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卫星制造
icon
搜索文档
让“巾帼力量”绽放数智时代 “国聘行动”第六季促进女大学生就业专场活动启动
央视网· 2025-06-27 16:11
女性就业促进活动 - 全国妇联联合多部委举办"国聘行动"第六季促进女大学生就业专场活动,旨在为女性提供优质就业岗位和职业指导 [1] - 活动吸引广大应届女大学毕业生广泛参与,现场设置就业辅导专区,提供简历诊断、面试模拟等定制化服务 [1][3] - "青春知行"就业指导服务品牌形成"岗位发布+求职辅导+实训孵化"全链条服务模式,策划"职场第一课"主题活动 [3] 女性职业榜样案例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单杏花分享铁路12306系统研发历程,展现女性共情基因转化为技术创新力 [2] - 中国首位穿越北冰洋女航海驾驶员白响恩20年航海生涯印证硬核赛道对女性细腻与韧性的需求 [2] - 90后天车班班长田得梅通过"吊钩粘鸡蛋"苦练将操作杆变成大国重器上的"微雕权杖" [2] - 银河航天联合创始人刘畅从英语教师到卫星创业者的跨界转型揭示梦想实现需"分阶段入轨" [2] 地方政府人才引进政策 - 湖南为大学生打造创业孵化基地、推出创业投资基金、开展创业服务活动 [5] - 深圳提供15天免费公寓和租赁折扣,新增5万个新产业岗位,发放人才优粤卡及生活补贴 [5] - 南昌为女大学生提供最高10万元生活补贴和10万元购房补贴 [5] - 雄安新区为应届毕业生提供免费"人才驿站",入职后按学历发放每月1000-3000元生活补贴(5年) [5] - 山东三涧溪村对来村创业大学生第一年免租金水电费,第二三年仅收取30%费用 [5][6] - 江苏提供最长3年租房补贴、补贴性就业培训,特殊女性人才可享女性人才公寓、巾帼科创贷 [6] 就业服务成效数据 - 各地妇联组织举办女大学生招聘活动18000多次,助力200多万女大学生就业创业 [7] - 今年以来提供就业岗位46万个 [7] - "国聘行动"平台入驻企业12万家,提供岗位822万个,收到简历6300万份,累计触达169.44亿次 [7] 学生就业反馈 - 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孙芳表示就业指导专区帮助清晰了解企业用人标准 [6] - 养老服务管理专业学生字礼认为养老行业有发展前景,个人发展可服务国家规划 [6] -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王凌瑶受启发可将女性共情优势运用于职业发展 [6]
央企投资机构首次布局济南空天产业
新华网· 2025-06-25 09:46
基金设立 - 济钢私募基金联合济南国开股权投资、建投投资等机构发起"济钢建投空天产业投资基金",规模达2.05亿元,为济南市空天信息领域首只与央企合作的产业基金 [1] - 基金已完成工商登记,重点投资方向包括卫星制造、遥感应用、低空经济等关键领域 [1] - 基金由市属国企济钢集团、央企资本建投投资及市场化机构济南国开共同组建,形成优势互补的投资平台 [1] 战略意义 - 基金设立标志着济钢集团在空天信息产业投资领域实现新突破,是其"金融+产业"双轮驱动战略的重要实践 [1] - 将增强济钢集团在股权投资、产业孵化方面的能力,助力集团向高科技、绿色化、资本化转型 [1] - 建投投资作为中国建银投资全资子公司,将与济钢在空天信息、智能制造、新材料等领域深度合作,共同组建系列产业基金 [1] 产业规划 - 济南市将空天信息产业列为重点发展方向,计划到2027年打造9个特色园区 [2] - 济钢集团与建投投资等合作伙伴将围绕空天信息全产业链开展联合投资,促进商业航天、卫星互联网、智能无人系统等技术的产业化应用 [2] - 基金将持续聚焦科技成果转化、初创企业孵化和产业链整合,为济南打造全国空天信息产业高地提供资本支持 [2]
带你探秘银河航天!他们是如何“造星”“织网”的
金融时报· 2025-06-20 22:46
公司技术成就 - 银河航天是我国商业航天领域第一家独角兽公司,已成功发射25颗技术先进的卫星 [1] - 公司成功发射全球首颗高频低轨毫米波卫星、我国首次批量研制的低轨宽带通信卫星、我国首颗使用柔性太阳翼的平板可堆叠卫星 [1] - 2023年3月30日成功发射四颗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SAR)卫星,验证了产业链垂直整合能力,整星元器件、部组件均实现自主可控 [1] - 2023年7月23日成功发射我国首款使用柔性太阳翼的平板式可堆叠卫星银河航天灵犀03星,首次在轨验证多星堆叠发射技术 [1] - 2024年11月30日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12月17日成功发射四颗SAR卫星,在国内率先实现SAR卫星批产 [2] 行业格局 - 北京是我国航天事业发源地,核心研发单位占全国50%以上,拥有大部分国家航天大型研发配套基础设施和专业型技术人才 [2] - 北京商业航天领域高新技术企业超300家,涵盖运载火箭、卫星制造、地面站及终端设备、卫星应用服务全产业链 [2] - 北京已累计发布10多个商业卫星星座建设规划,初步形成"南箭北星"格局 [2] 星座建设 - 银河航天成功发射8颗低轨宽带通信卫星,构建我国首个低轨宽带通信试验星座"小蜘蛛网" [2]
【建筑建材】国内低轨星座建设加速,钙钛矿或成为降本突破口——低轨卫星行业研究系列之一(孙伟风)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6-19 22:06
全球低轨卫星布局 - 全球多个国家龙头企业已公布大规模星座计划 未来几年将迎来数万颗卫星发射高峰 [3] - SpaceX在该领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2024年产能达每周5000个用户终端 每月120颗卫星 平均9天发射一次 [3] 国内星座建设进展 - 商业航天被定位为新兴产业 北京、上海、海南等地出台专项政策推动产业集群形成 [4] - "国网"星座计划12992颗卫星 已发射46颗 2030年前完成约10%发射 之后五年内完成剩余约1万颗组网 [4] - "千帆"星座计划超1.5万颗卫星 已发射90颗 规划2025年底完成648颗 2027年底1296颗 2030年完成全部组网 [4] 卫星小型化与成本差距 - 模块化、标准化微小型卫星成为产业趋势 契合"密集发射、快速补网"需求 [5] - Starlink卫星制造成本50万美元/颗(约350万人民币) 国内同类产品成本3000万人民币/颗 差距达8.5倍 [5] - SpaceX"猎鹰9号"发射成本约2700美元/kg 国内民营火箭报价8-11万元/kg 成本显著高于国际水平 [5] 钙钛矿电池技术突破 - 卫星电源系统成本占平台成本22% 太阳能电池布设面积扩大导致成本占比提升 [6] - 当前主流砷化镓电池单位功率成本上千元人民币/W 商业化渗透率低 [6] -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比功率达23W/g 较砷化镓(0.4W/g)提升显著 同等功率下重量仅需43.5公斤 降幅超98% [6]
中国卫星: 中国东方红卫星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19 17:44
利润分配方案 - 每股现金红利分配比例为A股每股0.01元人民币 [1] - 本次利润分配以公司总股本1,182,489,135股为基数,共计派发现金红利11,824,891.35元 [4] - 差异化分红送转不适用 [1] 实施时间安排 - A股股权登记日为2025年6月26日,除权(息)日和最后交易日均为2025年6月27日 [1] - 现金红利发放日未明确标注 [1] 分配实施方式 - 无限售条件流通股红利通过中国结算上海分公司资金清算系统派发,已办理指定交易的股东可在红利发放日领取 [2] - 未办理指定交易的股东红利暂由中国结算上海分公司保管 [2] - 控股股东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的现金红利由公司直接发放 [2] 税务处理细则 - 个人股东持股超过1年免征个人所得税,1个月以内全额征税,1个月至1年减按50%征税 [3] - QFII股东按10%税率代扣企业所得税,税后每股实际派发0.009元 [4] - 香港联交所投资者按10%税率代扣所得税,税后每股派发0.009元 [4] - 其他机构投资者和法人股东需自行申报所得税,税前每股派发0.01元 [5] 决策程序 - 分配方案经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会议日期为2025年5月8日 [1] 咨询渠道 - 实施事项咨询部门为证券业务与法律事务部,联系电话010-68197793 [5]
活力中国调研行|每3天一颗星!——从“造星工厂”到太空织网的“银河速度”
搜狐财经· 2025-06-18 20:12
公司技术突破 - 公司采用十万级洁净车间和自动化设备进行卫星制造,自动焊机实现毫伏级电压精度焊接,自动贴片机达到0.05毫米级精度嵌入电池片 [2] - 公司年产150颗卫星的能力已接近13年前全球年均卫星发射总量 [2] - 公司完成第四代Q/V天线研制和在轨验证,实现Q/V天线年产百副,并批量研制星载毫米波AiP瓦式多波束相控阵天线 [5] - 灵犀03星采用单层柔性太阳翼技术,厚度仅1毫米,折叠状态主体厚度不到5厘米,在轨展开后长度约9米,宽度超过2.5米 [6] 生产与供应链 - 公司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和脉动生产线将单星研制周期压缩至4个月 [8] - 供应链从2018年的100余家传统航天配套企业拓展至1300余家企业,其中半数以上为民企 [8] - 公司与供应链企业合作开发航天级轻量化材料,提升产品溢价 [8] 卫星编队与监测能力 - 公司首创"车轮编队"技术,四颗InSAR卫星以"一主三辅"编队升空,在500公里轨道上保持几十米的编队精度 [8][9] - 2024年11月交付的8颗SAR卫星组网实现全球地表形变毫米级监测 [9] 国际合作与市场拓展 - 公司在泰国曼谷实现中国低轨卫星互联网首次海外应用,为偏远区域提供高速网络 [11] - 2025年2月与泰国True集团合作加强手机直连卫星技术,同年4月发射两颗具有手机直连功能的试验星 [11] - 公司计划未来三年发射更多卫星,助力"一带一路"国家构建空间信息走廊 [11] 行业影响与愿景 - 公司以每3天一颗星的速度推动卫星制造从定制化手工作坊转向数字化生产线 [2][12] - 公司目标覆盖全球26亿未联网人口区域,推动卫星面向大众消费市场 [11][12]
研发合规 吉林科创企业步履不停
人民网· 2025-06-18 15:55
吉林省科技创新发展 - 高技术产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8.69%,制造业科创企业稳健发展,数字产品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4.28%和5.25% [1] - 高新技术企业强化财税合规体系建设,税务部门与企业合力筑牢合规底色 [1] 吉林省鹿人袜业有限公司 - 公司向智能制造转型,数字化车间600多台全自动织缝翻一体机高速运转,单个工人可管理32台设备,每双袜子生产仅需3.5~4分钟 [2] - 2024年享受各项税费优惠211万余元,纳税信用从B级修复为A级,设立税务专岗防控失信风险 [3] - 研发中心获省级认定,拥有1项国家发明专利、13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专利在研,计划向全流程数字化演变 [4] 吉林化纤集团 - 集团持续投入7.62亿研发资金,攻克高性能碳纤维技术难题,成为拥有干、湿法纺丝双路线自主知识产权的龙头企业 [5] - 今年1-5月实现销售收入102.64亿元,同比增长31.0%,出口创汇同比增长16% [5] - 2024年享受增值税留抵退税1.83亿元,办理出口退税1.48亿元 [6] - 构建"三维生态"税务合规体系,人为错误率下降60% [5] 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 - 公司累计研制并发射各类卫星219颗,"吉林一号"星座组网卫星数量达140颗,建成全球最大亚米级商业遥感卫星星座 [8] - 发布世界首个高清全球年度一张图,完成100千兆比特每秒星间、星地超高速激光通信试验 [8] - 2024年合规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1.64亿元,获取增值税留抵退税3,590.66万元 [9] - 实施"全链条、全视角、全周期"税务合规管理体系,严格管理进项发票 [9]
马斯克钱包大幅缩水,星链大规模坠毁,是意外还是另有隐情?
搜狐财经· 2025-06-16 19:41
星链卫星大规模坠落事件 - 2024年1月起SpaceX星链卫星已坠毁120多颗 平均每天4颗 形成可见火球景观[1] - 单颗卫星制造成本达30-50万美元 120颗卫星损失金额显著[3] 卫星坠毁原因分析 - 官方解释为部分卫星完成使命后主动受控坠入大气层[3] - 太阳活动高峰期(第25周期)引发强烈太阳风暴 导致卫星减速及轨道偏移[5] - 2022年曾有40颗星链卫星因太阳风暴坠毁 本次事件存在类似自然因素[6] - 第一代卫星设计寿命4-5年(2019年发射) 部分主动坠毁属正常报废处理[6] 主动坠毁的积极意义 - 清除太空垃圾为后续发射腾出轨道空间 优于放任失效卫星滞留[8] - 需精确控制坠落位置 避免残骸危及人口密集区或重要设施[8] 行业改进方向 - 需提升卫星抗太阳风暴等自然干扰能力 降低非计划性坠毁率[10] - 全行业应协同解决卫星碰撞风险 保障太空可持续发展[10]
我国首颗地球物理场探测业务卫星“张衡一号”02星成功发射;海南:到2027年建设基础级智能工厂100家以上丨智能制造日报
创业邦· 2025-06-15 11:08
航天科技领域 - 我国成功发射首颗地球物理场探测业务卫星"张衡一号"02星 该卫星将提升我国对重大自然灾害的"天-空-地"立体监测能力 [1] 新能源汽车与智能交通 - 广汽高域发布新型飞行汽车GOVY AirCab 市场指导价不超过168万元 24小时内收到近1000架意向订单 [1] - 招商局金陵船舶交付全球最大汽车运输船"安吉宏盛"轮 该船可装载9500辆汽车 满足TierIII排放标准 [1] 智能制造产业 - 海南省计划到2027年建设基础级智能工厂100家以上 先进级20家以上 卓越级5个以上 [1] - 智能制造产业日报涵盖AIGC、智能制造、企业服务、医疗健康、交通出行五大赛道 [3] 人工智能与3D技术 - Stability AI发布3D视频生成工具SV3D 可根据单一图像创建多视图3D网格 [4] - 谷歌宣布在医疗保健领域推出人工智能计划 [4]
乐高乐园超9000万税惠背后:上海税务如何支撑2400亿元重大项目?
新浪财经· 2025-06-12 13:23
上海乐高乐园项目 - 项目由超过8500万块乐高积木构筑,预计7月正式迎客 [1] - 项目初期面临跨境涉税业务复杂性困扰,涉及设备进口和对外支付等 [1] - 金山区税务局提供定制化跨境税收解决方案,编制47项涉税风险点指引 [1] - 完成15笔对外支付备案,累计扣税650余万元 [1] - 分三批申请留抵退税超8500万元,享受城镇土地使用税减免近25万元 [1] - 税务部门组建志愿服务队,解决219名员工综合所得汇算清缴问题 [2] - 辅导企业参与"乐企"应用平台直连试点,满足开园后大量开票需求 [2] 格思航天科技 - 公司位于松江G60科创走廊,打造长三角首个卫星互联网产业基地 [3][4] - 税务部门指导完善研发项目管理制度,2024年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4026万元 [4] - 享受高新技术企业减免税1850万元,增值税留抵退税3200万元 [4] - 资金投入"一箭18星"等核心技术研发,卫星年产能达300颗 [4] - 二期工厂建成后将实现吨级卫星量产能力 [4] 上海隧道工程 - 承建全长68.6公里的机场联络线项目,将两大机场通行时间从90分钟压缩至40分钟 [5] - 项目地质条件复杂,2023年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近1.9亿元 [5] - 资金用于"骐跃"号盾构机等核心装备研发 [5] - 税务部门规范跨区域涉税事项管理,助力项目高效推进 [5] 联影医疗 - 在嘉定工业区建设总投资45亿元的生产研发基地 [5][6] - 项目旨在突破高端医疗设备"卡脖子"技术 [5] - 税务部门梳理税费优惠政策体系,形成税收风险政策指引 [6] - 联合建管委开展跨部门协作,做好重点涉税事项提示提醒 [6] 上海市重大工程 - 2024年计划安排正式项目186项,预备项目35项 [6] - 全年投资计划达2400亿元 [6] - 税务部门将风险防控融入定制化服务,为企业营造良好税收营商环境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