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

搜索文档
超6000万户中小企业夯实中国经济韧性
证券日报· 2025-07-02 00:21
中小企业博览会成果 - 第二十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达成意向成交金额超千亿元 [1] - 展会吸引超过一万名采购商参与 [1] 中小企业规模与增长 - 2024年末全国登记在册企业数量6122.6万户,其中中小企业超6000万户 [1] - 中小企业数量较2012年末增长约3.6倍 [1] 中小企业经济贡献 - 2025年前5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中小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0% [3] - 31个制造业大类中28个行业保持增长 [3] - 中小企业广泛分布于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推动经济生态多元性 [3] 中小企业科技创新 - 中国累计培育14万家专精特新企业,1.46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4] - 超六成"小巨人"企业深耕工业基础领域,近八成分布在重点产业链环节 [4] - 九成"小巨人"企业为至少3家国内外知名大企业直接配套 [4] - 中小企业参与"神舟""嫦娥""蛟龙"等重大工程 [4] 中小企业技术突破 - 高速协作机器人突破性能极限,手术机器人实现0.1毫米级精密操作 [4] - 中小企业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填补国内技术空白 [4] - 杭州"六小龙"等企业在人工智能、低空经济领域崭露头角 [4] 中小企业全球化 - 沈阳智能工业制造企业在沙特建立合资工厂,引入中国智能制造标准 [5] - 东莞工业机器人企业在中博会现场接到欧洲客户订单 [5] - 中小企业成为全球产业链的"黏合剂"与"活力源" [5]
2025年上半年中资企业IPO排行榜
Wind万得· 2025-07-01 06:33
中资企业全球市场IPO概况 - 2025年上半年中资企业全球市场完成IPO上市129起,较2024年同期增加34起 [2] - 全球IPO募资规模合计1398.93亿元,同比上涨143.30% [4] - 港股市场成为中资企业IPO主要融资渠道,募资金额占比显著 [1] 分市场IPO数量与募资金额 A股市场 - IPO数量48起,同比增加5起,其中一季度27家、二季度21家 [7][19] - 募资金额380.02亿元,同比上涨25.53%,二季度同比增幅达170.98% [10][21] - 深交所上市25家,上交所18家,北交所5家 [24] - 上交所募资216.61亿元,深交所143.48亿元,北交所19.93亿元 [26] 港股市场 - IPO数量41起,同比增加14起,均登陆港交所主板 [7][32] - 募资金额956.80亿元,同比暴涨738.75%,二季度募资788.85亿元占主导 [10][34] - 宁德时代、恒瑞医药分别以377.01亿元和104.48亿元位列募资前二 [15][17] 海外市场 - IPO数量40起,同比增加16起,其中39家在纳斯达克上市 [7][48] - 募资金额62.11亿元,同比下降60.64% [50] - 霸王茶姬以29.64亿元成为海外募资最高企业 [17] 行业分布特征 全球市场 - 工业、可选消费募资规模领先,分别达558.38亿元和270.22亿元 [12] A股市场 - 可选消费募资131.44亿元(同比+122.25亿元),信息技术募资108.33亿元(同比-45.79亿元) [29] - 工业IPO数量最多,可选消费募资规模最高 [28] 港股市场 - 工业募资467.41亿元(同比+462.99亿元),医疗保健募资160.87亿元(同比+146.96亿元) [41] - 医疗保健IPO数量10家,同比增加6家 [39] 海外市场 - 可选消费企业数量11家,募资35.44亿元 [52][53] 地区分布特征 A股市场 - 江苏、浙江上市企业数量领先(11家、10家),浙江、广东募资金额居前(96.93亿元、64.59亿元) [30][31] 港股市场 - 浙江、上海上市企业最多(9家、7家),福建企业募资384.66亿元居首 [44][45] 海外市场 - 香港企业数量17家,上海企业募资29.64亿元最高 [54][55] 重点企业案例 - 港股前20大IPO中,港交所占据17席,宁德时代(377.01亿元)、恒瑞医药(104.48亿元)、海天味业(92.56亿元)位列前三 [17] - A股募资Top5包括中策橡胶(40.66亿元)、天有为(37.40亿元)、屹唐股份(24.97亿元) [17]
共80项!2024年度日照市科技创新成果评定情况发布
齐鲁晚报网· 2025-06-30 18:37
科技创新成果评定依据 - 评定依据为2022年出台的《日照市科技创新成果评定办法》,旨在鼓励科技创新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调动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 科技创新成果评定流程 - 评定流程包括成果提名、形式审查、专家评审、市科技局集体研究、评定委员会评议、市政府常务会研究六个阶段 [4] - 成果提名阶段共收到科技创新成果149项,经过形式审查后137项合格 [4] - 专家评审阶段组织35位行业专家分7个专业评审组对137项成果进行集中评审,根据创新性、技术水平、实用性、应用前景、经济与社会效益等指标打分 [4] - 最终评定结果经过市科技局党组会、评定委员会会议和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4] 科技创新成果评定结果 - 2024年度评定科技创新成果总数80项,其中一等成果10项,二等成果20项,三等成果50项 [5] - 一等成果中工业类5项,农业类1项,医学类4项 [6] - 工业类和农业类一等成果共产出专利57项、论文12篇、专著1部,参与制定行业标准4项,技术创新水平达到行业领先,新产品近3年销售收入达10亿元 [6] - 医学类一等成果发表SCI/中文核心论文19篇,出版专著1部,具有较强的行业影响力 [6] - 二等和三等成果共70项,涵盖工业类30项、农业类5项、生物医药类6项、环保类3项、交通运输类2项、医疗卫生类24项 [7] 科技创新成果行业影响 - 工业类和农业类一等成果有力带动了相关行业高质量发展 [6] - 二等和三等成果对科技人才培养、产学研合作和民生保障起到显著推动作用,技术水平和经济指标达到省内、市内同类技术先进水平 [7] - 项目成果转化程度高,市场竞争力强,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好,对行业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有较大推动作用 [7]
高盛:市场或将步入流动性驱动周期
金十数据· 2025-06-30 15:15
市场转型与宏观经济 - 市场正在经历转型阶段 体现在价格波动和宏观经济功能的深层演变 [1] - 美联储仍是市场的"减震器" 通胀数据高企未必阻止宽松周期启动 [1] - 美国需要延长政策周期的美联储 而非仅盯着CPI数据的美联储 [1] - 本周五非农就业数据或成关键催化剂 高盛预测新增8.5万人 低于市场预期的11.3万人 [1] - 市场流动性正取代基本面成为主导力量 市场已成为政策工具 [1] 机构客户观点与市场动态 - 多数机构客户对追高美股持谨慎态度 理由包括企业盈利前景疲软 美联储"看跌期权"消失 债券市场动荡 [2] - 对等关税和高估值是焦点 但不足以成为做空理由 [2] - 美国或将步入流动性驱动周期 欧洲则依赖财政刺激 [2] - 欧洲央行和英国央行终将追随美联储进一步宽松 终端利率在此无关紧要 [2] 板块选择与市场阶段 - 美国周期性行业(工业 材料)优于银行股 [2] - 银行股需等待收益率曲线陡峭化和真实增长显现才能受益 [2] - 市场处于"完美去杠杆"阶段 核心问题是是否为新周期的开端 [2] - VIX飙升12个月后 美股收益率往往改善 恐惧将创造错杀机会 [2] - 波动率回升初期往往出现狂飙现象 随后过渡至高波动机制 真正的修正通常滞后6-12个月 [2] 股票与美债收益率相关性 - 股票本质是通胀资产 更倾向看多标普500指数与美债收益率同步上涨 [3] - 今年跨资产波动率策略罕见盈利 暗示长期存在"实际波动大于隐含波动时 标普远期回报率更优"的规律 [3] - 股票与美债收益率的相关性有助于说明"新周期"叙事认同度较低 [3] - 美国长期国债ETF(TLT)的偏度重新定价为"看跌期权溢价" 意味着TLT看跌期权的波动性更高 从而导致收益率走阔 [3] - 宏观因素回归 波动率必将上升 但资产价格未必单向波动 [3]
A股策略周思考:上证攻坚新高后,怎么看?
天风证券· 2025-06-29 18:45
报告核心观点 报告围绕A股市场展开分析,认为市场后续需重点监测成交额放大与过热信号,国内工业企业利润增速走弱但政策积极,国际上美国核心PCE增速略超预期且地缘冲突不断,投资建议关注科技AI+、消费股估值修复、低估红利崛起,重视恒生互联网 [1][2][49] 市场思考:如何看待指数后续节奏 - 上周市场显著放量,小盘拥挤度从65%降至62.4%,与25年4月接近,本轮成交额波动小,市场修复未过热 [1][10] - 前两次小盘拥挤度下行后市场调整,此次【小盘拥挤度下行】+【成交额企稳、弱回升】行情加速,表明有增量资金买入大盘 [13] - 复盘2014年,其下半年多次出现【小盘拥挤度下行】+【成交额上行】组合,全A指数上行新高,当前市场特征与之相似 [2][15] - 6/27万得全A指数(MA5)分位数为85.7%,成交额(MA5)分位数为51%,存在量价不匹配,上证创新高或吸引资金,后续需监测成交额与过热信号 [2][17] 国内:工业企业利润增速走弱 工业企业利润增速走弱,补库周期增速回落 - 5月工业企业利润当月同比-9.10%,1-5月累计为-1.10%,较前值下行,产成品存货累计同比增长3.50%,增速回落 [3][20] - 公用事业利润占比达10.9%,重回2020年12月以来最高点,制造业和公用事业利润率小幅上涨 [26][27] 央行25Q2例会:经济呈现向好态势,社会信心持续提振 - 会议认为经济向好、信心提振,但面临需求不足等挑战,要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加强逆周期调节 [31] - 新增支持科技创新、提振消费等表述,强调强化央行政策利率引导,防范汇率超调风险,助力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32] 交运高频指标跟踪 - 截至2025/6/27,一线城市地铁客运量(MA7)报3862万人次,较上周五回升 [35] 普林格同步高频指标跟踪 - 截至2025/6/29,工业生产腾落指数为105,较6/22回升,涤纶长丝、甲醇、轮胎回升,山东地炼、纯碱回落 [37] 国内政策跟踪 - 六部门印发金融支持消费意见,何立峰调研强调扩大内需,李强出席夏季达沃斯论坛并致辞 [40] 国际:美国5月核心PCE增速略超预期 国际大事跟踪 俄乌冲突跟踪 - 特朗普在北约峰会与泽连斯基会面,讨论停火问题,特朗普表示会和普京沟通 [42] - 俄罗斯导弹袭击乌克兰,造成至少17人死亡、100多人受伤,泽连斯基计划讨论防务与制裁 [43] - 俄乌再次交换战俘,包含25岁以下年轻士兵,双方按6月2日协议执行 [44] 中东冲突跟踪 - 伊朗与以色列宣布停火,分阶段实施,伊朗采取措施确保核项目继续,美国打击未摧毁核心部件 [45] - 特朗普称以伊冲突可能很快再爆发,将与伊朗谈核协议,不认为协议必要 [46] 美国5月核心PCE增速略超预期 - 5月PCE物价指数同比涨2.3%、环比涨0.1%,符合预期;核心PCE物价指数同比涨2.68%、环比涨0.2%,略超预期 [48] 行业配置建议 - 7月投资主线可降维为科技AI+、消费股估值修复与分层复苏、低估红利崛起,重视恒生互联网 [49]
中小企业多项指标回升向好,工信部明确下一步政策举措
第一财经· 2025-06-29 14:34
中小企业经济表现 - 前5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中小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 31个制造业大类行业中有28个保持增长 [3] - 规模以上工业中小企业营业收入达32.6万亿元 计算机及通信电子设备、电气机械等装备制造业利润保持较快增长 [4] - 5月中小企业出口指数为50.7% 连续14个月处于扩张区间 [5] - 5月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SMEDI)为89.5 较4月上升0.3点 结束连续两个月下降趋势 [6] 数字化转型与创新 - 已培育数字化服务商3500余家 打造"小快轻准"技术产品1万余项 支持超4万家中小企业实施数字化改造 [6] - 累计培育科技和创新型中小企业超60万家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14万家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46万家 [9] - 量子科技、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生物制造等未来产业领域初创企业加速技术研发 [11] 政策支持与产业协同 - 17个部门推出73项惠企服务举措 覆盖政策惠企、环境活企、创新强企等5个方面 [12] - 开展"百场万企"大中小企业融通对接活动 40余家产业链链主企业与中小企业签署合作协议 [13][15] - 发布第三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名单 组织出海服务专项行动 [14] 发展战略方向 - 推动中小企业高端化、数字化、绿色化、国际化发展 建设特色产业集群 [2][11] - 加强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突破 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 [12] - 消除制度性壁垒、完善市场准入规则、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优化公平竞争环境 [11]
巴克莱:地缘政治风险激增对美国股票有影响吗?
智通财经网· 2025-06-28 19:33
地缘政治风险对美国股市影响 - 历史数据显示过去30年地缘政治动荡(如海湾战争、阿富汗伊拉克战争等)对标准普尔500指数6个月回报率无明显影响,与长期平均值(-5%)无重大偏差 [1][2] - 采用GPRXGRPR指数衡量时,处于第99百分位的地缘政治高风险事件(1985年以来共10次)均未显著阻碍美股表现 [1][5] 行业表现差异 - 工业板块在地缘政治风险激增后6个月内超三分之二时间跑赢大盘,中位超额回报达+220个基点 [2] - 能源板块同期表现滞后,超四分之三时间跑输标普500指数,中位相对回报为-940个基点 [2] - 周期性板块整体存在轻微跑赢倾向,但能源股表现与传统认知相悖 [2] 市场波动特征 - 地缘政治风险爆发会引发阶段性高波动性,但需冲突范围和严重程度大幅升级才会显著冲击风险资产 [2]
意大利4月季调后工业销售月率 1.5%,前值-1.60%。
快讯· 2025-06-27 17:01
意大利工业销售数据 - 4月季调后工业销售月率录得1.5%,较前值-1.6%显著回升,环比改善3.1个百分点 [1]
重庆:节能降碳取得显著成效 绿色经济动能强劲
中国发展网· 2025-06-25 18:16
节能降碳成效 - 重庆市"十四五"以来能耗强度累计下降11.8%,年均能源消费增速2.4%支撑年均经济增长5.6% [1] - 2021-2024年能耗强度同比分别下降3.5%、2.7%、3.0%、3.2% [1] - 新能源装机规模占电力总装机比重提升至15.5%,新能源消纳率持续保持100% [2] 政策与组织机制 - 将节能指标纳入党建统领"八张报表",实施月度监测和季度成效晾晒机制 [2] - 编制钢铁/水泥/合成氨/电解铝/数据中心等重点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 [2] - 推出6项优化节能审查措施,包括先进能效项目准入和低能耗高产出项目优先用能 [2] 产业结构优化 - 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34.6% [2] - 构建"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重点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先进材料 [2] - 建成国家级绿色工厂170家、绿色园区16个,完成44个市级及以上园区循环化改造 [4] 能源转型举措 - 实施"百万千瓦屋顶光伏"和"千乡万村驭风行动",建成丰都莲花山风电/巫溪塘坊光伏等项目 [2] - 建成化学储能项目总规模151万千瓦/315万千瓦时,形成"源网荷储一体化"消纳体系 [2] - 藏电/西北电入渝电量快速增长,跨省能源通道建设加速 [2] 工业节能管理 - "十四五"以来市级支持266个项目合理用能,实施工业技改项目5640个、改造设备近4万台(套) [3] - 对315家重点用能单位开展节能考核,梳理节能改造潜力清单 [3] - 推广高效节能装备47项,完成263台落后机电设备处置 [3][4] 建筑与交通节能 - 2024年城镇新建民用建筑绿色建筑比例达99.68%,装配式建筑占比40.7%(同比+6.7%) [4] - 高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分别达1107公里/4503公里,多式联运"一单制"入选国家典型案例 [4] - 中心城区新增公交/出租车新能源占比100%,建成标准化岸电泊位286个(覆盖率99.3%) [4][5] 数字化赋能 - "工业绿效码"应用覆盖超30000家工厂,数字赋能/两化融合指数西部第一 [2] - 建成三级数字化城市治理中心,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八大行动"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