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药

搜索文档
杨凌农高会海外展在乌兹别克斯坦开幕
陕西日报· 2025-10-18 08:04
10月16日,第32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乌兹别克斯坦展区活动于上合组织农业基地中 国(陕西)商品交易中心开幕。此次活动包含室内展、田间展以及国家农业高科技工业区项目开工仪式 三大板块,吸引了境内外超130家企业参展。 田间展围绕苹果良种繁育、节水灌溉、农资农机、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等板块,在上合农业基地中乌 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专门设立了"技术、品种、模式"展区,直观呈现中国农业科技成果及其在乌兹别 克斯坦的推广应用,使中国农业科技在乌兹别克斯坦能够"看得到、摸得着、听得懂、学得会、带得 走、用得上",让乌兹别克斯坦相关企业进一步了解农高会,持续扩大农高会和杨凌农科品牌的影响 力。 "我们将推动更多特色农产品、农业技术及农机装备'走出去',持续提升'杨凌农高会海外展'品牌影 响力。"杨凌农高会海外展负责人表示。(记者 马腾 通讯员 鹿赛) 此次海外展现场集中展示了农资农机、生物医药、特色涉农产品、文化创意产品、水果生鲜、优选 出口基地产品等六大类别共计数百种展品。当地农业企业代表和参会群众在展台前驻足参观、品鉴,纷 纷表示期望能与中方企业构建长期合作关系,将更多优质农业技术和产品引入乌兹别克斯坦市场, ...
航空大都市既聚产业又聚人气
河南日报· 2025-10-18 07:16
10月15日,央视综合频道《晚间新闻》报道,"十四五"期间,郑州航空港加快建设"空中丝绸之路",航 线通达全球200多个城市,内陆腹地变身对外开放新前沿。 新闻画面中,郑州航空港产业园内厂房林立,城市公园风景秀丽,一个高品质的现代航空都市正在中国 中部迅速崛起。 "近年来,郑州航空港城建投入超1500亿元,建成区面积增至140平方公里,城镇化率提高12.7个百分 点,10万群众从农民变工人、从村民变市民。"10月17日,在省委城市工作会议上,郑州航空港区党工 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田海涛作经验交流发言时介绍,该区坚持"融入大市场、建设大枢纽、发展大物 流、培育大产业、塑造大都市",推动"港产城园"融合发展,着力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新的核心增长 极。 以城促产,打造现代化国际化航空都市。高标准推进医科城、汽车城、大学城、会展城等片区开发建 设,全面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和吸引力,建设宜居宜业的产城融合示范区,坚持"一张网全覆盖",加快 城乡一体化发展,聚焦"吃住行、游购娱、教医保",构建"15分钟便民生活圈",建成投用公租房、保障 性租赁住房、人才房8万余套;引入河南省人民医院、河南省肿瘤医院等优质医疗资源和郑州大学河 ...
中外专家齐聚武汉 共话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发展
中国新闻网· 2025-10-18 05:05
中新网武汉10月17日电(卢琪)2025国际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亚太大会17日在武汉东湖高新区(又称"中国 光谷")开幕,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顶尖专家、产业领袖及投资人等约1600人参会,共同探讨生物材 料、组织工程、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等交叉领域前沿发现及成果转化。这也是该会议首次落地武汉。 开幕式现场,"国际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亚太大会共识"发布,旨在加强亚太地区各国家和地区间交流、 合作。同时,大会颁发TERMIS亚太终身成就奖、TERMIS亚太青年科学家奖、TERMIS亚太杰出研究 奖。 据了解,华中科技大学将"医工交叉创新计划"作为发展重点计划之一,牵头建成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 心、国家重大公共卫生实践医学中心等32个国家级科研创新平台,近年在医疗装备和生物医用材料、干 细胞研究和器官修复等领域牵头30多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在前沿生物材料、高端医学成像、干细胞治 疗、医疗器械监管等领域取得一批原创和转化成果,为武汉打造万亿级生命健康产业注入强大动能。 张胜民表示,本次会议将全球目光聚焦武汉、光谷,将带来更多国际投资及合作机遇,光谷在生物医药 产业方面具备优良政策、产业发展沃土,将吸引国内外创新成果转化及项 ...
2025年9月全球医疗健康领域投融资月报-动脉橙
搜狐财经· 2025-10-17 23:51
B 动脉智库 9月全球医疗健康领域按 2025 年 9 月全球医疗健康领域投融资月报 《2025年9月全球医疗健康领域投融资月报》由动脉橙发布,据动脉智库不完全统计,2025年9月全球医疗健康领域共发生175 起融资事件(不含IPO、定向增发等),披露融资总额约101.88亿美元(约727.16亿人民币),其中国内68起、总额9.56亿美 元,海外107起、总额92.32亿美元。环比8月,本月融资规模大幅上涨,事件数环比升约15.13%,融资总额环比升约 183.09%,共发生16起过亿美元事件(15起在海外、1起在国内),涉及专业药房、睡眠健康、生物制药、基因治疗等领域企 业,如Shields Health Solutions、Oura Health、Kriya Therapeutics等。细分领域中,生物医药融资事件数最多(73起,占 41.71%),数字健康融资总额最高(57.73亿美元,占56.67%),其中Shields Health Solutions获35亿美元融资居首,该公司为 全美超80个医疗系统提供专业药房服务。融资轮次上,A轮占比最高(31%),其次是B轮(18%)、未公开(17%)、种 ...
上交所发布“十四五”改革发展情况回顾:五年来沪市科技创新公司数量占比从32%升至41%
证券日报· 2025-10-17 23:39
10月17日,上交所发布"十四五"改革发展情况回顾。"十四五"时期,上交所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 主动融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稳步推进世界一流交易所建设。 目前,上交所已成为全球第三大股票市场、全球最大交易所债券市场、亚洲第二大ETF市场,期权交易 量也稳居全球同类产品前列。上交所表示,下一步,将紧紧围绕新要求新任务,砥砺前行、奋进担当, 坚定不移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为中国式现代化和金融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服务新质生产力聚点成面 以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全面注册制等重大改革为牵引,支持高科技企业发行上市和持续发展的制 度体系基本成形,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培育新质生产力势起新章。 含"科"量不断提升。五年来,沪市科技创新公司数量占比从32%升至41%,市值占比从27%升至32%, 期间新上市公司中近七成为科技创新企业。一批技术领军企业从无到有、汇聚成势,成为国家战略重要 支撑;传统型、支柱型企业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以产业跃升夯实经济基本盘。沪市集成电路、生 物医药、高端装备和新能源等产业公司数量较"十三五"同比接近翻番。其中,140家集成电路企业形成 完整的半导体芯片产业链;224家 ...
2025中国成都天使投资生态大会在成都高新区举行
搜狐财经· 2025-10-17 23:27
红星新闻网10月17日讯10月17日,2025中国成都天使投资生态大会在成都高新区举行。此次大会围绕"中试加速成果转化,资本成就新质未来"这一核心主 题,共同探讨"中试+基金"生态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关键作用,为成都高新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聚力蓄能。 早期资本规模超200亿元,大力投早、投小、投硬科技 大会上,成都高新区与富华资本、联想之星、鼎兴量子、险峰长青、道彤投资、中科创星等6家基金管理人(GP)集中签约,天使母基金累计合作规模已超 200亿元。该批天使子基金将聚焦新能源、新材料、第三代半导体、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领域,围绕"卡脖子"技术、国产化替代等项目开展投资,加快推 动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大会上还对2024年绩效评价优秀的合作天使子基金管理机构进行了颁奖。 作为全国首批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试点地区,成都高新区自2012年便开始探索以创新资本赋能科技创新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构建早期资本支持服务体系。通 过10余年、三个发展阶段的不断创新优化,成都高新区从最初仅有1支8000万元的国内首支由政府全额出资的创业天使投资基金"独苗",发展为今天规模超 200亿元的"资助—种子—天使—创投"早期资本"丛林",规 ...
成都在德国举行产业合作洽谈会 签约21个项目、总金额达87.6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7 23:12
会议概况与成果 - 2025中国(成都)—慕尼黑产业合作与对接洽谈会在德国慕尼黑举行,40余家成都制造业企业与德国政商界代表洽谈合作[1] - 洽谈会现场21项关键合作项目成功签约,总金额达87.6亿元人民币,覆盖先进能源、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及生产性服务业等重点领域[1][3] 成都产业实力与规划 - 成都拥有37个工业大类,规上工业营业收入突破2000亿欧元,工业投资增速连续13个月位居中国重点城市首位[2] - 成都构建“3+22+N”产业园区体系,形成“9+9+10”现代化产业体系,集中力量做强16条重点产业链,打造50个特色产业园区[2] - 成都培育2个万亿级产业集群和11条千亿级产业链,成功创建5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和8个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两项指标均位列中国副省级城市第一[2] 企业生态与园区发展 - 成都培育出通威、新希望等世界500强企业,拥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50余家,产业园区内集聚了4000余家外资企业[3] -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超过1.4万户,成都90%以上的新招引重大项目、80%以上的“四上”企业以及70%以上的市场化股权融资均集中在园区[3] 成都与德国合作基础 - 德国企业在成都深耕四十余年,一汽大众西南基地累计产量已突破650万辆,成都西门子工厂为全球首批“灯塔工厂”,其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产量占据全球半壁江山[4] - 中国西部唯一的中德中小企业合作示范区引入博世、苏尔茨等龙头企业,并推动库卡机器人等先进技术授权落地[4] 后续市场拓展活动 - 本次洽谈会是成都企业代表团赴德国、法国开展为期8天市场拓展活动的核心环节,在欧洲期间将密集举办10场“成都造·全球销”市场拓展系列活动[4]
复星医药控股子公司复星凯瑞拟增资扩股、实施跟投及采纳并实施股权激励
北京商报· 2025-10-17 20:35
复星医药表示,为充分调动复星凯瑞核心团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于本次增资同时,包括复星凯瑞现任 董事及核心管理层在内的14名跟投参与方拟通过跟投平台共计出资352.5万元认缴复星凯瑞合计308.107 万元的新增注册资本。本次跟投的投前估值与本次增资一致。 同时,为有效吸引、保留对控股子公司复星凯瑞业务成长具有重要影响和贡献的核心团队和关键人才, 激发创业激情,助力企业长远发展,10月17日,复星医药董事会及复星凯瑞股东会分别批准复星凯瑞采 纳及实施股权激励计划。根据该计划,复星凯瑞拟通过激励平台以0.76元/1元复星凯瑞注册资本的价 格、分批向拟激励对象授出对应共计不超过9321.9893万元复星凯瑞注册资本的激励权益(包括限制性股 权及期权);其中首批拟授出对应不超过7618.487万元复星凯瑞注册资本的激励权益。 北京商报讯(记者丁宁)10月17日晚间,复星医药(600196)发布公告称,深圳生物医药产业基金拟参与 公司控股子公司复星凯瑞的A轮融资,即拟分期出资共计6亿元认缴复星凯瑞不超过合计52443.7452万元 的新增注册资本。 ...
上交所“十四五”成绩单出炉
证券时报· 2025-10-17 20:13
市场整体表现与韧性 - 上证综指年化波动率为15.9%,较“十三五”时期下降2.8个百分点 [1] - 沪市年均股息率接近2.5%,市场预期和投资者信心明显改善 [1] - 上交所已成为全球第三大股票市场、全球最大交易所债券市场、亚洲第二大ETF市场 [1] 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 沪市科技创新公司数量占比从32%提升至41%,市值占比从27%提升至32% [2] - “十四五”期间新上市公司中近七成为科技创新企业 [2] - 沪市集成电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和新能源产业公司数量较“十三五”同比接近翻番,分别达到140家、224家、260家和61家 [2] - 沪市公司研发投入从0.64万亿元升至1.07万亿元,增幅达66%,占全国企业研发投入规模近四成 [2] - 科创板公司累计形成专利12万项,研发强度中位数为12.6% [2] 制度创新与市场包容性 - “十四五”时期科创板新增上市公司376家,其中包括37家未盈利企业、6家特殊股权架构企业、4家红筹企业和13家适用第五套标准的企业 [3] - 上市时未盈利企业中已有22家实现盈利,比例超过40% [3] - 20家第五套标准上市企业中,19家已有核心产品上市,16家营收超1亿元,其中4家营收超10亿元 [3] 融资功能与市场发展 - “十四五”时期沪市股票首发融资额较“十三五”增长16% [4] - 债券市场发行总规模31万亿元,较“十三五”增长42%,其中产业债、ABS产品发行规模超10万亿元 [4] - REITs市场首发上市及扩募达51单和4单,募集资金1405亿元,市场占比近七成 [4] - 科技创新债券累计发行1.51万亿元,惠及超400家科创企业 [4] - 中小微企业支持债券发行规模超197亿元,为1800余家中小微企业提供支持 [4] - “并购六条”发布后,沪市披露资产重组996单、重大资产重组114单,同比分别增长20%、138% [4] 投资生态与结构变化 - ETF产品规模从0.9万亿元增至4万亿元,累计增长近3.5倍 [5] - 新编指数约3500条,科创债ETF规模近1600亿元 [5] - 专业机构持有沪市A股流通市值较“十三五”末增长47%,其中各类中长期资金持有市值增长55% [6] - 专业机构交易占比上升12个百分点,科技创新公司成交占比由34%提升至48% [6] - 沪市公司营业收入、净利润年均复合增速分别为3.8%、4.6% [6] - 累计宣告分红金额7.32万亿元,较“十三五”增长51.2%,占全市场分红总额七成以上 [6] 对外开放与国际合作 - “十四五”时期沪港通累计成交99万亿元,较“十三五”增长275% [7] - 10家公司完成全球存托凭证发行,累计融资33.5亿美元 [7] - 沪市跨境指数产品规模超3200亿元 [7] 公司质量与监管 - “十四五”期间作出纪律处分近800单,其中三成以上为公开谴责等重型处分 [8] - “零容忍”打击财务造假或占用担保案件170余单,“强威慑”惩治违规减持行为50余单 [8] - 沪市各类退市合计93家,其中强制退市70家、通过主动退市等多元化出清23家 [8]
上交所:“十四五”时期沪市公司研发投入从0.64万亿元升至1.07万亿元
证券日报网· 2025-10-17 20:04
本报讯(记者毛艺融)10月17日,上交所发布"十四五"改革发展情况回顾。上交所表示,五年来,沪市科 技创新公司数量占比从32%升至41%,市值占比从27%升至32%,新上市公司中近七成为科技创新企 业。 创新动能积厚成势。五年来,沪市公司研发投入从0.64万亿元升至1.07万亿元,增幅66%,已占全国企 业研发投入规模的近四成;近300家次公司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科创板公司累计形成专利12万项, 研发强度中位数12.6%,持续领跑A股各板块。 沪市集成电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和新能源等产业公司数量较"十三五"同比接近翻番。其中,140家 集成电路企业,形成完整的半导体芯片产业链;224家生物医药企业,科创板已成为全球第三大生物医 药企业上市地;260家高端制造、61家新能源企业,成为引领新兴领域发展的链主和中坚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