推动项目加快开工建设,形成实物工作量,扩大有效投资[6] 人工智能+行动 - 国务院明确到2027年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应用普及率超70%[6] - 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落地的直接载体,可自主感知和决策[6] - 政策将从构建政策环境、协同推进技术攻关和开源共享、供需两端同步发力三方面推动应用普及[6][7] - 支持人工智能企业与各行业龙头企业协同创新,开展渐进式应用验证[7] - 围绕教育、医疗、养老、出行等重点领域支持企业开展试点示范,创新消费补贴方式[7] - 加大力度支持各类企业深度参与,推动国有企业向民营企业开放场景,支持民营企业参与重大项目建设[7]
越南8月经济:“对等关税”后进出口放缓
国泰君安· 2025-09-26 19:27
工业生产 - 越南8月工业总产量同比增长8.9%,高于7月的7.4%和今年前8个月8.5%的平均增幅[4][6] - 采矿业8月产出同比增长9.1%,而前8个月平均下降1.1%[6] - 加工制造业8月增长9.5%,但低于前8个月10%的平均水平[7] 消费与零售 - 8月商品和服务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6%,但前8个月剔除价格因素后仅增长7.2%,低于2024年同期的8.0%[4][10] - 商品部门8月增长10.2%,成为主要驱动力,而住宿餐饮业和旅游业增速放缓至13.2%和15.2%[10] 外国投资与贸易 - 8月新增登记外国直接投资20.5亿美元,今年累计达261.4亿美元,较2024年同期增长27.4%[4][16] - 外国直接投资到位金额8月达16.6亿美元,今年累计154亿美元,同比增长8.83%[4][16] - 8月出口额434亿美元,同比增长14.8%,进口额397亿美元,同比增长17.6%,贸易顺差37亿美元[4][18] - 今年累计出口额3050亿美元,进口额2918亿美元,贸易顺差132亿美元,低于2024年同期的180亿美元[20] 通胀与汇率 - 8月CPI同比上涨3.24%,核心通胀今年平均为3.19%,医疗服务价格同比上涨16.37%[4][22] - 越南盾兑美元汇率年内贬值约3.4%,而美元指数下跌10.4%[5] 旅游业 - 8月国际游客168万人次,同比增长16.5%,但低于7月的35.7%和今年21.7%的平均水平[4][15] - 韩国游客8月下降8.8%,今年平均下降3.4%,占国际游客总数的20%[4][15]
加大消费信贷投放 金融支持服务消费扩面提质
经济日报· 2025-09-25 07:59
政策核心与目标 - 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印发《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旨在发挥金融、财政等政策合力,从供需两端激发服务消费新增量,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 [1] - 在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加大、国内经济转型调整的宏观背景下,提振服务消费作为经济增长重要驱动力的必要性不断凸显 [2] 具体金融支持工具 - 中国人民银行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住宿餐饮、文体娱乐、教育、居民服务、旅游等服务消费重点领域和养老产业的信贷投放 [2] - 截至新闻发布时,金融机构申报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近600亿元,涉及经营主体近4000家,贷款5700多笔 [2] - 中国人民银行将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规模由2024年的5000亿元扩大至8000亿元,符合条件的服务消费领域设备更新项目可享受政策优惠 [3] - 今年上半年,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支持住宿餐饮、文体教育、旅游领域等项目近100项,签订贷款合同约119亿元 [3] 信贷投放成效与结构 - 截至7月末,全国服务消费重点领域贷款余额2.79万亿元,同比增长5.3%,比年初新增1642亿元 [5] - 今年前7个月的新增贷款比去年全年新增贷款多630亿元 [5] - 截至7月末,不含个人住房贷款的全国住户消费贷款余额21.04万亿元,比年初新增346亿元,同比增长5.34% [7] 金融机构业务举措与创新 - 金融机构聚焦食、住、行、游、购、娱等重点消费领域,扩大高质量信贷供给 [5] - 鼓励金融机构加强对多元化服务消费场景、集聚区和相关重点项目建设支持,加快传统消费转型升级 [6][7] - 金融机构纷纷加大对服务业经营主体的首贷、续贷、信用贷款支持,例如建设银行福建省分行推出信用卡分期优惠、专属信贷产品、贷款利率优惠等 [7] 细分领域发展机遇 - 服务消费涉及面广,金融机构加快深耕细分领域,增加优质文旅、体育等消费领域信贷支持 [8] - 银发经济是服务消费的细分领域之一,政策推动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培育智慧健康养老、老年用品制造等潜力产业 [8] - 随着人均收入水平提高,居民消费结构将逐渐从商品消费主导向服务消费主导转变,为金融机构在养老、托育、家政等民生领域以及数字消费、文娱体育等新业态创造更多机遇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