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船舶制造业
icon
搜索文档
亚光科技:关于下属子公司为公司提供担保的公告
证券日报· 2025-09-02 22:09
公司担保情况 - 三级全资子公司湖南太阳鸟科技为公司在中国建设银行益阳市分行的贷款提供最高额1.5亿元连带责任担保 [2] - 公司不提供反担保并免于支付担保费用 [2] - 目前公司对子公司已提供担保额度为12.28亿元 占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78.38% [2] - 当前担保余额为9.54亿元 占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60.86% [2]
人民币的升值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搜狐财经· 2025-09-01 20:13
人民币汇率升值表现 - 2025年8月29日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最高达7.1260 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最高达7.1155 创2024年11月7日以来新高 [2] - 在岸人民币受政策监管波动较小 离岸人民币市场化程度高且对信息敏感 但两者汇率走势方向一致且价差逐步收敛 [2] 升值驱动因素 - 外部因素: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暗示9月调整政策立场 市场降息预期升温导致美元指数下跌 非美货币普遍升值 [3] - 内部因素:中国经济基本面稳健 人民币资产吸引力强 国际资金持续流入 [3] 历史升值周期特征 - 2005年汇改后至2008年金融危机前:人民币从8.28升值至6.83 [4] - 2017年至2018年:人民币兑美元最大涨幅约7.2% [4] - 2020年至2021年:人民币从7.18左右升值至6.35左右 [4] - 历次升值周期均伴随中国经济强劲表现和金融开放政策 并引发外资流入A股市场 [4] 汇率与股市关联性 - 人民币升值常与A股正相关 反映国际投资者对中国经济信心增强 [4] - 外资流入增加市场流动性 推高资产价格并对股市形成支撑 [4] 受益行业分析 - 航空业:外币负债和航空燃油进口成本降低 [5] - 造纸/石化/半导体行业:纸浆/原油/设备原料进口成本下降 [5] - 金融与房地产:外资流入改善资金环境并重估资产价值 [5] 出口结构演变与影响 - 高附加值产品(汽车/船舶/电机/家电)出口占比已达50% [6] - 低附加值产业(玩具/服装/金属制品)通过生产效率提升维持竞争力 [6] - 2020-2022年人民币兑美元升值11.6% 对美出口反增28.77%至5818亿美元 [6] - 同期人民币兑欧元升值18.47% 对欧盟出口增43.73%至5620亿美元 [6] 宏观经济影响 - 外贸贡献度降至1/3以下 内需成为经济增长主要驱动力 [7] - 升值降低能源与原材料进口成本 整体利于经济发展 [7]
安全、精准、快捷,机器狗、无人机这些新锐装备“检查”新造船的效率真高
扬子晚报网· 2025-08-28 18:44
核心观点 - 扬州边检站联合海关首次集中运用机器狗和无人机等新锐装备开展船体检查 显著提升船舶通关效率和口岸智能化治理水平 [1][2] 技术应用 - 无人机对船舶外舷 甲板及高层结构进行快速扫描与影像采集 [1] - 机器狗灵活穿梭复杂地形 对船底 管线等人工难以触及区域进行细致排查 [1] - 所有设备实时回传数据至指挥平台同步分析处理 [1] - 机器狗搭载云台摄像头 扩音器 夜间照明等先进设备 有效提高对船舶盲区的侦查覆盖 [2] - 无人机可在空中完成船舶货舱和外旋扫测作业 实时监控船舶全景 [2] 效率提升 - 新装备应用后仅用时不到30分钟完成全部检查流程 较传统方式效率提升40%以上 [1] - 此前传统人工检查耗时较长且存在高空 密闭空间作业风险 [1] - 新锐装备大幅度压缩检查时间并降低人员安全风险 [1] - 查验精准度和覆盖率大大提升 [1] 行业影响 - 扬州江港口岸作为长江中下游重要枢纽港口 船舶制造业和货物进出口业务量逐年增加 [2] - 高效通关能显著降低新船交付成本 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 [2] - 口岸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2] - 科技赋能与机制创新助力打造更具效率和活力的对外开放口岸 [2]
江龙船艇股价小幅下跌 成交额突破6.5亿元
金融界· 2025-08-14 04:22
股价表现 - 江龙船艇股价报15 69元 较前一交易日下跌0 76% [1] - 盘中最高触及15 90元 最低下探至15 37元 [1] - 成交量为419159手 成交金额达6 56亿元 [1] - 8月13日早盘出现快速反弹走势 5分钟内涨幅超过2% 当时股价报15 74元 [1] 资金流向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3224 51万元 [1] - 近五日累计净流出8172 58万元 [1] 公司业务 - 主要从事船舶研发设计 生产和销售业务 [1] - 产品包括公务执法船艇 旅游休闲船艇等 [1] 行业信息 - 所属行业为船舶制造业 [1] - 注册地位于广东省 [1]
亚光科技:公司有巡逻艇、冲锋舟等产品
证券日报网· 2025-08-06 21:10
公司产品布局 - 公司暂无皮划艇产品 [1] - 公司现有产品包括巡逻艇、冲锋舟、指挥艇和摩托艇等 [1]
2025年5月中国液货船出口数量和出口金额分别为20艘和6.72亿美元
产业信息网· 2025-08-01 11:11
知前沿,问智研。智研咨询是中国一流产业咨询机构,十数年持续深耕产业研究领域,提供深度产业研 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专业的角度、品质化的服 务、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专注于提供完善的产业解决方案,为您的投资决策赋能。 根据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25年5月中国液货船出口数量为20艘,同比下降0%,出口金额为6.72亿美 元,同比增长47.4%。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智研咨询整理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原油运输船行业市场运行格局及发展趋向研判报告》 ...
6月进出口数据点评:关税影响中国出口价格了吗?
华创证券· 2025-07-15 22:11
关税对中国出口价格的影响 - 中国出口价格降幅收窄,2025年5月同比换算成美元计价为 -2.5%[3][12] - 3月以来美国从中国进口价格增速小幅下滑,2月 -0.7%为峰值,5月降至 -2.1%[4][14] - 关税率更高的行业,中国出口价格未出现更大降幅[5][17] - PPI同比拐点领先出口价格增速拐点约3个月,6月出口导向型PPI与非出口导向型PPI背离达3.6%,处2007年1月以来84.1%分位[6][24] 后续出口展望 - 7月出口或仍具韧性,增速可能边际放缓,美国拖累加剧,东盟出口保持高景气[8][26] - 三季度末 - 四季度出口下行风险积聚,关税不确定性及OECD指标显示出口增速或趋弱,若美国进口增速维持0%附近,中国出口增速或降至 -1%附近[9][27] 进出口分项数据 - 6月出口超预期回升,美元计价出口同比5.8%,环比2.9%[39] - 6月进口同比1.1%,环比 -1.2%,自日本进口改善,自美国进口偏弱,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增速大幅回落[61][64][67] - 6月贸易顺差额走高,美元计价顺差1148亿美元,同比16%;人民币计价顺差8260亿元,同比17.5%[70]
【招银研究|行业深度】高端装备之船舶电动化——综合电力系统(IPS):船舶动力的绿色革命
招商银行研究· 2025-07-08 18:35
船舶综合电力系统(IPS)发展趋势 - IPS技术自20世纪90年代由美国海军开发后,2000年后逐步向民用船舶拓展,核心由能源系统与推进系统构成[1] - 能源系统中直流组网凭借与多元能源兼容性成为主导技术路线,推进系统中电力推进加速替代传统机械推进[1] - IPS发展分为三阶段:萌芽阶段(19世纪至20世纪初)、军事应用阶段(20世纪中叶至2000年)、民用推广阶段(2000年至今)[5][6] 技术架构与升级路径 - 能源系统突破单一供给模式,整合化石能源、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及岸电;电力推进系统通过机电耦合设计转化能源为推力[7] - 直流组网技术因兼容性优势逐步取代交流组网,交流IPS功率密度上限0.8kW/kg,直流IPS突破频率限制并提升功率密度[14] - 电力推进分为独立电力推进(纯电/电网供电)与混合电力推进(原动机+电机联合),分别适用于大型邮轮与远洋船舶节能改造[19] 军民应用驱动因素 - 军用领域IPS支撑电磁弹射器(峰值功率超100MW)、提升潜艇隐蔽性(无轴泵喷技术)、实现高能武器舰载化(如78MW级系统)[29] - 民用领域IPS环保价值显著:邮轮碳排放减少20%-30%,兼容光伏/风能(停泊期满足20%-30%电力需求);经济性上能耗降低10%-20%,维护成本降30%[36][39] 产业链与竞争格局 - 全球船舶电气系统市场65%份额由欧洲企业主导(如Wärtsilä、ABB、西门子),中国企业在直流组网等关键技术加速突破[99][101] - 中国船用锂电池2023年出货0.61GWh(同比+80%),宁德时代与亿纬锂能市占率超70%,磷酸铁锂为主流技术路线[57][63] - 国内科研机构如中船712所实现3300V中压系统自主可控,湘电股份在军用IPS领域占有率100%并拓展民船市场[113][116] 细分市场数据 - 2023年中国船用发电机市场规模480亿元(同比+7.5%),中小型机组(200-1000kW)占比62%[51] - 全球岸电市场规模2023年超5亿美元(CAGR 12%),欧洲港口覆盖率60%以上,中国通过"零碳港口"政策推动试点[89][90] - 吊舱推进器2023年中国市场规模45亿元(同比+12%),中船重工占35%份额,主要应用于远洋运输船(40%)与豪华游艇(20%)[82][85]
2万亿蓝色产业,广深再领跑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6 23:26
广东海洋经济发展概况 - 广东海洋生产总值在全国率先突破2万亿元,广州、深圳两市海洋经济规模大幅领先,2024年分别达到4979亿元和5409亿元 [2] - 广东沿海14城推动海洋经济转型,形成以广深为创新引擎、县域为主体的梯度化发展格局 [2][4] - 省委书记强调优化海洋生产力布局,建设世界级沿海经济带,深化山海协作 [3] 广深海洋经济创新引领 - 广州2024年海洋生产总值4979亿元(占全省25%),单位岸线产值33亿元/公里(全国第二),船舶制造业总产值超500亿元(同比+8%) [7] - 深圳2024年海洋生产总值5409亿元(占GDP14.7%),海洋信息服务业增加值1061亿元(+10.1%),海洋旅游业增加值+11.6% [7] - 广深聚焦高技术船舶、海洋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广州交付首艘深远海科考船等装备,深圳实现全球首次深海采矿6000米级海试 [7][8] - 深圳计划"十五五"末海洋工业增加值达2150亿元(年均+12%),重点发展绿色智能船舶、水下机器人等 [8] 县域海洋产业转型升级 - 沿海县域推动海洋渔业向种苗研发、装备制造等全链条延伸,如饶平县突破花鲈鱼种苗技术(年产苗8000万尾),2024年渔业总产值近60亿元 [14] - 企业加速布局海洋牧场,海发公司计划2025年投建500个深水网箱,预计渔获年产值超10亿元 [15] - 饶平县临港工业2024年总产值172亿元(+14.34%),签约项目总投资超160亿元,计划打造千亿级新能源集群 [16] 科技创新与未来产业布局 - 广东全省涉海高新技术企业804家(+2%),2024年海洋专利1.76万件,突破天然气水合物等核心技术 [10] - 省发改委提出布局海洋物联网、海水制氢等未来产业,目标打造1-2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10] - 政策强调建设重大科创载体,引育现代海洋人才支撑产业升级 [10]
5月进出口数据点评:“β、α”二分法看5月出口
华创证券· 2025-06-10 17:43
5月进出口整体情况 - 5月美元计价出口同比4.8%,基本符合彭博一致预期5%,4月同比8.1%;进口同比 -3.4%,弱于彭博一致预期 -0.9%,4月同比 -0.2%[1] 需求(β)风险 - 美国4月进口同比从3月的32.3%降到1.9%,若8 - 12月持平于4月同比,全年进口增速达7.4%,高于2024年的6.2%[3][12] - 美国5月ISM制造业PMI进口指数降至39.9%,Markit制造业PMI反弹至52%[3][12] - 5月至6月4日,美国提单口径进口同比 -3.7%,从中国进口同比 -20.4%[3][17] 份额(α)风险 - 今年前四个月,“泛华圈”占美国进口份额由2024年的39.7%降至35.6%,4月单月回升至37.3%[4][23] - 今年前五个月,“泛美圈”占中国出口份额由2024年的38.7%降至37.8%,5月单月降至35.8%[4][24] - 1 - 5月中国对相关区域出口累计同比4.7%,约为美国从相关区域进口增速9%的一半[6][24] 后续展望 - 6月整体出口量增速或边际回落,中国对美国直接出口或反弹[2][7][29] - 欧盟或成重要增量,5月我国对欧盟出口同比11.9%,1 - 5月累计同比6.4%[7][32] 进出口分项数据 - 出口量增速或延续下滑,5月15种主要商品出口数量加权平均同比降至6.2%,海关监管出口货运量同比增速为4.4%[45] - 进口增速回落,5月美元计价进口同比 -3.4%,环比 -3%[71] - 5月贸易顺差回升,美元计价顺差1032亿美元,人民币计价顺差7436亿元[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