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钛白粉
icon
搜索文档
安 纳 达: 独立董事工作制度(2025年7月)
证券之星· 2025-07-19 00:22
独立董事制度核心框架 - 制度制定依据包括《公司法》《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独董办法》及深交所相关规则,旨在完善治理结构并保护中小股东权益 [1] - 独立董事需满足独立性要求,不得与公司存在直接/间接利害关系或持股超1%/前十大股东关联 [2][3] - 职责涵盖董事会决策监督、利益冲突事项审查及专业建议提供,特别职权包括独立聘请中介机构、提议召开临时股东会等 [17][18] 任职资格与任免机制 - 候选人需具备5年以上法律/会计/经济等经验,会计专业人士需满足注册会计师资格或高级职称等条件之一 [5][7] - 提名权归属董事会或持股1%以上股东,提名人需审查候选人独立性声明及工作履历 [8][9] - 连任不得超过6年,连续任职满6年后36个月内不得再提名,原则上最多在3家境内上市公司兼任 [13] 履职程序与监督机制 - 重大关联交易、承诺变更等事项需全体独立董事过半数同意方可提交董事会 [23] - 审计委员会每季度至少召开1次会议,需2/3成员出席,负责财务报告审核及会计师事务所选聘 [26] - 独立董事需每年提交述职报告,包含参会情况、特别职权行使记录及中小股东沟通内容 [33] 履职保障措施 - 公司需承担独立董事聘请中介机构费用,提供工作条件并确保知情权平等 [36][37] - 董事会会议材料需提前送达,2名以上独立董事可要求延期审议材料不充分事项 [38][46] - 建立独立董事责任保险制度,津贴标准由股东会审议披露,禁止获取其他利益 [41][42] 独立性维护与报告义务 - 发现公司存在未履行审议程序、信披违规等情形时,独立董事应督促整改并报告监管机构 [53][54] - 履职受阻可向董事会说明并记入工作记录,必要时直接向证监会及深交所报告 [47][48] - 主要股东定义为持股5%以上或对公司有重大影响者,中小股东指持股不足5%的非董高人员 [56]
安 纳 达: 内部审计制度(2025年7月)
证券之星· 2025-07-19 00:22
内部审计制度总则 - 公司制定内部审计制度旨在加强内部控制管理、规范审计工作、提高审计质量、促进规范运作和健康发展,确保合法合规并保护投资者权益 [1] - 内部审计定义为对公司内部控制、风险管理、财务信息真实性及经营活动效率效果的评价活动,以防范经营风险并促进目标实现 [2] - 被审计对象涵盖公司各部门、控股子公司、分公司及相关负责人员 [3] - 内部控制目标包括遵守法律法规、提高经营效率、保障资产安全及确保信息披露真实准确完整 [4] 内部审计机构设置 - 董事会下设审计委员会,成员全部由董事组成且独立董事占半数以上,召集人为会计专业独立董事 [6] - 设立独立审计部,配备不少于三名专职人员,负责人由审计委员会提名并董事会任免 [7][9][10] - 审计部需保持独立性,不得与财务部门合署办公或受其领导 [8] - 被审计单位需配合审计工作,关联审计人员应回避 [11] 审计职责与权限 - 审计委员会职责包括指导审计制度建立、审阅年度计划、监督实施进度及协调外部审计关系 [13] - 审计部职责涵盖评估内控有效性、审计财务合规性、反舞弊检查、定期报告及重点事项审计(如投资、担保、关联交易等) [14] - 审计权限包括调取资料、现场检查、专案调查、提出整改建议及追究责任建议 [15] 重点审计事项 - 对外投资审计需关注审批程序、合同履行、项目跟踪及证券投资内控制度 [20] - 资产交易审计重点为审批合规性、合同执行及标的资产状况 [21] - 担保审计需评估审批程序、被担保方信用及反担保可行性 [22] - 关联交易审计聚焦名单更新、审批回避、定价公允性及利益侵占风险 [23] - 募集资金审计每季度一次,检查专户管理、使用合规性及信息披露 [24] 审计程序与信息披露 - 年度审计计划需考虑风险与资源,实施前需书面通知被审计单位 [27][28] - 审计方法包括审核、观察、询问等,结果需记录于工作底稿并出具报告 [29][30] - 年度内控自我评价报告需披露内控有效性、缺陷改进措施及审查结论 [33][37] - 会计师事务所出具非标准内控审计报告时,董事会需专项说明影响及整改措施 [36] 奖惩机制 - 公司建立考核机制,对审计人员工作绩效进行奖惩 [38][40] - 对阻挠审计或提供虚假资料的行为追究责任,严重者移交司法处理 [42]
安 纳 达: 董事会议事规则(2025年7月)
证券之星· 2025-07-19 00:22
董事会组成与职权 - 董事会由6名董事组成,其中独立董事2人、职工代表董事1人,独立董事占比不低于1/3且含1名会计专业人士 [4] - 董事长由全体董事过半数选举产生,职工代表董事由职工民主选举无需股东会审议 [5] - 董事会职权涵盖经营计划、投资方案、高管任免、利润分配、资本运作(如发行债券、并购重组)及股东会授权范围内的重大交易决策 [6] 专门委员会设置 - 设立审计、提名、薪酬与考核、战略四个专门委员会,独立董事在审计/提名/薪酬委员会中占多数并担任召集人 [7][19] - 专门委员会决议需经全体委员过半数通过,会议可采用通讯方式表决且签字视为同意 [12][13] - 委员会任期与董事会一致,委员空缺时由董事会补选,会议记录保存十年 [11][16] 会议召集与表决 - 董事会每年至少召开2次,临时会议需提前3日通知,1/10表决权股东或1/3董事可提议召开 [20][21] - 会议需过半数董事出席,决议经全体董事过半数通过,关联交易中关联董事需回避且无关联董事不足3人时提交股东会 [34][46] - 紧急情况下可通讯表决,委托投票需明确授权且独立董事不得委托非独立董事 [24][26] 议案与记录管理 - 议案需符合公司章程且以书面形式提交,未列入议程的议题需说明原因 [30][31] - 会议记录需包含发言要点、表决结果(赞成/反对/弃权票数),保存期限不少于10年 [43][44] - 决议公告需在《证券时报》等指定媒体披露,并报深交所备案 [52][53] 其他关键规则 - 董事连续两次未亲自参会且未委托视为失职,董事会可建议股东会撤换 [27] - 决议违反法规致公司损失时,投赞成票董事需担责,异议记录者可免责 [49] - 规则修订需股东会审议通过后生效 [57]
安 纳 达: 董事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工作细则(2025年7月)
证券之星· 2025-07-19 00:21
董事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工作细则 总则 - 薪酬与考核委员会是董事会设立的专门工作机构,负责制定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的考核标准和薪酬政策[1] - 委员会工作依据包括《公司法》《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独董办法》及深交所相关规则[1] - 高级管理人员范围涵盖总经理、董事会秘书、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和财务负责人等[1] 人员组成 - 委员会由3名董事组成,其中独立董事占2名[1] - 委员由董事长、1/2以上独立董事或1/3以上全体董事提名并经董事会选举产生[2] - 主任委员由独立董事担任,负责主持工作且可委托其他独立董事代行职责[2] 职责权限 - 委员会需向董事会提交董事及高管薪酬方案、股权激励计划、子公司持股计划等建议[2] - 董事会可否决损害股东利益的薪酬方案,董事薪酬需经股东会审议通过[4] - 高级管理人员薪酬分配方案仅需董事会批准即可实施[4] 决策程序 - 下设工作组负责提供财务指标、职责范围、业绩考评数据及薪酬测算依据等决策支持材料[5] - 委员会需评估薪酬发放是否符合公司相关制度规定[5] 议事规则 - 会议需提前3日通知,三分之二以上委员出席且决议需过半数通过[5] - 表决可采用举手表决、投票或通讯方式,必要时可聘请中介机构提供专业意见[6] - 会议记录需委员签名并由董事会秘书保存至少10年[6] 附则 - 细则自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施行,与法律法规冲突时需及时修订[7] - 解释权归属公司董事会[7]
钛白粉概念涨1.70%,主力资金净流入这些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7-18 19:41
钛白粉概念板块表现 - 截至7月18日收盘,钛白粉概念上涨1.70%,位居概念板块涨幅第10位 [1] - 板块内13股上涨,道恩股份、惠云钛业、国城矿业涨幅居前,分别上涨5.06%、4.25%、3.40% [1] 概念板块涨跌幅对比 - 盐湖提锂、稀土永磁、丙烯酸涨幅居前,分别上涨3.30%、3.15%、2.35% [2] - 动物疫苗、禽流感、低辐射玻璃跌幅居前,分别下跌0.96%、0.90%、0.89% [2] 钛白粉概念资金流向 - 板块整体获主力资金净流出0.29亿元 [2] - 5股获主力资金净流入,龙佰集团、惠云钛业、钒钛股份净流入居前,分别流入2225.71万元、2056.00万元、1366.25万元 [2] - 安纳达、龙佰集团、惠云钛业主力资金净流入率最高,分别为9.41%、6.71%、6.32% [3] 个股资金流量数据 - 龙佰集团上涨1.66%,换手率1.01%,主力资金净流入2225.71万元,净流入率6.71% [3] - 惠云钛业上涨4.25%,换手率9.77%,主力资金净流入2056.00万元,净流入率6.32% [3] - 振华股份下跌1.40%,主力资金净流出2999.76万元,净流出率15.72% [4]
金浦钛业重组透视:实控人家族"先卖后买"的资产腾挪游戏
新浪证券· 2025-07-16 16:26
公司重组方案 - 金浦钛业股价在重组方案披露后首个交易日涨停,市场看好其跨界并购[1] - 公司计划通过资产置换、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等方式收购利德东方100%股权,实现从化工行业向橡塑科技领域转型[2] - 此次重组本质上是将一年前剥离的资产重新买回,标的公司由实控人郭金东的二女儿郭彦彤实际控制[2] 资产腾挪与关联交易 - 2024年3月公司剥离金浦东裕31.81%股权,换得东邑酒店100%股权,但东邑酒店2024年亏损7513.14万元[2] - 2025年7月公司宣布反向收购利德东方,而利德东方2023年净利润8381.43万元,2024年增至1.21亿元[3] - 市场质疑为何公司在剥离时放弃盈利资产,转而接受亏损资产[3] 公司业绩与转型背景 - 公司2013年借壳上市后营收从8.42亿元增长至2018年18.55亿元,归母净利润最高达1.66亿元[3] - 2022年至2024年归母净利润连续亏损1.46亿元、1.61亿元、2.44亿元,2025年上半年预计亏损1.6亿-1.86亿元[3] - 钛白粉主业受产能过剩、成本高企、需求疲软等因素影响,盈利空间缩窄[4] 转型尝试与风险 - 2018年公司曾计划以56亿元收购古纤道绿色纤维100%股权,但溢价2倍的关联交易被证监会否决[4] - 2022年公司宣布投资百亿元建设新能源电池材料项目,因锂盐价格暴跌未获收益[4] - 利德东方2024年1.21亿元净利润理论上可覆盖公司年度亏损,帮助摆脱退市预警[4] 跨界整合挑战 - 利德东方主营高铁制动软管、汽车胶管等产品,与公司原有业务无协同基础[5] - 标的公司2023年净利润8381万元,2024年增速突增至44%,业绩可持续性存疑[5] - 公司缺乏橡塑制品领域的技术、渠道和客户资源,整合存在极大不确定性[6]
金浦钛业购入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利德东方 开启全面战略转型之路
搜狐网· 2025-07-16 15:55
金浦钛业战略重组 - 公司拟将钛白粉资产整体置出,并以发行股份+现金方式收购利德东方控股权,正式退出钛白粉行业,转向汽车及轨道交通零部件领域[1] - 钛白粉行业面临需求疲软、价格下跌困境,市场均价14425元/吨同比下跌11%,出口依赖度达40%且反倾销影响近四成出口量[1] - 重组后公司基本面将显著改善,2024年金浦钛业营收21.33亿元亏损2.44亿元,而利德东方营收超10亿元且持续增长[7] 利德东方核心优势 - 公司是国内橡胶新材料领域研发平台型企业,产品覆盖汽车、轨道交通、新能源等领域,形成"4+N"产品体系[2] - 在汽车制动软管领域市占率达50%(每10辆汽车5辆用其产品),高铁橡胶软管市占率70%(10列高铁7列配备)[2] - 拥有178项授权专利(含71项发明专利),主导或参与制定46项国家/行业标准,承担国家级重大专项高速动车组轴承技术研究[4][5] 利德东方业绩与产能 - 2024年销售收入首破10亿元,2025年一季度达4亿元,全年目标15亿元,二期项目2027年投产后产能提升50%以上,年销售额有望突破20亿元[3] - 受益新能源汽车订单井喷,公司被认定为江苏省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并申报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3] - 技术合作网络覆盖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德国康迪泰克等机构,拥有CNAS认证检测中心及100余人研发团队[4] 行业发展趋势 - 特种橡胶领域处于国产替代加速期,新能源和轨道交通发展推动高端橡胶制品需求放量[7] - 产品应用从汽车、高铁扩展至风电、雷达、战机和深海装备等新领域,持续创造增长点[6] - 重组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通过切入橡胶新材料领域提升公司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7]
金浦钛业倒腾利德东方股价涨停 两次转型失败扣非六年半亏逾9亿
长江商报· 2025-07-16 07:13
公司重组方案 - 公司拟通过资产置换、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收购、募集配套资金方式收购利德东方100%股权 [1] - 重组分三步实施:资产置换、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差额部分、向特定投资者募集配套资金 [4] - 交易完成后公司控股股东仍为金浦集团,实际控制人仍为郭金东 [4] 标的资产背景 - 利德东方前身为1949年创建的工厂,2015年完成混改,2018年金浦集团收购其62%股权成为控股股东 [5] - 2024年利德东方净利润1.21亿元,2023年为8381.43万元 [9][2] - 交易前利德东方股权结构为金浦东裕持股91%、恒誉泰和持股9% [5] 关联交易争议 - 标的资产利德东方为一年前公司转让给实控人郭金东之女郭彦彤的资产 [2] - 2024年公司通过置换实控人旗下亏损7513.14万元的东邑酒店完成金浦东裕股份转让 [6] - 公司回应称市场形势变化导致决策调整 [2] 公司经营状况 - 2018年起业绩持续下滑,近6年有5年扣非净利润亏损,近6年半合计亏损超9亿元 [1][7] - 2025年上半年预计归母净利润亏损1.60亿—1.86亿元,扣非净利润亏损1.62亿—1.87亿元 [7] - 2022-2024年连续三年归母净利润亏损,分别为1.45亿、1.75亿、2.44亿元 [7] 战略转型背景 - 钛白粉行业面临产能过剩、成本高企、需求疲软等问题,公司硫酸法工艺不具备竞争优势 [8] - 曾尝试56亿元收购古纤道绿色纤维进入涤纶工业丝领域未获批准 [8] - 2022年拟投资百亿建设新能源电池材料项目因锂价下行拖累业绩 [8] 市场反应 - 重组公告后公司股价收获涨停板 [2] - 控股股东金浦集团所持股份100%质押,32.45%被司法冻结 [10]
公司快评︱金浦钛业战略性退出钛白粉行业 资本热捧后业绩兑现才是关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5 12:16
公司战略转型 - 金浦钛业拟通过资产置换、发行股份和现金支付等方式收购利德东方100%股权,全面剥离钛白粉业务,转向橡胶制品领域 [1] - 公司股票7月15日复牌后"一"字涨停,反映市场对战略转型的积极预期 [2] - 交易完成后控股股东及实控人未变更,重组实质为"类借壳"运作,操作空间大但对监管透明度要求高 [1] 转型背景与原因 - 金浦钛业2025年上半年预计亏损1 6亿元至1 86亿元,较去年同期亏损2000万元大幅增加 [1] - 硫酸法钛白粉业务面临成本高企、产能过剩和需求疲软,公司缺乏资源与规模优势 [1] - 转型为"断臂求生"之举,折射资源型企业在高强度竞争中的生存压力 [1] 新业务分析 - 利德东方主营橡胶管路与密封减震件,下游覆盖汽车、轨交等需求稳定行业 [2] - 橡胶制品行业集中度高、技术门槛中等、对宏观经济敏感,需关注公司整合与技术转化能力 [2] - 相较钛白粉行业,橡胶制品具有更强需求韧性,短期转型概念释放"想象空间" [2] 转型挑战 - 新业务接管整合需时间磨合,橡胶制品行业竞争激烈且价格弹性有限 [3] - 盈利能力能否快速体现尚待观察,真正业绩反转取决于执行力和资源配置能力 [3] - 资本市场情绪亢奋不代表风险解除,需关注热度后的实际落地效果 [3]
A股开盘速递 | 创业板指涨0.65% 钛白粉概念涨幅居前
智通财经网· 2025-07-15 09:41
市场开盘表现 - 沪指平开 深证成指高开0.15% 创业板指涨0.65% [1] - 钛白粉概念 教育 证券 稀土永磁等板块涨幅居前 [1] 信达证券观点 - 市场表现与盈利脱钩特征类似2013-2015年 10年期国债利率仅为2014年一半且降幅相当 [1] - 当前房地产市场弱于2014年 资产荒可能更严重 保险资金已产生影响 居民资金可能加速流入 [1] - "反内卷"政策信号积极但力度弱于2014年地产政策拐点 预计下半年出现类似2014年行情但突破不顺畅 [1] 国泰海通观点 - 中国股市"转型牛"升势形成 核心动力来自贴现率系统性降低 [2] - 驱动因素包括经济结构转变 无风险利率下降 风险偏好提升 增量入市进入历史转折 [2] - 预期股指短期横盘整固蓄力新高 建议短期聚焦"反内卷" 金融行情未结束 成长题材轮动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