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文旅开发
icon
搜索文档
一家温泉旅馆,如何拯救日本小城?
虎嗅· 2025-10-14 09:59
行业现状与问题 - 过往文旅开发项目普遍存在大拆大建、套壳IP的问题,开发商常在完成楼盘销售后退出,导致项目难以持续 [2][3] - 当前多数文旅开发以“开发”为幌子,真实目标可能是转移文旅投资资金,真正依靠项目盈利的企业凤毛麟角 [3][4] - 国内文旅项目普遍存在前期预算感性、中期施工赶工、后期运营靠运气的现象,项目三年存活率已属优秀 [4] - 国内文旅项目存在美学不统一、运营不协同的根本问题,导致游客难以停留,例如充斥同质化网红路牌、浮华夜游及混乱的餐饮动线 [25][26] 成功案例:日本长门汤本温泉街再生计划 - 长门汤本温泉街在2005年后一度衰落,空置率高,类似国内“空心村”,市政府于2016年邀请东京团队启动更新,目标为打造可漫步、停留的小镇 [8][9] - 星野集团董事长星野佳路因看到整条街商户均愿意参与共建,而非仅依赖酒店品牌,决定加入评审并支持该计划 [11] - 再生计划的核心策略是让酒店融入当地文化,成为老街的“接口”,使住客感觉街区是旅馆的延伸,同时街区资源对住客开放共享 [12][13] 政府与企业的协同策略 - 政府负责重资产投入与保养,包括重建公共浴场“恩汤”、建设河岸缓坡步道、亲水阶梯及统一的夜间灯光系统,形成可漫步的主动线 [14][15][16] - 酒店则专注于轻资产运营,将服务移植到公共空间,例如在河边提供移动茶点服务,以人手和时间投入创造出高记忆度的私域体验场景 [17][18] - 双方在审美与规则上高度协同,街区导视的字体、色温、材质彼此呼应,酒店手绘地图与路边标识精准对照,夜间灯光柔和克制,降低游客认知负担 [27][29] 运营协同与体验优化 - 酒店、餐饮商家与当地店铺在运营上实行时段协同,酒店会根据街区节奏(如散策线路、灯笼点亮时间、餐厅营业时间)编排住客活动,避免拥堵与冷场 [34][35] - 这种协同体现在日常的高密度细节中,使住客无需提前规划,体验自然流畅,街区氛围一致,最终形成共享路线与互通体验 [36][37][38] - 成功的协同运营激活了街区经济,最初关闭的店铺陆续开业,街区热度提升吸引了更多参与者,形成良性循环,街区本身成为酒店价值的最佳诠释者 [41][42]
*ST正平股价涨幅异常将停牌核查,此前被处罚正面临股民索赔
搜狐财经· 2025-10-01 09:08
股票交易异常与停牌核查 - 公司股票自2025年9月1日至9月30日累计涨幅达101.86% 期间出现15天涨停并4次触及异常波动 [2] - 因短期涨幅与同期上证指数及建筑行业严重偏离 公司股票自2025年10月9日起停牌核查 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5个交易日 [2] - 公司存在终止上市风险 2024年年报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且股票已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2] 公司财务与经营状况 - 2024年至2025年第二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13.62亿元 1.47亿元和3.44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28.53% -38.29%和-37.77% [4] - 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84亿元 1457.15万元和-8812.21万元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分别为8.97% 187.99%和-12.40% [4] - 公司同期资产负债率分别为90.92% 90.60%和92.22% 显示高负债状态 [4] - 公司面临矿产资源开采能力不足 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尚未解决及业绩持续亏损等问题 [2] 历史行政处罚与法律风险 - 公司于2024年3月29日收到中国证监会青海监管局《行政处罚决定书》([2024]1号) [2] - 青海证监局决定对正平股份责令改正并给予警告 处以150万元罚款 对相关责任人金生辉 金生光等分别处以罚款 总额达740万元 [3] - 凡在2024年1月22日收盘时持有公司股票的受损投资者可依法索赔 [3] - 天眼查信息显示公司自身天眼风险497条 周边风险821条 历史风险539条 预警提醒风险345条 [4] 公司基本信息与业务构成 - 公司成立于1996年3月18日 注册资本为69962.3237万人民币 法定代表人为彭有宏 注册地址在青海省西宁市 [3] - 主营业务为基础设施建设 文旅+产业综合开发和有色金属矿业 [3] - 公司董事长为田世生 董秘为王蕙 员工人数为955人 实际控制人为金生光 金生辉 李建莉 [4] - 公司参股42家公司 包括青海路拓工程设施制造集团有限公司 贵州思源供水有限公司等 [4]
603843,停牌核查!一个月内15天涨停
证券时报· 2025-09-30 20:15
股票交易异常波动与停牌核查 - 公司股票自2025年9月1日至9月30日累计涨幅达101.86%,其间出现15天涨停和4次交易异常波动 [1] - 公司股价短期涨幅与同期上证指数及建筑行业表现存在严重偏离,最新滚动市盈率为亏损,市净率为13.19,严重高于同行业水准 [1] - 为维护投资者利益,公司股票自2025年10月9日起停牌核查,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5个交易日 [1] 公司财务状况与经营业绩 - 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3.62亿元,归母净利润为-4.84亿元,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44亿元,归母净利润为-0.88亿元,业绩持续亏损 [1] -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文旅+产业综合开发和有色金属矿业 [1] 终止上市风险 - 因2024年年报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公司股票已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2] - 同时因2024年度内部控制被出具否定意见、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及存在违规担保情形,公司股票被叠加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2] - 若相关非标意见所涉事项在2025年度无法消除,公司股票将被终止上市 [2] 矿产资源开发风险 - 公司全资子公司格尔木生光矿业开发有限公司虽持有《采矿许可证》,但公司开采能力不足 [2] - 矿产资源开发未来需大规模投入,但公司目前无充足资金、人员及设备用于后续开采,后续开采进展及能否产生收益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2] 公司治理与资金占用问题 - 2024年公司控股子公司贵州水利实业有限公司的少数股东欣汇盛源存在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实际占用资金为1320.92万元 [3] - 截至公告日,欣汇盛源已以现金方式归还900万元,占用余额为420.92万元 [3]
普惠金融赋能实体经济“三箭齐发”
南方都市报· 2025-09-30 07:15
普惠金融服务规模与成效 - 截至2025年8月末,普惠金融重点领域贷款余额超365亿元,较年初新增近34亿元 [5] - 专精特新企业授信覆盖率超30%,高新技术企业覆盖率超20%,相当于每3家专精特新企业中就有1家获得授信 [5] - 近两年累计走访小微企业超2.1万户,累计提供授信超210亿元 [8] 支持科技创新与制造业升级 - 通过构建数字化风控模型,将“技术专利”、“产业链地位”等无形资产转化为信用资产,解决轻资产科创企业融资困境 [6] - 线上推广“科创贷”、“抵押贷”,线下发力“科技通宝”、“惠制造”等场景化服务,形成公私联动的普惠生态 [6] - 向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佛山市凯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提供8000万元金融支持,助其投资1.2亿元建设年产PVC板材71430吨项目 [7] 提升小微企业服务覆盖面与获得感 - 深化银政企合作,2025年参与超10场银企对接会,覆盖3000余户企业 [8] - 2025年以来借助政府转贷基金为1140余户小微企业成功转贷超47亿元 [8] - 本年普惠贷款平均利率较上年末下降约28个基点 [8] 特色金融产品创新 - 针对餐饮业创新推出“粤菜师傅贷”,个人最高额度200万元、企业最高额度1000万元,免抵押、利率优惠、期限最长10年 [9] - 向佛山市某饮食服务有限公司提供350万元中期流动资金贷款,助其完成酒楼装修改造 [9] 服务乡村振兴与文旅融合 - 截至2025年8月末,涉农贷款余额近120亿元,增速超28%,规模近三年增长超5倍 [10] - 向“高明三洲黑鹅”产业链企业肇庆市杨和海鹏食品有限公司提供1000万元中期流动资金贷款,支持全产业链布局 [10] - 创新推出“惠如愿·文旅贷”,已为超1300户企业提供授信超90亿元,支持“环两江”区域核心景区建设 [10][11] - 向樵山文化中心、皂幕山旅游开发公司等文旅企业分别提供1000万元中长期贷款,用于场馆运营与景区升级 [11]
*ST正平2025年9月15日涨停分析:基础设施建设+文旅开发+有色金属
新浪财经· 2025-09-15 09:55
股价表现 - 2025年9月15日触及涨停 涨停价3.83元 涨幅4.93% [1] - 总市值26.80亿元 流通市值26.80亿元 [1] - 总成交额226.02万元 [1] 业务构成 - 主营涵盖基础设施建设 文旅+产业综合开发 有色金属矿业 [2] - 提供基础设施投资咨询服务 [2] 行业驱动因素 - 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国家经济发展重要支撑 在稳增长背景下可能获得更多国家投入 [2] - 文旅产业持续复苏发展 旅游旺季带来板块关注度提升 [2] - 有色金属矿业受市场供需和价格波动影响 近期部分金属品种价格上涨 [2] 市场热度 - 基础设施建设板块部分个股表现活跃 [2] - 文旅板块受到投资者青睐 [2] - 有色金属价格波动带动相关矿业公司股价表现 [2] 资金与技术面 - 涨停前可能存在资金关注迹象 [2] - 积极技术信号如MACD金叉或BOLL通道突破可能吸引资金流入 [2]
玉湖三期方案亮相 明年年内完工
每日商报· 2025-09-05 07:39
项目概况 - 玉湖项目位于余杭区良渚新城商务核心区 总占地面积688亩 东至杭行路 西至西塘路 南至良运街 北至郁宅路[1] - 项目串联良渚古城遗址与京杭大运河两大世界文化遗产 与中国美院良渚校区等文化地标形成联动效应[1] - 项目集美术馆 市集 营地等6大特色业态于一体 定位为"没有天花板和围墙的艺术馆"[1] 三期建设规划 - 三期用地面积7.6万平方米 其中水域面积2.6万平方米 陆域面积5万平方米(含公园绿地3.6万平方米)[2] - 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地下车库 配套用房 星河揽月挑台 泵道乐园 绿道及游憩小广场 预计2025年内完工[2] - 将建造950平方米星河揽月挑台 具备生态观景和文艺演出多功能用途[2] - 新建750米绿道完善环湖步道系统[2] - 配套用房采用良渚文化散点式布局 建设两组100-200平方米单体建筑群 通过二层连廊实现互联[2] 配套设施 - 新建地下车库建筑面积18050平方米 提供530个车位缓解区域停车压力[3] - 规划3500平方米泵道乐园 满足滑板 轮滑等新兴运动需求[2] - 未来将引入集高端酒店 办公写字楼和空中花园于一体的商业中心[3] 战略意义 - 项目强化商业商务和文化生态功能 完善文化配套设施[3] - 通过多样化公共空间设计增强运营灵活性与持续性[2]
金利华电:目前文旅业务还在规划中
证券日报· 2025-09-03 18:15
文旅业务规划 - 文旅业务目前处于规划阶段 [2] - 业务推进和开发存在不确定性 [2] - 后续项目开发情况将通过公司公告披露 [2]
思美传媒:双主业协同发展,以科技赋能驱动可持续增长
搜狐财经· 2025-08-29 11:56
业绩表现与战略方向 - 公司发布2025年上半年业绩报告 持续推进以新传媒与新文旅为核心的战略 为未来持续成长奠定基础 [1] - 公司深化传媒+科技+文旅的融合发展模式 依托AI技术和资源整合能力提升主营业务竞争力 探索新的增长路径 [2] 政策环境机遇 - 国家持续推进消费品以旧换新和数字中国建设 推动消费升级与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 为数字营销服务带来广阔需求 [1] - 四川省明确提出深化文旅融合发展 加快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公司依托控股股东四川旅投的属地资源获得发展机遇 [1] 传媒业务发展 - 公司大力推进AI技术在广告营销全链条应用 实现创意生成 投放优化与效果分析的智能化升级 [1] - 旗下子公司推出智能投放系统AdPex 与Apple Ads达成合作 拓展国际业务空间 为广告主提供高效跨境营销解决方案 [1] - 公司持续深化与国内主流媒体平台协作 巩固和扩大头部客户资源 夯实主营业务基础 [1] 文旅业务进展 - 公司依托品牌策划与数字传播经验 积极参与地方文旅项目开发与推广 合作打造融合地域文化与现代传播手段的文旅产品 [2] - 公司与阿里集团旗下阿里云·无影云建立战略合作 共同推动数字技术在乡村旅游 文化体验等领域的落地应用 [2] - 公司通过文旅产品助力地方文旅品牌升级与乡村振兴 [2]
产业援藏 从“输血”到“造血”
证券时报· 2025-08-25 07:42
产业援藏模式转型 - 西藏经济发展从"输血"到"造血"的关键跨越中 产业援藏成为关键一环 带来资金 技术 理念与产业生态 [2] - 产业援藏以"授人以渔"的智慧持续激活西藏经济的"造血"机能 [1][4] 能源与矿业领域援藏项目 - 多布水电站周边的文旅项目藏南桃谷由深圳市南山区和华侨城集团负责落实 目标打造为深圳援藏名片 [2] - 国家能源集团尼洋河公司提出"建设一个项目 形成一个景区 带动一方经济 造福一方百姓"的理念 [2] - 中国宝武集团入主西藏矿业体现产业援藏的社会责任担当 2022年联合子公司投资近60亿元建设碳酸锂生产线并提取钾肥资源 [2] - 扎布耶项目已知锂资源约180万吨 钾资源共生+伴生量约为1500万吨 [2] 援藏项目经济效益与产业带动 - 西藏矿业扎布耶项目开发中运输和劳务业务委托当地公司 三年内当地农民增收接近6000万元 [3] - 西藏矿业采矿技术和工艺与当地产业共享 成立联合实验室打造适合西藏的原创技术策源地 [3] - 广东省援建粤林产业园作为产业援藏标杆工程 旨在精准扶贫和促进产业化集聚 [3] - 林芝喜马拉雅第三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带动其他企业入驻 林芝现有2家化妆品公司 西藏共11家化妆品公司 [3] 援藏资金与项目规模 - 中央第十批援藏干部人才协调落实166.54亿元援藏资金 实施2900余个项目 打造培育747个特色品牌 [3]
【辉煌60载 魅力新西藏】高质量发展跑出“加速度” 雪域高原谱新篇
央视网· 2025-08-17 19:42
经济发展 - 2025年上半年西藏实现生产总值1382.72亿元 同比增长7.2% 增速连续多个季度位居全国前列 [1] - 西藏全区生产总值达到第一个千亿用了50年时间 第二个千亿仅用6年 2025年有望突破3000亿元 [2] - 2024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5444元 农牧民居民21578元 分别是1965年的121倍和199倍 [2] 产业发展 - 绿色矿业和清洁能源等优势产业加速布局 [1] - 山南措美风电场完成首台风机吊装 投产后可满足12万户家庭用电 [2] - 日喀则6000亩黑青稞种植基地实现科技赋能 高品质青稞产品远销上海等地 [2] 旅游业 - 2025年1-6月西藏接待游客3218万人次 旅游收入超315亿元 [1] - 阿里地区塔尔钦国际小镇二期建设完工 文旅产业带来新发展机遇 [2] 基础设施 - 截至2024年底西藏公路通车总里程12.49万公里 铁路运营里程1359公里 [2] - 开通183条国际国内航线 构建"空中金桥"网络 [2] 民生改善 - 2025年上半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7.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