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文旅产业
icon
搜索文档
泉山全力冲刺“千亿级实力城区”
新华日报· 2025-05-21 14:53
A级旅游景区累计接待游客113.64万人次、营业收入2515.69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0.56%、14.98%;19家 重点监测商贸企业实现销售额6.28亿元,同比增长7.9%……今年"五一"假期,徐州市泉山区假日经济表 现亮眼。文旅消费与商贸经济同出彩,泉山文商旅融合凭实力"出圈"。 在徐州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中,泉山区已连续4年位列第一等次,实现主城区"四连冠"。如今,泉山全 力冲刺"千亿级实力城区"、现代产业强区、开放引领之区、消费活力之区,打造徐州城区经济"领头 羊"。"围绕迈向'千亿级'、打造'四个区'的目标定位,我们将更加巩固作为徐州综合实力最强的主城区 地位,以更加坚定的信心在全市大局中多作贡献,以更加高昂的士气在全国、全省发展中争先进 位。"徐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泉山区委书记,徐州淮海国际港务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李勇 说。 5月9日,泉山区珠山数字经济产业园无人机培训基地启用,可提供考取中国民用航空局相关执照的全流 程服务。4月初,泉山低空一体化服务平台试运营。"14台无人机全天候提供政务服务,平台未来还计划 在交通出行等方面发力,把服务触角延伸到百姓身边。"徐州市低空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 ...
“牡丹之都”绽放文旅新篇章
消费日报网· 2025-05-21 10:43
菏泽文旅发展战略 - 构建"一核两区一带"文旅格局,包括世界牡丹文化旅游核心区、鲁苏豫皖交界区休闲度假目的地、水浒文化旅游目的地和黄河文化旅游带 [2] - 差异化开发"牡丹、水浒、黄河、红色、农耕、祖源"六大资源形成独特竞争力 [2] - 牡丹观赏期带动抖音酒旅订单环比增长164%,销售额增长213% [2] - 水浒主题景区年接待游客超360万人次 [2] - 黄河沿线非遗项目达74项,4A级景区4家 [2] 文旅产业赋能乡村振兴 - 通过"政策+项目+品牌+消费"四轮驱动激活乡村文旅潜能 [3] - 已打造10条乡村游线路、43个景区化村庄 [3] - 形成工笔牡丹画、曹县汉服等近十大特色产业集群,年产值超300亿元,带动就业50万人 [3] - 巨野工笔牡丹画2万名画师年创150万幅作品,2024年实现书画产业综合产值45亿 [3] - 曹县汉服占据全国50%市场份额,年销售额120亿元,在72个5A级古风景区实现90%覆盖率 [3] 牡丹产业发展 - 构建"节会+景区+文创"立体化发展模式 [4] - 第34届牡丹节推出20余项活动,7大牡丹园接待游客增长34.3% [4] - 创新开发"丹萌萌"IP形象衍生九色华服 [4] - 牡丹产业已形成深加工产品260余种,年产值130亿元 [4] - 今年"五一"菏泽因牡丹热度涨幅167%,跻身全国小众城市TOP4 [4] 未来发展计划 - 实施"四大行动":消费提质、文化"两创"、服务升级、品牌创建 [6] - 年内争创4A级景区1家 [6] - 打造"菏泽有礼"商品体系 [6] - 目标"十五五"末实现年接待游客3500万人次、旅游收入超400亿元 [6]
文旅发展要出实招做实事
经济日报· 2025-05-21 06:49
文旅宣传现状分析 - 多地文旅部门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古风装扮、策马雪原、东北话混搭英语等创新形式推广当地文旅资源,取得一定流量效果 [1] - 部分地区出现偏离正轨的苗头,包括刻意扮丑搞怪、生搬硬套网红套路、炒作争议性内容等不良现象 [1] - 地方干部参与文旅宣传本是积极作为,但将流量数据等同于工作业绩的做法反映出错位的政绩观 [1] 文旅宣传误区警示 - 流量不等于正能量或工作业绩,突破宣传底线和边界容易适得其反 [2] - 关注度不等于美誉度,单纯追求爆款而忽视长远规划和文化价值认同难以实现持续发展 [2] - 缺乏良好资源禀赋和精细化服务无法承接和留住流量带来的游客 [2] 文旅业发展建议 - 应着眼主要矛盾,多出实招而非怪招,多做实事而非表面功夫 [1][2] - 真诚的文化表达比刻意营销更有穿透力,立足自身特色开发的文旅产品更具生命力 [3] - 需在服务质量提升、文化挖掘、产品创新等方面下真功夫,打造经得起市场检验的文旅精品 [3]
天府文旅持续关注产业链优质资源
证券日报· 2025-05-21 00:11
公司战略与业务布局 - 公司按照"泛文旅体"产业融合发展思路,秉持重组并购与自主拓展并重的经营方针,持续改善经营能力 [2] - 公司围绕文化、旅游、体育三大产业搭建主营业务体系,以旅游业务为核心,聚焦"旅游+冰雪""旅游+影视""旅游+体育",串联冰雪、影视、体育等业务板块 [2] - 公司将抢抓影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机遇,通过影视宣传带动消费,专注优质内容打造,联合成都影视城、行业专业机构开展影视项目制作 [3] - 公司聚焦产业拓展,依托"中国喜剧梦工厂"构建喜剧产业生态圈,布局中国喜剧经济产业,拓展喜剧衍生产品 [3] - 公司打造影旅融合业务体系,建立"拍在四川"的影视制作服务标准,整合串联各地市州资源,推出一站式制片服务 [3] - 公司将持续关注主业及产业链上具有良好前景的优质资源,通过外延式并购整合实施资源整合,链接优质产业生态,提升业务规模和盈利能力 [4] 行业发展趋势 - 传统观光旅游正加速向多元化、个性化、体验式旅游转变,影视、动漫、游戏等文化IP与旅游目的地的结合增强了目的地吸引力 [3] - 康养旅游、露营旅游、沉浸式文旅体验等新业态发展迅猛,各地景区积极探索创新,利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打造沉浸式游览项目 [3] - 旅游上市公司可以借助并购重组的方式,迅速拓展文旅产业链 [3] 公司财务状况 - 公司2024年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出现亏损,扭亏是投资者关注的重要事项 [2]
华侨城还是把康佳转让给华润了!董事局副主席周彬等会受影响吗?
新浪财经· 2025-05-20 15:38
股权变更 - 康佳集团最大股东华侨城集团将持有的近30%股份无偿转让给中国华润 [1] - 华侨城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将不再持有公司股份 磐石润创及合贸公司将合计持有29.999997%股份 [3] - 华侨城和华润集团的实际控制人均为国资委 [3] 财务表现 - 康佳连续三年亏损 2022年亏损14.71亿元 2023年亏损21.64亿元 2024年亏损32.96亿元 合计亏损69.31亿元 [3] - 华侨城A 2024年净利润约-86.62亿元 同比下降33.42% [3] - 康佳半导体及存储芯片行业营收1.70亿元 同比下滑94.99% 消费电子业务营收101.37亿元 同比下滑0.67% [4] 业务协同 - 华润集团旗下的华润微电子在半导体领域拥有完整产业链 与康佳的半导体业务存在技术和资源互补潜力 [3] - 康佳近几年聚焦消费电子和半导体两大主业 [3] 高管信息 - 康佳电子一把手为党委书记 董事局副主席(主持工作)周彬 二把手为总裁曹士平 [6] - 公司高管团队包括多名董事 监事 财务总监和副总裁 [6]
长三角10城代表“City Walk”上城区
杭州日报· 2025-05-20 11:08
长三角楼宇经济合作 - 长三角10个城市中心城区代表齐聚杭州上城区 通过City Walk形式感受楼宇经济活力并探讨一体化发展 [1] - 参与城区包括上海黄浦区 杭州上城区 南京鼓楼区 苏州姑苏区 宁波鄞州区 合肥庐阳区/蜀山区 无锡梁溪区 南通崇川区 常州新北区 [1] - 2023年底提出构建"七个一"品牌工程 楼宇互访体验是核心项目之一 [1] 杭州楼宇经济定位 - 杭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和创新活力之城 楼宇发展推动城市经济转型 塑造从古典到现代的城市天际线 [1] - 上城区副区长强调区域兼具千年历史底蕴与现代国际范 是展示杭州形象的核心窗口 [2] - 代表参观钱江新城中央商务区 考察富春路"百亿大道"及华联UDC时代大厦 探讨楼宇品牌化建设 [2] 区域联动发展 - 活动旨在强化长三角中心城区辐射作用 通过交流合作探索城市更新与文化传承新路径 [2] - 上城区以南宋德寿宫遗址博物馆等场景为载体 推动文旅融合与城市温度提升 [2]
北京将发布512项文旅惠民举措
北京商报· 2025-05-19 15:13
北京商报讯(记者 吴其芸)5月19日,2025年中国旅游日北京分会场在丰台区世界花卉大观园启幕。活 动期间,全市将推出"乐游北京"惠民大礼包,包括100项首发文旅新品、512项惠民举措和活动、1000万 元消费补贴、1.5亿元政策奖励资金等,打造丰富多元的文旅消费新场景。 新政策方面,包括《北京市扩大文化和旅游新消费奖励办法》《北京市推动演艺高质量发展支持办法》 《昌平区促进文旅农商体融合发展的扶持办法》《石景山区发展会展经济推动酒店住宿业高质量发展八 条措施》《房山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年—2027年)》等在内的系列新政相继修订 或出台,聚焦文旅消费、演艺演出、会展及住宿、文旅融合等多个方向,总计安排1.5亿元政策扶持资 金,为全市文旅高质量发展注入资金保障和制度支持。 此外,本次分会场打造七大主题市集板块,包括新品首发、悠游度假、科技体验、美食尝鲜、臻选文 创、精品演艺、咨询服务等,集聚首旅集团、中旅旅行、开心麻花等文旅头部企业,构建沉浸式消费场 景。 据了解,本届北京分会场采取"1+16"市区主分场模式,丰台区作为主场共同举办市级活动,其他15个区 结合自身资源推出各具特色的区级分场 ...
产业“忙” 消费“热” 百姓“乐”享新场景点燃消费“热引擎”
央视网· 2025-05-19 12:07
文旅经济与消费新场景 - 福州龙舟赛事每周举办,催生多样化消费新场景,包括龙舟文创产品、创意美食等,提升城市活力并注入文旅经济新动能 [1][10] - 福州仓山区龙舟主题公园开园,园区设计融入传统龙舟元素,如32米长门楣、6尊龙舟首雕塑等 [4] - 龙舟文化展示馆通过实物、影像展示福州龙舟发展历史和制作工艺,吸引游客打卡 [6] - 福州依托龙舟文化和内河水网推出多条内河游航线,2024年累计接待游客超38万人次 [10] 露营经济与城市休闲 - 南昌赣江市民公园露营区周末人气旺盛,市民在28公里滨江景观连廊和9.5万平方米绿地上休闲 [14] - 营地商户提供设备租赁及团建、亲子活动服务,推动轻量化露营体验 [16] - 南昌市持续改造赣江市民公园,划分文化休闲区、体育运动区等,配备露天剧场、健身步道等设施 [19] - 露营热带动户外装备消费,南昌市开放21座城市公园及70块共享绿地,总面积33.4万平方米 [22][24] 冷链物流与食品消费 - 2025年一季度冷链物流总额达2.21万亿元,同比增长4%,果蔬线上零售销量增15%以上 [27] - 成都东航冷链西部生鲜港实现秘鲁冰鲜三文鱼48小时从产地到国内餐桌 [29] - 湖北潜江小龙虾通过特色物流体系实现18小时送达全国600多个城市,日均发货量2万余单 [32][33] - 东南亚榴莲、山竹等热带水果通过中老铁路、中越铁路快速进入中国市场 [33] 食品工业与展会 - 漯河食品博览会吸引12国50多家企业参展,展出超千种特色产品 [35] - 2025年一季度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增速较上年提升2个百分点 [37]
湖南省自然资源全要素市场入湾区推介会在深圳举办,推动湘粤深度合作
搜狐财经· 2025-05-16 17:57
精彩导读 5月16日,湖南省自然资源全要素市场入湾区推介会在深圳成功举办。本次活动作为2025年湖南—粤港澳大湾区经贸合作交流会的关键部分,由省自然资 源厅、省人民政府驻广东办事处、省商务厅联合主办,旨在依托全国首个省级自然资源全要素市场平台,促进"湖南资源"与"湾区资本""湾区智慧""湾区 技术"深度融合。活动吸引了粤港澳大湾区近600家企业及机构踊跃参与,为湘粤两地经济合作搭建起重要桥梁。 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张迎春出席并讲话,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毛朝晖主持会议,省自然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省自然资源总督察李全胜,省人民政府 驻广东办事处党组书记、主任敖琢分别致辞,自然资源部开发利用司副司长周霆等领导嘉宾出席。 张迎春指出,湖南省自然资源全要素市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和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决策部署,坚持全品类集成,实现了资 源科学配置;坚持数字化赋能,促进了信息全面贯通;坚持全流程服务,助力了项目高效落地。下一步,湖南将充分发挥湖南省自然资源全要素市场的作 用,让广大企业家进一步了解湖南、走进湖南、投资湖南,携手共创美好未来。湖南也将凭借优质项目储备,夯实合作根基;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厚 ...
祥源文旅会计差错背后藏着实控人俞发祥资金占用 频繁并购经营质量待考
新浪证券· 2025-05-16 17:32
会计差错概况 - 2025年已有超40家上市公司进行会计差错更正 [1] - 会计差错属于非故意过失,但近年部分公司滥用会计差错更正掩盖财务造假,如康美药业300亿现金会计差错和东方集团财务造假案例 [1] 祥源文旅案例 资金占用问题 - 公司因实控人资金占用对2022年Q1至2024年Q3财报进行追溯调整 [3] - 2022年实控人俞发祥通过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4.1亿元,占当期净资产15.15%,资金本金于2022年底全部归还 [4][6] - 资金占用通过虚构股权意向金交易实现,涉及上海枫某、长沙友某等账户,单笔最高达1.5亿元 [5] 财务调整细节 - 其他应收款调整额增加5007.75万元至6115.54万元,其他流动资产减少5000万元 [4] - 未分配利润微增7.75万元,所有者权益合计调整后为10.49亿元 [4] 业务转型与并购 并购活动 - 2017年祥源控股16.74亿元收购万家文化29.72%股份,后更名祥源文化 [7] - 2022年以16.32亿元收购5家实控人旗下文旅资产 [8] - 2023年5.3亿元收购碧峰峡旅游80%股权,3.13亿元资产置换文旅类资产 [8] - 2024年5773.73万元收购齐云山旅游100%股权,3.07亿元收购莽山旅游64%股权 [9] 业绩表现 - 2025年Q1营收2.12亿元(同比+55.22%),净利润3119.5万元(同比+158.67%) [10] - 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19.64%,但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同比下降25% [14] - 商誉持续增长至7.9亿元,占净资产比例从10.3%升至23.9% [11] 行业背景 - 会计差错更正现象在上市公司中普遍存在,需警惕其被滥用于掩盖财务问题的风险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