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发经济

搜索文档
2025东北亚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在沈阳启幕 搭建国际化交流合作平台
中国新闻网· 2025-06-21 17:04
展会概况 - 2025东北亚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于6月20日在沈阳国际展览中心开幕 展览面积达8 5万平方米 汇聚800多个国内外消费品牌 [1] - 同期举办"东北亚国际银发经济博览会""沈阳夏季车展暨新能源汽车展览会""智享生活家居节""S-ONE汽摩大会"等活动 持续至6月23日 [1] - 主办方为辽宁省国际商会等 是辽宁省重点培育的市场化品牌展会 [1] 展会特色与主题 - 设置新能源汽车 银发经济 进口商品等主题消费场景 推动商旅文体深度融合 [1] - 突出辽宁特色 设立特装展区和2025年日本大阪世博会中国馆"辽宁活动周"推介展区 [2] - 国际化程度提升 吸引日本 韩国 俄罗斯 澳大利亚等多国企业和机构参展 [2] 活动与论坛 - 举办多场行业论坛 沙龙 商贸对接活动 围绕消费趋势 市场热点 消费模式创新进行研讨 [1] - 同期举办"2025辽宁品牌发展大会"将辽宁品牌推向国际市场 [2] - 通过经贸对接会和国际交流活动为参展商 采购商搭建沟通合作桥梁 [2] 创新与科技 - 新能源汽车展区展示行业前沿技术和绿色出行解决方案 [2] - 智能家居 健康养老 文化创意等新兴消费领域创新产品和服务集中呈现 体现科技与生活深度融合 [2] 支持与保障 - 辽宁省贸促会与辽宁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设立知识产权维权保护工作站 为国际经贸合作提供保障 [3] - 依托贸促系统资源邀请澳门跨境电商协会 宁夏贸促会 鄂尔多斯市贸促会等团组参展 [2]
人口老龄化加速,银发经济如何破局?|聪明的钱
36氪· 2025-06-06 13:30
人口老龄化趋势 - 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比持续上升,2020-2024年年均提升约0.6个百分点,增速快于2010-2015年的0.3个百分点和2015-2019年的0.5个百分点 [3] - 截至2023年底,50-60岁人群是主要人口组成部分,我国老年人口整体低龄化,在护理、旅游等服务方面消费需求旺盛 [5] - 相比欧美,中国、日韩等亚洲国家从老龄化社会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的速度更快,时间更短 [5] 消费结构变化 - 日本家庭消费结构变化明显,食品、医疗保健等必选消费占比上升,住房相关、服装鞋类等可选消费占比下降 [9] - 日本1994-2006年私人消费年均复合增速0.8%,2007-2024年降至0.2%,主要因年轻人减少导致消费主力萎缩 [7] - 不同年龄段消费偏好差异显著:青年家庭侧重租房、穿衣打扮、文化娱乐,中年家庭注重教育支出和个人护理,老年家庭主要消费在饮食、医疗和个人护理 [11] 中日老龄化影响对比 - 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以5%以上增速平稳增长,为消费提供基础,而日本90年代后家庭可支配收入长期低增长 [14] - 我国2022年城镇化率仅65%,提升空间大,城镇消费约为农村的1.8倍,城镇化率与居民消费正相关 [16] - 相比日本当年的困境,中国应对老龄化冲击可能更有韧性 [14] 日本银发经济发展经验 - 日本银发经济发展经历三个阶段:1970-1993年养老服务兴起,1994-2005年注重公共福利设施建设,2006年后快速发展智慧养老 [19][20][21] - 2000年《介护保险法》实施是日本银发经济发展的关键举措,推动市场化发展并分摊老年护理成本 [21] - 日本政府鼓励企业研发护理机器人等,并给予税收减免,推动智慧养老发展 [21] 中国银发经济发展建议 - 可借鉴日本建立完善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按人口结构和收入差异制定规则,动态调整报销范围 [23] - 着力提升低龄老年群体再就业,因其消费边际倾向高于青年群体,能直接带动消费 [23] - 制度上提供法律保障,就业渠道上提供适合岗位信息,对雇佣老年群体的企业发放补贴 [23]
引领多边合作,维护自由贸易,中欧领导人通话深化互信
环球时报· 2025-05-24 07:06
【环球时报驻法国、德国特派特约记者 于超凡 青木 环球时报记者 李迅典 张旺】5月23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应约同德国总理默茨通电话。习 近平指出,当今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形势变乱交织,中德、中欧关系的战略性、全局性意义更加凸显。健康稳定的中德关系符合两国利 益,也符合中欧各界期待。中方愿同德方开启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新篇章,引领中欧关系得到新发展,为世界经济稳定增长作出新贡献。此前一 天,国家主席习近平应约同法国总统马克龙通电话。习近平指出,去年5月我访问法国,双方一致同意弘扬独立自主、相互理解、高瞻远瞩、互利 共赢的中法建交精神,并为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此后,中法合作又取得许多新进展。双方要加强战略沟通,凝聚共识。抓住机遇,深化投资、 航空航天、核能等传统领域合作,拓展数字、绿色、生物医药、银发经济等新兴领域合作。增进人文交流,促进人民友好。法国媒体称,中欧领 导人通话正值国际贸易关系陷入混乱之际,中国、欧盟以及其他国家面临高额关税的威胁。23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中欧领 导人通话互动有助于增进彼此了解、深化政治互信,为双边关系的稳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给动荡的世界带来信心。 两场重要通 ...
今年辽宁重点推进24项标志性改革
辽宁日报· 2025-05-20 09:41
国资国企改革 - 高质量完成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 推进省属企业"一企一策"改革 促进国有资本资源向主业企业、优势企业集中 [1] 民营企业发展 - 完善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央地合作重大项目、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长效机制 [1] - 探索建立规范涉企执法、防止拖欠企业账款、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长效机制 [1] 教育科技人才改革 - 健全推动一流大学和优势学科建设机制 扎实推进优质本科扩容 [2] - 实施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 对职务科技成果转化形成的国有资产进行单列管理 建立尽职免责机制 [2] - 建立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 实行分类评价制度 深化"帽子治理" [2] 新质生产力发展 - 实施"人工智能+"行动 制定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支持计划 建设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开放创新平台 [2] - 培育装备制造、教育医疗、文化旅游等人工智能应用场景 [2] - 建设辽宁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 探索数据流通交易权责确认和利益保护机制 [2] - 建设沈阳国家级数据标注基地 推进大连数据基础设施隐私保护计算试点 [2] - 制定低空经济产业扶持政策 打造研发制造、低空飞行、综合服务融合发展的产业生态 [2] 银发经济与冰雪产业 - 建立支持银发经济发展机制 探索布局银发经济产业园区 出台老年用品、养老服务、健康医疗等细分领域支持政策 [3] - 制定冰雪运动、冰雪旅游、冰雪文化、冰雪装备全产业链支持政策 探索建设冰雪运动装备器材特色产业园区 [3] 基层治理 - 推广"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接诉即办"模式 完善"12345热线+网格化"工作机制 [2] - 加强以县级为重点的综治中心建设 深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 [2]
夕阳产业成“朝阳”!江苏盐城以幸福养老品牌撬动银发经济
扬子晚报网· 2025-05-14 18:42
银发经济消费季活动 - 江苏盐城将举办首届"银发经济消费季"活动(盐南专区),采用"3+6+9"特色模式 [1] - 三大主旨活动包括消费季启动仪式、银发经济重大项目招商会、医康养学术研讨会 [1] - 六大专项活动涵盖适老产品展销会、新技能跨界实训营、康养旅购季等老年人生活场景 [1] - 九大系列活动以新都街道为示范,包括居家安全改造体验月、银发优品社区市集等 [1] 银发经济市场现状 - 2024年被业界誉为"银发经济"元年,新一代银发族消费需求向娱乐、保健、养老等更高层次发展 [3] - 我国银发经济规模已突破7万亿元,预计2035年将超过30万亿元 [3] - 银发经济涵盖产品生产、服务供给、基础设施建设及相关衍生经济活动,产业链条长、业态丰富 [4] 盐城银发经济发展举措 - 盐城打造"盐年益寿"幸福养老品牌,推动养老事业与养老产业协同发展 [5] - 连续四年将"五个一"幸福养老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纳入民生实事清单 [5] - 未来将推动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深度签约合作,打造银发经济产业联盟 [6] - 实施居家适老化改造产品焕新行动,推进"盐途如画"旅居康养项目 [6]
有温度 重实效
经济日报· 2025-05-09 08:40
女性就业现状与挑战 - 女性就业结构和质量明显改善但育龄产后女性仍面临就业压力大、再就业困难多、劳动权益易受侵害等问题 [1] - "妈妈岗"作为新就业模式通过灵活工作时间空间和管理方式促进女性生育—就业平衡 [1] - "妈妈岗"减少生育带来的职业中断对保障女性职场发展、维护儿童利益、促进生育、满足企业灵活用工需求有积极意义 [1] "妈妈岗"实施中的问题 - 岗位供需结构失衡劳动密集型岗位如餐饮、客服、物业保洁等较多与女性对财务、文员、设计等岗位需求存在差距 [2] - 总体待遇不高多属非全日制用工工资按时薪结算标准参考各地最低工资标准 [2] - 岗位竞争激烈社会保险、劳动纠纷处理等权益保障不足 [2] - 女性在STEM领域受教育水平不足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有待提升 [2] 政策建议与改进方向 - 完善生育友好工作环境和制度体系加大抚育机构儿童照料服务供给完善生育友好型基础设施 [3] - 灵活调节"妈妈岗"工作制度环境结合企业运营要求和业务实际 [3] - 建立保障兜底机制降低生育带来的失业风险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女性受益的就业格局 [3] - 拓展岗位开发供应渠道对吸纳女性就业能力强的行业和企业加大支持力度通过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助企稳岗扩岗 [3] - 重点引导生产制造、住宿餐饮、社会服务及平台经济、数字经济、银发经济等领域提供产后返岗再培训 [3] - 制定法律法规、完善司法救济、加强工会监督保障女性生育后回归岗位或再就业的平等权益 [3]
“五一”假期银发消费迎来明显增长 假日经济再添新动力
证券时报网· 2025-05-07 18:34
另据弗若斯特沙利文发布的《2024年中国银发经济发展报告》,2023年,我国银发经济市场规模已达到 7.1万亿元。随着产业不断成熟和政策进一步优化,预计到2028年,我国银发经济市场规模将达到12.3万 亿元,复合年增长率约为11.8%。 今年"五一"假期中,银发消费成为热点之一。多个旅游平台的数据显示,与往年相比,"五一"假期"银 发族"相关订单迎来明显增长,显示出银发消费潜能的持续释放,也为假日经济增添新动力。 具体来看,5月5日,全球自驾游平台租租车发布的《2025"五一"全球自驾简报》显示,今年"五一"自驾 游国内市场在去年高位基础上稳中有增,出境自驾保持稳步增长状态。其中,老年自驾游爱好者"逆 势"增长,60岁以上的出境自驾游客同比增长6.5%,选择在国内自驾的老年游客增长了27%,"银发族 们"通常选择在5月2、3日出行避开高峰期,同时反映了"银发族"的旅游意愿强烈。 报告显示,老年自驾游客,他们更倾向于选择文化游、风景游,驾车前往打卡著名景区、博物馆,深入 体验当地文化生活等方式受青睐。"五一"期间"银发族"们最喜欢的国内目的地为成都、三亚、喀什、杭 州、景德镇之类的城市。出境目的地集中于意大利 ...
提振消费背后的发力核心:重塑14亿人的财富预期
搜狐财经· 2025-05-07 16:25
经济增长模式转型 - 经济增长模式正从投资驱动向消费驱动转变,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1] -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降至3.1%,单位GDP投资强度较2010年下降28.3个百分点 [2]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8.8万亿元,人均消费支出不足美国的1/5 [2] 消费潜力与挑战 - 居民存款余额突破150万亿,但中低收入群体储蓄率高达40% [2] - 中国居民消费率长期徘徊在38%,发达国家约60% [2] - 房价下跌吞噬家庭财富,资本市场低迷导致财产性收入增长停滞 [4] 政策与改革方向 - 国有资本划转社保基金加速,2023年30.6万亿国有金融资本启动划转程序 [5] - 资本市场改革推出中国版401K计划、扩大REITs底层资产范围 [5] - 医疗、教育、养老改革同步发力,试点"育儿年金账户"和"大病医疗消费券" [6] 中等收入群体与消费升级 - 中等收入群体约4亿人(占总人口28.6%),2035年将扩大至8亿人(占比超50%) [7] - 消费需求从"量"的增长转向"质"的提升 [7] 服务消费增长 - 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6.2%,增速高于商品零售额3个百分点 [8] - 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同比增长7.4%,贡献率达63% [8] - 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占比为46.1%,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增长空间 [8] 银发经济潜力 - 60岁及以上人口数量为31031万人,占全国人口的22% [9] - 银发经济规模即将突破10万亿元大关 [9] 绿色消费趋势 -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从2020年5.4%升至2024年35%,销量达1286.6万辆 [10] - 宁德时代、比亚迪占全球动力电池市场份额60%以上 [10] - 中国光伏组件产量占全球80%,隆基、晶科主导技术迭代 [10] 数字消费生态 - 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比提升至26.8% [11] - 抖音电商商品交易总额约为3.5万亿元 [11] 消费的战略意义 - 消费升级倒逼产业升级,AI技术、智能家居等新品类爆发 [13] - 14亿人的消费力成为全球规则制定权的"终极筹码" [14]
防灾救灾、提升素养、联合招聘 从政策“稳健有效”透视发展“稳中有进”
央视网· 2025-04-28 10:30
农业生产防灾救灾资金 - 财政部会同农业农村部下达中央财政农业生产防灾救灾资金3.76亿元,支持山西、江苏、安徽、河南、广西、陕西等6省区做好抗旱救灾等相关工作 [1] - 资金重点对开展喷肥保苗、浇水补墒、农作物改种补种等农业生产抗旱防灾救灾措施给予适当补助 [1] 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 - 中央网信办、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印发《2025年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工作要点》 [3] - 工作目标包括到2025年底我国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发展水平再上新台阶,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育体系基本建成,数字资源供给能力显著增强 [5] - 目标还包括数字人才队伍进一步壮大,劳动者数字工作能力明显提高,群体间数字技能鸿沟不断缩小 [5] 高校毕业生春季专场招聘 - "职引未来——2025年全国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春季专场"推出第五批特色服务活动 [6] - 活动包括84场面向先进制造、新能源、银发经济、数字经济等行业、领域的线上线下专场招聘会 [6] - 活动还包括26场直播带岗活动、11场政策宣讲和就业指导直播(录播)课等 [6] - 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可登录中国国家人才网和中国公共招聘网查询相关信息并参与各类专场服务活动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