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投资业
icon
搜索文档
日美欧超长期利率加速上升,有两大原因
36氪· 2025-05-22 12:03
全球超长期国债收益率上升 - 美国30年期国债收益率升至5.1%,创1年半新高,5月累计涨幅超0.4% [2][3] - 英国30年期国债收益率升至5.5%,德国30年期国债收益率升至3.1% [5] - 日本新发行的30年期和40年期国债收益率均创历史新高 [5] 通胀担忧导致降息预期降温 - 美国4月就业数据超预期,市场预计美联储年内可能仅降息1次 [6] - 英国4月CPI同比上升3.5%,创1年3个月新高,英格兰银行降息步伐可能放缓 [8] - 欧洲央行对降息持谨慎态度,部分官员主张维持当前利率水平 [8] 财政不稳定推高利率 - 美国共和党推动大规模减税永久化,可能导致10年内财政恶化3-5万亿美元 [10] - 日本参议院选举前出现消费税减税等财政扩张论调,20年期国债招标低迷 [10] - 欧洲增加国防费用讨论持续,财政恶化担忧导致利率上升 [10] 市场影响 - 美国30年期住房贷款利率升至6.92%,住房贷款申请指数下降5% [11] - 金融机构持有大量美国国债,利率上升可能影响其经营状况 [11] - 海外投资者对美国国债安全资产地位产生疑虑,资金配置可能减少 [10]
日美欧超长期利率加速上升,有两大原因
日经中文网· 2025-05-22 11:32
全球超长期国债收益率上升 - 美国3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升至5.1%,创1年半以来最高水平,5月累计涨幅超过0.4% [1][3] - 英国30年期国债收益率升至5.5%,德国30年期国债收益率升至3.1%左右 [1][3] - 日本新发行的30年期和40年期国债收益率均创历史新高 [1][3] 利率上升的驱动因素 - 通胀重燃隐忧导致市场对美联储降息预期降温,亚特兰大联储总裁预计全年仅降息一次 [4] - 英国4月CPI同比上升3.5%,创1年3个月新高,英格兰银行内部对降息存在分歧 [5] - 欧洲央行执行委员施纳贝尔主张维持当前利率水平 [5] 财政恶化加剧市场担忧 - 美国共和党推动大规模减税永久化,可能导致10年内财政恶化3-5万亿美元 [6] - 日本参议院选举前出现消费税减税等财政扩张论调,20年国债招标表现低迷 [6] - 欧洲增加国防费用讨论持续,加剧财政恶化担忧 [6] 市场连锁反应 - 美国30年期住房贷款利率升至6.92%,住房贷款申请指数下降5% [8] - 金融机构持有大量美国国债,利率上升可能影响其经营稳定性 [8] - 海外投资者对美国国债安全资产地位产生疑虑,资金配置意愿下降 [6][7]
科创债“扩容”热潮涌动 机构企业抢滩发行总额超百亿
证券时报· 2025-05-09 01:57
政策动态 - 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公告,新增金融机构、科技型企业、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和创业投资机构为科技创新债券发行主体[1] - 截至5月8日,已有36家企业公告发行科技创新债券,发行规模合计210亿元,14家企业注册申报规模合计180亿元,24家股权投资机构预计发行规模近100亿元[1] - 上交所"三开门"服务热线咨询火爆,市场机构表示新政策提高了科创债融资吸引力[1] 发行计划 - 国家开发银行计划发行不超过200亿元科技创新债券,工商银行基本发行规模100亿元(可超额发行100亿元),兴业银行拟发行100亿元[2] - 平安证券拟发行不超过10亿元,国联民生证券10亿元,银河证券20亿元,中信证券20亿元,中信建投10亿元,招商证券50亿元,国泰海通20亿元,华泰证券7亿元,东方证券10亿元,华福证券5亿元,申万宏源证券10亿元,长城证券5亿元[2] - 元禾控股、鲁信创投等14家股权投资机构预计发行60亿元,君联资本、启明创投等10家机构进入注册通道[2] 资金用途 - 国家开发银行募集资金主要投放于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等科技型企业[4] - 国泰海通70%募集资金将通过股权、债券、基金投资等形式专项支持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等领域[4] - 招商证券拟使用25亿元额度用于科技创新类债券、ETF及其他公募基金的做市及风险对冲服务业务[4] - 股权投资机构募集资金将精准用于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等科技创新领域的基金出资和股权投资[4] 市场影响 - 2024年科创债券发行规模超1.2万亿元,同比增长59%,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累计发行2.5万亿元,存量余额1.8万亿元[5] - 5年期AAA级科创公司债2024年月均发行利率在多数月份低于普通公司债发行利率[5] - 上交所科创债发行期限以3~10年中长期为主,占国内各债券市场科创类债券发行总规模约60%[5] 行业意义 - 金融机构纳入发行主体范围将推动科创债市场扩容,增强贷、债、股资金联动性,拓宽产品边界[3] - 为券商等金融机构提供新的融资途径,有助于筹集资金支持科创领域业务[6] - 券商可依托投行业务优势设计股债联动、并购融资等创新工具,为科技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6]
美债最大债主连夜撤退,特朗普希望中国接盘?
搜狐财经· 2025-05-03 10:27
美债市场动态 - 日本正以每分钟1400万美元的速度清仓美债 当前持有量为1 07万亿美元 [5] - 10年期美债收益率突破5%导致华尔街算法交易系统集体宕机 [7] - 近期十年期美债拍卖出现23%流拍份额 创历史性转折点 [10] 主要国家资产配置调整 - 中国美债持仓量降至7590亿美元 创15年新低 同时黄金储备大幅增加 [7] - 日本养老基金抛售美债规模达10亿美元/次 资金转向支持本土经济 [5] - 全球资金流向显示:美国股票净流出8亿美元 黄金净流入33亿美元 [5] 金融衍生工具与市场反应 - 某对冲基金使用60倍杠杆做空美债爆仓 波及半个亚洲市场 [7] - 美国财政部拟推出百年期"僵尸债券" 参考英国战争债模式 [12] - 日经指数因日本抛售美债操作出现单日"深V过山车"行情 [12] 宏观经济数据对比 - 美国CPI通胀率维持在3 8%高位 美联储面临降息压力 [14] - 中国公布1 4万亿斤粮食战略储备 相当于全国两年消费量 [14] - 国际黄金价格持续创历史新高 央行增持成为主要推动力 [12] 跨境资本流动特征 - 日本财务省抛售美债所得美元被用于干预日元汇率 [12] - 中国将美债收益投向非洲光伏电站建设 [16] - 华尔街机构建议"逢高卖美股 逢低买黄金"的操作策略 [2]
霍华德·马克斯最新谈关税:这是我职业生涯中见过最大的一次环境转变……
聪明投资者· 2025-04-06 22:44
而在这种高度不确定的背景下,市场价格的下跌并不自动等于机会。他甚至提醒我们:现在正处于判断 最困难的阶段——不是该贪婪,亦不是该恐惧,而是要承认"我们连自己的预测正确率都低于历史任何 时刻"。 即便如此,马克斯仍在信贷市场中看到了相对的确定性。相比动荡的股市估值,信贷资产的回报路径更 加可预期。 他指出,在过去47年非投资级信贷的经验中,约99%的发行人都履行了承诺。在宏观变量充满不确定 的时刻,这种由契约支撑、违约代价明确的资产,或许正体现出一种"以静制动"的投资逻辑。 关税不仅搅乱了经济、市场,也搅乱了全球人心。 "这是我职业生涯中,见过最大的一次环境转变。" 橡树资本联合创始人霍华德·马克斯 在美东时间4月 4日接受彭博访谈中的这句判断,揭示了一个正被深刻重构的时代。 从贸易摩擦到关税升级,全球经济秩序正处于被巨力搅乱的阶段。 马克斯直言: "我们过去假设未来会像过去,但这一次,没有人知道六个月后的规则会是什么。" 他的核心观点不是判断市场是否便宜,而是指出当前环境下, "对未来的可知性比过往任何时候都更 低" 。 邓普顿所说"在最悲观的时候买入"或许仍有效,但马克斯的提醒是:我们可能还没到那个"最悲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