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调整

搜索文档
湾财周报 人物 影石董事长向员工撒钱;长安朱华荣访任正非
南方都市报· 2025-08-17 21:23
行业动态与公司事件 - DeepSeek母公司总监因涉嫌套取券商上亿佣金被调查 涉案人员已移交司法 [1][11] - 证监会原处长杨郊红因突击入股、串供、隐匿证据等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被开除党籍 [8][18] 经济评论与市场观点 -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樊纲指出 中国40多年未经历重大经济危机且保持5%经济增长 但公众焦虑影响消费行为 [3][11] - 经济学家洪灏表示中国面临供给侧调整挑战 电动车品牌低价竞争及奶茶行业价格战导致严重产能过剩 [5][12] 企业运营与高管变动 - 影石创新董事长向员工撒钱引发公众关注 公司已全面检视内部管理行为规范并强化教育 [13] - 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履新11天后拜访华为CEO任正非 围绕产业竞争态势及未来格局进行交流 [14] - 汇源果汁控制权争夺升级 现任董事长鞠新艳将公司告上法庭 股东诸暨文盛汇被指单方面召开无效股东会 [15] 财务业绩与战略布局 - 联想集团2025财年第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22%至1362亿元人民币 净利润同比增长108%达36.6亿元人民币 [15] - 联想CEO杨元庆强调中国制造成本优势 全球其他制造基地生产PC成本比中国高出15美元 [15] 基金与人才流动 - 招商基金年内4位知名基金经理离职 2025年全行业已有242名基金经理离任创近年新高 [16] - 建信基金任命建行老将刘大超为副总裁 管理层调整持续引发市场关注 [20] 品牌与资本运作 - 格力电器将"董明珠健康家"公众号更名为"格力好物指南" 为线上店开业做准备 [17] - SKG母公司未来健康终止北交所上市 此前签约马斯克母亲梅耶·马斯克为品牌代言人 [20] 金融机构人事调整 - 汇丰人寿任命程思韵为董事长 获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局核准 [21] - 国联民生证券换帅 国资背景顾伟接任董事长并实现党委书记与董事长职务"一肩挑" [22]
经济学家洪灏:这次面临的供给侧调整,比2016年更具挑战
南方都市报· 2025-08-14 13:39
核心观点 - 中国经济面临供给侧严重过剩问题 产能过剩集中在电动车 太阳能板 电池等科技领域 过剩产能主要由过去几年投资形成 [1][3] - 计划型增长模式导致消费端难以有效控制 市场自发调整虽增速较慢但经济周期波动更小 需转向市场主导思维解决消费问题 [3][5] - 消费长期趋势受人口下降和房地产周期制约 短期周期性消费压力需通过针对性政策刺激缓解 如提高生育补贴和养老金标准 [6][7] 供给侧状况 - 电动车行业出现严重价格竞争 部分品牌车辆售价降至几万元水平 单辆利润仅100元 [1][3] - 奶茶行业出现极端低价竞争 全国范围内出现0.99元/杯的定价模式 无法实现盈利 [1][3] - 资本大量投入科技领域 包括电动车 太阳能板 电池等行业 导致供给侧产能过剩 [3] 消费端表现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受补贴政策影响显著 上半年因国补政策表现超预期 7月份补贴结束后增速减弱 [3] - 消费占GDP比重在过去20年房地产价格上涨期间未出现上升 甚至有时下降 [5] - 港股消费概念股表现良好 涌现"新消费三剑客":泡泡玛特 蜜雪冰城和老铺黄金 [6] 经济周期与政策 - 中国经济短周期处于修复阶段 港股和A股市场预计将继续有所表现 [7] - 建议通过提高生育补贴标准 从每月300元提升至1000元 缓解消费下行压力 [6] - 建议提高农民养老金标准 从每月200元提升至2000元 刺激农村地区消费 [6] 结构性挑战 - 人口出生率持续下降难以逆转 年轻人结婚和生育意愿降低 消费模式转向自我消费 [6] - 房地产趋势短期内难以发生根本性改变 对消费长期趋势形成制约 [6] - 需要从历史长周期角度制定政策 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式的短期应对 [7]
反内卷加速供给侧调整,规模最大的化工ETF(159870)涨超1.6%
新浪财经· 2025-08-11 14:19
指数及ETF表现 - 中证细分化工产业主题指数强势上涨1.74% 成分股新宙邦上涨10.78% 金发科技上涨9.99% 盐湖股份上涨6.56% 天赐材料及昊华科技等个股跟涨 [1] - 化工ETF上涨1.61% 最新价报0.63元 [1] 行业倡议与政策影响 - 中国橡胶工业协会在橡胶助剂理事会会议上发出"共同维护市场健康发展"倡议 旨在抵制内卷式竞争并促进行业良性发展 [1] - 华泰证券指出行业盈利已处于底部 政策引导下供给侧加快调整 大宗化工品盈利或迎改善 [1] 行业中长期趋势 - 欧美高能耗装置退出及亚非拉地区经济增长驱动需求增量 出海/出口成为国内化工行业重要增长引擎 [1] - 2025年上半年行业资本开支同比增速自2021年初以来首次转负 供给侧调整下2025年下半年或迎复苏起点 成本减压及需求改善的下游环节或率先复苏 [1] 指数构成与权重 - 中证细分化工产业主题指数从细分产业中选取规模较大、流动性较好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样本 反映相关细分产业整体表现 [2] - 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包括万华化学、盐湖股份、巨化股份等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43.54% [2] 产品信息 - 化工ETF场外联接包括A类014942 C类014943及I类022792 [3]
华泰证券:需求淡季下7月石油化工行业整体价差偏弱,供给侧有望加快调整
新浪财经· 2025-08-08 08:28
行业盈利状况 - 25年7月末CCPI-原油价差约294 处于2012年以来30%以下分位数 [1] - 全球宏观局势博弈致油价高位波动 下游多数化工品进入需求淡季 化工品价差有所回落 [1] - 行业盈利已处近年来底部 [1] 供给侧变化 - 7月提价产品主要系供给量收缩和前期去库较好的品种 [1] - 政策引导下供给侧有望加快调整 [1] - 25上半年行业资本开支同比增速自21年初以来首次转负 [1] 行业复苏前景 - 供给侧加快调整下25H2或迎复苏起点 [1] - 成本减压及需求改善的下游环节或率先复苏 [1] - 大宗化工品盈利或迎改善 [1] 中长期增长动力 - 欧美高能耗装置退出及亚非拉地区经济增长带来需求增量 [1] - 出海/出口成为国内化工行业重要增长引擎 [1]
华泰证券:需求淡季下7月石油化工行业整体价差偏弱 供给侧有望加快调整
搜狐财经· 2025-08-08 08:27
化工品价差与盈利状况 - 25年7月末CCPI-原油价差约294 处于2012年以来30%以下分位数 [1] - 全球宏观局势博弈致油价高位波动 下游多数化工品进入需求淡季 化工品价差有所回落 [1] - 行业盈利已处底部 大宗化工品盈利或迎改善 [1] 供给侧与需求端动态 - 7月提价产品主要系供给量收缩和前期去库较好的品种 [1] - 政策引导下供给侧有望加快调整 [1] - 25上半年行业资本开支同比增速自21年初以来首次转负 [1] 中长期行业趋势 - 欧美高能耗装置退出及亚非拉地区经济增长驱动需求增量 [1] - 出海/出口成为国内化工行业重要增长引擎 [1] - 供给侧调整下25H2或迎复苏起点 成本减压及需求改善的下游环节或率先复苏 [1]
黑色系商品久违爆发 焦炭第二、三轮提价箭在弦上
证券时报· 2025-07-23 03:13
黑色系商品价格走势 - 焦煤、焦炭价格7月以来明显回暖,期货主力合约两个交易日内分别上涨16%和13%,螺纹钢、热轧卷板涨幅超5% [1][3] - 6月初焦煤、焦炭主力合约价格跌至709元/吨和1280.5元/吨,创2016年以来新低 [1] - 二季度焦炭价格连续四轮下调,累计降幅220-260元/吨,河北唐山准一级干熄焦到厂价环比下降10.15%,同比下降31.16% [3] 行业供需状况 - 7月炼焦煤现货市场持续偏强,临汾安泽低硫主焦涨20元/吨至1320元/吨,长治主流大矿炼焦配煤涨70元/吨,部分煤种出现偏紧态势 [4] - 多数商品库存已降至近五年低位,钢材、有色金属可能面临供应短缺 [9] - 三季度焦化厂开工或难有明显提升,供应量环比略降,受产能过剩、环保限产及亏损等压力影响 [10] 政策与市场预期 - 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强调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 [6] - 工信部将实施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推动淘汰落后产能 [6] - 市场预计下半年财政政策发力,投资将推动大宗商品需求改善,二季度投资对GDP贡献率仅24.7% [7] 三季度市场展望 - 预计7月底前焦企将进行第三轮提涨,焦煤供应阶段性趋紧,钢厂日均铁水处于高位支撑焦炭需求 [10] - 7-9月焦炭供需基本面维持略紧局面,终端钢材市场价格预计震荡偏强运行 [10] - 三季度焦炭供应增量空间不大,下游需求支撑或增加,焦煤价格预计偏强运行 [11]
2025年有望触底反弹的行业分析--北京君城永和教育
搜狐财经· 2025-05-26 20:05
光伏行业 - 2024年下半年成为行业转折点 冷修窑炉数量增加 产能收缩 库存逐步降低 价格企稳回升 [3] - 2025年供需格局改善 库存去化加速 价格反弹态势明显 中国组件出口价格涨5%-10% [3] - 分布式光伏项目"抢装潮"爆发 组件、电池片、玻璃等需求暴增 库存告急 [3] - 政策推动供给侧调整 龙头企业如福莱特凭借技术与资金优势巩固市场地位 [3] 锂电设备行业 - 2023-2024上半年国内锂电产能过剩 企业扩产意愿低迷 [5] - 2024年第三季度宁德时代、比亚迪等企业重启扩产 行业迎来拐点 [5] - 2020-2021年扩产高峰设备将在2026-2027年迎来更新需求 [5] - 复合铜箔、4680大圆柱、固态电池等新技术发展带来增量设备需求 [5] 金融地产链 - 银行和地产PB估值均为0.5倍 处于历史低位 股价先于基本面见底 [7] - 地产收储、以旧换新等政策有望提振市场需求 [7] - 地产链企业连续3年负增长 行业整合加速 市场格局重塑 [7] 新能源上游资源 - 锂、硅料等因2024年产能过剩和价格暴跌 估值处于历史低位 [9] -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及储能需求爆发将推动需求回升 [9] - 硅料企业通过技术迭代加速 具备成本优势的企业有望率先反弹 [9] 传统周期行业 - 化工和建材受房地产低迷拖累 估值承压 [10] - 基建投资加码如"一带一路"项目推进 库存周期触底 供给端收缩可能推动价格反弹 [10] - 氟化工、钛白粉等细分领域受益于出口替代和国产化率提升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