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业

搜索文档
4月经济数据表现与资产指向
2025-05-19 23:20
纪要涉及的行业 中国宏观经济、高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集成电路、工业机器人、新能源车产业链等)、消费行业(商品消费、服务消费)、地产行业、制造业(电子业、消费品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基建行业(新基建)、资本市场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经济基本面**:4月中国实际GDP同比增长约5.5%,经济基本面保持强劲韧性,为全年经济增速目标提供支撑,但需关注美国对华关税生效后的潜在影响;尽管美国新增关税税率达30%可能使中国实际GDP下降约0.7个百分点,但内外宏观环境改善及国内政策储备充足,中国经济有望维持较好韧性[1][2][9] - **生产端**:维持较强景气增长,产业升级加速,高技术产业生产增速逆势扩张;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虽因基数影响回落但仍超6%,优于2024年平均水平;不过5月生产可能受影响,PMI新订单指数回落,私营企业工业增加值和中小企业信心指数下降[3][4] - **消费端**:延续结构性特征,社零增速同比增长约5%,两新商品消费表现突出,商品消费强于服务消费,但预计下半年服务消费将成内需重要支撑[1][5] - **地产端**:需求端逐步企稳,新房销售和房价呈现企稳趋势;供给端指标下行,地产开发投资边际转弱,处于寻底过程,投资增速与房企资金来源缺口保持稳定[1][6] - **投资端**:4月投资增速小幅回落,制造业投资具韧性但电子业受关税影响回落,基建投资保持10%左右高增长,新基建投资增长强劲;外需压力下,基建稳增长诉求可能提升[1][7][8] - **资本市场**:今年可能成为中国宏观叙事转折年,压制中国经济与权益资产表现的周期性因素接近尾声,制造业优势及AI技术突破带来利好,中国权益资产有望告别传统低估值状态,迎来重估机会;可围绕科创、消费、全球经济结构变局及出口链条修复四个方向把握投资机会[10][11][12]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2025年4月部分经济指标如出口、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较3月有所回落,但仍好于2024年及一季度平均水平[2] - 短期抢出口需求对生产衔接程度形成支撑[4] - 两新政策持续发力显效带动相关消费修复动能,低通胀背景下消费实际增速表现良好[5] - 两新板块支撑制造业投资韧性,消费品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保持高增长[8] - 5月7日一揽子金融政策落地,政策呵护基调保持连续性[10]
经济第二大省,这次有点慢了
虎嗅APP· 2025-03-23 18:11
文章核心观点 全国13省份公布2024年人口数据,江苏常住人口零增长引发关注,人口流动受经济产业等因素影响,各省份人口变化情况不同,江苏等省份需积极应对人口形势变化 [1][2][3] 分组1:江苏为何零增长 - 2024年江苏常住人口8526万人与2023年末持平,零增长原因是自然人口下降明显和机械人口增幅有限 [4] - 2024年江苏人口自然增长率 -2.5‰低于全国的 -0.99‰,净流入人口21.3万人,与自然人口作用后常住人口零增长 [4][5] - 2024年浙江、福建常住人口分别增量43万、10万,广东预计常住人口规模扩大,江苏人口增长速度相对慢,2014 - 2023年累计增长率仅7.39% [6][7] 分组2:经济结构影响 - 经济产业发展影响人口流向,民营经济强的浙江和广东吸引人口能力更强,江苏传统制造业就业带动有限且面临转型压力,服务业发展稍慢 [9][10] - 江苏自然人口减量较大,原因包括较早执行计划生育、城镇化高成本抑制生育意愿、老龄化程度高和婚育年龄群体占比少 [11][12] - 江苏人口走势影响区域经济,应加强监测预警、调整产业结构、优化政策环境,当地已推行生育和人才政策应对人口形势 [12][13] 分组3:山东常住人口减少超40万 - 13个公布数据省份中,浙江、福建、海南、安徽和陕西常住人口正增长,经济产业是影响人口迁徙首要因素 [15] - 山东常住人口减量居前,原因是老龄化致自然人口负增长16.8万人,传统重工业占比偏重、人口体量大使流出数量明显 [16] - 陕西因省会西安吸引力实现常住人口增长1万人,安徽因合肥产业发展吸引人口流入实现增量2万人,海南常住人口增长5万人得益于自然增长和自贸港政策 [16][17]
陆家嘴财经早餐2025年3月6日星期四
Wind万得· 2025-03-06 06:32
热点聚焦 - 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今年GDP增长目标5%左右,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新增就业1200万人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2%左右等[2] - 2025年实施积极财政政策,赤字率4%左右,赤字规模5.66万亿元,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1.3万亿元、特别国债5000亿元,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4.4万亿元;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促进楼市股市健康发展[2] - 富时罗素对富时中国50、A50等指数进行季度审核变更,3月21日收盘后生效,富时中国A50指数纳入寒武纪 - U、中国联通、国泰君安,剔除中国广核、伊利股份、泸州老窖[3] 环球市场 - 美国三大股指全线收涨,道指涨1.14%,标普500指数涨1.12%,纳指涨1.46%;欧洲三大股指涨跌不一;亚太主要股指多数上涨[5] - 国际贵金属期货普遍收涨,国际油价全线下跌,伦敦基本金属多数收涨,芝加哥农产品期货主力合约集体收涨[5][6] - 欧债、美债收益率普遍上涨,纽约尾盘美元指数跌1.15%,非美货币多数上涨[6][7] 宏观 - 国家领导人强调经济大省挑大梁,江苏要在多方面发挥带头作用[10] - 今年开展“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2月财新中国服务业PMI录得51.4,高于1月0.4个百分点[11] - 央行3月5日开展3532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净回笼1955亿元;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金融“五篇大文章”指导意见[11] 国内股市 - A股三大指数震荡走高,工程机械、通信行业领涨,地产股跌幅居前;港股恒生指数涨2.84%,科技股、黄金股等表现强势[13] - 政府提出深化资本市场投融资改革,深交所理事长沙雁、北京证监局局长贾文勤分别提出相关建议[14]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开展或扩围支持科技创新“四项试点”,批复5家保险公司开展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14] - 多家公司发布公告,如通威股份异质结组件功率破纪录,五粮液2025年投资25.86亿元等[16][17] 金融 - 金融监管总局扩大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范围,批复5家保险公司开展长期投资改革试点[19] - 开展适度放宽科技企业并购贷款政策试点,三部门开展知识产权金融生态综合试点[19] - 3月以来外资行密集下调美元存款利率[19] 楼市 - 政府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因城施策调减限制措施,做好保交房工作[21] - 金融监管总局表示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审批贷款超6万亿,今年重点支持稳楼市和促转型[22] - 珠海市就保障性住房管理办法征求意见,提出收购商品房转保障性住房[22] 产业 - 政府推动商业航天等新兴产业发展,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新一代智能终端[24] - 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安排3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25] - 2月乘用车零售139.7万辆,同比增长26%,新能源车零售72万辆,同比增长85%[25] - 市场监管总局将出台网络交易相关监管办法,北京发布5G应用升级方案征求意见稿[26] - 问界M8将于4月上市,价格预计40万元左右[27] 海外 - 特朗普与特鲁多讨论关税问题,白宫重新审视对乌资金支持,特朗普呼吁废除《芯片法案》并将征对等关税[29] - 美联储“褐皮书”显示经济活动略有上升,英国央行首席经济学家表示通胀减缓或降息[29] - 美国、欧元区等多地公布经济数据,如美国2月ADP就业人数、欧元区1月PPI等[30][31] 国际股市 - 中概股表现强劲,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涨6.4%,万得中概科技龙头指数涨6.79%[39] - 2月特斯拉在德国注册量同比暴跌76%,苹果推出新款MacBook Air和Mac Studio[40] - 迪士尼将裁员约200人,马来西亚购Arm芯片设计蓝图,法拉第未来中东运营中心将投运[42] - 阿迪达斯2024财年净销售额增10.5%,拜耳2024年四季度销售额超预估[42] 商品 - 国内商品期货夜盘多数下跌,政府增强粮食等农产品稳产保供能力,国内成品油价“二连降”[44] - 生态环境部拟制定锂离子电池用再生黑粉原料进口管理要求,日本释放大米储备[45][46] - 国产电池级碳酸锂价格创逾4个月新低,上周美国EIA原油库存增加[47] - 周三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跌2.69%[48] 债券 - 银行间主要利率债收益率多数下行,国债期货收盘全线上涨,中证转债指数涨0.38%[50][51] - 政府稳妥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财政部、央行将进行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招投标[51] - 多起债券重大事件,如江苏南通三建失信、“25中化股SCP002”取消发行等[51] 外汇 - 周三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收盘上涨208个基点,中间价调升25个基点[53] 重要经济日程 - 3月6日有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小组会议、经济主题记者会等,多地央行公布利率决议[54][55] - 3月6 - 7日有沃尔玛全球电商启动大会、石油石化招标采购大会等活动[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