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备制造

搜索文档
最新公布名单中独占14席,位列全省第一
南京日报· 2025-08-04 10:24
江苏省"三首两新"技术产品认定 - 2025年度江苏省"三首两新"技术产品认定名单中,南京独占14席,占比超过1/3,位列全省第一 [1] - 截至目前,南京市有效期内首台(套)共计43个 [1] - 南京造"首台(套)"正以集群化突破态势,重塑装备制造业的竞争格局 [1] 关键技术突破 - 江苏越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10万吨/年聚丙烯大型挤压造粒机组打破国外垄断,客户采购成本大幅下降,供货周期缩短至10个月,客户提早开机4个月可实现产值约3亿元 [2] - 越升科技自主研发的40万吨/年聚丙烯大型混炼挤压造粒机组填补国内空白 [2] - 南京纳特通信电子有限公司国内首创的超宽带大功率射频功率放大器,输出功率提升至万瓦级,已获得相关领域重点客户的认可和订单 [4] 智能电网领域创新 - 南京开关厂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超高速开断型交流金属封闭充气开关设备"解决配网领域内真空断路器存在的问题,为智能电网和泛在物联网系统提供质量保证 [5] -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研制的PCS-9585构网型静止同步支撑装备提升成都地区直流输电能力100万千瓦,提升西藏那曲地区受电能力30% [5] 航空航天与智能制造 - 南京控维通信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全自动卫星便携站重量仅6.5公斤,能在2分钟内完成对星定位,已累计销售130台 [6] - 南京奥特自动化有限公司的"履带吊吊臂机器人焊接工作站"实现智能化焊接,近3年累计销售10套,计划未来3年实现累计收入1.7亿元 [6] 创新生态与产业链 - 中电环保股份有限公司的大直径核电凝结水精处理设备应用于核电站凝结水精处理环节,提高出水水质和核电站运行安全性 [7] - 江苏久吾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钛石膏资源化利用技术成套装备将钛石膏转化为高品质石膏产品,实现资源化利用 [9] - 南京施密特光学仪器有限公司的Ф2.5m光学系统波前检测系统满足大口径光学系统的高精度检测需求,助力航空航天、天文观测等领域 [9] 企业成长与市场拓展 - 控维通信通过"首台(套)"技术突破,3年内完成从初创企业到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再到国家"小巨人"企业的三级跳 [10] - 航天晨光股份有限公司的放射性废物桶内干燥装置打破国外垄断,获得廉江核电厂一期工程项目订货 [3]
最新公布名单中独占14席,位列全省第一 南京造“首台(套)”以何“领跑”
南京日报· 2025-08-04 09:50
南京首台(套)装备认定成果 - 2025年度江苏省"三首两新"技术产品认定名单中 南京以14个首台(套)装备位列全省第一 占比超过1/3 全市有效期内首台(套)总数达43个 [1] 关键技术突破案例 - 江苏越升科技10万吨/年聚丙烯挤压造粒机组打破国外垄断 客户采购成本大幅下降 供货周期从14个月缩短至10个月 提早开机4个月可实现产值约3亿元 [1] - 越升科技完全自主研发40万吨/年聚丙烯大型混炼挤压造粒机组 填补国内空白 [2] - 徐工凯宫KSJ-18000嵌岩钻机成套设备施工速度达传统工法5倍 施工成本降低30% 整体工期节约50% [2] - 航天晨光放射性废物桶内干燥装置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打破国外垄断 已获廉江核电厂订单 [4] - 纳特通信超宽带大功率射频功率放大器实现万瓦级输出突破 成功实现国产化并获得重点客户订单 [4] - 南京开关厂超高速开断型交流金属封闭充气开关设备解决真空断路器分断时间长等问题 为智能电网提供基础技术支持 [4] - 南瑞继保PCS-9585构网型静止同步支撑装备在成都提升直流输电能力100万千瓦 在西藏那曲提升受电能力30% [5] - 控维通信全自动卫星便携站重6.5公斤 2分钟完成对星定位 累计销售130台 支持应急救援等领域 [6] - 奥特自动化履带吊吊臂机器人焊接工作站近3年累计销售10套 计划未来3年实现累计收入1.7亿元 [6] - 中电环保大直径核电凝结水精处理设备提高核电站运行安全性 出水关键指标远高于目标值 [8] - 久吾高科钛石膏资源化利用技术成套装备实现固体废物转化 产出高品质石膏产品应用于建筑建材等领域 [10] - 施密特光学Ф2.5m光学系统波前检测系统满足大口径光学系统高精度检测需求 助力航空航天发展 [10] 产业集群与创新生态 - 首台(套)产品与南京重点产业集群高度吻合 包括智能电网、智能制造装备、新材料、航空航天等领域 [6] - 南京通过场景开放、标准引领、生态共建等策略推动首台(套)技术产品全周期发展 联合高校及产业链企业组建创新联盟 利用数字孪生和AI仿真技术缩短研发周期 [9] - 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耦合 企业通过总部赋能体系成长为总部型企业 为研发提供关键支撑 [8] - 首台(套)政策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控维通信在3年内完成从初创企业到省级专精特新再到国家小巨人企业的三级跳 [11]
“两新”政策成效明显 上半年全国企业销售收入平稳增长
搜狐财经· 2025-08-04 08:16
制造业发展 - 制造业销售收入增速较全国企业总体增速快1.5个百分点[3] - 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8.9%和11.9%[3] - 高技术产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4.3%[3] 数字经济发展 -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销售收入同比增幅达到10%左右[3] - 全国企业采购数字技术金额同比增幅达到10%左右[3] 设备更新与消费政策 - 全国企业采购机械设备金额同比增长11.1%[5] - 家用视听设备零售和日用家电零售同比分别增长45.3%和56.6%[5] - 家具零售同比增长34%[5] - 通信设备零售同比增长25.4%[5]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 全国省际间销售额占全国企业销售收入比重为40.7%[6] - 省际间销售额占比较上年同期提高0.6个百分点[6]
黑龙江:老工业基地里的经济新脉动
新华社· 2025-08-03 20:51
黑龙江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 - 中铝集团东北轻合金有限责任公司引入世界首台MW级高温超导感应加热装置,铝锭加热时间从9小时缩短至10分钟,电单耗降低53%,年节电40万千瓦时[1] - 公司建立能源管理系统实现能耗数据实时可视化,通过趋势分析快速定位高能耗环节,大幅降低人工统计工作量[1] - 哈尔滨电气集团整合三大动力企业,推进数字化车间建设,2025年上半年设备更新投资同比大幅提升,推动高技术设备应用[2] 制造业数智化转型进展 - 绥芬河大自然木业持续增加自动化设备,2023年上线自动下料设备,2024年新增自动包装机,计划引入机械臂提升效率[3] - 绥芬河市推动企业建设数字化车间,2025年已完成8项科技成果转化,其中5项纳入省级考核,带动企业新增营收1.72亿元[3] - 黑龙江省上半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2%,制造业技改投资增长65.5%,专精特新企业产值增长9.8%[3] 产业转型战略方向 - 黑龙江省通过数智化技术推动绿色转型,重点解决设备老旧和效率低下问题,培育新业态[4] - 改造策略聚焦盘活产业基础、人才储备和工业遗产资源,提升产业竞争力和区域振兴[4]
奋勇争先,决战决胜“十四五”|“两重”项目建设“加速跑”
人民日报· 2025-08-03 10:38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 湖北宜昌北站主体结构完工 沿江高铁武汉至宜昌段(全长313公里)进入收尾阶段 通车后将形成武汉往返武汉高铁环线 实现武汉襄阳宜昌1小时互通 [1] - 沿江高铁项目(渝宜高铁、渝万高铁等)建成后将与既有铁路网络融合 形成川渝与华中华东的快速客运通道 [1] - 国家发改委安排超3000亿元支持2025年第三批"两重"建设项目 今年8000亿元清单已全部下达 [1] 重大工程项目进展 - 上海港洋山港区小洋山北作业区西1区陆域吹填完成 将建成上海港最大单体自动化码头 [2] - 黄河古贤水利枢纽工程导流洞进入主洞开挖阶段 两条超千米隧道施工中 [2] - 西藏安多县土硕100兆瓦光热电站正建设 面临4650米超高海拔等三重挑战 [2] 能源与电网建设 - 哈密—重庆±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投产 实现7毫秒新疆绿电送重庆 带动上下游投资超1000亿元 [3] - 工程创造1万个建设岗位和3万个装备制造/能源服务岗位 三一重能风电装备年产近200套 [3] - 上半年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4.6% 增速高于全部投资1.8个百分点 拉动全部投资增长1.0个百分点 [3] 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 沿江高铁崇太长江隧道使用"领航号"盾构机 实现14.25千米独头掘进 国产盾构机全球份额近70% [4] - 金沙江银江水电站3号机组创亚洲最大单机容量(65兆瓦)和世界最大转轮直径(7.95米) [4] - 兵工集团研发120立方米矿用洒水车 为绿色矿山提供环保解决方案 [5] 国家战略工程规划 - "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预计年底前全部完成目标 [5] - 国家发改委将科学谋划"十五五"重大工程项目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5]
省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对关于<br>辽宁省2025年上半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及下半年工作安排的报告的审议意见
辽宁日报· 2025-08-02 08:12
辽宁省2025年上半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 经济运行呈现总体平稳、稳中有进态势,产业韧性持续增强,有效需求持续释放,创新动能持续提升,新兴产业加速发展,民生福祉持续增进,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就业形势保持稳定 [2] - 工业经济承压运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压力较大,市场活力未充分激发,财政收支矛盾比较突出 [2] 下半年工作部署 政策与投资 - 加快释放政策效应,精准把握国家政策取向、资金投向,加强政策预研储备,围绕"两重""两新"等重点领域提高项目成熟度 [3] - 持之以恒激发投资活力,精准开展招商引资,招引一批牵动力强的重大项目,推动签约项目加快前期工作、落地开工 [4] - 抓好重大项目建设,围绕"五大安全"、传统优势产业集群、新质生产力等方面积极拓展投资空间,抓紧谋划一批大项目好项目 [4] - 激发民间投资活力,落实落细国家促进民间投资的措施,设立民营资本参与国企改革引导基金 [4] 工业与科技 - 全力推动工业稳定运行,以4个万亿级产业基地和22个产业集群为抓手,推动传统优势产业"增特、增绿、扩优、赋智" [5] - 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强化辽宁实验室、国家实验室辽宁基地等重大平台科技创新策源功能 [6] - 加快培育新兴产业,加快发展集成电路装备、航空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机器人、软件、海洋经济等新兴产业和领域 [6] 消费与服务业 - 多措并举提振消费,积极争取国家汽车流通消费改革试点,支持拓展汽车后市场消费 [7] - 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动金融业健康发展,引导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创新产品与服务 [8] - 提升交通运输业发展质效,稳定铁路大宗运量,加大旅游列车开行组织 [8] 对外开放与市场主体 - 进一步拓宽对外开放格局,着力稳外贸、拓内销,支持生产企业用好跨境电商平台 [9] - 更好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切实降低民营企业融资、能源、运营等成本 [10] - 加快落实助企惠企政策,积极帮助重点困难企业解决成本上升、订单减少等问题 [10] 就业与规划 - 加大力度稳住就业,促进重点群体就业,设立省大学生创业投资基金 [11] - 做好收官之年和开局之年的衔接工作,全面客观评估"十四五"规划实施情况 [11] 其他重点领域 - 持续壮大县域经济、加快发展海洋经济 [12] - 扎实推进生态保护修复,推进绿色低碳转型 [12] - 全力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加快发展智慧农业和特色产业 [12]
31省份半年报全部出炉,广东、江苏、山东GDP位列前三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2 07:58
区域经济格局 - 2025年上半年全国31省份GDP总量排名前三为广东68725.4亿元、江苏66967.8亿元、山东50046亿元 [2][5] - 东部省份经济总量保持领先优势,中部省份经济增速表现突出,西藏、甘肃和湖北增速排名全国前三 [2] - 湖北GDP同比增长6.2%,领跑中部省份,出口总额增长38.5%,对"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占比54.9% [7] 产业动能分析 - 全国27个省份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跑赢区域GDP增速,装备制造业及汽车、电子行业表现亮眼 [3][9] - 福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7%,装备制造业增长15.2%;湖南装备制造业增长12.2%,拉动工业增长4.0个百分点 [9][10] - 河南汽车制造业增长24.5%,电气机械增长21.2%;陕西汽车制造业增长27.9%,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30.3% [11] 新兴产业表现 - 广东高技术产品产量快速增长:新能源汽车14.7%、储能用锂离子电池42.2%、工业机器人34.0%、民用无人机58.2% [11][12] - 湖北高技术制造业增长14.4%,贡献工业增长27.5%,锂离子电池产量增长62.1%,电子元件增长53.0% [12] - 工业机器人行业进入重要发展周期,广东已成为国内最大智能机器人产业集聚区 [12] 重点省份发展亮点 - 福建消费零售总额12560.88亿元增长6.0%,工业增加值增长8.7% [6] - 北京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1%,设备购置投资增长99.0%,工业增加值增长7.0% [6] - 山东装备制造业增长13.0%,高于规上工业5.3个百分点,拉动工业增速3.2个百分点 [10]
上半年内需继续发挥增长主动力作用,新动能加快发展壮大 稳经济促改革,不断完善政策工具箱(经济新方位)
人民日报· 2025-08-02 05:49
上半年经济表现 - 上半年GDP同比增长5.3%,高于年初预期且同比提高0.3个百分点 [2] - 7月制造业PMI为52.6%,持续处于扩张区间 [2] - 城镇新增就业695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58%,失业率均值5.2%较一季度下降0.1个百分点 [2] - 内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8.8%,出口增长7.2%,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2% [2] -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5%,快于工业整体增速3.1个百分点 [3] 政策部署与改革方向 - 将推动稳就业扩内需政策工具箱完善,适时推出新举措 [3] - 加快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鼓励民企参与国家重大项目 [5] - 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1-4月省际贸易占比提升0.6个百分点至40.4% [7] - 上半年社会物流总费用/GDP比率创历史新低,节约成本超1300亿元 [7] - 跨省区交易电量占比同比提高2.6个百分点,达18.2%增速 [7] 重点领域发展措施 - 实施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和种业振兴行动 [7] - 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及大宗商品储运基地 [7] - 推动核电领域民间资本经验复制,扩大交通能源等领域民资准入 [9] - 制定放宽市场准入特别措施,优化新业态准入环境 [11] - 探索数据要素确权与分配路径,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 [11] 行业规范与竞争治理 - 将规范政府招商引资行为,明确鼓励/禁止清单 [10] - 针对"内卷式"竞争行业开展成本调查,修订价格法 [10] - 整治企业无序竞争和市场失序问题 [10]
安徽耐科装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的进展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8-02 03:05
回购股份方案调整 - 公司于2024年9月13日通过回购方案,计划以不超过30元/股的价格回购2,000万至3,000万元股份,期限6个月,用于员工持股或股权激励 [2] - 2024年12月28日调整回购价格上限至40元/股,并将实施期限延长6个月至2025年9月12日 [3] - 2025年6月23日因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每10股转增4股),回购价格上限调整为28.35元/股 [4] 回购进展 - 2025年7月未进行回购交易,截至7月31日累计回购620,828股(占总股本0.54%),最高价36.50元/股,最低价26.02元/股,总支付金额19,035,135.22元 [5][6] 权益分派实施 - 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4.0元(含税)并转增4股,已实施完成 [4]
中集集团股价微跌0.49% 海工业务手持订单达63亿美元
金融界· 2025-08-02 00:53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1日15时股价报8 17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0 04元跌幅0 49% [1] - 当日开盘价为8 20元最高触及8 24元最低下探至8 13元 [1] - 成交量为32 28万手成交额2 64亿元 [1] 主营业务 - 主营业务涵盖集装箱制造海洋工程装备能源化工装备等领域 [1] -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物流及能源装备供应商 [1] - 海工业务是重要板块之一 [1] 业务动态 - 海工业务手持订单达63亿美元其中高端FPSO/FLNG深海油气装备占比三分之二 [1] - 集装箱订单排产至第三季度 [1] - 行业预计全年产量不低于300万TEU [1] 发展战略 - 未来将围绕提质增效稳发展 [1] - 优化资产结构并推动新兴业务增长 [1] 资金流向 - 8月1日主力资金净流出4514 34万元 [1] - 近五日累计净流出2 99亿元 [1]