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产业

搜索文档
“养老”变“享老”:四家社区里的银发新生活
消费日报网· 2025-07-16 10:29
政策推动与市场规模 - 全国"养老服务消费季"启动,通过发放50亿元专项消费券、支持超10万场适老产品直播、推动300万家庭适老化改造等政策组合拳加速撬动万亿级银发市场[1] - 截至2024年底,中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达2.8亿,占总人口比例超19%,深度老龄化社会已至[1] 区域创新实践 - 北京西城区展览路全龄友好服务中心推出"全龄友好+"服务新模式,提供家门口便捷服务[1] - 甘肃兰州市城关区虚拟养老院依托数字化平台构建智慧养老网络[1] - 江西南昌青云谱区以"党建+幸福食堂"模式提供一站式养老服务[1] - 上海长宁区探索适老化改造市场化试点,提升老年人居家生活安全感[1] - 江苏苏州工业园区构建中央厨房配送体系,串联9个养老机构形成15分钟养老服务圈[1] 适老化空间升级 - 养老社区走廊展示老人创作的山水画和书法作品,活动室设有对弈、茶艺等文化活动[7] - 公寓采用无门槛设计、双面开门卫生间、低位电源插座和紧急呼叫器等适老化细节[8] - 餐厅分区提供适老餐和家常菜,适老餐注重低油低盐低糖,家常区包含油炸和偏辣菜品[9] 科技赋能养老 - 西城区展览路全龄友好服务中心为老人安装智能适老化设备,可实时追踪行动轨迹并监测摔倒等意外[9] - 配备智能开关包含"离家键"和"回家键",可一键控制家电开关[10] - 老年人对科技产品接受度高,愿意为提升生活品质的服务买单[10] 服务内容多元化 - 养老社区每月举办建党节、手机课堂、公益摄影、生日会等活动,并组织邮轮旅行等组团出游[14] - 设置咖啡厅满足老年人社交需求,80岁老人连续4天每日饮用咖啡[15] - 配备中医、西医和康复服务,中医更受老年人欢迎,医疗费用可走医保[15] 代际互动与社交创新 - 通州区养老社区设共享厨房供老人与家人朋友烹饪聚餐,并开展"一老一小"项目联动幼儿园[15] - 老人教授幼儿园小朋友书画,节日时小朋友参与社区活动,形成代际互动温馨场景[15] - 社区称呼改用"老师"或"叔叔""阿姨",从心理上保持老人年轻态[22] 消费理念转变 - 85岁独居退休教师月消费约1万元(含8500元房费和服务费及1000多元餐费),认为性价比高于雇佣住家保姆[18][19] - 老年人从"花钱买照料"转向"花钱买品质",更看重社交、学习等精神需求[19] 行业发展现状 - 截至2024年Q2,全国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达41万个,其中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36.9万个[22] - 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成效显著,市场呈现从"养老"到"享老"的消费升级趋势[22]
提振消费市场 激活银发经济
金融时报· 2025-07-15 09:43
政策工具落地情况 - 中国人民银行设立总额5000亿元的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工具,两个多月内多地贷款项目加速投放[1] - 重庆垫江泰泽公司获得1.2亿元养老产业贷款,用于新建升级养老服务体系[2] - 农业银行垫江支行为泰泽公司解决养老设施升级、专业团队扩充及智能化体系建设资金缺口[2] - 中国银行北京市分行为某餐饮企业发放1000万元优惠贷款,支持食材采购、设备升级及店面改造[3] - 邮储银行新乡市分行为中原农谷康养社区项目授信5.5亿元并发放3600万元贷款,用于4栋服务型公寓等设施建设[3] 资金投向领域 - 再贷款覆盖六大方向:住宿餐饮、文体娱乐、教育、居民服务、旅游相关产业、养老产业[3] - 北京地区贷款支持餐饮企业现金流周转,河南贷款专项用于康养社区硬件建设[3] - 多地实现项目落地"全覆盖",贷款期限1-5年不等,满足教学用品采购、养老设施更新等多样化需求[4] 政策机制创新 - 再贷款通过"定向+结构"双重调控,以较低利率向银行提供中长期流动性,实现资金直达实体[2] - 政策工具可撬动数倍社会资本投入,形成"金融支持—供给优化—消费扩容"传导链[5] - 结构性货币政策精准对接消费升级与老龄化趋势,激活服务消费与养老产业双轮驱动效应[6] 金融机构举措 - 商业银行优化金融服务供给,如中国银行北京分行为企业量身定制方案[3] - 邮储银行研究员指出再贷款可降低金融机构资金成本,丰富服务消费领域资金来源[1] - 银行需建立行业专项授信制度,将运营能力、政策保障等非财务指标纳入风险评估[7] - 探索"银政企"合作机制增强项目信用,开发分期消费贷等场景化产品结合数字化风控[7]
上海杨浦力推“银发经济”:发布专项行动 成立产业联盟
新华财经· 2025-07-04 15:52
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 - 上海杨浦区发布"十大专项行动"聚焦老年群体多元需求 包括AI科技智融 银发企业培育 健康促进深化 适老环境改造 养老金融助推 文旅康养提质 老年教育优化 老有所为促进等[1] - 杨浦区将重点发展健康养生服务业 中高端文旅业 智慧养老技术 社区便利服务业四大高潜力赛道[1] - 启动"上海杨浦-浙江湖州旅居康养"项目 推出五条特色线路 包括茶禅一味 怀旧当年 太湖时光 韵味江南 竹海寻根[1] - 杨浦区 湖州市 黄山市 三明市四地老龄办共同推进康养旅居项目共建[1] 银发经济产业联盟 - 杨浦区银发经济产业联盟正式成立 整合政府 企业 金融机构等多方资源[2] - 联盟将推动养老产业资源共享 促进产品标准化 专业化发展[2] - 发布2025年杨浦区基本养老服务清单 提供基础性 普惠性 兜底性服务[2] 银发经济创新解决方案 - 上海同宽建筑设计推出全屋适老一站式智慧解决方案 提升居家生活照护 安全性 舒适性[2] - 星火公益机构实施"赋能银发经济 乐享数字生活"项目 运用AI技术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2] - 大会设置养老科技 适老化改造 社区服务 康复辅具 养老金融 机构养老 老年助餐 旅居康养八大展区[2]
日照|1—5月日照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3%,增速居全省第4
大众日报· 2025-07-02 09:12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 1—5月日照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_3%,增速居全省第4位,比1—4月份提升1_9个百分点,提升幅度居全省首位,高于全省7个百分点,是近6年来最高位次 [1][2] - 实施类省市重点项目开工率90_88%,年度累计完成投资424_8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53_6%,超序时进度11_9个百分点 [2] 重点项目推进机制 - 创新建立市级新开工项目库、区县级新开工项目库、续建项目库及全流程全生命周期表等"三库一表",组织清理卡点、打通堵点 [2] - 成立市重点项目推进专班,逐领域、逐项目开展一对一会商研判,目前梳理入库项目1001个,较建库初期增加202个 [3] - 谋划、招引类项目入库508个、总投资8323_5亿元,实施类项目入库493个、总投资2622_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695_4亿元 [3] 项目招引策略 - 发布"城市场景清单"和"投资机会清单",推行"市场+资源+应用场景"招商,2024年发布二批共187个项目投资机会清单,2025年第一批30个项目、养老产业投资26个项目投资机会清单 [4] - 聚焦氢能、钙钛矿、合成生物、具身智能等7个领域谋划招引新质生产力项目168个、总投资2396_8亿元 [4] - 设立市级政府引导基金、区县(功能区)政府投资基金等50余只,累计出资子基金及项目168个,今年以来对盟维新能源等10个项目基金投资2_18亿元 [4] 项目建设保障措施 - 协调保障27个项目用地1704_03亩,为126个建设项目保障污染物总量指标 [5] - 建立重点项目主办银行机制,为139个有融资需求项目匹配主办银行,33个项目授信103_33亿元、投放贷款19_49亿元 [5] - 推出项目开工建设"一件事"改革,将12个事项整合为"一件事",审批时限由20个工作日压减至5个工作日 [5]
老龄产业或迎黄金十年 “银发化”将渗透360行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7 17:18
人口老龄化趋势与银发经济机遇 - 中国已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 截至2023年底60岁及以上人口达2 97亿占总人口21 1% 65岁及以上人口达2 17亿占15 4% [2] - 老龄化催生经济银发化 几乎所有产业需为老龄社会转型细分 形成全新社会形态 [1][3] - 国家出台首个银发经济专门文件 提出26项举措推动规模化标准化集群化品牌化发展 [2] 银发经济规模预测 - 2035年银发经济规模预计达19 1万亿元 占消费比重27 8% GDP比重9 6% 2050年将增至49 9万亿元 占消费35 1% GDP12 5% [3] - 未来十年老龄产业将迎黄金发展期 呈现养老服务高速增长医养+跨界创新等八大趋势 [3] 老年群体财富积累 - 60岁以上人群持有储蓄基金保险理财达76万亿元 仅储蓄存款50万亿元占居民储蓄总额34% [5] - 60后70后群体金融资产总额约120万亿元 其中储蓄存款近72万亿元 未来十年每年新增2000万退休人口 [5] - 2030年后60%-70%社会财富将集中于老年人手中 形成银龄财富时代 [5] 养老产业供需分析 - 需求端庞大人口基数+强烈养老意愿+丰厚财富积累 创造巨大发展空间 [6] - 供给端产业仍处起步阶段 服务产品经营主体与国际水平差距显著 存在广阔提升空间 [6]
从养老到享老 银发经济如何兑现巨大发展潜力?
中国新闻网· 2025-06-27 13:44
银发经济市场规模与潜力 - 2035年银发经济规模预计达19.1万亿元,占消费比重27.8%,占GDP比重9.6% [1] - 2050年银发经济规模预计达49.9万亿元,占消费比重35.1%,占GDP比重12.5% [1] - 银发经济被定义为"最确定、最稳定的大产业",具备长期发展潜力 [1] 政策支持与行业机遇 - 2024年国务院出台首个以"银发经济"命名的政策文件,包含26项具体举措 [2] - 国家和地方连续出台养老服务体系和激励政策,形成多层次支持体系 [2] - 60年代出生群体进入老年阶段,其规模大、经济实力强、消费理念新,创造多元需求 [2] 行业现状与供需矛盾 - 养老服务存在供需矛盾,产品和服务供给不足,市场细分不够精准 [3] - 上海养老机构单双人间入住率达80%-90%,但三人间以上占多数且入住率偏低 [3] - 养老机构服务水平参差不齐,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 [3] 企业实践与创新模式 - 泰康保险集团已在全国36城布局44个养老社区项目,入住居民超17000位 [3] - 险企成为养老社区布局主力军,医养融合等创新模式满足高品质医疗需求 [3] - 行业理念从"养老"转向"享老",发展"未老经济"和"备老经济"以激发新消费 [3] 长寿时代带来的变革 - 长寿时代将重塑社会经济结构,60岁被视为中年,80岁才进入老年 [4] - 长寿经济催生长寿生活,为养老产业创造巨大发展机遇 [4] - 医养结合、人工智能应用、保险产品开发等成为重点研究课题 [4]
辽宁:扩大银发产业规模 让银发经济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证券时报网· 2025-06-26 15:17
银发经济政策规划 - 辽宁省计划到2027年培育建立4个以上银发经济产业园区,乡镇(街道)区域性养老服务覆盖率达到70%,每年新建和改造养老机构不少于50家 [1] - 目标打造一批银发经济重点产业、品牌企业、重大项目,使其成为拉动消费的新经济增长点 [1] - 到2029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的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包括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嵌入式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和老年助餐机构 [1] 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 发展"辽养到家"品牌,提供上门助餐、助浴、助洁、助行、助医、助急等多元化服务 [1] - 优化机构养老服务,发展兜底保障型、普惠支持型、完全市场型养老机构,探索公办养老机构改制为国有养老服务企业 [2] - 完善公办养老机构委托运营机制,支持相关企业发展壮大为养老产业集团 [2] 产业培育与主体发展 - 鼓励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资质,打造银发产业领域知名企业 [2] - 支持建立银发经济产业园区,集聚老年用品生产制造、科技研发、贸易集散等产业集群 [2] - 推进国际交流合作,促进国内外银发经济产业对接与宣传推广 [2] 品牌化与标准化建设 - 遴选培育"辽宁优品"银发经济品牌,办好东北亚国际银发经济博览会 [3] - 到2027年计划新增养老服务地方标准不少于25项、团体标准不少于30项 [3] - 利用实验室平台开展质量测评、验证、认证工作,发挥行业协会标准化作用 [3] 创新消费与科技应用 - 建设适老生活体验中心,发展"直播+电商"新兴消费模式 [3] - 推动人工智能向涉老领域延伸,研发智能护理机器人、养老服务机器人 [4] - 开发基于神经调控、多模态行为监测技术的智慧养老产品,打造智慧化养老新业态 [4] 金融与旅游服务拓展 - 鼓励金融机构发展具有养老属性的储蓄、理财、保险、信托等产品 [4] - 支持保险机构发展人寿、健康、长期护理、旅游等业务 [4] - 开发银发旅游列车、怀旧游、青春游等主题产品,落实老年人旅居养老优惠政策 [4]
做好“五篇大文章”|青岛银行以金融助力“老有所养”
齐鲁晚报· 2025-06-25 21:46
青岛银行养老金融业务发展 - 青岛银行"养老企易贷"产品获评2025"好品金融"养老金融典型产品 [1] - 公司基于山东省人口老龄化现状全面布局养老金融 积极开展业务创新 提供综合服务方案助力养老产业转型升级 [1] -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要做好养老金融等五篇大文章 青岛银行作为地方法人银行积极响应政策号召 [1] 养老金融服务案例 - 青岛银行为某大型医养康复集团旗下多家机构配置"诊易融"产品 提供信用额度超2000万元 [2] - 2024年5月推出"养老企易贷"后 为同一集团养老板块配置专属信用额度超2000万元 [2] - 该集团计划到2025年底实现总床位数10000张 形成全国性医疗康养机构布局 [3] 业务推广与成效 - 青岛银行在山东省34家分支机构推广养老金融服务 [3] - 截至2025年5月末 已为20余家养老机构提供融资服务超1亿元 [3] - 公司将持续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 助力养老产业高质量发展 [3]
5000亿“大礼包”!服务消费和养老,这次玩真的
搜狐财经· 2025-06-25 09:54
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政策 - 六部门联合推出5000亿元专项再贷款 用于支持服务消费和养老产业 [1][3] - 再贷款机制为国家向银行提供低成本资金 银行以优惠利率向相关企业放贷 [3] - 资金定向投放至服务消费(如文旅、娱乐)和养老(如机构养老、社区服务)领域 [3][4] 服务消费行业影响 - 文旅娱乐行业将获资金升级设施 沉浸式话剧、主题乐园等体验式消费有望创新 [3] - 低息贷款助力商家开发互动型项目 如观众参与式演出、童话主题亲子乐园 [3] - 新兴消费场景如共享自习室、银发旅游团等创业项目可能获得融资支持 [4] 养老产业升级方向 - 养老机构可引入智能看护系统 提升硬件设施水平 [3] - 社区养老服务将扩展 包括老年食堂、康养中心及上门护理服务 [3] - 配套服务如老年大学、专业广场舞教练、家庭医生等增值服务有望普及 [3][4] 政策执行机制 - 六部门联合监管确保资金专款专用 银行需严格审核贷款用途 [3] - 企业若违规使用资金将面临监管处罚 如社区养老驿站需合规运营 [3] 终端消费者受益 - 消费者将体验更丰富的文旅娱乐项目 如互动式演出、升级版亲子设施 [3] - 老年人可获得智能化养老服务和多样化社区支持 包括营养餐、体检等 [3][4]
各地各部门精准施策 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 更好保障老有所养
央广网· 2025-06-23 08:37
养老服务政策与机制完善 - 各地各部门精准施策不断完善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加快建设适合国情的养老服务体系[1] - 浙江省嘉兴市推出居家养老上门服务老年人拨打电话可预约打扫卫生、买菜做饭、陪同就医、照料失能老人等服务[1] - 上海城区实现"15分钟养老服务圈"全覆盖湖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数量超过8500个[1] - 湘潭市雨湖区窑湾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入住60多位老人提供一日三餐和24小时响应服务[1] 农村养老服务发展 - 江西省建成农村"幸福院"880多个提供用餐、日间照料、文化娱乐等服务[2] - 江西省民政厅计划今年建成90家区域性中心敬老院和300个幸福院[2] - 农村养老服务是我国养老服务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事关亿万农村老年人幸福生活[2] 银发经济与多元化服务 - 以银发专列、康养旅居等为代表我国养老多元化服务供给不断扩大[2] - 南京市发放首批养老消费券老人可免费享受33种专业化服务包括助浴、助洁、上门陪诊、送餐等[2] - 银发经济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产业可激发家庭养老消费[2] 养老服务发展规划 - 到2029年我国养老服务网络基本建成基本养老服务供给不断优化[2] - 到2035年适合国情的养老服务体系成熟定型[2] - 民政部将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让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