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

搜索文档
江苏国泰终止电解液项目拟120亿理财 “炒股”两年半累亏2亿再投18亿参与
长江商报· 2025-08-25 08:24
大规模投资理财与证券投资计划 - 公司拟使用不超过120亿元闲置自有资金进行委托理财,主要投向安全性高、流动性好的中低风险理财产品,包括结构性存款、收益凭证等,单笔期限不超过36个月 [2][3] - 公司同时拟使用不超过18.31亿元闲置自有资金开展证券投资,其中子公司紫金科技拟出资15亿元设立专门子公司进行证券投资 [2][7] - 此次理财与证券投资总额达138.31亿元,超过公司当前123.7亿元的总市值 [2][14] 理财投资规模与收益表现 - 公司理财规模持续扩大:交易性金融资产从2020年底37.76亿元增至2024年底84.68亿元,2025年6月底进一步达到97.35亿元,接近百亿元规模 [5][6] - 理财收益保持稳定:2020-2024年理财收益分别为1.40亿元、1.32亿元、1.53亿元、1.53亿元和1.10亿元,2025年上半年理财收益达0.94亿元 [6]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投资收益1.2亿元,主要来自理财产品收益 [2] 证券投资亏损情况 - 证券投资表现不佳:2023年、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证券投资计入权益的累计公允价值变动分别亏损6045.51万元、6927.04万元和7195.60万元,累计亏损达2.02亿元 [2][9] - 证券投资额度持续增加:2023年8月投资额度为10亿元,本次提高至18.31亿元 [7][8] - 截至2025年6月底,公司持有申达股份、朗诗绿色管理等股票 [9] 重大投资项目终止 - 公司宣布终止年产40万吨锂离子电池电解液项目,原因为土地未交付及行业环境变化 [2][11] - 该项目原计划总投资15.38亿元,预计建成后年均销售收入150.8亿元,净利润约7.9亿元,投资回收期5.17年 [11] - 该项目为2021年公布的26.84亿元电解液产能扩建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11] 经营业绩表现 - 营业收入波动增长:2023年营业收入371.86亿元(同比下降13.18%),2024年389.56亿元(同比增长4.76%),2025年上半年186.25亿元(同比增长5.46%) [12] - 净利润连续下滑后回升:2023年归母净利润16.04亿元(同比下降6.95%),2024年11.06亿元(同比下降31.06%),2025年上半年5.45亿元(同比增长10.85%) [2][12] - 2025年二季度扣非净利润2.87亿元,同比下降2.47% [12] 资金状况与财务结构 - 货币资金持续下降:2023年底208.91亿元,2024年底147.30亿元,2025年6月底125.71亿元 [12] - 有息负债保持稳定:2023年底84.07亿元,2024年底84.72亿元,2025年6月底82.65亿元 [12] - 财务费用由负转正:2023年上半年-1.38亿元,2024年上半年-1.12亿元,2025年上半年0.35亿元 [13]
002091突然宣布:15亿新证券投资终止,加大分红力度
证券时报· 2025-08-25 08:17
公司投资计划调整 - 公司原计划使用下属公司紫金科技以自有资金15亿元投资设立子公司开展证券投资业务,但该计划在宣布两日后终止 [1][2] - 公司拟使用不超过120亿元闲置自有资金进行委托理财,同时拟使用不超过18.31亿元闲置自有资金进行证券投资 [1] - 公司及下属公司已投入3.306亿元进行证券投资 [1] 财务表现与资金状况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85.97亿元,同比增长5.48%,归母净利润5.45亿元,同比增长10.85% [4] - 公司期末货币资金余额达125.7亿元,其中银行存款114.87亿元 [5] - 公司母公司资产负债表下的未分配利润为1.11亿元 [5] 股东回报政策变化 - 公司重新制定2025-2027年股东分红回报规划,拟每年进行两到三次利润分配,现金分红比例提升至不低于当年可分配利润的40% [5] - 原方案要求每年进行一次利润分配,现金分红比例不低于10%,未来三年年均现金分红不低于年均归母净利润的30% [5] - 新方案要求未来三年年均现金分红金额不低于年均归母净利润的40% [5] 战略方向与投资调整 - 公司基于进一步聚焦主业、谨慎投资、提高投资者分红回报等考虑终止15亿元证券投资子公司设立计划 [2] - 公司前期的证券投资系基于战略规划长期持有与主营业务相关的上市公司股票,并非以短期套利为目的 [4] - 公司后续将逐步择机退出前期证券投资 [4] 市场表现 - 截至8月22日收盘,公司股价报收7.6元/股,总市值124亿元 [2]
江苏国泰拟138亿元“闲钱”投资理财 公司总市值仅124亿元
经济观察网· 2025-08-24 09:22
公司财务与资金状况 - 公司及子公司拟使用不超过120亿元闲置自有资金进行委托理财 同时拟使用不超过18.31亿元进行证券投资 二者合计超过138亿元 [1]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5.97亿元 同比增长5.48% 归母净利润5.45亿元 同比增长10.85% 期末货币资金余额达125.7亿元 其中银行存款114.87亿元 [2] - 投资理财总额超过公司当前总市值 截至8月22日公司股价报7.6元/股 总市值为124亿元 [1] 业务结构与发展 - 公司主要业务包括供应链服务和化工新能源业务 供应链服务涵盖纺织服装 化工医药 轻工机电等多个领域 [2] - 2025年上半年纺织品服装营业收入158亿元 占营业收入84.96% 同比增长7.93% [2] - 化工新能源板块主要从事电子化学品及有机硅等化工新材料的研发生产销售 子公司瑞泰新材为电解液行业先入者 掌握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关键核心技术 [2] 投资与项目调整 - 委托理财投资种类包括商业银行 证券公司 信托公司等金融机构提供的中低风险理财产品 如结构性存款 收益凭证 大额存单 国债逆回购等 [1] - 证券投资种类包括新股配售或申购 证券回购 股票及存托凭证投资 债券投资等 [1] - 下属公司宁德国泰华荣拟终止投资建设年产40万吨锂离子电池电解液项目 该项目总投资15.4亿元 尚未正式投入建设 [3] 行业环境与战略决策 - 锂电池材料领域产能扩张显著快于市场需求增长 出现产能阶段性过剩 市场竞争激烈 [3] - 电解液产品价格持续下行 行业盈利空间大幅压缩 导致项目产能难以消化 投资回报率大幅下降 [3] - 公司与宁德时代 LG新能源 亿纬锂能等国内外头部电池厂商建立长期密切合作关系 [2]
这家A股公司总市值124亿元,却要拿138亿元“炒股+理财”,投资者质疑:为什么不回购?
搜狐财经· 2025-08-24 01:13
公司财务决策 - 公司拟使用不超过120亿元进行委托理财及不超过18.3亿元进行证券投资 二者合计金额超138亿元 [1] - 理财及证券投资总额138亿元超过公司当前总市值124亿元(股价7.6元/股) [1][2] - 公司2024年曾通过委托理财议案 拟使用不超过115亿元闲置自有资金购买低风险理财产品 [2][3] 证券投资表现 - 公司证券投资近年收益持续为负 2023年至2025年上半年累计公允价值变动分别为-6045.51万元、-6927.04万元及-7195.60万元 [3] - 本次证券投资额度18.3亿元较2023年10亿元额度提升83% [3] 经营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85.97亿元同比增长5.48% 归属净利润5.45亿元同比增长10.85% [4] - 近两年业绩呈下滑趋势 营业收入从2022年428.32亿元降至2024年389.56亿元 净利润从17.24亿元降至11.06亿元 [4] 锂电池业务调整 - 终止投建年产40万吨锂电池电解液项目 该项目总投资额15.38亿元 已投入土地款3285.02万元 [4] - 终止原因系电解液产品价格持续下行导致行业盈利空间受压 [5] 市场反应 - 投资者质疑公司理财金额超过市值 并建议将资金用于股份回购 [1][2] - 部分投资者认为公司现金充裕但股价被低估 [2]
市值124亿元A股公司,抛出138亿元投资理财计划!
证券时报· 2025-08-23 07:58
公司财务与投资计划 - 公司总市值124亿元 拟使用不超过120亿元进行委托理财 每笔理财期限不超过36个月 [1][5] - 拟使用不超过18.306亿元进行证券投资 其中已投入3.306亿元 额度可循环使用 [1][3] - 下属公司紫金科技拟以自有资金15亿元设立投资子公司开展证券投资业务 投资方式包括新股申购、股票及存托凭证投资等 [3] 经营业绩与资金状况 - 上半年营业收入185.97亿元 同比增长5.48% 归母净利润5.45亿元 同比增长10.85% [7] - 期末货币资金余额125.7亿元 其中银行存款114.87亿元 [7] 业务调整与行业环境 - 终止年产40万吨锂离子电池电解液项目 原计划投资15.4亿元 因产能阶段性过剩及价格下行导致投资回报率大幅下降 [7][8][9] - 锂电池材料行业产能扩张显著快于需求增长 市场竞争激烈 电解液产品盈利空间大幅压缩 [8][9]
普路通:公司及控股子公司之间的实际担保余额为6835.83万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2 00:29
公司财务与担保状况 - 公司对外担保均为对合并报表范围内公司提供担保 [2] - 公司及控股子公司之间的过会担保金额合计为人民币8.2亿元 [2] - 实际担保余额为人民币6835.83万元 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6.19% [2] 业务收入结构 - 2025年1至6月份公司营业收入构成中供应链占比80.89% [2] - 同期新能源业务收入占比19.11% [2]
合百集团:旗下合家兴供应链科技公司重点围绕季节性产品采购、销售渠道拓展及运营优化等开展工作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15 18:13
公司业务进展 - 合家兴供应链科技公司已进入实质性运营阶段 [1] - 公司业务聚焦蔬菜 水果 蛋品 干杂等生鲜产品供应链服务 [1] - 公司于2025年6月份升级为肥西县规上企业 [1] 业务运营重点 - 重点围绕季节性产品采购 销售渠道拓展及运营优化开展工作 [1] - 持续锚定差异化发展路径 [1] - 深度调研同行及B端经销 分销客户群体 [1] 战略发展方向 - 立足公司优势 继续整合业务资源 [1] - 拓展生鲜农产品大宗采购与供应链服务业务 [1] - 积极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 [1]
双桦控股(01241.HK)8月13日收盘上涨58.73%,成交150.59万港元
金融界· 2025-08-13 16:35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8月13日双桦控股股价收报0.2港元/股 单日涨幅58.73% 成交量835万股 成交额150.59万港元 振幅62.7% [1] - 恒生指数同日上涨2.58%报25613.67点 公司最近一个月累计涨幅6.78% 今年以来累计涨幅10.53% 跑输恒生指数24.48%的涨幅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4年全年营业总收入8277.8万元 同比减少17.79% 归母净利润亏损1689.6万元 同比降幅39.56% [1] - 毛利率为2.79% 资产负债率6.33% [1] 行业估值对比 - 汽车行业市盈率TTM平均值17.04倍 行业中值9.42倍 双桦控股市盈率为负4.49倍 行业排名第41位 [1] - 同业公司市盈率对比:中国汽车内饰1.07倍 浦林成山3.29倍 BRILLIANCE CHI 5.44倍 信邦控股6.53倍 郑煤机6.86倍 [1] 公司业务转型 - 公司前身为上海双桦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1997年开始运营 2010年重组为双桦控股有限公司 [2] - 2021年前主营汽车空调系统部件 包括蒸发器/冷凝器/暖风芯体/压缩机 产品销往国内OEM及国际维修市场 [2] - 2021年起转型供应链管理及食品供应业务 提供直采/仓储/分拣/包装/运输一站式服务 主营农副产品包括食品/冻品/果品 [2] 生产基地与运营规模 - 上海奉贤基地占地约267亩 建筑面积约8.5万平方米 安徽黄山基地占地63亩 厂房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 [2] - 运营实体包括上海双桦汽车零部件/上海双桦供应链管理/上海龙桦食品/安徽双桦智能技术等子公司 [2] 未来事项安排 - 2025年8月29日披露2025财年中期报告 [3]
8部门发文加快数智供应链发展
新华网· 2025-08-12 13:54
行动计划核心内容 - 商务部等8部门联合印发《加快数智供应链发展专项行动计划》[1] - 行动计划聚焦5大重点领域并部署10项主要任务[1][2] - 目标到2030年培育100家左右全国数智供应链领军企业[2] 重点领域部署 - 提升农业供应链组织水平 发展智慧农业 推动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1] - 促进制造业供应链智能发展 协同打造智能工厂和智慧供应链 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方案[1] - 增强批发业供应链集成能力 提供原料采购/仓储物流/供应链金融等综合服务[1] - 优化零售业供应链供给水平 支持全渠道信息整合 加快消费端信息反馈 引导个性定制+柔性生产[1] - 推动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 推广智能立体仓库/自动导引车/无人配送车等设施设备[1] 主要任务措施 - 培育数智供应链领军企业 推动供应链管理服务业数智化转型[2] - 加快数智供应链对外开放合作 支持与跨境电商/海外仓储物流协同发展[2] - 建设数智供应链控制塔 实现实时洞察/运行分析和智能响应[2] - 创新数智供应链底层技术 推进数智技术商业化应用[2] - 完善技术服务标准体系 推动行业标准制修订[2] - 探索推进供应链数据交易 强化企业数据资产属性[2] - 保障供应链数据流动安全 避免信息泄露[2] - 建立供应链协调推进机制 加强人才培育 鼓励设立首席供应链官/首席数据官制度[2]
华纬科技在海南新设供应链公司
证券时报网· 2025-08-12 09:19
公司动态 - 华纬科技全资控股成立华纬供应链(海南)有限公司 注册资本5000万元人民币 [1] - 新公司经营范围涵盖密封件销售 橡胶制品销售 金属成形机床销售 物联网设备销售等业务领域 [1] 股权结构 - 该公司通过股权穿透显示由上市公司华纬科技(001380)全资持股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