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资本市场
icon
搜索文档
行情变了,新的财富机会来了
大胡子说房· 2025-10-16 19:23
当前牛市行情特征 - 本轮牛市自6月启动,缺乏明显的突发事件催化,与过往行情不同 [1] - 指数从6月的3300点经过近3个月缓慢上涨至3800点,上涨斜率平缓,速度慢于历史牛市 [1] 牛市底层逻辑:估值修复与资产重新定价 - 核心观点认为当前资产价格被严重低估,行情本质是估值修复和资产的重新定价 [3] - 资产价格与价值出现偏差,当前东大资产价格在货币政策和经济环境影响下明显被低估 [3] - 美联储加息利用息差虹吸全球资金回流美国,强制性地封住了东大的资金流动性,导致资产定价偏低 [3] 资产被低估的佐证 - 截至2025年8月,A股主要宽基指数市盈率普遍低于美股,大A整体市盈率约15倍,沪深300指数平均市盈率约12倍,而欧美股市平均市盈率超过30倍 [4] - 回溯到6月份,大A平均市盈率不到14倍 [4] - 2024年大A GDP突破130万亿元,但A股总市值与GDP比值仅为74%,远低于美股(超过200%)、日本(150%)和印度(130%)等主要市场 [4] - 东大资本市场发展速度不仅与经济发展情况不匹配,也远远落后于全球各国资本市场扩张速度 [5] 估值修复的触发时机 - 表面原因是美联储自去年9月开始第一次降息,打开了流动性放水闸口,东大获得调整货币政策的空间 [5] - 由于美联储去年仅降息一次,美国维持高息,导致东大不敢过度放开政策和资金入场 [5] - 今年下半年美联储出现再次降息可能,东大开始引导资金流入资本市场修复估值 [5] 资产重新定价的内外作用 - 资产重新定价有助于“化债”,包括化解个人债务和地方债务 [6] - 资产性收入增加可降低个人房贷压力,地方持有的资产及股份价值上升可增加财政收入和资产收入 [6] - 修复资产价格对外能虹吸外来资本,对内能增加个体和集体收入,有助于解决通缩和经济问题 [6] 支持资产重新定价的政策 - 公募基金费率改革政策将股票型、混合型、债券型基金的认(申)购费率上限分别降至0.8%、0.5%、0.3%,销售服务费上限全面下调 [6] - 规定持有基金超过一年不再收取销售服务费,旨在降低投资成本,吸引社会资金入场,鼓励长期资金入场 [6] - 重启国债买卖操作,长期央行购债带来的基础货币扩张相当于变相放水,有助于资产价格修复 [7] 未来展望与投资机会 - 估值修复和资产价格上涨被视为经济走出现状的必然步骤 [9] - 在美国释放流动性后,东大抓住时间窗口修复被压低的资产价格,从现在到明年,东大资产价格走势值得期待 [9] - 当前很多资产价格远未到顶,这被视作新一轮10年难遇的财富机会,普通投资者应及时参与以获取资产重新定价的红利 [9]
更具吸引力和包容性———用数据丈量资本市场的量质升级
上海证券报· 2025-10-16 02:37
资本市场制度变革与结构优化 - 新证券法施行、新“国九条”发布实施、北交所揭牌开市、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和监管底层逻辑得到全方位重构 [1] - 多层次市场体系更加完备,市场功能不断健全,呈现出吸引力与包容性双提升的崭新局面 [1] 注册制改革与政策体系构建 - 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自2019年科创板试点,于2023年4月10日推广至全市场,核心是还权于市场,以信息披露为中心 [2] - 2024年4月以来,以新“国九条”为核心的“1+N”政策体系发布实施,系统性重塑资本市场基础制度 [2] - “支持科技十六条”、“科创板八条”等政策文件接续推出,为市场注入制度活力 [2] 上市公司结构与质量变化 - “十四五”期间新上市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超过90%,A股战略性新兴产业公司数量占比已超过50% [3] - 注册制提升包容性,允许未盈利企业、特殊股权结构企业等登陆资本市场 [3] - 新股发行定价市场化,23倍发行市盈率“隐形天花板”被打破,新股上市前5个交易日不设涨跌幅限制 [3] - “十四五”期间共有207家公司平稳退市,优胜劣汰机制加速形成 [3] 市场规模与资金结构 - A股市场总市值首次突破100万亿元,单日成交额先后突破2万亿元、3万亿元 [5] - 截至今年8月底,各类中长期资金合计持有A股流通市值约21.4万亿元,较“十三五”末增长32% [6] - 上市公司通过分红、回购派发“红包”合计达到10.6万亿元,相比“十三五”增长80%以上 [6] 市场功能与服务实体经济 - 近五年交易所市场股债融资合计达到57.5万亿元,直接融资比重达到31.6%,较“十三五”末提升2.8个百分点 [7] - A股科技板块市值占比超过1/4,市值前50名公司中科技企业从“十三五”末的18家增至当前的24家 [6] - 全市场期货期权品种达到157个,广泛覆盖国民经济主要产业领域 [7] 监管执法与市场生态净化 - “十四五”期间对财务造假、操纵市场、内幕交易等案件作出行政处罚2214份,罚没414亿元,较“十三五”分别增长58%、30% [9] - 今年前8个月上市公司累计披露资产重组1234单,其中重大资产重组152单,同比分别增长40%、150% [8] - A股市场韧性和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上证综指年化波动率15.9%,较“十三五”下降2.8个百分点 [9] 对外开放与国际资本参与 - 外资持有A股市值3.4万亿元,共有269家企业实现境外上市 [3] - 宏观政策创设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等工具,支持中央汇金公司发挥类“平准基金”作用 [9]
《迪拜金融部门战略》获批
商务部网站· 2025-10-15 11:14
金融部门战略规划 - 迪拜批准《迪拜金融部门战略》,计划未来三年推出15项变革性计划 [1] - 战略旨在将金融业对GDP的贡献翻一番 [1] - 重点发展领域包括资本市场、财富管理、中小企业融资、虚拟资产和金融科技 [1] 资本市场发展 - 迪拜金融市场综合指数在2025年上涨14.7%,创2008年以来新高 [1] - 迪拜金融市场总市值突破1万亿迪拉姆 [1] - 近期完成ALEC控股公司14亿迪拉姆IPO和DU公司31.5亿迪拉姆二次公开发行 [1] - 战略鼓励更多家族企业和初创公司上市 [1] 虚拟资产领域 - 迪拜虚拟资产监管局使迪拜成为全球最大单一许可虚拟资产市场 [1] - 今年迄今受监管虚拟资产交易量接近2.5万亿迪拉姆 [1] - 虚拟资产对GDP贡献约22亿迪拉姆,占比0.5%,预计未来可提升至3%(约130亿迪拉姆) [1] - 目前迪拜有40多家持牌虚拟资产服务商,另有600多家注册机构 [1] 全球地位与目标 - 迪拜在全球金融中心指数中排名升至第11位,并在未来增长潜力方面位居全球第一 [1] - 举措旨在为投资者提供信心与机遇,助力迪拜巩固其全球领先金融中心地位 [1] - 战略符合"迪拜经济议程D33"的目标 [1] 其他关键举措 - 战略计划吸引新资产管理机构入驻 [1]
连平:资本市场环境发生重大变化
搜狐财经· 2025-10-10 09:58
全球货币政策转向宽松 - 全球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发生普遍转变,欧盟率先较大力度降息,日本利率长期维持在零附近,呈现极度宽松的货币环境 [3] - 美联储2024年以来已累计下调利率100个基点,从5.25%-5.5%的高位回落,近期又小幅下调0.25个百分点,未来二到三年内大概率保持宽松,利率有进一步从4%左右下调至3%或更低的可能 [3][4] - 中国货币政策基调由延续多年的“稳健”调整为“适度宽松”,为近十四年来首次,未来几年适度宽松将成为主基调,为资本市场提供持续流动性保障 [1][6] 资金配置转向资本市场 - 房地产投资自2021年下半年进入深度调整期已持续四年多,全国性供大于求,难以恢复过去的高回报状态,不再能吸引大量资金涌入 [7] - 高收益理财产品收益率显著下降,过去6%-8%的产品已消失,目前多数产品收益率仅为2%左右,无法吸引中等风险偏好的投资者 [9] - 在银行存款利率1.5%、理财产品收益率2%的背景下,缺乏替代渠道的资金将趋势性流向资本市场,使其地位更加突出 [7][9] 央行直接支持资本市场 - 央行推出为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等金融市场投资机构提供的互换便利,允许机构抵押合格资产换取流动性支持,此操作在中国无先例 [10] - 推出支持上市公司股票回购和增持的专项再贷款,通过向商业银行提供低成本资金,引导其向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发放贷款 [10] - 通过汇金公司强化平准基金功能,其总资产规模达到八万亿元以上,可在必要时通过市场化操作提供流动性支持,平抑市场波动 [12] - 央行已具备丰富的操作工具和空间,未来将以更大力度直接或间接支持资本市场平稳运行 [12][13]
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
经济日报· 2025-10-10 06:43
科技金融的战略重要性 - 科技创新是当前大国竞争的核心,科技金融作为连接金融资本与科技创新的关键桥梁,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1][2] -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将科技金融列为五篇大文章之首,凸显其国家战略地位 [2] - 发展科技金融是推动经济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力量 [2][3] 科技金融发展成效 - 顶层设计不断完善,2024年央行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工作方案,同年5月科技部等七部门发布政策举措,聚焦创业投资、货币信贷等多方面 [4] - 产品体系日益丰富,央行增加科技创新再贷款额度,并推出债券市场“科技板”,允许发行科技创新债券 [5] - 资金规模显著扩大,截至今年6月末,全国科技贷款余额达44.1万亿元,同比增长12.5%,增速比全部贷款高5.8个百分点;已有288家主体发行约6000亿元科技创新债券 [5] 科技金融体系构建方向 - 充分发挥银行主导的间接融资体系主渠道作用,当前银行业总资产占金融业比重约90%,需推动其理念、机制、产品全面优化以适配科技企业特征 [7] - 提升银行服务科技创新能力,需构建基于企业科技能力和创新潜力的多维度信用评估模型,并积极探索数据资产入表等创新模式 [8] - 完善投贷联动机制,通过贷款与股权投资结合,降低单一融资方式风险,实现银行与企业长期共赢 [8] - 更好发挥政府投资基金作用,发展耐心资本,强化对创新生态和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支持 [9] - 畅通科技型企业直接融资渠道,深化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改革,鼓励发行科技创新债券,并调动民间资本积极性 [9]
证监会: 不断提升市场吸引力、包容性和竞争力
证券日报· 2025-10-09 09:16
资本市场“十五五”规划方向 - 高质量谋划和实施“十五五”资本市场规划相关工作 [3] - 全面推进实施新一轮资本市场改革开放 [3] - 不断提升市场的吸引力、包容性和竞争力 [3] 市场改革与制度完善 - 进一步深化发行上市、再融资、并购重组等领域改革 [2] - 完善政策执行机制 不断增强资本市场的吸引力和包容性 [2] - 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和监管底层逻辑得到全方位重构 市场韧性明显增强 [1] 上市公司质量提升 - 更大力度支持上市公司做优做强 引导上市公司加大分红回购力度 [2] - 进一步发挥机构投资者在上市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不断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 [2] - 持续涵养尊重投资者、回报投资者的市场文化 [3] 行业机构发展 - 支持优质证券基金公司等行业机构打造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 [2] - 推动会计师、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高质量发展 加快提升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2] - 努力提升专业能力和市场声誉 [3] 产品与服务创新 - 进一步丰富A股市场指数、ETF、衍生品等产品服务体系 [2] - 更好服务居民财富保值增值 [2] - 以科创板、创业板“两创板”改革为抓手 进一步深化投融资综合改革 [3] 市场开放与国际化 - 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度 [2] - 进一步提高资本市场制度型开放水平 [2]
不断提升市场吸引力、包容性和竞争力
证券日报· 2025-10-09 07:27
资本市场“十五五”规划座谈会核心观点 - 证监会召开专题座谈会,旨在高质量谋划“十五五”资本市场规划思路和举措 [1] - 会议肯定“十四五”时期资本市场实现量质齐升,新“国九条”及“1+N”政策体系推动市场基础制度和监管底层逻辑全方位重构 [1] 市场改革与制度完善 - 建议进一步深化发行上市、再融资、并购重组等领域改革,完善政策执行机制,以增强市场吸引力和包容性 [2] - 强调以科创板、创业板改革为抓手,深化投融资综合改革,全面推进实施新一轮资本市场改革开放 [3] 上市公司质量提升 - 建议更大力度支持上市公司做优做强,引导其加大分红回购力度,提升投资价值 [2] - 建议进一步发挥机构投资者在上市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2] - 呼吁上市公司聚焦主业、强化功能、完善治理,涵养尊重投资者、回报投资者的市场文化 [3] 行业机构发展 - 支持优质证券基金公司等行业机构打造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 [2] - 推动会计师、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高质量发展,加快提升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2] - 希望行业机构努力提升专业能力和市场声誉,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 [3] 产品服务与市场开放 - 建议进一步丰富A股市场指数、ETF、衍生品等产品服务体系,更好服务居民财富保值增值 [2] - 建议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度,进一步提高资本市场制度型开放水平 [2]
长假10个重磅消息来袭,明天10月9日,A股大概率会这么走!
搜狐财经· 2025-10-08 21:43
资本市场政策与改革 - 证监会召开座谈会,以科创板、创业板改革为抓手深化投融资综合改革,旨在提升市场吸引力、包容性和竞争力 [1] - 政策落地后市场信心增强,A股企稳回升,科技板块成为市场主线 [1] 国际贸易与关税 - 美国宣布对进口建材、橱柜、浴室用品、梳妆台及软垫家具征收新关税,税率高达30%-50% [1] - 高关税将削弱相关出口产品价格竞争力,导致订单可能转移至东南亚等地,对美依赖度高的公司出口业务受冲击 [1] - 美国宣布自2025年11月1日起,对所有进口至美国的中型和重型卡车征收25%的关税 [10] - 卡车关税将削弱出口竞争力,作为重要市场的美国实施高关税可能导致订单流失 [12] 能源市场动态 - OPEC+代表表示将考虑在未来三个月每月增加50万桶/日的产量 [3] - 增产可能导致油价下跌,减少石油开采企业利润,对A股石油勘探板块形成压力,但下游航空、物流等行业可能因成本降低受益 [4] - 巴菲特旗下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正耗资100亿美元收购西方石油公司旗下子公司 [5] - 巴菲特的投资被视为行业信心信号,可能提振全球能源板块估值,优质资产收购凸显传统能源价值 [6] 科技与人工智能进展 - 国内大模型厂商智谱发布并开源新一代大模型GLM-4-6,在Agentic Coding等关键能力上大幅提升 [4] - GLM-4-6实现在寒武纪国产芯片FP8+Int4混合量化部署,并可在摩尔线程新一代GPU原生FP8精度稳定运行,大模型技术进步和国产化部署强化科技主线 [4] - AMD与OpenAI达成四年协议,将供应后者数十万个AI芯片,并给予OpenAI持股多达10%的选择权 [14] - 全球AI需求增长提振产业链,A股相关公司可能间接受益,外部合作强化行业景气度 [14] - 苹果公司暂停Vision Pro头显升级计划,转向开发依赖语音交互和AI的智能眼镜,预计具备扬声器、摄像头和语音控制等功能 [8] - Vision Pro暂停可能影响现有供应链订单,但转向智能眼镜预示新机遇,苹果战略调整可能引发供应链分化 [8] 房地产与宏观经济 - 2025年9月,TOP100房企单月实现操盘口径销售金额2528亿元,同比增长0.4%,环比增长22.2% [9] - 房地产行业进入传统旺季,百强房企销售业绩回暖,销售数据改善直接提振板块情绪并带动上下游产业链 [9] - 中国9月末黄金储备报7406万盎司,环比增加4万盎司,为连续第11个月增持 [14] - 央行增持黄金预示避险需求上升,可能推高金价,直接利好黄金生产企业,黄金在低利率环境下吸引力增强 [14]
三个关键事件,将决定节后的市场走向!
大胡子说房· 2025-10-08 12:32
国庆假期全球市场表现 - 国庆假期A股休市期间,海外资本市场表现活跃,恒生指数出现大幅拉升[1][2] - 日经指数因新任首相即将上台而持续创下新高[2] - 黄金成为最耀眼资产,现货黄金价格从3800美元/盎司最高涨至4000美元/盎司以上[2] 影响节后资本市场的关键事件 - 美国政府的停摆是首要关注事件,其结束时间对市场至关重要[4][7] - 美国政府停摆若持续,将导致美国经济数据无法公布,可能影响后续市场降息预期,进而波及全球市场[7] - 若10月份停摆结束,不确定性消退,对全球及国内市场均属利好消息[7] 美联储降息预期的影响 - 月底美联储降息是否落地以及12月降息预期能否兑现,是影响本月资本市场走向的关键[8][14] - 在通胀数据稳定背景下,美联储的降息决策主要依据就业数据,而近期非农数据因政府停摆未能公布[9][10][11] - 市场对本月美联储降息的押注概率非常高,若降息落地将对A股市场形成利好[11][12] - 市场对12月降息的预期也会影响本月资本市场走向,因市场会提前反应[12] 国内政策与市场情绪 - 国内重要会议中是否会出台资金增量政策值得关注,有利多政策预期将推动市场看涨[15][16] - 日本市场为例,新首相反对日元加息预示可能重回低利率高流动性时代,日经指数因此创新高[17][18] - “国家队”对资本市场的态度是重要影响因素,9月份其明确目标是控制市场波动率,防止指数过快上涨[19][20][23] - 9月份大盘指数多次接近3900点均被压制,因7-8月指数涨幅过猛,两个月上涨400多点[20][21] - 随着9月过去,10月份市场可能获得较大“上涨自由”,在慢牛基调下,结合外部流动性宽松预期,资本市场大概率出现有限度上涨[24][25][26][27] 投资建议与机会 - 建议投资者抓住10月份市场机会,尽快寻找有爆发力的资产,以获取波段涨幅[28] - 市场情绪乐观,外部降息和货币宽松提供流动性预期,为资产配置创造机会[26][28]
以深化投融资综合改革为牵引 持续增强资本市场吸引力包容性
经济日报· 2025-10-08 09:06
经济日报记者 马春阳 7月30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增强国内资本市场的吸引力和包容性,巩固资本市场回稳 向好势头。 "我们将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以深化投融资综合改革为牵引,不断提升基础制度、市场功 能、监管执法等各方面的适应性、包容性,促进资源更加高效配置,让优质企业和各类资金更好迸发活 力、实现价值。"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9月22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从增强多层次市场体系的 适配性、更好发挥中长期资金"压舱石""稳定器"作用、持续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以及提高监管 的精准性有效性等方面,增强市场的竞争力和吸引力。 "稳"的力量不断汇聚 未来一段时间,资本市场内外部环境仍然错综复杂,困难挑战不少。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 田轩认为,巩固资本市场回稳向好势头,还需加强政策预期引导,落实新"国九条"和"1+N"政策体系, 确保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推动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提升市场效率;强化监 管协同,完善跨部门联动机制,构建稳定、透明、可预期的市场环境。 准确理解"吸引力和包容性" 田轩认为,增强国内资本市场的吸引力和包容性,要聚焦三重需求:一是提升市场活力的需要,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