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航运业
icon
搜索文档
太平洋航运(02343.HK)涨超4%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0 11:13
公司股价表现 - 太平洋航运股价上涨4.03%,报收2.58港元 [2] - 公司股票成交额为2295.66万港元 [2]
空铁联运有望行李直挂和“一张票”
解放日报· 2025-10-20 09:37
当天,北外滩国际海运论坛同步举办,现场发布3项成果,分别是AI时代的航运新基建:Hi- Dolphin航运大模型;"中远海运天秤座"轮甲醇双燃料改造项目;上海港跨境电商运营中心建成投产。 Hi-Dolphin航运大模型是国内首个航运业垂直领域大模型,它能高效协同全链条业务,为航运业数 字化转型提供核心支撑。"中远海运天秤座"轮甲醇双燃料改造项目是全球首例大型集装箱船甲醇双燃料 系统改造,创新实现了主副机同步改造并采用船对船甲醇加注方案,为航运业低碳转型提供了可复制的 中国方案。上海港跨境电商运营中心建成投产,开创了国内跨境电商货物海运业务新模式,实现"场站 码头一体化、全程服务一站式"的智能高效运营。 虽然是铁路方面的专家,单杏花已连续几年参加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并在国际航空论坛上作为嘉 宾发言。这其实正是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的特色,让行业相关方都能相聚在一个平台,共话未来发展。 记者 王力 "我们正在探索创新铁路票制,优化空铁联运服务,比如与航司联合设计面向旅客直接销售的空铁 联运的'一张票',并且在高铁上设置行李车厢,实现空铁联运的行李直挂。"在昨天召开的北外滩国际 航空论坛上,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首席研究员 ...
担忧成本上升,威胁进行报复,美国施压致全球航运业减排计划搁浅
环球时报· 2025-10-20 07:08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陈子帅】"美国搅黄国际航运减排计划!"法国24小时新闻电视台18日以此为题报 道称,17日,在伦敦举行的国际海事组织(IMO)海洋环境保护委员会特别会议上,受美国威胁对支持 国家实施制裁的影响,一项拟定的旨在限制全球航运业温室气体排放的框架提案被迫搁置,各方决定将 最终表决推迟12个月。多位业内人士表示,谈判破裂对整治航运业污染排放的努力造成重大打击,表决 的推迟也让航运业陷入了不确定性之中。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美国政府曾大力阻挠全球航运业为自身气候污染埋单,为此进 行了声势浩大的反对运动。上周四,特朗普在"真相社交"平台发文称,他对投票感到"愤怒",并表示美 国"绝不会支持这项全球绿色新骗局税"。美国国务院还威胁要对支持该"碳税"的国家采取报复措施,包 括禁止相关国家船只进入美国港口、实施签证限制、提高费用,以及对支持由环保活动人士推动、会加 重美国消费者负担的气候政策官员实施制裁。 英国《金融时报》18日报道称,美国及其盟友在公开和私下对各国施加巨大压力。"这些人行为如同黑 帮。我在国际海事组织会议上从未见过此类行为。"一位IMO的资深人士表示。 路透社表示,美国政 ...
620万美元天价运费逆转!美港口火速降价70%,中国反制精准命中
搜狐财经· 2025-10-19 19:24
2025年10月,一艘巨型油轮停靠中国港口时,船方收到了一笔高达620万美元的额外费用。这不是一次偶然的收费错误,而是中国针对美国航运限制令的一 次精准反击。 因为在今年4月17日,美国突然宣布了一项决定。基于所谓的301调查,美国将矛头直指中国的海事、物流与造船业,出台了一系列针对中国航运企业的限制 措施。 美国的这一行为,本质上是试图通过打压中国航运业,来维护其自身在全球贸易中的主导地位。然而,美国万万没想到,中国会迅速且精准地予以反击。 反观美国,其打击逻辑更侧重于"国别来源",美国瞄准的是中国企业拥有或经营的船舶、悬挂中国旗的船舶,尤其是中国制造的船舶。针对中国制造的船 舶,美国设计了极具惩罚性的条款:在每净吨50美元的基础费率外,额外加征"每净吨18美元"或"每卸载集装箱120美元",并取两者中的较高者。 美国的这一举措,不仅是要增加中国航运企业的运营成本,更是试图直接打击中国作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的产业根基,今年上半年,全球51.7%的完工船 舶、68.3%的新接订单都来自中国。再看美国,商船年产量不足10艘,产能不及中国的1%,建造成本却是中国或韩国的3到5倍,看来他们高喊的"重振本国 造船业"的 ...
洲际船务(02409.HK):附属拟以1710万美元出售一艘船舶
格隆汇· 2025-10-19 18:26
交易核心信息 - 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Seacon Manila Ltd作为卖方,于2025年10月17日与买方BULK EXPORTS INTERNATIONAL INC订立协议,出售一艘名为SEACON MANILA的散货船 [1] - 该船舶建造于2016年,总吨位为21,168吨,出售代价为1710万美元 [1] - 交易涉及担保人,卖方将先根据光船租赁条款行使购买选择权获得该船舶所有权,随后再将其交付给买方 [1] 公司战略与财务影响 - 出售事项符合公司维持船队组合均衡以优化船队的持续战略 [1] - 董事认为出售是以合理价格处置资产的机会,将使公司能够改善营运资金状况并进一步加强流动性 [1] - 出售所得资金将用于为新船舶的收购提供资金,以优化公司的船队组合 [1] 行业与船队管理 - 公司将持续注视航运业的现行市场状况,并监察及适时调整其船队组合 [1]
洲际船务附属拟1710万美元出售一艘船舶
智通财经· 2025-10-19 18:20
交易核心信息 - 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Seacon Manila Ltd作为卖方,与买方BULK EXPORTS INTERNATIONAL INC订立协议,出售一艘名为SEACON MANILA的散货船 [1] - 该船舶建造于2016年,总吨位为21,168吨,交易代价为1710万美元 [1] - 交易预计于2025年10月17日完成 [1] 交易结构与安排 - 该船舶目前由拥有人根据光船租赁出租给卖方(即公司的附属公司) [1] - 卖方将根据光船租赁条款,按购买选择权价格先向拥有人购买该船舶 [1] - 卖方在购买船舶后,将根据协议立即将其交付给最终买方 [1] 交易战略目的与财务影响 - 出售事项符合公司维持均衡船队组合以优化船队的持续战略 [1] - 董事认为此次出售是以合理价格出售船舶的机会,能够改善公司营运资金状况并加强流动性 [1] - 出售所获资金将为收购新船舶提供资金,从而进一步优化公司船队组合 [1] 未来船队管理策略 - 公司将持续关注航运业的现行市场状况 [1] - 公司将监察并根据市场情况适时调整其船队组合 [1]
洲际船务(02409)附属拟1710万美元出售一艘船舶
智通财经网· 2025-10-19 18:17
交易核心信息 - 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Seacon Manila Ltd作为卖方,与买方BULK EXPORTS INTERNATIONAL INC订立船舶出售协议 [1] - 出售的船舶为SEACON MANILA,是一艘于2016年建造的散货船,总吨位为21,168吨 [1] - 交易代价为1710万美元 [1] - 交易预计于2025年10月17日完成 [1] 交易结构与安排 - 该船舶目前由拥有人根据光船租赁出租予卖方 [1] - 卖方将根据光船租赁的条款,按购买选择权价格从拥有人处购得该船舶 [1] - 卖方在行使购买选择权获得船舶所有权后,将根据协议将其交付予买方 [1] 交易战略目的 - 出售事项符合公司维持船队组合均衡以优化船队的持续战略 [1] - 董事认为出售是以合理价格出售该船舶的机会,可使集团改善营运资金状况并加强流动性 [1] - 出售所获资金将为收购新船舶提供资金,以进一步优化集团的船队组合 [1] - 公司将持续注视航运业现行市场状况,并监察及适时调整其船队组合 [1]
美国特别港务费生效,可惜算计出错,中国对等反制,美造船业要完
搜狐财经· 2025-10-19 13:15
美国特别港务费政策 - 美国自10月14日起对中国公司运营或挂中国旗的船只征收额外港务费,标准为每吨50美元,且未来每年增加 [1] - 政策意图为增加中国船舶成本,扶持美国低迷的造船业并提高美国本土产品竞争力 [1] 中国的反制措施 - 中国自同日起对美国公司运营或美资持股超25%的船只征收特别港务费,标准为每吨400元人民币,未来几年将逐步上涨至1120元 [1] 费用传导与影响分析 - 美国对中国船舶征收的费用最终将由美国进口商、零售商承担,并通过运费转嫁给美国消费者 [1] - 由于美国市场对中国商品需求巨大,消费者不会因此拒绝购买,该费用相当于美国对自身商品加征“通胀税” [1] - 中国对美国船舶收费将导致其因成本上升而失去竞争力,其他国家的船只可轻易替代市场份额极小的美国船舶 [2] 对造船业的影响评估 - 美国造船成本是中国的2到3倍,且交付周期长,船东不会因每年多交港务费而更换高成本的美国船只 [4] - 中国造船业拥有完整产业链、快速交货和低成本优势,美国无法通过此政策重振造船业 [4] 全球航运格局博弈 - 美国试图通过市场力量改变全球航运格局,但中国已是巨大消费市场而不仅是世界工厂 [5] - 中国的反制措施凭借强大的制造业和市场双重优势,精准有效,将在全球资本和产业流向上产生深远影响 [5]
忍耐后,中方对美国打出第二枪,交易全面冻结,中美相互征费
搜狐财经· 2025-10-19 02:53
中美贸易摩擦升级 - 中国对美国船舶加征“特别港务费”,作为对美国301调查最终报告决定对中国船舶加征费用的对等反制 [5][7] - 中国将韩华海洋在美国的5家子公司列入实体清单,禁止其与中国进行任何交易,因其为美国301调查提供了游说与实质性支持 [1][3] - 对等反制在加征的生效时间、费率口径及后续费用增长期限上均与美方设置形成镜像结构,旨在压缩对手政策选项 [7] 第三国企业的风险与困境 - 韩华海洋试图同时依赖中国钢材与配套产业链维持成本优势,并在美国市场寻求增量机会,其美国子公司被列入实体清单后成本端优势塌陷 [3][13] - 中国将“支持美国制裁的第三国企业”纳入反制清单,开启新范式,迫使全球企业董事会重新估算“站队成本” [3] - 企业面临“政策合规风险”与“成本控制目标”难以兼顾的困境,过去“模糊游走”的生存术在制度阈值加高背景下频频失灵 [14] 美国国内利益分化 - 美国零售巨头沃尔玛对政策表示不满,因运费上升直接推高进货成本,面临涨价或压缩利润的两难选择 [9] - 美国零售业行业协会已开始游说白宫,希望收回或调整政策以避免供应链紊乱 [9] - 美国造船与航运业内出现分歧,有观点认为政策“损人不利己”,可能将美国港口业务推向其他地区 [9][20] 全球航运市场格局变化 - 中美直航航线成本过高可能导致企业减少海运或选择其他港口中转,欧洲与日本的航运公司如马士基和地中海航运趁机抢占市场 [9] - 马士基与地中海航运业务量上扬,股价走强,成为政策摩擦的受益者 [9][25] - 航运避险行为如绕航、换港将增加时间成本、舱位紧张及保险溢价 [18] 中国反制策略的联动性 - 中国在10月前已升级稀土出口管制,通过强化许可与合规体系提高供应不确定性和议价权 [11][25] - 紧随美国301报告后对美国船舶征收“特别港务费”,形成从资源端(稀土)到运输端(港口)的策略闭环 [11][22] - 反制措施设计具备可持续性,收费体系、口岸流程与法律依据可长期运行,而美国政策更易受选举周期影响 [24] 行业影响与成本传导 - 特别港务费作为港口服务收费,直接进入航次成本表,对航运公司产生即时影响 [18] - 韩华海洋等造船企业被切断与中国交易后,不仅损失大宗材料,更面临材料标准认证、供应周期与质量稳定性的缺口,导致项目交付期、售后保障及融资成本层层上浮 [13] - 成本不可能消失,最终会由美国零售企业、消费者或其他市场参与者承担 [9]
海通发展: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38.47%
证券时报网· 2025-10-17 17:52
公司财务表现 - 第三季度营业收入12.09亿元,同比增长34.27% [1] - 前三季度累计营业收入30.09亿元,同比增长16.32% [1] - 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6亿元,同比下降1.49% [1] - 前三季度累计净利润2.53亿元,同比下降38.47% [1] - 基本每股收益0.18元 [1] 利润下滑原因 - 市场价格同比下滑,短期内显著压缩行业利润空间 [1] - 公司运营成本随业务规模扩大而稳步增长 [1] - 船舶维修及物料备件支出同比大幅增加,原因包括开展存量船舶与新购船舶的坞修保养、节能减排及低碳环保设备改造优化 [1] - 新增运力在运营初期的效益尚未完全释放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