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奶茶
icon
搜索文档
从年销3亿杯到半年亏近亿元香飘飘为何绕不动地球了?
新浪财经· 2025-09-23 14:08
核心观点 - 香飘飘通过"暂停绕地球"营销活动引发关注 但半年亏损扩大至9739万元且冲泡业务营收缩水四分之三 反映公司面临业绩持续承压和业务转型挑战 [1][3][4]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0.35亿元同比下降12.21% 归母净利润亏损9739万元同比下降230% 创三年内最高亏损记录 [3][4] - 一季度营收5.80亿元同比锐减19.98% 净亏损1877万元(去年同期盈利2521万元) [4] - 连续第六年上半年出现亏损 经销商数量减少92家 [3][5] 业务结构变化 - 冲泡业务营收4.23亿元同比减少31.04% 较四年前规模缩水四分之三 首次被即饮业务反超 [1][3] - 即饮业务营收5.91亿元同比增长8.03% 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58.27% 但增速从一季度13.89%放缓至二季度8.03% [3][7][8] - 去年销售9.84亿杯同比减少1.6亿杯 按每杯22厘米计算减少长度35000公里 [3] 行业竞争环境 - 现制茶饮快速发展冲击冲泡市场 一线城市百米商业街密集出现喜茶/奈雪的茶/霸王茶姬/茶百道等品牌 [4] - 外卖平台价格战导致奶茶头部品牌价格降至个位数 低价格带茶饮店对预包装饮料形成全面冲击 [4] - 新茶饮行业2025年市场规模预计达2785亿元 同比增长15.3% 冲泡饮料在健康度和个性化方面处于劣势 [4][8] 战略转型举措 - 上半年销售费用达3.31亿元占营收三分之一 推出原叶鲜奶茶快闪店并实施"0反式脂肪酸/0植脂末/0香精"标准 [6][8] - 开发功能性产品和新品类冲泡产品作为"第三条增长曲线" 与方回春堂合作中药奶茶 [8][10] - 2017年已布局即饮业务包括Meco杯装果茶和兰芳园冻柠茶 但品牌/产品/渠道/客户/团队老化问题仍是硬伤 [10] 管理层变动 - 2023年引入宝洁背景职业经理人杨冬云被视为"去家族化"尝试 但改革效果不及预期且一年内离职 [6] - 60岁创始人蒋建琪重新掌舵 2017-2018年曾引入加多宝系高管均未长久 [6]
一大批奶茶店,正陷入倒闭风波
虎嗅· 2025-09-19 15:29
行业整体趋势 - 2025年上半年新茶饮行业总门店数为116,978间,较2024年底仅增长858间,整体增长率仅为0.74%,近乎停滞 [16] - 过去一年有15.7万家奶茶店从市场消失,行业闭店率刷新纪录 [17] - 行业从增量竞争转向存量竞争,2024年市场增速已放缓至15%-20%,远低于此前30%以上的高增速 [23] - 2025年上半年新茶饮行业开店速度整体放缓,市场经历大规模洗牌 [15][18] 品牌闭店与收缩案例 - 深圳初代网红品牌813芭依珊门店数量从巅峰期26家缩减至19家,其十亩地店于今年8月31日永久闭店 [4] - 厦门网红品牌Seven bus全国门店从高峰期超400家缩减至2025年5月不足20家,厦门本地仅剩3家 [9] - 书亦烧仙草在2025年上半年净减少门店1,049家,门店规模增速同比下降18.32% [12] - 悸动烧仙草2025年上半年净减少389家门店 [12] - 奈雪的茶2025年上半年关闭160家门店,包括132家直营店和28家加盟店,营收同比减少14.4%至21.78亿元 [13][14] - 上海新网红品牌PinkShake品可鲜奶在开业一年后关闭全国所有门店,此前单店月入达60万元 [2][3] - 浙江品牌OONE CCUP的宁波万象城店于8月底闭店,该店开业刚满一年 [10] 头部品牌逆势扩张 - 蜜雪集团2025年上半年全球门店新增9,796家,总数超过53,000家 [25] - 古茗2025年上半年突破万店规模,新开门店近1,000家 [25] - 霸王茶姬2025年上半年新增门店数量接近800家 [25] 市场竞争格局变化 - 2025年上半年26个主流新茶饮品牌中,仅11个品牌实现城市数量正增长,14个品牌在部分城市全线退出 [22] - 行业同质化问题严重,价格战加剧,消费者品牌忠诚度难以建立 [26][27] - 头部效应愈发明显,市场向“拼质量”转变,极致性价比成为关键竞争要素 [18][29][30] - 行业竞争重点从门店扩张转向后端供应链、品质稳定性和品牌风控力 [31][32]
遇到消费坑、民生烦?这几个投诉平台,轻松帮你维权
新浪财经· 2025-09-18 10:38
黑猫投诉平台核心优势 - 平台作为消费维权帮手,能简化流程,无需用户专门抽时间即可处理消费纠纷,被形容为“省心王者” [1] - 从打开到提交诉求全程无复杂门槛,用户反馈“没想到维权能这么方便” [1] 平台便捷性与可及性 - 用户不受时间和设备限制,可通过微信或支付宝搜索小程序,无需下载安装,几秒钟进入投诉页面 [2] - 填写信息流程简单,系统提示选择消费类型、填写商家名称和问题描述,支持上传订单截图或聊天记录,全程仅需三五分钟 [2] - 提供手机App和网页端多种访问方式,App内个人中心可查看历史投诉记录和进度提醒,网页端便于复制订单号和上传证据,适合学生、上班族和长辈等各类用户 [2] 响应速度与处理效率 - 平台响应迅速,避免用户投诉石沉大海,有案例显示周三中午12点多提交的投诉,下午2点即收到受理短信和专属投诉编号 [3] - 即使是周五晚上8点提交的投诉,第二天早上9点也能收到进度更新,平台明确告知“商家已查看诉求,将在24小时内回复” [3] - 处理进度全程透明,从“平台受理”到“双方协商中”的每一步变化均通过短信、App推送或电话自动通知用户 [3] 平台监督机制与用户支持 - 平台定期更新“企业红黑榜”,红榜企业投诉处理率可达95%以上,黑榜公示拖延处理或态度敷衍的企业,标注投诉量和处理率以提醒消费者 [4] - 对于拒不配合的企业,平台会联动媒体跟进,有案例显示联合本地都市报曝光后,企业主动联系协商退款 [4] - 平台提供投诉模板和材料上传提示,客服响应快速,在线咨询一般几分钟内回复,降低新手使用门槛 [4] 其他维权平台补充 - 全国消协的智慧315平台具官方背景,可对接各地消协资源,处理复杂消费纠纷甚至司法确认 [5] - 人民网领导留言板适用于民生大事如工资拖欠或小区改造问题,留言直达相关部门 [5] - 金融消费者保护服务平台专门处理金融麻烦,能精准对接机构和查询产品信息 [5] - 各地政务服务平台如“浙里办”处理本地民生问题快速,生态环境部网络举报平台则针对污染和噪音问题,支持拍照定位举报 [5]
香飘飘紧急公告“暂停绕地球”,网友懵了:啥情况?真相来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4 16:05
公司营销活动 - 香飘飘发布"暂停绕地球"紧急公告引发网络关注 随后宣布奶龙Nailoong担任"绕地球治愈合伙人"作为品牌营销活动[2][3] - 网友对营销活动反应呈现两极分化 部分表示不解并调侃"特意把大家喊出来就是为了这点事"[3][4] 公司发展历程 - 香飘飘成立于2005年 凭借"杯子连起来可绕地球好几圈"广告语成为80后90后童年记忆 2017年成为"中国奶茶第一股"[5] - 公司近8年业绩表现不稳定 2017年上市至2024年间营收和扣非净利润有4年出现同比下滑[5] 行业竞争格局 - 新茶饮品牌崛起导致行业变革 喜茶/奈雪的茶/茶颜悦色等通过鲜果鲜茶鲜奶产品及品牌年轻化设计重构市场格局[5] - 蜜雪冰城等品牌凭借价格和便利性优势挤压传统冲泡奶茶市场空间[5]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0.35亿元同比下降12.21% 归母净利润亏损9739万元同比骤降230%[6] - 公司连续第六年上半年出现亏损 且亏损额为近三年同期最高[6] 资本市场表现 - 股价自2019年8月历史高点35.09元震荡下行 截至2025年9月12日收盘价13.53元累计跌幅超60%[6] 战略转型挑战 - 专家指出公司转型创新升级效果不明显 营销费用高但未能有效提升品牌调性和新生代触达率[6] - 传统冲泡奶茶成本结构被新茶饮重构 利益蛋糕被重新切割[5]
香飘飘紧急公告“暂停绕地球 ”,网友懵了:啥情况?真相来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4 15:47
公司营销活动 - 香飘飘发布"暂停绕地球"紧急公告引发网友不解和讨论 [1][4] - 公司随后宣布真相为与治愈星萌龙奶龙合作 任命其为"绕地球治愈合伙人" [4] - 该营销事件通过官方微博发布并引发网络发酵 [4] 公司历史与市场地位 - 香飘飘成立于2005年 为许多90后和80后童年回忆产品 [5] - 2017年在上交所主板上市 被称为"中国奶茶第一股" [5] - 经典广告语为"杯子连起来可绕地球好几圈" [5] 行业竞争格局变化 - 新茶饮在一二线城市爆发 奶茶行业从冲泡时代转向鲜果鲜茶鲜奶为主流 [5] - 喜茶、奈雪的茶、茶颜悦色等品牌通过选材口味创新和品牌设计打造年轻化形象 [5] - 新消费品牌借势新受众和新渠道崛起 重构传统消费品牌成本结构和利益格局 [5] - 蜜雪冰城等新茶饮品牌挤压冲泡奶茶市场价格和便利性优势 [5]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0.35亿元 同比下降12.21% [6] - 归母净利润亏损9739万元 同比骤降230% [6] - 连续第六年上半年出现亏损 且亏损额为近三年同期最高 [6] - 2017年上市至2024年8年间 营收和扣非净利润有4年出现同比下滑 [5] 股价表现与市场信心 - 股价自2019年8月历史高点35.09元震荡下行 [7] - 截至2025年9月12日收盘价13.53元 较高点累计跌幅超过60% [7] - 业绩与营收增速持续下滑导致市场信心逐渐丧失 [7] 公司转型挑战 - 公司持续进行转型创新升级但整体效果不明显 [7] - 营销等费用一直较多但转型策略未带来非常好效果 [7] - 消费者更注重品牌产品调性和推广触达率 公司在这方面比较欠缺 [7] - 关键挑战在于如何让新生代接受香飘飘品牌 [7]
霸王茶姬掉队了吗
虎嗅· 2025-09-07 21:13
外卖大战对奶茶行业的影响 - 外卖大战推动奶茶行业订单量激增 加盟模式品牌成为最大受益者[1][2][5] - 平台和加盟商为主要补贴方 品牌总部通过门店采购赚取利润且无需承担大量补贴成本[6][7][8] 头部品牌财务表现 - 蜜雪冰城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39% 利润同比增长44%[3] - 古茗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41.3% 核心经营利润同比增长49%[4] 霸王茶姬业绩压力 - 2025年二季度收入33亿元同比增长10% 经调整净利润6.3亿元同比仅增长0.1%[12] - 新增上千家门店但营收增长乏力 可比同店业绩连续三个季度下滑23%[13][14][15] - 活跃消费会员从2024年二季度4410万下降至3860万 单店月均GMV从53万降至40万[20][21] 霸王茶姬战略选择 - 拒绝参与价格战 主打产品伯牙绝弦维持16元定价 仅象征性折扣至12-13元[17] - 高端定位导致外卖占比升至52% 反映堂食业务显著下滑[27][28] - 门店装修成本超百万 为大众品牌3-4倍 加盟商依赖高定价回收投资[38][39][40] 高端品牌困境与历史参照 - 面临维护品牌调性与用户流失的两难境地[42] - 与喜茶发展路径相似 喜茶因疫情和经济压力放弃高端定位并降价下沉[44][45] - 奶茶作为日常消费品需保持价格亲和力以促进复购[46] 海外扩张战略 - 海外市场成为亮点 二季度海外GMV同比增长70%达2.3亿元[49] - 全球化布局覆盖东南亚及美国市场 美国定价6美元(超40元人民币)高于星巴克[50][51] - 海外竞争较弱支撑高定价策略 东南亚定价约20元人民币高于国内[52][53][55]
美银解读消费 H1 财报:36% 企业超预期,核心标的一文看
智通财经· 2025-09-05 19:06
中国消费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中国消费市场整体表现平淡但新型消费保持强劲增长 这一趋势已持续18个月 [1] - 美银覆盖标的中36%的企业业绩超预期 31%不及预期 其余符合预期或表现分化 [1] - 推荐行业标的包括泡泡玛特 农夫山泉 东鹏饮料 百胜中国 毛戈平 伊利股份及蒙牛乳业 [1] 国内消费趋势 - 外卖补贴政策推动餐饮企业增长 蜜雪冰城销售额/门店数量同比增长13% [2] - 即饮饮料和乳制品行业营收增速放缓 因消费需求向堂食及外卖渠道转移 [2] - 餐饮和饮料行业平均售价下降明显 华润饮料销售额下降18.5% 其中近半数由平均售价下跌导致 [3] - 农夫山泉瓶装水销量超过2023年上半年但营收仍低9% [3] - 工业品出厂价格通缩叠加销售 一般及管理费用管控推动乳制品和啤酒行业利润率提升 [3] 渠道变革 - 山姆会员店 零食折扣店等渠道定制产品销量表现强劲 [4] - 头部企业为渠道提供代工服务 华润啤酒为美团代工 统一企业为山姆会员店和胖东来代工 [4] - 自有品牌逐渐成为行业趋势 因渠道转移及品牌光环减弱 [4] 消费亮点领域 - 即饮饮料 现制茶饮及咖啡 零食 户外运动 情感消费及折扣渠道等领域表现亮眼 [5] - 与新型消费五大核心领域高度契合 包括情感价值 健康养生 多元化体验 便捷服务 新兴渠道 [5] 新型消费分化 - 部分新型消费企业业绩强劲但股价走势谨慎 泡泡玛特是市场共识买入标的 [6] - 老铺黄金存在争议 奶茶行业看空情绪较浓 布鲁可业绩不及预期 [6] 海外业务与关税影响 - 2025年下半年赶单潮可能导致后续季度增速环比放缓并面临高基数压力 [7] - 耐克 阿迪达斯等头部品牌的关税分摊机制可能短期内限制代工商毛利率上行空间 [7] 股东回报 - 消费标的4%-5%的股息收益率较为常见 得益于稳健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叠加股票回购 [8] - 多家企业提高分红频率 美的 海尔首次推出中期分红 [8] - 部分短期增长承压企业设置股息下限以提供下行保护并试图成为可转债替代标的 [8] 周期性行业预期 - 白酒行业2025年第二季度销售额大幅下滑的企业获得投资者青睐 因利润表清理启动 [9] - 白酒行业零售端去库存降幅收窄 短期稳健股息收益率或对股价形成支撑 [9] - 乳制品行业短期需求复苏预期落空但供应端积极变化或推动2026年周期性拐点 [9] - 白色家电行业面临需求提前释放及2024年第四季度以旧换新补贴带来的高基数风险 [10] - 奶茶行业2025年上半年业绩强劲但投资者认为是一次性因素 2026年面临高基数压力及业绩不确定性 [10] 企业业绩表现汇总 - 白酒行业中贵州茅台表现符合预期 五粮液 山西汾酒 江苏洋河不及预期 泸州老窖符合预期 [11][12] - 啤酒行业华润啤酒 青岛啤酒超预期 百威亚太不及预期 [11][12] - 乳制品行业蒙牛乳业表现分化 伊利股份超预期 中国飞鹤不及预期 [11][12] - 其他食品饮料行业农夫山泉 统一企业 立高食品超预期 华润饮料 宝立食品 洽洽食品不及预期 康师傅 东鹏饮料表现符合预期 [11][12] - 运动服饰及代工行业安踏体育 李宁 申洲国际均超预期 [11][12] - 家电行业美的集团 海尔智家超预期 格力电器 海信家电不及预期 老板电器符合预期 [11][12] - 餐饮行业蜜雪冰城 奈雪的茶超预期 百胜中国符合预期 海底捞不及预期 [11][12] - 化妆品行业毛戈平符合预期 珀莱雅不及预期 上海家化超预期 [11][12] - 其他 discretionary 行业泡泡玛特 名创优品超预期 老铺黄金符合预期 [11][12]
古茗:不争北上广,自有万店王
虎嗅· 2025-09-02 19:05
蜜雪冰城门店分布 - 上海拥有超过600家蜜雪冰城门店 成为全国蜜雪冰城最多城市之一 [1] 古茗市场策略 - 古茗作为万店级别奶茶品牌至今未进入上海市场 [1] - 品牌商业策略成为分析焦点 [1]
香飘飘上半年亏损扩大,即饮业务占比首次超过冲泡业务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8-26 20:17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10.35亿元,同比下滑12.21% [1] - 净利润亏损0.97亿元,同比下跌230.13% [1] - 第二季度营业收入实现同比略增,但受一季度影响,上半年整体业绩同比仍有所下降 [1] 冲泡业务表现 - 冲泡业务上半年收入4.23亿元,同比减少31.04% [1] - 消费者对茶饮的消费习惯持续向即饮、现制等方向转移,挤压了冲泡业务的市场空间 [1] - 冲泡业务陆续发布新品,但报告期内尚未形成对整体业绩的拉动效应 [2] 即饮业务表现 - 即饮业务报告期内营收达5.91亿元,同比增长8.03% [1] - 即饮业务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首次超越冲泡业务,达到58.27% [1] - 即饮业务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6.38亿、9.01亿、9.73亿元,已实现连续三年增长 [1] 行业发展趋势 - 国内冲泡奶茶经过多年优胜劣汰的市场选择,竞争格局已基本稳定 [2] - 即饮、现制等奶茶逐渐成为主流 [2] - 从新生代消费思维以及消费行为的变化判断,加大即饮业务是未来唯一的出路 [2] 公司战略调整 - 公司在冲泡业务遭遇瓶颈后选择"两条腿走路"战略 [2] - 即饮业务首次超过冲泡业务,说明改革创新、升级迭代初见成效 [2] - 未来主攻方向是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2]
被质疑产品含反式脂肪酸 多家奶茶品牌回应
中国新闻网· 2025-08-25 22:30
媒体报道事件 - 8月25日媒体测评显示喜茶烤黑糖波波牛乳茶反式脂肪酸含量为0.113g/100g 奈雪、茉莉奶白、霸王茶姬、爷爷不泡茶同被检测[1] - 喜茶与霸王茶姬回应称产品符合国家标准"0反式脂肪酸"要求(标准为低于0.3g/100g) 奈雪与爷爷不泡茶未回应[1] - 喜茶解释检测出微量反式脂肪酸因使用真奶原料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指出原奶本身含天然反式脂肪酸[1] 反式脂肪酸来源与标准 - 国家标准GB28050-2011规定"无或不含反式脂肪酸"为含量≤0.3g/100g 同时定义低饱和脂肪需≤1.5g/100g固体[1] - 天然反式脂肪酸主要存在于乳制品 液态乳和发酵乳含量低于0.08g/100g 而奶油/黄油含量超2g/100g[2] -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日反式脂肪摄入不超过总能量1% 即每日限2.2克(以2000卡路里饮食计)[3] 行业影响与认知 - 食品工程博士指出使用真牛奶/轻奶油可能检出天然反式脂肪酸 而植脂末/奶茶基底乳反而可能未检出[1] - 2011年评估显示中国居民反式脂肪酸健康风险很低 但需加强加工食品含量控制以保护消费者健康[2] - 过量摄入反式脂肪酸会增高血液胆固醇 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需控制摄入量[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