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光伏
搜索文档
向蔚蓝深处进发 打造现代海洋经济发展高地
大众日报· 2025-05-25 08:34
海洋经济发展 - 202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挥山东海洋资源优势,打造世界级海洋港口群和现代海洋经济发展高地[1] - 2024年山东省海洋生产总值突破1.8万亿元,居全国第二位,同比增长6.1%,对全省经济增长贡献率达23.9%[3] - 山东布局《海洋产业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025-2027年)》,聚焦海洋人工智能、绿色港口等14个重点领域[5] 海洋产业转型 - 全球首艘15万吨级智慧渔业养殖工船"国信1号2-1"交付,设计年产能3600吨高品质鱼类,实现160余项技术突破[2] - 2023年山东11个海洋传统产业增加值7510亿元(+6.9%),其中4个千亿级支柱产业占比77.5%[2] - 全球最大开放式海上光伏项目HG14国华100万千瓦投产后年发电17.8亿千瓦时,配套渔业养殖年收益超2700万元[3] 智慧港口建设 - 日照港全自动卸船机单机效率提升5倍,大宗干散货智慧系统作业效率提升30%,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3倍[4] - 青岛港自动化码头桥吊单机效率62.62自然箱/小时(13次刷新世界纪录),烟台港AGV取放车效率提升140%[5] - 山东港口2024年货物吞吐量突破18亿吨(全球第一),集装箱吞吐量4400万标箱(全球第二),开通航线357条[5] 海洋科技创新 - 2024年山东海洋领域获5项国家科技奖,占全国海洋领域50%[6] - 日照海龙湾建成全国首个退港还海修复工程,烟台长岛实现江豚、斑海豹洄游[8] - 潍坊滨海区创新"柽柳+肉苁蓉"种植模式,推动盐碱地生态修复[8] 海洋生态保护 - 烟台八角湾水质连续达Ⅰ/Ⅱ类标准,近岸海域优良水体比例100%,入选美丽海湾案例[7] - 2024年山东近岸海域优良水质比例93.6%,美丽海湾案例数量全国第一[8] - 八角湾规划"十四五"末旅游年收入超100亿元,接待游客800万人次[7]
京津冀一周观察丨前4月京津冀出口创历史新高,邯郸通报生猪注水问题
观察者网· 2025-05-21 10:16
京津冀区域出口 - 2025年前4个月京津冀区域进出口总额1.43万亿元人民币,占全国进出口总值的10.1%,其中出口4454.6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增长1.7% [1] - 北京是拉动京津冀出口增长的关键因素,占比45%,较2024年同期提高1.4个百分点,上拉京津冀出口增速2.1个百分点 [1] - 4月京津冀出口1216.6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增长8%,增幅为2024年6月以来新高 [1] - 民营企业出口增长强劲,新兴产业出口保持增长,自主品牌占比提升 [1] 5G规模化应用 - 北京已建成5G基站超14万个,5G终端连接数超350万 [2] - 北京计划到2027年底全面实现5G规模化应用,成为国内领先的5G应用标杆城市 [1] 生育友好型社会建设 - 京津冀三地签署《京津冀人口家庭发展工作交流合作框架协议》,从生育支持政策体系、重点人群服务体系建设、数据共享机制和生育友好文化圈四个方面加强合作 [2] 绿电交易 - 北京与新疆首次实现错峰绿电交易,4月完成1200万千瓦时交易量,形成"新疆绿电午间发、北京负荷晚间用"的新模式 [2] - 绿电主要来自新疆阿勒泰、哈密等地区的光伏发电企业,通过特高压直流工程通道输送,满足国家大剧院等部分电力用户的绿色用能需求 [3] 氢能产业 - 北京将氢能产业作为"十五五"规划研究的重点方向,聚焦制、储、运、加产业链条,加快培育领军企业 [3] - 推进液氢重卡、沼气制氢、制加氢一体站等重点项目建设,深化塑粉材料、关键零部件等领域的技术创新 [4] 服贸会 - 2025年服贸会将于9月10日至14日在首钢园区举办,已有3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意向设展办会 [5] - 服贸会自2012年创办以来累计吸引198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19万展客商参展参会 [5] 海上光伏项目 - 河北首个海上光伏项目——秦皇岛市1800兆瓦海上光伏示范试点项目首块网架平台成功吊装,进入大规模施工阶段 [6] - 项目总投资约144亿元,建成后年均发电量约27.5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煤84万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碳215.95万吨 [6] 港航建设 - 2025年一季度河北省港航建设项目完成投资18.4亿元,同比增长17.3%,为季度计划的114.9% [8] - 2024年河北省港航建设项目完成投资超80亿元,同比增长19.9%,全省港口货物吞吐量14.05亿吨,增速3.1% [8] 平台经济 - 天津市平台经济一季度营收达1578亿元,同比增长23% [10] - 云账户2024年实现收入1220亿元,纳税74亿元,位列中国民营企业500强90位 [11] - 一季度天津市居民生活服务平台营收327亿元,同比增长35% [11] 新能源小客车指标 - 北京市在定向增发4万个新能源小客车指标的基础上,再次增发2万个指标,2025年小客车指标配额16万个,其中增发新能源指标6万个 [12]
第一轮通知 | 2025(第五届)海洋清洁能源技术与装备高峰论坛
DT新材料· 2025-05-18 23:13
海洋清洁能源产业发展现状 - 我国海洋清洁能源开发能力稳步提升,涵盖海洋氢能、海上风电、海上光伏、海洋能等领域,呈现百花齐放态势 [1] - 2024年海上风电持续高增长,加速向漂浮式和机组大型化发展 [1] - 多个沿海省份海上光伏项目相继获批,项目开工投产迎来小高潮 [1]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型漂浮式潮流-波浪能联合发电装备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启动 [1] 长三角地区发展成果 - 江苏省海上风电并网容量全国领跑 [1] - 江苏省计划2027年建成千万千瓦级海上光伏基地 [1] - 全球首个海水制氢装备基地在常州投产 [1] 论坛活动安排 - 论坛主题为"融合发展·创新驱动",将于7月23-25日在南通举办 [1] - 同期举办青年科学家10²论坛、产业发展与创新技术全体大会、圆桌对话、四大专题论坛 [1] - 特色活动包括产业需求对接、创新产品与技术展览、产业报告与项目地图发布、参观交流 [1] 专题论坛议题 海上风电 - 科学理论:风资源测评、叶片气动载荷、基础运动抑制等 [7] - 关键技术:锚固基础、系泊系统、支撑结构、大型化风机等 [7] - 工程实践:风渔融合、风渔光融合、海上风电制氢等 [7] 海上光伏 - 技术创新:复合管桩、浮体结构形式创新、系泊方式优化等 [7] - 工程实践:风光同场、渔光互补、海上光伏与海洋油气田融合等 [7] 海洋氢能 - 技术方向:海上风电/光伏制氢、直接海水制氢、海上浮式平台一体化制氢 [8] - 关键技术:高选择性长寿命催化电极开发、耐盐高性能关键堆叠材料开发等 [8] 产业报告与项目 - 《2025海洋清洁能源产业报告》将梳理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 [11] - 《全球浮式风电项目地图2025》将更新欧洲、亚洲最新浮式风电项目进展 [11] 参会单位与规模 - 上届论坛吸引150多家企业和科研单位,300多位参会代表 [13] - 参会单位包括明阳智能、隆基、金风科技等上市企业,以及中电建、中能建、中交等建设单位 [13]
新能源,重大突破!
天天基金网· 2025-04-30 14:08
新能源赛道重大利好 - 我国首个高风速海域海上光伏项目——三峡集团东山杏陈180兆瓦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年平均发电量3亿千瓦时,年减排二氧化碳24万吨[2][4] - 项目采用自主研发的"多桩+斜撑"支架结构和抗台风设计,攻克强风浪冲击技术难题,为同类海域开发提供可复制经验[4] - 配套建设110千伏升压站和18兆瓦/36兆瓦时储能系统,未来计划实施上层光伏发电+下层渔业养殖的立体开发模式[4] 海上光伏行业发展趋势 - 海上光伏正成为能源转型核心赛道,处于试点示范向商业化运营过渡的关键阶段[2][6] - 前瞻产业研究院预测2027年中国海上光伏装机将突破60GW(6000万千瓦),市场规模达2400亿元[2][6] - 2025-2027年将迎来大规模装机加速期,2030年前后实现全面规模化发展,成本有望降至4000元/千瓦以下[6] 技术突破与项目进展 - 三峡东山项目是我国首个高风速海域(最大风速48米/秒)成功并网的海上光伏项目[4] - 国华投资山东垦利1GW项目为全球首个吉瓦级海上光伏项目,采用2934个钢桁架平台式固定桩基[4] - 海上光伏支架及装机工程成本占比最高,与传统陆上光伏组件主导的成本结构形成差异[6] 政策与市场前景 - 在"双碳"目标下,海上光伏能缓解陆上用地紧张,就近消纳沿海电力负荷[6] - 国际能源署预测2030年全球海上光伏装机达500GW,中国将占据重要份额[6] - 沿海省份计划建设千万千瓦级基地,江苏目标2027年达10GW[6]
4月30日财经热点解读:节前暗流涌动!三大信号预示五月变盘玄机
搜狐财经· 2025-04-30 08:59
美股市场 - 道指连续六天上涨但存在潜在风险,科技股因超微电脑业绩暴雷面临估值危机,服务器库存周转天数升至92天,客户延迟提货导致订单削减18% [2] - 消费者信心指数跌破疫情时期低点,可支配收入中位数下降4.2%,反映市场消费能力减弱 [2] A股市场 - 茅台呈现分化表现,飞天茅台批价跌破2500元,显示高端消费降级趋势,而系列酒茅台1935推动单季营收突破百亿,轻奢市场成为新增长点 [3] - 万科回款率超100%但依赖资产处置,三个月内抛售商业地产超200亿,反映房企普遍采取断臂求生策略 [3] 能源行业 - 三峡集团阳江台风区海上光伏电站并网发电,发电量超预期15%,技术突破带来2400亿市场空间 [4] - 抗腐蚀支架(中集来福士订单排至2026年)和柔性电缆(东方电缆独家供应)成为主要受益领域 [4] 投资策略 - 建议仓位控制在五成,配置长江电力(股息率4.3%)和中国神华(低成本坑口煤) [5] - 关注错杀机会如中微公司(中标长江存储12台刻蚀机订单)和中芯国际(港股折价32%) [5] - 对冲组合包括3%仓位的黄金ETF(山东黄金港股折价38%)和2%仓位的美元货币基金 [5] 市场观测点 - 5月15日MLF利率若下调超10BP可能推动大消费赛道估值修复 [6] - 5月20日5年期LPR调降或刺激家电、建材板块 [6] - 5月23日美联储纪要若提及缩表放缓可能带来科技股布局机会 [6]
利好来了!新能源,重大突破!
券商中国· 2025-04-29 19:55
新能源赛道重大利好 - 我国首个高风速海域海上光伏项目——三峡集团东山杏陈180兆瓦电站实现全容量并网 年均发电3亿千瓦时 节约标煤9 02万吨 减排二氧化碳24万吨 [2][4] - 海上光伏正成为能源转型核心赛道 政策推动下从试点迈向商业化运营阶段 2025-2027年将加速推进大规模装机 [2][7] - 前瞻产业研究院预测2027年中国海上光伏装机突破60GW 市场规模达2400亿元 2030年实现全面规模化发展 [2][7] 里程碑技术突破 - 东山项目采用自主研发"多桩+斜撑"支架结构和抗台风基础设计 攻克48米/秒风速海域建设难题 配套18MW/36MWh储能系统 [4] - 全球最大开放式海上光伏项目——国华投资山东垦利1GW项目采用钢桁架平台式固定桩基技术 安装2934个光伏平台 首创66kV海缆长距离输电技术 [4][5] - 项目探索"上层光伏+下层养殖"模式 兼具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 对实现"双碳"目标具示范意义 [4] 行业发展前景 - 海上光伏可缓解陆上用地紧张 靠近沿海负荷中心降低输电损耗 当前以桩基式"渔光互补"为主 漂浮式技术处实证阶段 [7] - 成本结构差异显著 海上项目支架及工程成本占比最高 规模化生产后成本有望降至4000元/千瓦以下 [7] - 中国沿海将形成多个千万千瓦级基地 江苏计划2027年达10GW "风光储氢一体化"模式提升综合效益 [7] - IEA预测2030年全球海上光伏装机达500GW 中国占重要份额 产业生态将趋于成熟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